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兵败日本真的只是因为“神风”吗?

元朝兵败日本真的只是因为“神风”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62 更新时间:2024/3/16 13:24:27

说到元朝其实也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就好比忽必烈这个人,他真的是虎狼之师啊,把亚欧大陆掀了底朝天,但是他有两次去入侵日本,结果呢,结果大家都看到了,那就是全部以失败而归了,那么有的人说了,这很有可能是日本的神风厉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作为曾经横扫亚欧大陆的虎狼之师,元军东征日本的失败,绝不仅仅是一股“神风”就能导致的。事实上,除了“天时”以外,元朝东征的过程中,在“地利”“人和”上都不占优势,失败是必然的。

13世纪中后期,忽必烈不仅击败阿里布哥,征服了高丽,成为蒙古帝国的领袖,还将南灭亡的边缘。雄心勃勃的忽必烈,又把远光投向了东方的日本。从1265年到1275年,元朝方面一共向派了7位使者,希望日本能像高丽一样成为元朝的附属国,但是都无功而返,甚至有使者被日本方面杀害。

为了占领日本,掠夺日本的财富,并对南宋形成战略打击,忽必烈分别在1274 年和1281年,先后两次发动了东征日本的战争。因为第一次东征发生在日本后龟山天皇永十一年,故日本史称“文永之役”,第二次东征发生在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故日本史称“弘安之役”。

第一次东征时,元军派出了将近1000艘战船和15000名士兵出征,虽然战争初期元军取得了胜利,登陆日本领土,但是由于远距离作战和不熟海情等原因,元军最终败退,第一次东征宣告失败。

被弱国日本击败,恼羞成怒的忽必烈决定发动第二次东征,在弘安之役中,元军共出动3500多艘战船,共14多万士兵,兵分三路进攻日本。但是面对日本方面的顽强抵抗,元军最终还是战败,被迫撤退回国。

七百多年来,元军因为一股台风而溃败的说法广为流传,这股台风还被日本人称为“神风”。然而,这个可以为元军将士的失败开脱的绝佳借口,却在元朝、高丽史料中语焉不详,只有日本方面有相关的记载。

元军两次东征的时间分别在10月和7月,第一次东征已经不在台风高发期,能否发生让元军溃败的台风是值得商榷的,而在第二次东征中元朝和高丽方面也没有关于强大台风的记载。

事实上,元军的失败,也是在“地利”和“人和”上不占优势的结果。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元军将士面对四面环海的日本,在作战上显得力不从心。脆弱的后勤保障,也让元军在长距离的作战中难以击败在家门口作战的日本。

除此以外,征战日本的过程中,元朝内部一直矛盾重重。首先是南宋对元朝的抵抗从未停歇,蒙古帝国内部反对忽必烈的势力也是与元朝兵戎相见。动荡的国内环境,使元朝不能以最强的力量东征日本。

同时,元朝的内部矛盾延伸至军队中。元军按照国内蒙古、色目、汉人、南人的等级,也将军队划分为蒙古军、探马赤军(以诸部族为之乃镇守边境者)、汉军(以中原汉人为之)、新附军(南方宋人为之)四个等级,对汉人军队百般打压。即使是屡立战功的汉人将领范文虎,忽必烈也强调“范文虎,新降者也,汝等必轻之。”这样的军队,虽然有不俗的武器装备,但是凝聚力和战斗力无疑大打折扣,面对举国抗击外敌入侵的日本自然是败下阵来。

除此以外,忽必烈连年发动的各种战争,使人民均苦不堪言。面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的东征战争,人们的反战情绪高涨,加上侵略战争本身的非正义性,使元军失道寡助,不得人心。失去本国后方的有力支持,元军的失败在所难免。

日本在这两次战争后,开始实施了武装侵扰高丽和中国沿海地区的政策,倭寇之乱开始出现。“神风”的“庇护”,还使日本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日益膨胀,对中国也从尊崇变为鄙夷和敌视,为日后多次侵华战争埋下隐患。

综上所述,台风也许对元军的战斗力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但是元军的失败,是“天时”、“地利”和“人和”都不占优势的结果。一个不顾人民利益而发动侵略战争的政权,不管时何地都难逃失败的命运。

参考文献:

