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了,历史将会怎样发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0 更新时间:2024/1/22 2:10:42

荆轲刺秦的最终结果是失败的,荆轲没有完成燕太子丹的希望和任务,但是荆轲这个名字却一直被人记住了。那么,如果当时的情况,荆轲成功刺杀了秦始皇,虽然荆轲仍旧不可能活着回去,但是这种情况下,历史将会怎样发展?战国时代还会不会结束,天下还会不会统一?如果秦始皇真的死了,秦国又将会怎样呢?

昔日我曾叹荆轲,驻马易水纵燕歌。明知必死,嗟尔从容而去为一喏。古来“义士”亦太多,聂政刺韩,专诸攻吴。匹夫一怒所为谁,岂为一人称侠客?荆轲,荆轲,身后百万燕民皆望我。万钧之重,慷慨一肩负荷。今日我却悲荆轲,不识战祸乱七国。百年战火,唏嘘白骨遍野民失所。望夫怨妇有几何,长平伊阙,冤鬼多多。燕丹之计遂谁愿,为保一脉传宗社。荆轲,荆轲,凭甚一时意气行下策。廿年休生,皆因秦统六合。

历史不会改。先不说荆轲刺秦是发生在秦灭掉韩、赵、魏三国之后的事情,这时候秦国一统天下的势头已经形成。就算荆轲杀了嬴政看看当时的权臣,王翦是统帅秦军的上将军,蒙恬驻守九原防御匈奴。在朝李斯当时是廷尉,国尉貌似是尉缭子,赵高这时还没有势力,就这个情势下秦始皇死了,那么假设权臣会拥戴新秦王,然后是国丧。葬完嬴政,立马就能用复仇的名义出兵灭燕,另外一个假设,秦国会争权夺力发生内乱吗?

我认为可能性小。毕竟当时秦国制度是相对完善的,并且王翦、王贲父子,以及蒙氏兄弟对嬴政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首先,燕国边境的王奔大军不可能坐以待毙,杀了秦王政就是国仇,必需灭燕国。再者秦国当时已经有了十分强大的实力,吞灭六国已成必然,其三,秦国朝堂之上已经没有能够左右王室的权臣了,王十八子和赵高实力很小,没有遗照自然是扶苏即为,然后李家和蒙家、王家实力大增成为新的世家大族。

六国灭亡,一切照旧。车同轨书同文。但是不会二世而亡六国史书焚毁或者收入,地方术士苟活。而且按照李斯的想法六国余孽可能全部处决,所有财产充公。这样秦末六国的事情就不会有了。汉朝不会出现,匈奴可能会被灭亡,因为这是秦朝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徭役估计会减免。长城还是会起来的。历史改写,秦朝的版图比现在的历史图片大,秦朝国祚至少百年有余。

但是主线会和历史大差不差,因为历史趋势。秦朝是制度大于一切,法律大于一切。我想对于现在的社会风气也会有所影响的吧。秦朝是法家为主兼顾百家之言,但是不会像汉朝一样以儒家为正统。我想这对于儒士的酸腐之气也会有所影响。

历朝历代,不是杀一个领头的就灭了,荆轲之死是必然,燕国之祸也是必然,秦王虽死,可历史的潮流依然改变不了,还是会有秦始皇,赵高之辈更是不可能没有,赵高之辈一旦得手,宦官专权,鱼肉百姓,朝纲必乱,于是六国余力又再次纠集势力,天下大乱,各地皆呼声一片,天下又将分裂,持续到才能之人现于洪荒,再次统一中国。

纵观东汉三国时期,东晋五胡十六国时期,隋朝前南北朝时期,皆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另外秦王朝统一六国初期军队作战是节节败退,皆因六国联盟,但六国的君主七分昏庸,李牧良将之死,荆轲刺客之行,齐国旁观之心,所以苏洵在《六国论》写到“灭六国者,六国也”。

最后我认为,荆轲刺秦还是改变不了历史的。原因有三:其一,当时的统一局面已定,荆轲凭一人之力当然无法与其抗衡,即便刺秦成功,只是徒增了百姓的苦难;其二,假设刺秦成功,扶苏继承王位,他是否可以胜任王位?他的政治主张是否会与父亲的背道而驰?这些都是未知数。

