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谁,什么人物

曾侯乙编钟的主人是谁,什么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39 更新时间:2024/4/13 1:01:17

1977年9月份,在我国湖北省境内的随县,也就是如今的随州市城郊擂鼓墩的人民解放军在扩建营房的过程中无意中发现了战国初期的一座墓葬,这便是曾侯乙墓。曾侯乙墓的面积甚至比长沙马堆的汉墓还要大出去六倍,可以说是超级古墓了。第二年五月,曾侯乙编钟的出土让曾侯乙墓的发现有了更加重大的意义,因为这套编钟不仅精美绝伦,而且雄伟壮观,堪称“稀世珍宝”。

曾侯乙编钟共有8组56个大钟、小钟和不大不小的钟,都用青铜铸成,总重量竟达2567公斤,更令现代人叹为观止的是,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半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总而言之一句话,曾侯乙编钟的发现在中国考古史、音乐史和冶金史上即使不是绝后的,也绝对是空前的。

曾侯乙编钟现在属于国家,两千五百年前铸成时,它的主人不是别人,正是它名字中的曾侯乙。

曾侯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史书中一点儿蛛丝马迹都没有,考古学家们只能从他墓中的陪葬品来推测。

考古学家们认为曾侯乙是一个音乐家,因为他墓中有数量众多,各种各样的乐器,乐器上还有关于音乐的内容丰富的铭;他们还认为曾侯乙是个军事家,因为他墓中有用于车战的技术先进的武器装备。但这些都只是推测,真正可以确定的是曾侯乙的名字、身份和生活年代。

从曾侯乙这个名号来看,他应该是名字叫乙的曾国君主,爵位是公侯伯子男中的第二级侯。科学家们根据碳14数据测定出曾侯乙生于公元前475年左右,卒于公元前415年前后,也就是说,他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相关人员翻遍了相关史书,硬是没发现一个关于曾侯乙的字词,别说曾侯乙了,连关于曾国的字词也一个没找到。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于湖北随县出土的,在随县的曾国古墓群中,还发现了随国大司马的戈,此戈属于东周时期,刃上清晰地刻着“随大司马献有之行戈”的铭文。

随国在史书中是有记载的,而且不止一处,比如,《左传》有“桓公六年,楚武王侵随”;再比如,《史记》有“楚昭王亡出郢,奔郧。郧公弟欲弑昭王,昭王与郧公奔随。”

那么,曾国和随国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目前关于这个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

其一,曾即是曾,随即是随,二者不应混为一谈;

其二,曾灭随,据其国土;

其三,随灭曾,延姬姓宗嗣;

其四,早期曾国已被楚所灭,楚灭随以后,又在随地分封了一个曾国。

但是,笔者以为还应该有另外一种解释------曾就是随,随就是曾,随国是曾国的别称。

曾国之所以被称为随国,是因为曾国的都城在随邑这个地方,就像商朝将都城迁到殷后被称为殷朝,魏国因为都城位于大梁而被称为梁国一样。

根据现存的历史资料来看,最早将曾国称为随国的是《左传》,《左传》作者,鲁国史学家左丘明这样做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为了避免和鲁国附近的鄫国混淆,就像把魏国称为梁国以便和卫国分开一样。

顺便说一下鄫国的相关信息。

鄫国乃是夏代明君少康的次子曲烈的封国,以姒为姓,开始在今河南方城一带,后迁到山东南部的兰陵地区,靠近当时的鲁国。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的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大约总共存在了1500年。

鄫国灭亡后,鄫太子巫怀着亡国之痛逃到邻近的鲁国,后来,他的子孙把“鄫”字除去邑旁(即耳朵旁),将曾作为他们的姓氏,表示不忘故国,怀念故土之意。两千多年来,曾姓族人一直宣称他们都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天下一曾无二曾”。

