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党锢之祸是什么意思?党锢之祸中太监们是怎么翻身掌权的?

党锢之祸是什么意思?党锢之祸中太监们是怎么翻身掌权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396 更新时间:2024/1/18 22:24:37

早年历史中,太监还是叫宦官,当时宦官们更像是皇帝身边的贴身管家和秘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权利。但是等到明朝的时候,好像太监们都来了一次翻身仗,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掌权者,到底是发生了什么让太监们的地位发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呢?这还要从党锢之祸开始说起,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党锢之祸到底是个什么事件吧。

宦官开始时人数不多,主要是负责内廷的服务,可以说是皇帝的“身边人”;而且他们不能生育、没有后代,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威胁,所以是皇帝最值得信赖的人。汉和帝时,大将军窦宪凭借外戚的身份,掌握了朝廷大权。汉和帝为了剪除窦氏的势力、夺回权力,能依靠的只有宦官。也正是在郑众等宦官的帮助下,汉和帝才得以诛灭窦氏。郑众也因此被封为鄛乡侯,食邑一千五百户,后又增封三百户。汉和帝也非常信任郑众,朝廷大事都要同他商量。从此,宦官正是登上了政治舞台。

有意思的是,宦官尽管是凭借与外戚的斗争“上位”的,但形成宦官专权的政治气候,依靠的恰恰是外戚;而最终剿灭外戚势力的也是宦官。宦官专权正是在这种怪异的政治环境中形成的。

从汉和帝开始,皇帝都是幼年即位,壮年去世,其结果,是接连不断的太后临朝听政。外戚虽然控制了朝政,但内廷事务却不得不依赖宦官;而宦官又凭借皇帝与外戚、以及外戚与外戚之间的争斗,逐渐做大。汉安帝不满邓太后专权,邓太后刚一去世,汉安帝就在宦官江京、李闰等人的帮助下清除了邓氏的势力,江京和李闰都被封侯;汉安帝时外戚阎氏控制了朝政,对阎氏专权不满的宦官孙程等发动宫廷政变,迎立了汉顺帝,孙程等被封为列侯,宦官也因此得以参与朝政。汉顺帝时外戚梁冀干政,将近20年时间,但最终也还是在单超等宦官的帮助下,汉桓帝才得以除掉梁冀,单超等五人被封为县侯,称为“五侯”。从此,朝廷的权势完全由宦官控制了。

外戚干政时,宦官与外戚的势力相互制约,同时又相互依赖;一旦没有了外戚的制约,宦官势力便一家独大,更加肆无忌惮,“权倾海内,宠贵无极,子弟亲戚,并荷荣任,放滥骄溢,莫能禁御”。单超的侄子单匡为济阴太守,倚仗权势贪赃枉法,兖州刺史第五种和河南尹杨秉等依法进行追查,查获赃物五六千万,但结果却是杨秉被判罚劳役,第五种被流放到朔方。中常侍侯览、小黄门段珪的门客公然抢劫行旅客商,济北相滕延将这些人全部捕杀,侯览和段珪向皇帝告状,将滕延投入了大牢,免去了官职。宦官专权的结果不仅扰乱了政治秩序,更是激化了社会矛盾,“虐遍天下,民不堪命,故多为盗贼焉”。

对于宦官专权局面的出现,一些比较正直的大臣针锋相对进行了斗争,并抓住机会打击宦官势力。中常侍侯览的哥哥侯参为益州刺史,他残暴贪婪,贪赃数以亿计。太尉杨秉将他押送进京,侯参在中途自杀身亡。杨秉又借此弹劾侯览,汉桓帝不得已,只得将侯览罢免。司隶校尉韩縯弹劾中常侍左悺与其兄太仆左称请托州郡,聚敛为奸,左悺、左称畏罪自杀。因此,这时朝臣对宦官势力还能够进行抗衡。但更多的时候,汉桓帝都是站在宦官一边,最终引发了宦官与大臣斗争的第一次“党锢之祸”。

在同宦官的斗争中,太尉陈蕃、河南尹李膺等名士同外戚窦皇后之父窦武结成了联合阵线,对宦官集团进行激烈的抨击。宦官对陈蕃等一时无可奈何,便将矛头对准了李膺等人,诬陷他们“养太学游士,交结诸郡生徒,更相驱驰,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汉桓帝大怒,命令逮捕党人,并由宦官负责审理此案。陈蕃上书劝诫,结果也被罢免。由于此案牵涉的大多是天下名士,宦官迫于舆论的压力,加上李膺等人在狱中故意供出宦官子弟,宦官害怕受到牵连,便向汉桓帝建议大赦天下。党人们因此获得释放,放归田里,禁锢终身。