同样,仅凭扶苏一人之力也是无法逆转秦王朝的命运的,为什么?那就要看下一条;其三,这是根本之原因,那便是秦从开始的战略就注定了它不会长久。首先,秦国为了统一六国,实行强兵政策,缺少思想方面的教育,导致秦国没有稳定的文化根基,秦军便成了只能创业而不能收的军队(这点汉朝做得好,思想上的统治);其次,为了方便管理便采取了什伍制,这使得百姓间没有信任感,秦会慢慢的失去民心,从而失去天下。

最后,思想方面的原因,法家思想注定了秦朝的统治不会。长久,法家思想不能用来治国,而只有儒家思想才是安世之策。综合以上三点,秦在政治(高度集权,不给封国,诸侯必反),军事(只攻不守),经济(肯定没后世好),思想(法家VS儒家,你说呢)这四方面都有局限性,不与时俱进,其灭亡的结局是必然的。从这我有感,那就是,在历史轰然作响的车轮前,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和改变它前进的轨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兵败日本真的只是因为“神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元朝其实也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就好比忽必烈这个人,他真的是虎狼之师啊,把亚欧大陆掀了底朝天,但是他有两次去入侵日本,结果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全部以失败而归了,那么有的人说了,这很有可能是日本的神风厉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作为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虎狼之师

  • 古代的奴隶制度延续了多久?汉朝时期竟然还有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奴隶制度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人也知道,古代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但是形态的改变并不代表之前存在的一些制度就改变或者不存在了,战国时期产生封建社会,可是奴隶制度这一产物却一直到清朝才终于被废止,就连在盛世的汉朝,奴隶也依然存在。那么,在这样一个太平年代,奴隶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奴隶,

  • 历史上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李治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唐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繁盛的朝代,当时的唐朝经济非常发达,社会一片和谐的景象。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作出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我们今天要看的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据有关文献记载,李治是历史上最无能的一个皇帝,当时李治处在一个非常

  • 关于兵马俑有哪些谣言?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头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的发现算是中国历史上很大的一块宝藏了,不过这几年关于兵马俑的谣言也是四起,例如活人俑之类的。其实兵马俑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已,但是兵马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而且做工非常逼真,让人们不禁感叹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有如此手艺。不过兵马俑身穿盔甲,为什么没带头盔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释,并

  • 曹叡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为什么没有传给自己的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会从自己的儿子中间选择一个,作为接任自己事业的继承人,而这个人选,在禅让制以后,一般都采用嫡长子继承。但是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却选择了自己的养子,有可能是堂侄的曹芳来继承皇位。为什么曹叡要选择曹芳,而不是选择自己的三个亲儿子?曹芳即位之后司马懿辅政,他又遭遇了什么呢?熟悉三国历史的同学

  • 上位后的李世民为什么偏偏不肯放过裴寂?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那是当时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李世民贡献还是很大的,李世民上位后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后面的贞观之治也是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过,历史上能够登上皇位也并不光彩,当时的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在位期间,非常喜欢大儿子李建成,觉得李建成很稳重,坐得住,适合当太子,而当时的李世民擅长打

  • 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燕太子丹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荆轲刺秦的事情,很多人都了解,只不过人们的重点可能就放在了荆轲和秦始皇身上,对于其他人的关注度就稍微低了一些。但是,这件事情毕竟不是荆轲一个人完成的,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主要任务,也是这次刺杀事件的策划者,燕国太子丹。燕丹与嬴政小时候都曾经在赵国做质子,也许会有同病相怜的境遇,但是最终却闹出了这样

  • 李世民的儿子都有哪些?李世民的儿子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世民。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非常多的,说到李世民,最著名的便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玄武门之变讲的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后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让皇位让给自己的事情。不过,事实证明,李世民上位后,唐朝的经济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即

  • 唐朝李世民最喜欢李恪为什么不立李恪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那可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当时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后还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当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后面的贞观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唐朝推向了巅峰,当时,李世民的儿子也非常多,不过,李世民最喜欢的还是李恪。但是,为什么喜欢李恪不将他封为太子呢?

  • 历史上大汉民族侵略过别的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名族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名族喜欢到处抢别人地盘,有的名族就要和善许多的,那么我们作为汉族人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侵略过别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人类历史上,但凡出现过的强盛国家或者民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周边较弱国家民族,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就是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