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琅琊王氏权力有多大,真的比皇帝还厉害吗

琅琊王氏权力有多大,真的比皇帝还厉害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70 更新时间:2024/1/7 9:33:02

最近一部《上阳赋》让很多人对历史上琅琊王氏这个大家族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王蔺直接给当朝太子打了一耳光的这段情节,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其实放在琅琊王氏的身上,就很说得通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大的权力,曾有一种说法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琅琊王氏,他们真的比皇帝还要厉害吗?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琅琊王氏的起源

秦始皇建立帝制以后,中国的王朝兴替基本都走不出“国祚难超300年”的魔咒,然一些未曾登顶权力巅峰的家族,反倒能够维系数百乃至上千年的风光,其中琅琊王氏公认是排在第一位的。据统计,从两晋到唐末琅琊王氏一直维持强盛势头的家族,总共出了五品以上官员199人,高居首位。

琅琊王氏的发迹,是从“一世祖”王吉开始的。

汉武帝时期,王吉因精通五经,学问和人品都相当出众,因此被推举为孝廉,后任昌邑国王中尉。王国中尉,掌管国中军队,是郡国中非常重要的武官。王吉以文官身份,出任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在昌邑国,王吉辅佐的昌邑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后来的汉废帝、海昏侯刘贺

史载,刘贺游猎无度,王吉苦苦劝谏,没用。但刘贺为了感谢王吉的忠心,曾派人赠送王吉500斤牛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其无子,大将军霍光便召刘贺入朝,立为皇太子。谁都知道,西汉的朝政当时已被霍光牢牢握在手中,王吉趕紧提醒刘贺说:“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意思是要刘贺韬光养晦,向霍光示弱,待时机成熟再夺回国家统治权。

后来的结果证明,刘贺又没听王吉的劝谏。仅仅当了27天皇帝,刘贺就被霍光废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霍光还黑他,说他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

王吉因此受到牵连。他曾告诫子孙“毋为王国吏”,就包含了他自身的惨痛教训。

王吉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谨守王吉的训导,做官不仅恪守臣道,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韬光养晦,趋利避害。两人最后官都做得很大,位居三公。

2、琅琊王氏的发展

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大约传了六代人,到王祥这一代,开始真正的爆发。

王祥是谁?就是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为“孝圣”。(这个故事就不再说了。)

民间演绎的故事有些夸张,但历史上,王祥确实是因为孝行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州郡多次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直到继母去世,他才在同父异母弟弟王览的劝说下出仕为官。

此时,正好是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用人政策一改其父曹操“唯才是举”的做法,首推品行,再看才能。王祥以孝行闻名天下,自然受到朝廷器重,其后为官30余年,步步高升,位列三公。

西晋代魏之后,王祥仍为三公,并进封睢陵公。

王祥临终前,给子孙留下48字遗训,此后成为琅琊王氏族人遵循的家训。遗训这样说:“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白话文就是:为人表里如一,有始有终,信守诺言,不圆滑世故,这是诚信;把荣誉和成绩让给他人,勇于担当过失和责任,谦逊低调,任劳任怨,此为“推美引过”;孝有大小,孝敬父母只是小孝,而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家族扬名、父母有光,才是大孝;兄弟团结,家族和睦,此为悌;面对利益懂得谦让,生活保持清廉俭朴。

这五条,便是王祥所坚守的“立身之本”。临死前,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谨记敦行。史书记载,琅琊王氏“子孙皆奉而行之”,王祥也因此成为琅琊王氏家风的奠定者。

3、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从王祥这一代起,琅琊王氏逐渐进入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一段。具体来说,琅琊王氏此后有三个支系人才辈出,影响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历史:

一支起自王祥。他有5个儿子,3个早亡,剩下两个均官至太守,第三代、第四代也都是五品官。东晋南迁后,王祥这一支留在洛阳,后来慢慢衰落。

一支起自王祥的同父异母弟王览。王览以“悌”出名,保护哥哥王祥免受继母迫害,后来做到三品官。他有6个儿子,其中三品官2人、六品官4人。到第三代,出了王導、王敦、王旷等牛人,一下子把琅琊王氏推至家族显赫的顶点。第四代则有王羲之、王允之等人才。

整个琅琊王氏,王览这一支,人才是最盛的。史书说“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指的就是王览的后人在东晋建功立业。

还有一支起自王祥、王览的从祖兄弟 (同一个曾祖父、不同祖父的兄弟)王雄。王雄有2个儿子,一个做到梁州刺史,一个做到平北将军。第三代出了两个牛人,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另一个是王戎的堂弟、清谈大师、玄学领袖王衍,曾统帅西晋十几万军马,后被石勒围歼。总之,王雄这一支,在西晋末年的名声,盖过了王祥、王览那两支。

西晋王室衰微之际,琅琊王氏已为家族未雨绸缪。当时,认定“中国已乱”的王衍,分别派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出镇荆州和青州,说你们两个在外,我留在洛阳,这样家族就有“三窟”,可以确保无虞了。与此同时,王览的嫡长孙王导则举族奉琅琊王司马睿南下。这成为东晋王朝的起点。

