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蔡叔度与著名的三监之乱的故事

揭秘:蔡叔度与著名的三监之乱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762 更新时间:2023/12/9 11:52:33

蔡叔度,姬姓,名度,是周文王第五子,周武王的弟弟。他是西周诸侯国蔡国第一任国君,在位年大约是从武王灭商后至三监之乱期间。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把自己的八个弟弟分封在各个地方。叔度受封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建立蔡国,以监护商纣王太子武庚所统领的顽军遗民。在周成王时,蔡叔度因不满周公旦专擅朝政,与管叔鲜、霍叔处、武庚发动了著名的三监之乱,声讨周公。周公起兵东征,蔡叔度兵败后被流放于郭邻,卒于迁所。周公命蔡叔度子仲继位于蔡。

三监之乱即周公东征是西周初,故商畿地区(今日河南安阳附近)的三位贵族(三监)叛乱的事件,後被周公东征夷定。周朝武王克殷后,为了巩固政权,分商京畿为三部分,设三监监督商朝遗民顽军,实行军政殖民统治。三监的具体君主及领土,说法不一。

一说为纣王子武庚和武王弟管叔、蔡叔。另说为武王之弟管叔、蔡叔、霍叔,在商都附近武装,共同监护武庚的领土。前说出现较早,後说较为通行。 三监地域,一般认为,商首都以北地区为邶;商都以南地区为鄘;商都以东地区为卫。武王逝后,周成王年少登基,周公摄政,管叔、蔡叔与武庚等诸侯非常不满,起兵反对周公。周公也发动了周公东征,打败三监,正法武庚、管叔;流放蔡叔;将霍叔废为庶人,平定了三监之乱。

为了组织东征军发动平叛之战,周公说服太公望和召公。他说:“我之所以不回避困难形势而主持政务,是担心天下背叛周朝。否则我无颜回报太王、季王、文王。三王忧劳天下已经很久了,而今才有所成就。武王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成王又如此年幼,我是为了成就周王朝才这么做的”。

在出征前的占卜上,周公向臣子们讲了一番话,他说:“殷人刚刚恢复了一点儿力量,就想乘着我们内部混乱,起来造反。重新夺回他们已经失掉的权位,说什么他们‘光复旧业的机会到了!’妄图再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属国。这是白日作梦!我告诉大家,殷人里头有一伙人,愿意出来帮助我们,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够平定叛乱,一定能保住文王和武王的功业”。又说:“我们小小的周邦,是靠了上天的保佑才兴盛起来的,我们承受的是天命。为了这次出征,我又占卜了一次,卜兆表明,上天又要来帮助我们了,这是上天显示的威严,谁都不能违抗,你们应该顺从天意,帮助我成就这个伟大的事业”。周公的话,被史官记载下来,这就是《尚书》里的《大诰》。

经过周公的宣传动员,周公把东征大军组织起来,并亲任统帅,挥师东征。周师一到,“殷大震溃”,武庚被杀(一说败逃,不知所终)。周公同时分兵一路直取管叔驻地卫,迅速消灭了管叔的武装,占领了城邑,管叔亦被杀死。接着周师攻克蔡叔驻地鄘,捉蔡叔而囚之于郭凌(一作郭邻)。

周师击败武庚及“三监之乱”之后,周公意欲扩大东征战果,一举消灭其他反叛力量。周公原计划先向东伐奄国(又称商盖,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东),奄国为东部主要反叛势力所在,即“大国”所居之地。辛公甲提出建议:“大难改,小易眼,不如服众小以劫大”,周公采纳了他的意见,遂改变计划,决定先攻淮泗间(今苏北、皖北地区)的九夷(包括徐、熊、盈等小国),于是挥师东南,进攻九夷。九夷诸小国实力不强,在周师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但由于九夷在此之前长期与商作战,其军队数量虽少,却颇具战斗力,且对当地的地理非常熟悉,善于在低洼河湖地带作战,而周师车兵行动不便,且士卒多有水土不服,因此攻九夷之战非常艰苦,但经过连续作战,九夷终被征服。

随后周军北上攻打奄国。周军占领奄国西、南两边邻国。奄国势孤,国君被迫投降。丰(今山东省青州市西北)、蒲姑(又作薄姑、敷古,今山东省博兴县东南)等国也相继投降。周公东征有“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之说(《尚书·大传》)。可见打击殷商残余势力的“践奄”之役已是东征的尾声。奄是商朝的旧都,周公翦灭奄国是对殷商势力的重大打击。

周公东征共历时3年之久,杀武庚和管叔,流放蔡叔,霍叔被废,彻底平定了三监及武庚之乱。同时消灭了包括殷、东、徐、熊、盈、攸、奄、九夷、丰、蒲姑、淮夷和东夷诸国等参加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