只诚. 元朝东征日本研究[D].河北大学,2014.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的奴隶制度延续了多久?汉朝时期竟然还有奴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奴隶制度很多人都听说过,很多人也知道,古代的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但是形态的改变并不代表之前存在的一些制度就改变或者不存在了,战国时期产生封建社会,可是奴隶制度这一产物却一直到清朝才终于被废止,就连在盛世的汉朝,奴隶也依然存在。那么,在这样一个太平年代,奴隶们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奴隶,

  • 历史上唐高宗李治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说李治是一个无能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唐朝大家都知道,是一个非常繁盛的朝代,当时的唐朝经济非常发达,社会一片和谐的景象。唐朝的开国皇帝是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皇帝在位期间作出的贡献还是有很多的,我们今天要看的是唐朝的第三位皇帝李治,据有关文献记载,李治是历史上最无能的一个皇帝,当时李治处在一个非常

  • 关于兵马俑有哪些谣言?兵马俑为什么没有头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兵马俑的发现算是中国历史上很大的一块宝藏了,不过这几年关于兵马俑的谣言也是四起,例如活人俑之类的。其实兵马俑也并没有那么神秘,只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而已,但是兵马俑的数量实在太多了,而且做工非常逼真,让人们不禁感叹千年前人们就已经有如此手艺。不过兵马俑身穿盔甲,为什么没带头盔呢?下面就为大家一一解释,并

  • 曹叡为什么要传位给养子曹芳?为什么没有传给自己的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会从自己的儿子中间选择一个,作为接任自己事业的继承人,而这个人选,在禅让制以后,一般都采用嫡长子继承。但是在三国时期,魏明帝曹叡却选择了自己的养子,有可能是堂侄的曹芳来继承皇位。为什么曹叡要选择曹芳,而不是选择自己的三个亲儿子?曹芳即位之后司马懿辅政,他又遭遇了什么呢?熟悉三国历史的同学

  • 上位后的李世民为什么偏偏不肯放过裴寂?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那是当时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李世民贡献还是很大的,李世民上位后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后面的贞观之治也是做了很好的铺垫,不过,历史上能够登上皇位也并不光彩,当时的李世民的父亲是李渊,李渊在位期间,非常喜欢大儿子李建成,觉得李建成很稳重,坐得住,适合当太子,而当时的李世民擅长打

  • 在荆轲刺秦的过程中,燕太子丹是一个怎样的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荆轲刺秦的事情,很多人都了解,只不过人们的重点可能就放在了荆轲和秦始皇身上,对于其他人的关注度就稍微低了一些。但是,这件事情毕竟不是荆轲一个人完成的,我们还要注意到一个主要任务,也是这次刺杀事件的策划者,燕国太子丹。燕丹与嬴政小时候都曾经在赵国做质子,也许会有同病相怜的境遇,但是最终却闹出了这样

  • 李世民的儿子都有哪些?李世民的儿子结局都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李世民。李世民是唐朝时期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做的贡献还是非常多的,说到李世民,最著名的便是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了,玄武门之变讲的是李世民杀死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后逼迫自己的父亲李渊让皇位让给自己的事情。不过,事实证明,李世民上位后,唐朝的经济也确实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即

  • 唐朝李世民最喜欢李恪为什么不立李恪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那可是当时唐朝非常著名的一位人物,当时的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获得了皇位后还是有很大的作为的,当时唐朝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甚至李世民在位期间为后面的贞观之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把唐朝推向了巅峰,当时,李世民的儿子也非常多,不过,李世民最喜欢的还是李恪。但是,为什么喜欢李恪不将他封为太子呢?

  • 历史上大汉民族侵略过别的国家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名族其实也还是有很多说法的,有的名族喜欢到处抢别人地盘,有的名族就要和善许多的,那么我们作为汉族人一直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到底有没有侵略过别人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人类历史上,但凡出现过的强盛国家或者民族,都或多或少影响着周边较弱国家民族,而这种影响的主要形式就是侵

  • 历史上郭女王是怎么死的?是被魏明帝逼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古时候的皇宫中,可以说是步步惊险,这也是为什么宫斗题材的小说、影视剧可以吸引很多人的原因,或许是和武侠一样,日常生活中无法得到满足,只能在虚拟世界里面寻找了。而在三国时期,虽然天下大乱,但是宫斗也是存在的,曹魏皇宫里,原本地位不高的郭女王,将曹丕的原配甄宓斗下去之后,自己成为了皇后,也有人说郭女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