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清朝官员说的“喳”是什么意思?下跪甩袖子是有什么寓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798 更新时间:2024/2/7 9:39:50

我们平时看电视剧,以清朝为时代背景的占绝大多数,所以也算是我们普通不太懂历史的人最熟悉的朝代了。不过看清朝的时期,好像官员们经会说“喳”这个字,我们听起来就是好或者遵旨的意思,那为什么要说喳呢?清朝宫廷里的规矩也是很多,下跪的时候还要甩几下袖子,这到底又有什么寓意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古代中国的礼仪多到,我们现代人觉得咋舌的地步,今天我们来探讨的是清朝觐见皇帝的礼仪,为什么要拍袖口两下呢,这里面有很多种说法,更有人说那是拍电视搞出来的礼仪,究竟这里面有什么玄机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孔雀翎、马蹄袖,清代官员服饰中的一种特色,看过清宫剧的朋友,一定在各个剧里都会见到这样一个情形:

不管是什么官职的官员,在下跪前总要「啪啪」甩两下胳膊,然后扑通一声跪在皇帝面前。我们也总会想:这幸亏拍打的是袖口,如果拍的是手,那得多疼。

或许你会觉得这是某一电视剧的改编,但纵观所有的清宫剧,基本在官员朝见之时都有这个情节。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清朝大臣在下跪前为什么一定要拍拍袖子?首先要从清朝服装说起。

清朝官员所穿的这种能拍打的袖子,俗称「马蹄袖」。清朝在入关前是个游牧民族,是个狩猎的民族,经常性骑马射箭。

原来清装模仿的是明朝的箭袖,但在这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将袖口做成半圆形,神似马蹄,所以命名为「马蹄袖」。这种衣服在袖口的设计也是别具一格,在原来狭窄的袖口前面拼接一个半圆形的「装饰」。

这个半圆形的东西平时是绾起来的,利于生活方便;但在打猎、射击的时候可以放下来保暖,起到束口作用,而且能够保护手腕,可以说是大有用处。

满人入关后,虽然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很少再去骑马打猎,但这种服饰却被保留下来,有「虽做官治国也不敢忘本」之意。

据说,清太宗皇太极下了道指示,为了让满族子孙不忘骑射本领,武官员的官服都要带有箭袖。

各级官员在朝见皇上或者公大臣时,要把袖子啪啪甩下来,然后两手伏地跪拜行礼,这是一种礼节,马蹄满语叫「哇哈」,这种礼节学名就叫「放哇哈」。

这是一个行礼的硬性规定,是强制性的礼节,每个人都要遵守,官职低的必须迅速将马蹄袖翻下来。

到觐见之时,清朝大臣们下跪前并不是只是拍拍袖子,而是把自己衣服上的袖口翻下来。

拍袖子,其实是为了把袖口放下来,甩袖利于袖口自然下坠,同时手又自然藏于袖中,既美观又实用。

因为很熟练,动作很快,往往只看到甩两下胳膊了。

当然这个动作不是一般的甩手,那么这个动作背后隐藏着什么寓意呢?

一:表示礼节。

中国有一种表示尊敬的礼节叫「沐浴更衣」,清朝学习了中原文化之后,更加注重尊卑有序。

面见圣上要衣着整齐,不能太脏乱,拍打一下袖子,表示除去灰尘。

二:表示清廉。

拍拍袖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自己身上没有太多的金钱,两袖清风,做官清廉。

三:表示没藏暗器。

使劲拍打一下袖口,让皇帝听听里边没有金属碰撞的声音。

表明身上没有暗藏匕首等凶器,袖子中什么也没有藏。

四:表示忠诚。

跪拜之前把「马蹄」放下来,再趴在地上,双手着地,表明自己愿意效犬马之劳。愿意为皇帝赴蹈火,唯皇上马首是瞻。

跪拜之前把「马蹄」放下来 (网络图片)

可见一个小小的拍袖子动作,却有着两袖清风、防止刺杀、除去灰尘等意义,不过它的真实意义主要在于一种礼仪,一种满人特有的礼仪。

也由这一件事可以推论,很多的礼仪是有它的意义在的,我们在尊寻古礼的同时,更要了解这礼仪背后蕴涵的意义,这样除了能避免遵守到不必要的古礼,也能学习到古人为了礼节下的心思智慧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萧何要自坏名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个朝代或国家建立之初,也是比较凶险的时候,无论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所以有一些皇帝不仅会加强防御,同时也会对身边的人产生怀疑,尽管很多都是跟随自己一同打天下的“兄弟”。汉朝时期的刘邦就是如此,他身边的功臣们,有一些是真的谋反了,有一些却是有力无心,可一旦拥有谋反的能力,就一定