无独有偶,以汉东大国著称的随国(即曾国)灭亡后,随国的后人们把随作为他们的姓氏以示对故国的纪念,后来随姓在隋朝时期变成了现在的隋姓。

曾姓和隋姓的历史似乎在告诉我们,北方的鄫国灭亡在先,鄫人以曾为姓,南方的曾国灭亡在后,曾人不能再以曾为姓,以免和鄫人混为一谈,于是就将另一个国名随作为姓氏,这才有了随姓和后来的隋姓。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隋姓在隋朝之前是不存在的,因为“隋”字是隋文帝杨坚自己创造的新字,他通过把随的繁体字去掉走之旁缔造了大隋的国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曾侯乙编钟为何被认为是世界的一大文化奇迹,为何无法复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祖先们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学点击以及先进的工艺的同时还给我们留下了各种琳琅满目的古董和文物。不过由于一些古董文物太过于的珍贵,若是一旦暴露便很有可能受到损坏。所以很多博物馆都对其进行了仿制。也就是说,大家在博物馆中看到的古董文物,有些是仿制品。而小编今天给大家介

  • 曾侯乙编钟共有多少个,属于八音中的那种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湖北省博物馆在1986年3月29日,与中国唱片总公司进行合作,对我国的出土的镇国之宝曾侯乙编钟进行了音响录制。为了绝对的安静,这场录制从半夜2点钟开始,室内温度维持在十八摄氏度,国产音叉,a等于440赫兹。这一次录音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因为这个战国时期的乐器有着完成的12音体系以及7声音阶,跨五个半

  • 古代人是怎么吃火锅的,用的是什么佐料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武帝的哥哥江都王刘非的陵墓当中发现了“五格濡鼎”,根据史学家的分析,通过其结构来看,推断出这是古代时候的火锅,这要比魏文帝的“五熟锅”还要早了三百到四百年。说道这里,不禁想知道,古人会吃什么锅底呢?三鲜?番茄?麻辣?会吃香菜吗?会用葱姜蒜这些调料吗

  • 为何庞德不算三国超级武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庞德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很有名的大将了,原本追随马腾,后来投靠张鲁,又归降刘备,最后归降曹操,而《三国演义》里所写的庞德,最后也是在襄樊之战的时候,被关羽斩首。不过庞德和关羽斗了一百回合,在关羽手下能走过这么多招,可见庞德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那庞德算不算是三国的超级武将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

  • 推恩令真的无法可解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知道汉朝时期,汉武帝为了削藩而颁布的推恩令,千百年来人们对推恩令的看法不一,但有一种说法认为,推恩令可以称得上是史上最强的阳谋,诸侯明明知道这是为了削弱他们的权力,可是却根本没有任何办法,皇权也因此得到了加固。但推恩令真的就没有解吗?如果以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推恩令有没有办法可以解呢?今天就

  • 女娲为什么是人首蛇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女娲在中国神话故事中,被认为是全人类的创造者,千年间都是以创世女神的身份存在。女娲造人和女娲补天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不过在一般人眼中,像女娲这样的神话人物,其形象也是和常人无太大区别,但在古籍中,女娲其实是人首蛇身,上半身是人,但下半身却是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蛇这个动物在古人眼里究竟有着怎样的

  • 胡夫金字塔数字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道古埃及金字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这是世界奇迹之一,而且也是几大奇迹中最充满着神秘色彩的一个。至今为止,很多人都无法明白,为何在4000年前的古埃及,一个科技极端落后的时代,他们到底使用了什么样的强大运输能力才能运送数百块上万吨的巨石的呢?最终还用这些巨石建造了金字塔,并让其矗立千年不倒。对于

  • 良渚古城遗址是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在阿塞拜疆的首都举行。在这天,我国审议通过了将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列入到了《世界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一次为新石器时代的遗址申遗就获得成功,或许正说明了良渚古城遗址的特殊性。考古学家苏秉琦曾称良渚是“最古老的杭州”。那么它到底有多早呢

  • bno护照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bno护照的事情,这个事情其实也还是有一定的历史渊源的,毕竟是历史遗留的东西,我们今天就一起来仔细的分析看看,看看这个bno护照是什么意思,bno护照不承认了有什么影响吧,比较重要的东西,欢迎大家揭秘看看!1、bno护照是什么意思bno护照是:英国国民(海外)护照。英国国民(海

  • 博物馆镜子为什么都是反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餐馆历史博物馆的时候,但凡是遇到了古代镜子的展览,全都是以镜子的背面展示给人们的,那么为何只展示背面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这些镜子很多都是古墓里出来的,是古人的陪葬品,同时还与风水有关,所以在博物馆中展示镜面对人会有些不妥,会让参观者感到心里不舒服,而且也比较诡异瘆人。不过小编在这里要说的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