为了彻底消除商朝残余势力对周朝的隐患,周公营建东都洛邑(成周),迁“殷顽民”于此。同时封投降周朝的商朝贵族微子于宋(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宋国;封周武王少弟康叔于朝歌,建立卫国;封周公长子伯禽于奄国旧地,建立鲁国,分治殷民。周公东征使周朝的影响达到东海之滨,对于周王朝的巩固具有重大意义。

标签: 蔡叔度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五代四大家是谁?荆、关、董、巨四位画家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五代四大家,五代,历史解密

    五代四大家:指中国画史上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简称荆、关、董、巨。他们的画风,从唐朝以来,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成为"唐风"至"宋格"的一大桥梁。明王世贞说:"山水至二李一变也;荆、关、董、巨又一变也。"(二李系指李思训父子)。荆浩(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

  • 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的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吉中孚,唐朝,历史解密

    吉中孚 [唐](约公元七八六年前后在世)字、号、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鄱阳人,约唐代宗大历年间前后在世,大历十才子之一。工诗歌,与卢纶、钱起等齐名。初为道士,后还俗。至长安,谒宰相。有人荐于天子,日与王侯高会,名动京师。未几,进士及第,授万年尉,除校书郎。又登宏辞科,为翰林学士。历谏议大夫,户部侍郎,

  • 李自成灭明朝进北京后,为何没有最终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做的一手好广告的闯王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一路从西北杀进了北京城,逼得操劳十七年的崇祯皇帝在煤山上吊自杀,大明276年江山断送“贼”手。后来李自成却被吴三桂“引诱”至山海关,不幸被清军和吴军联合绞杀,大顺政权随之夭折。这段历史大家都很熟悉,但历史上也

  • 明朝皇帝对一众年轻美女不感兴趣,20年独宠一个老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这位皇帝就是明宪宗朱见深,他深爱着大他17岁的万贵妃,而且整整独宠20年,堪称明朝历史上离奇的皇室婚姻。而更狗血的剧情是,这位万贵妃其实是伺候明宪宗长大的保姆宫女。当年,朱见深的父皇朱祁镇兵败土木堡,由叔叔朱祁钰临时代班,朱见深那会才刚刚学会走路。皇太后怕小孙子朱见深遭人所害,就悄悄地安排了身边一个

  • 韩厥: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厥,春秋,历史解密

    韩厥,生卒年不详,姬姓,韩氏,名厥,因其谥号献,故亦称韩献子。他是韩武子韩万的玄孙,韩赇伯的曾孙,韩定伯韩简的孙子,韩舆(亦称韩子舆)之子,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韩厥始为晋国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前573年,晋悼公重组四军八卿,晋悼公破格提拔铁面无私的

  • 秦出公:两岁当上国君,四岁失去王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出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秦后惠公死后,他的儿子秦出公继位时只有两岁,朝政大权自然落在他的母亲秦小主夫人肩上,但这个小主夫人有点不识时务,没有把持朝政的能力,偏要跟朝中贵族旧势力比量比量,结果不仅害死了自己,还连累了儿子。秦出公两岁继位,四岁就和母亲一块丧失王位,被大臣菌改追杀后扔到了深渊里。我们一起来看看在秦出公当

  • 到底是刘邦想杀韩信,还是吕后想杀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韩信,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淮阴侯韩信的一生跌宕起伏,短短三十年几年的生命,韩信便经历了孤苦、贫困、白眼、欺侮、怀才不遇、平步青云、光芒万丈、身陷囹圄、郁郁寡欢、身死族灭。最初的最初,韩信只是一个拥有着极高军事天赋的布衣,但因为没什么特殊背景又身处和平年代,所以只能做一个凡夫俗子,随后,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高呼,项羽叔侄率兵渡

  • 揭秘:大明朝的东南沿海为什么会倭患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在大明朝中后期的所有名将中,戚继光无疑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位。身为抗倭名将,戚继光是妇孺皆知的大英雄。自大明朝开国以来,沿海就存在着倭患。朱元璋曾为此下了一道圣旨:“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这道圣旨非常口语化,同时我们也能轻易发现:朱元璋在位时期

  • 唐朝最阴险的奸臣是谁?扰乱朝廷,郭子仪都怕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每当一个王朝出现统治危机的时候,一定会产生奸臣。比如说唐朝历史上就有不少奸臣,宋人欧阳修在编写《新唐书》时,特意把唐朝的这些奸臣罗列出来,写出了两卷的《奸臣传》。其中包括许敬宗、李义府、李林甫、卢杞、崔胤等人,那么究竟谁才是唐朝最阴险的奸臣呢?可能有人认为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但

  • 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死最晚的人是谁?得知结果才明白赵云的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赵云,刘备,历史解密

    蜀汉时期五虎上将的名气很大,远超过了曹操的五子良将。实际上曹操的五子良将比五虎上将要厉害很多,但在三国演义中,五虎上将可以说是无敌般的存在。那么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死最晚的人是谁?得知结果才明白赵云的厉害!战神关羽关羽无论在正史上还是在演义中,都是三国时期最知名的将领,知名到几乎封神。斩华雄是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