  • 刘邦攻入咸阳的时候,为什么萧何要去保管档案资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最为有名的便是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的楚汉之争了,两千多年来,很多人都对那段历史有很深的兴趣,记载也好,心得也罢,也有无数文人写诗作文,描绘那段只可想象的历史。而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并不尽然是两个人的性格差异,其手下人的作用可以说也是至关重要,例如萧何,在刘邦攻入咸阳之后,他做的一件事情,

  • 鳌拜手握重兵,为何不趁康熙年幼自立门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号称“满洲第一勇士”,一生战功赫赫,为满清也算是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康熙年幼时重要的辅政大臣之一。历史上人一旦手握权力就会变得无法自拔,当年司马懿也是辅政大臣,最后取而代之,三国归晋。鳌拜也没能控制住自己内心的膨胀,手握重兵便开始操持权柄,结党营私。但是奇怪的是,手握权力的

  • 大清灭亡后满人排队剪辫子,但是汉人为什么宁死不剪?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清其实要说的话也还真的是可多了,很多时候我们说也说不完的,但是有一件事情我们今天就不妨来揭秘一番,那就是大清朝的辫子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清朝是必须留辫子的,但是大清朝灭亡之后辫子是要剪掉的,那么当然满族人都是排着队伍去剪辫子的,但是汉人却宁死不剪啊,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揭秘看

  • 隋朝时期的隋炀帝在国人眼中暴君为什么在外国却被称作是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隋朝,说到隋朝其实还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朝代,因为在当时很多唐朝的历史以及唐朝的很多传统都是在隋朝遗留下来的,隋朝当时的皇帝是隋炀帝,国人对于隋炀帝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的印象,都觉得隋炀帝是一个暴君,因为隋朝为了统治杀害了不少的人,但是,隋炀帝的功劳也还是有的,其实

  • 古代皇帝为何要太监伺候,而不用漂亮的宫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又指宦官,是中国历史上特有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从此之后一直到清朝,宦官制度一直存在于中国历史的舞台,而且宦官作为一股特殊的政治势力,在各朝各代均有着不同的影响力。都说异性相吸,皇帝贵为九五之尊,为什么不让年轻貌美的宫女伺候自己,而偏偏要选择不男不女的太监呢?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解答吧。

  • 秦三世子婴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一些文字或影视作品中,经常对秦朝时期秦三世子婴的身份有不同的演绎,同样的,在史书中,也对这个人有不一样的解释,包括在同一本《史记》中,都曾经出现过两种身份,这的确给人们研究子婴带来了一定的困扰。那么,常用的说法中,子婴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什么在胡亥死后,赵高会选择他当下一任的皇帝呢?公元前207年,

  • 古代人怎样才能考上状元?为了考上状元要经过多少次考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高考成绩已经出来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可以说是牵挂了很多家庭的心,高考已经说几家欢喜几家愁,每一年的高考都是万人过独木桥。其实,高考对于很多普通的寒门学子来说都是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候,其实,现在的高考制度就相当于中国古代的考状元一样,中国古代的考状元其实也是万人过独木桥的状态,那么古人怎样才能考上

  • 三国大揭秘:刘备错过了哪些一流人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三国中蜀国建立者,中山靖王之后,一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其麾下不乏一流的文臣武将,武将中有五虎上将、魏延的英勇的战将,文臣中更是有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三国中数一数二的谋士。其阵容的豪华,在三国前中期连曹操都羡慕不已,但是刘备虽然知人善用,礼贤下士,但是还是错过了不少一流人才,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刘备

  • 赤壁之战中出风头的是诸葛亮和周瑜,但你可知道黄盖起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三国之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正是此次战役为后来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此次作战中,诸葛亮和周瑜最为大家所熟悉,他们的一把大火,烧的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曹操不得不落荒而逃,败走华容道。但是你可知道,此战中虽然诸葛亮和周瑜最出风头,但是还有一个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便是东吴老将黄盖!黄盖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