至此,琅琊王氏四点两面对朝廷政治所形成的牵制格局已经形成。

司马睿移镇建康 (今南京) 后,南方的士族并未把这位向来没啥名气的西晋皇室放在眼里。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士大夫来拜见他。

王导有意树立司马睿的权威,就和族兄王敦商定,在上巳节当天,让司马睿出游,而他们兄弟俩跟随在后。江南大族一看,琅琊王氏这样的北方望族都对司马睿这么毕恭毕敬,于是纷纷下拜。后来,王导又亲自出面,说服纪、顾这两个江南大族的人出来辅佐司马睿。纪、顾带头后,示范效应就出来了,史书说此后“百姓归心”。

西晋灭亡后,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北方世家大族迫于战乱,纷纷南迁,但他们看到司马睿后,都大失所望,认为此人不能成功立业。当他们见到王导,并与他深入交流后,这才放下心来:“江左有辅佐霸业的管仲,我们可以不必担忧了。”

在东晋,王导辅政,王敦掌军,朝中军政要员,多为琅琊王氏家族出身。琅琊王氏迎来全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后来,王敦想为家族谋取更进一步,两次起兵作乱。由于失败,琅琊王氏从全盛时期进入守成阶段。

一直到唐朝时,李唐皇族刻意打击山东旧世族,并以科举取士取代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琅琊王氏虽然衰落了,但仍未解体。等到唐朝灭亡,所有世家大族均烟消云散,琅琊王氏才连同着彻底失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盘古为什么要杀女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网上传有一种说话,称盘古为什么要杀女娲,这两位神话中的创世之神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实际上,这种说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可能是某个小说或者动画里改编的内容。那在古代神话体系中,这两人可不是什么仇人,而且古代还有女娲是盘古兄妹之说,一人负责开天辟地,一人负责创造人类,分工非常明确。这次就来简单介绍下盘古

  • 明十三陵为何只有朱棣的墓碑有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作为明朝时期大部分皇帝的陵园,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明朝共有十三位皇帝都埋在这里,而去过明十三陵的人都会发现,这里除了朱棣的墓碑上面有字之外,其他的十二位皇帝的墓碑上面都是空的,都是“无字碑”。而说起无字碑最出名的还是武则天了,那为什么这十二位皇帝都要给自己

  •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术,不仅仅能够强身健体,同时还能防御敌人的进攻。武术这门技术最初是运用在古代军事中的,是一种技术,之后得到了传承。习武的人都是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和引领这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是当代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示。在

  • 古代有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吗,她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著名艺术下严凤英在1959年所主演的古装黄梅戏《女驸马》相信有不少的老一辈人都有看过。在这部戏当中,湖北襄阳道台的女儿冯素贞为了拯救恋人李兆廷,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最终考上状元,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戏剧里面有一段唱词,几乎家喻户晓:“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

  • 马来之虎的宝藏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山下奉文,这是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一名将军,是日本东南亚战区的司令官,被称之为“马来之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在二战中,山下奉文率日本迅速攻占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为了讨好日本天皇,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平道路,他在占领地搜刮大量不义之财,所以积敛了大

  • 阿波丸号的黄金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945年4月1日夜晚11点30分,位于福建平潭牛山岛的外海,伴随着几声惊天巨响,以及一连串的爆炸和火光,一艘轮船以及船上的2009名乘客仅仅只在3分钟的时间里便迅速的沉入到了海底。这便是日本远洋邮轮“阿波丸”,它被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3发鱼雷命中。

  • 夏朝是古印度文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夏本纪》中讲到“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夏朝开国者的氏称就是夏后氏,跟先秦时期的姓氏崇拜是有所不同的。夏后氏是上古黄帝的嫡系,黄帝一统中原,后人继承了中原正统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按照我们的认知来讲,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时间约471

  • 汉代王陵发现古代火锅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火锅作为一种美食,可以说深受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在冬天,热腾腾的火锅总会引起人的食欲,有些人即便是炎热的夏天也很喜欢吃火锅。而关于火锅的历史,很多人也非常好奇,而就在最近,在一座汉朝时期的王陵中发现了古代的火锅鼎,将我们现在所知道的火锅的历史又往前面推了三四百年,那火锅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呢?下面就让

  • 百里玄策原型人物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风起霓裳》的热播,让很多观众知道裴行俭正是百里守约的原型人物。那在游戏中,百里守约还有个弟弟名叫百里玄策,这位百里玄策是否有对应的原型呢?其实了解唐朝历史的朋友应该很快能猜到,唐朝正好有一位叫玄策的人物,而且十分出名,他有着“一人灭一国”的传奇事迹。下面就和大家介绍下百

  • 历史上著名的虎父犬子,为何一代不如一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经常会说“虎父无犬子”,意思就是说,如果父亲做的很好,那他的孩子一定也不会差,甚至还会有一些青出于蓝的例子,但历史上却并不都是这样,护虎父犬子的情况也不在少数,父亲做的非常好,但是儿子却做的很差,甚至是比平庸还要更差,究竟有哪些人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下面就让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