第一次“党锢之祸”后不久,汉桓帝去世,窦皇后同窦武以及宦官曹节等迎立年仅12岁的刘宏为皇帝,是为汉灵帝,窦皇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窦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他们想趁此剪除宦官的势力。但宦官却拼命拍窦太后的马屁,博得了太后的信任。不久,窦武等决定下手,他们借日食为由,杀掉了中常侍管霸、苏康等,并要求太后同意处死曹节,可太后却犹豫不决。而就在此时,将宦官一网打尽的计划泄露,宦官们抢先动手,发动了宫廷政变,劫持了太后,发兵抓捕窦武等人。窦武被迫自杀,陈蕃遇害,宦官们重新控制了朝廷大权。为了打击朝臣,宦官又掀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宦官们肆无忌惮,为所欲为,终于激起民变。黄巾起义之后,各路群雄并起,东汉朝廷也在乱局中覆亡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战争中抓到人质了怎么处理?会杀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个搞笑的问题,那就是古代的战争中如果抓到了人质一般会怎么处理呢?其实,看到电视剧的小伙伴应该都清楚,一般都是用威胁,用逼迫的手段来处理人质的问题,但是,也有少数的人会杀死人质,主要是看是什么人对待人质的问题了。对于人质的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具体的吧!在战争中,总有些那么

  • 徐州、荆州、街亭三地的丢失,哪一个对蜀汉影响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蜀汉可以说是挺悲惨了,好不容易占领了一些重要基地,结果一个一个的全部都被弄丢了,比如,张飞丢了徐州,关羽丢了荆州,马谡丢了街亭,每一个都足够让刘备诸葛亮吐血三升。那么,这三个地方的丢失,虽然都对蜀汉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创伤,但是到底哪一个才是影响最大的?在三国这一历史阶段,刘备在建立蜀汉的

  •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太平洋战争?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是现在世界上的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发达国家,当然了,日本最开始其实是一个比较落后的民族,但是,日本这个国家善于学习,能够吸收他国的经验,于是,日本的近代是非常发展,日本把教育作为发展的第一要义,大力推行教育兴国策略,不过,日本在古代的时候发起了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那就是太平洋战争

  • 郭嘉与杨修同样聪明绝顶,为何受曹操重视程度截然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之前《军师联盟》的热播,除了主角司马懿之外,我们又认识到了曹操手下另一位谋士杨修的跌宕人生。看到足智多谋,聪明绝顶的杨修,让小编不禁想到曹操手下的另一位谋士“奇佐”郭嘉。同样的聪明绝顶,都能猜中曹操心中所想,然而曹操对待他们的器重程度却截然不同,郭嘉与曹操关系极好,如果不是英

  • 明孝陵为什么从来没有被盗过?明孝陵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一般开国皇帝的陵墓都是最值钱的,因为会有很多陪葬品。但是朱元璋的皇陵明孝陵却几百年来都没有被盗过,也是非常神奇了,到底明孝陵有什么特别之处让盗墓贼们都望而却步呢?其实为了防止被盗墓,最常见的就是放置一些机关,但是明孝陵就没这么简单了。一共有四重保护,基本上让盗墓贼都会有去无回,想想都觉得恐怖。

  • 三国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风到底是怎么回事?风真的可以借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三国,说到三国诸葛亮可谓是里面的一个大角色了,诸葛亮神机妙算,总是被誉为智慧的化身,当然了,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还是数他的借东风了,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是来源与此,这句话也是流传至今,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都具备了只等时机成熟便可以成功的意思,那么,三国赤壁之战中诸葛亮借东

  • 为什么诸葛亮一直拿着扇子?原来和其夫人黄月英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之中最传奇的军师,大家可能第一时间就会想到诸葛亮。因为诸葛亮在三国之中的确太出众了,不仅足智多谋,用兵如神。还对蜀国忠心耿耿,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经过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是人们心目中诸葛亮的形象更加完美。话说我们印象中诸葛亮出场的时候,总是拿着一把扇子,这是什么原因呢?要说到中国最

  • 拐卖儿童在古代是什么罪?古人如何对待人贩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如今,我们常常能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拐卖人口的案件,甚至有不少被拐卖了数十年,从一个小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终于寻到自己的亲生父母的事情。其实这些事并不只是现代才有,在古代,同样有拐卖人口的事情发生。但是我们知道,古代的律法对于人的惩罚,与我们现如今是不同的,那么,古人又是怎样对待这些人贩子呢?古代中国将

  • 阴婚是什么?清朝为了逃避包办婚姻有的女子竟选择阴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看到一个词语非常的吃惊,那就是阴婚,什么是阴婚,其实,阴婚顾名思义就是为死去的人办理婚姻,这按照道理来说是一种非常落后的思想,是应该被取缔的,为什么古代有这样思想的存在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古代的人思想非常落后,清朝就是这样的一个朝代,据说清朝的女子为了逃避包办的婚姻便会选择阴婚,具体的我们

  • 北宋时期著名人物杨家将去哪里了?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杨家将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杨家将是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大臣,杨家将是当时的一位忠诚也算的上是一位保家卫国鞠躬尽瘁的人物。当然了,这么厉害的一位人物,按照道理来说应该是要有很大的褒奖的,但是,随着北宋的衰败,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却离奇的消失了,至于杨家将去了哪里?无人知晓,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