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人怎么防范雨季积水?古建筑的排水系统是什么样的?

古代人怎么防范雨季积水?古建筑的排水系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036 更新时间:2024/4/9 22:22:44

别说古代了,现在我们如果碰上梅雨季节很多地方都会淹水,阻碍交通。古时候还没下水道这些系统,如果他们碰上一连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要怎么处理积水呢?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很多建筑在修建的时候就设计了排水的系统,不过对于大水还是需要下水道,不然积水根本没地方可流。一起来看看古人们都有哪些办法把。

中国古建筑防水有“以排为主,以防为辅”、“多道设防,刚柔并济”的理念,说到“排水”,古人首先是从屋顶下功夫,然后才是沟渠暗排。古代建筑的屋顶,多采用高屋脊、大坡度的设计,靠近屋脊两侧的坡度超过60°,而在檐部的坡度不足30°,利用陡坡使水急下,再因惯性冲出檐外。

斜坡排水是为远古时代人类一项伟大的防水技术。斜坡屋面至今以其造型优美、排水方便等优点被建筑师采用。建筑屋面发展至今,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满足屋面保温、围护等基本功能的专业性屋面系统可以赋屋面更多附件功能,诸如上人活动平台、种植花园、设备平台的综合性屋面。

【檐】

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尤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屋顶在单座建筑中占有的比例很大,一般可达到立面高度的一半左右。古代木结构的梁架组合形式上,很自然地使坡顶形成曲线,不仅坡面是曲线,正脊和檐端也可以设为曲线,在屋檐转折的角上则设有翘起的飞檐。

【瓦】

瓦是从西周开始出现,至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瓦是用泥土做成坯子,然后焙烧而成,表面不上釉,成为青瓦、布瓦、片瓦,上釉的则是琉璃瓦。一般屋面使用较多的有筒瓦、板瓦、勾头和滴水等。早期的瓦吸水性很强,很容易造成渗漏;后来瓦的品质得到提升,吸水率降至3%,与瓷器相当。“改进版”的瓦,辅以金属、琉璃和锡等材料,使中国传统的屋顶成为“防雨能手”。

【举折】

所谓举折,“举”指脊檩和橑檐枋的高度,也就是屋架的高度;“折”指屋剖面的折线。举折是以房屋的前后橑檐枋心之间的水平距离为总深度。举架是中国传统建筑确定屋顶曲面曲度的方法,这种建筑在梁架层叠加高时,用举架方法使屋顶的坡度越往上越陡,从而呈凹曲面,以利于屋面排水和檐下采光,这样形成中国古建筑独有的风貌。

【沟渠】

故宫强大的排水能力,来自各种或明或暗的导水沟渠的有效配合。故宫的地面上有很多形状像铜钱一样的孔洞,被形象地称为“钱眼”。这些“钱眼”,其实就是排水系统的进水口。雨水从“钱眼”进入各种明沟暗渠后,通过螭首排除,形成“千龙吐水”的壮观景象。

【青砖】

地下排水的典范,要数故宫西北的北海团城。团城已有800多年历史,明代时重修了城墙,城墙上找不到一个出水口,地面上也没有任沟渠。但是不管下多大的雨,地面都不会积水,很快就渗透得一干二净,奥秘就藏在地上铺设的青砖之中。地面铺设的青砖,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其实团城的青砖造型很有讲究,除了供人行走的甬路以外,大部分地方铺设的方砖,是上大下小的倒梯形,形成一个三角形的缝隙。这些青砖本身渗水透气性就不错,雨水透过青砖之间的接口,就进入到地下三角形的缝隙当中,砖缝越下越开阔,雨水自然不容易停留在表层。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凤雏”指的便是庞统,诸葛亮的大名我们都知道,作为和他齐名的庞统,其才能也不在孔明之下,最后这两位三国的顶级谋士都被刘备收

  • 元气学说是怎样的?王夫之的元气学说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夫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史上明末清初思想家。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后面便是清朝,清朝是中国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朝代,据说当时的明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的,王夫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可以说还是比较厉害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准噶尔为什么要和大清为敌?是看不顺眼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准噶尔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国家全名叫准噶尔汉国家,这个国家好像总是和清朝过不去,总是要和大清为敌,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其实真的不就是为了什么领土,为了什么政权等等一系列的利益的东西,下面我们就着这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准噶尔与清朝为敌,就是一场蒙古人和满人争

  • 历史上"万人敌"张飞是怎么死的?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刘关张”三兄弟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哥刘备的仁德,二哥关羽的忠义,以及三弟张飞的勇猛,都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性格耿直但作战勇猛的“万人敌”张飞,他的那份纯粹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历史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就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从小便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于是,上位后也是大肆的推行廉政,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朱元璋推出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可以说这项制度非常严格,使得当时的明

  • 春秋时的春秋五霸怎么到了战国就不叫战国七霸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实前后也没隔太远了,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春秋时期有春秋五霸,在战国时期但是五霸却变成了战国七雄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个五霸是怎么变成七雄的,为什么不叫七霸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简单说来这就是一个纵向时间和横向空间的区别。“春秋五霸&rdquo

  • 张骞出使大月氏被匈奴扣押十多年,汉武帝为什么没有派人去寻找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了两千多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他开拓的丝绸之路,至今仍然对中国产生着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非同一般的影响。作为一个可以算是吃螃蟹的人,张骞出使的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汉武帝派他出使大月氏,想要联合起来夹击匈奴,结果却被匈奴扣押了下来,这一扣押就是十多年。然而,在这十多年里

  • 古代女子为什么都是十几岁就出嫁?古人结婚平均年轻十几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不管男女结婚都是非常的早,甚至有些十三、四岁就已经结婚了,一般百姓家庭似乎希望能把女儿早点嫁出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也都和当时的规定有关,如果国家规定你多少岁必须结婚,不然就增税那你也是没办法,就只能提早嫁人。所以古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也是不大,但也并不说所有人都能结婚,古代也是会有很多单身旺

  • 窝阔台在拖雷去世之后为何不选择吞并他的军队和财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窝阔台和拖雷其实还真的是非常有意思的两位了,这两个人如果不是非常熟悉中国历史的话,你会发现这两个人非常的陌生,小编也觉得非常的陌生啊,但是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慢慢来学习,下面我们就着这个两个人窝阔台为什么不吞并拖雷的军队和财富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看吧!拖雷去世后,窝阔台做了两件事,普遍

  • 俄国古代农奴制改革的有怎样的意义?最后结果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历史上俄国农奴制改革。说到俄国,其实现在的俄国还是非常的发达的,不过,在古代,俄国也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的,俄国也经历了农民战争,俄国也有内乱,我们今天要说的农奴制改革就是俄国进步的一大标志,通过农奴制的改革,俄国是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不过,俄国的农奴制改革不彻底也是有一些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