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契丹人过春节吗

历史上契丹人过春节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88 更新时间:2024/1/16 18:45:49

原本契丹人的风俗不同于汉人,但后来契丹统治燕云十六州后,很多社会风俗开始向汉人靠近。不过当时生活在北方的契丹人依旧是按照旧的习俗生活,所以在同一个民族内渐渐呈现出了两种形态。而契丹也是过春节的,其实契丹有很多习俗例如日仪、祭山、射鬼箭等,和汉人的某些仪俗有着相似之处。那契丹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其实内容也挺丰富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1、正旦朝贺

契丹人除夕之夜,契丹皇帝要亲自主持宫中岁除仪式,这一仪式有其神秘色彩,又充满了草原民族的气息。

首先由敕使与主管刑狱的北面官夷离毕率领执事郎君来到殿前,将盐和羊膏放到火中燃爆,接着由巫与大巫按照次序赞贺火神,因为在契丹人的信仰中火是最神圣的,可以扫除人世间的一切污秽,这类似于汉族除夕用爆竹驱邪相类。

契丹人的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他们称之为“正旦”,契丹语为“乃捏咿叽”,这一天契丹朝廷要举行盛大的朝贺仪,契丹皇帝接受大臣贵戚、皇族与后族的朝贺。

这朝贺仪的风俗,最早见于史料是契丹人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即位后的第二年,耶律阿保机在“御正殿受百官及诸国使朝贺”;到了辽太宗耶律德光会同四年(公元941年),发布诏令,“正旦”,也就是春节,与中原各国互派使者,共贺正旦,并且规定了一套“拜礼”,就是地位显赫的亲都要行四次拜礼,每次五拜,看来很繁琐的,令出使契丹的韩琦赋诗曰:“礼烦偏苦元正拜”,这讲究还是颇多的呀!

2、正旦“惊鬼”

契丹人过春节,最重要的一个活动,充分体现了宗教色彩。

在春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糯米饭里掺和白羊髓,做成拳头一般大小的团子,每个毡帐放四十九枚。五更时,人们将饭团从帐中掷出,可以全部掷出,也可以不掷完。

待到天亮后,再检查计数帐外饭团数量,若是偶数,则认为吉祥如意,便举行盛大的宴会,把盏畅饮。

如果是奇数,就命令十二个萨满,也就是巫师持箭摇铃,绕帐歌呼,帐内则在炉中爆盐,烧地拍鼠,叫做“惊鬼”,此后要在帐中住满七日,才可以自由走动,谓之祈福。

这除夕日爆盐制造声响下跑所谓的“鬼”,与汉族除夕夜放鞭炮的习俗几类呀。同时,这一习俗也说明契丹人对鬼神的敬畏。

清代诗人史梦兰有咏契丹人春节习俗诗:

米团分抛五更时,绕帐铃声到日移。

昨夜春书刚进御,和风已上碧缯旗。

3、鞭春牛

契丹人在立春这天也要“鞭春牛”,但牛对于契丹人而言是吉祥物不能鞭,所以,契丹人就用土筑一个“土牛”,契丹皇帝率文武大臣来到土牛前祭拜。

立春日,契丹妇女还要进“春书”。什么是“春书”呢?据《辽史》记载:“刻青缯为帜,象龙御之,或为蟾蜍,书帜曰‘宜春’。”这似乎也与宗教有关,象征新的一年万物会繁荣昌盛。

契丹人称人日为元七,也就是正月初七。

《辽史》中记载:“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契丹人在正月还有一个节日,也就是“放偷日”。

到了正月十三,契丹君臣上下,放偷三日,也就是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

据洪皓《松漠纪闻》载:“是日,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约至期而窃取者,女愿留则听人。”

看来,这放偷日偷个媳妇是最快慰的事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份证倒数第二位是奇数说明是男性还是女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身份证在我们已经有长时间的历史了,其实身份证上的学问很多很多的,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了,其实这个身份证上倒数第二位是分偶数和计数的,而且代表的意义也不一样的,那么这个身份证上倒数第二位如果是奇数的话,说是的是男性还是女性呢?这个问题比较有意思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身份证倒数第二位是奇数说

  • 曾侯乙复原图,为了升仙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曾侯乙墓,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不会陌生了,马上就会想到曾侯乙墓编钟。当然曾侯乙墓中可不仅仅只出了曾侯乙编钟这么一个镇国之宝,曾侯乙编钟只是其中之一。在曾侯乙墓出土了上万件文物,精华部分大多陈列在湖北省博物馆中。那些精美绝伦的金玉器,大概可以被认为是“精华中的精华”。比如下图这

  • 曾侯乙是怎么死的,与墓中的21具少女的遗骸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978年,解放军在如今湖北随州市西郊擂鼓墩东团坡修建营地的时候意外挖出了几件较小的青铜器。当时负责人郑国贤十一位文物爱好者,看到这些东西立马就意识到这下面可能会有一座墓葬,于是立马便上报了文管局。但是专家前后三次都告知郑国贤下面什么都没有,让其继续放炮炸石进行工程。曾侯乙墓发掘现场3月21日,郑国

  • 曾侯乙墓中陪葬21位妙龄女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曾侯乙编钟这件镇国之宝,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听说过了吧,价值连城,包含着很多的秘密。1978年在一次意外的情况下发现了曾侯乙墓,这座大墓出图了诸如"曾侯乙编钟""青铜尊盘",等价值不菲且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国宝。然而同时,在这座墓中,墓主人曾侯乙的身边还陪伴着21名妙龄女子,但是他的正室夫人却不知去

  •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谁,什么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1977年9月份,在我国湖北省境内的随县,也就是如今的随州市城郊擂鼓墩的人民解放军在扩建营房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战国初期的一座墓葬,这便是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的面积甚至比长沙马王堆的汉墓还要大出去六倍,可以说是超级古墓了。第二年五月,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让曾侯乙墓的发现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套编钟不仅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为何无法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点击以及先进的工艺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古董和文物。不过由于一些古董文物太过于的珍贵,若是一旦暴露便很有可能受到损坏。所以很多博物馆都对其进行了仿制。也就是说,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古董文物,有些是仿制品。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

  • 曾侯乙编钟共有多少个,属于八音中的那种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湖北省博物馆在1986年3月29日,与中国唱片总公司进行合作,对我国的出土的镇国之宝曾侯乙编钟进行了音响录制。为了绝对的安静,这场录制从半夜2点钟开始,室内温度维持在十八摄氏度,国产音叉,a等于440赫兹。这一次录音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因为这个战国时期的乐器有着完成的12音体系以及7声音阶,跨五个半

  • 古代人是怎么吃火锅的,用的是什么佐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武帝的哥哥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当中发现了“五格濡鼎”,根据史学家的分析,通过其结构来看,推断出这是古代时候的火锅,这要比魏文帝的“五熟锅”还要早了三百到四百年。说道这里,不禁想知道,古人会吃什么锅底呢?三鲜?番茄?麻辣?会吃香菜吗?会用葱姜蒜这些调料吗

  • 为何庞德不算三国超级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庞德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了,原本追随马腾,后来投靠张鲁,又归降刘备,最后归降曹操,而《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庞德,最后也是在襄樊之战的时候,被关羽斩首。不过庞德和关羽斗了一百回合,在关羽手下能走过这么多招,可见庞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那庞德算不算是三国的超级武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

  • 推恩令真的无法可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削藩而颁布的推恩令,千百年来人们对推恩令的看法不一,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推恩令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强的阳谋,诸侯明明知道这是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力,可是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皇权也因此得到了加固。但推恩令真的就没有解吗?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推恩令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呢?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