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小冰河期什么时候开始

明朝小冰河期什么时候开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4265 更新时间:2024/2/2 2:13:05

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小冰河期,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过小冰河期,这可以说是一种全球性的气候变化,而最近的一次就发生在明末清初时期。而每一次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也都会引起一些社会动荡,比如三国时期、五代十国等等,都是如此。那明朝时期的小冰河时期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而下一次小冰河时期又是什么时候会到来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明朝小冰河时期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明朝小冰河时期是指中国明朝末期出现了极的气候灾害。明朝晚期,当时整个中国的年平均气温都比现在要低,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则奇寒无比,不光河北,连上海、江苏、福建、广东等地都狂降暴雪。

“小冰河期”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国外有学者认为小冰河时期是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明末清初《阅世编》、《庸闲斋笔记》,以及《明史·五行志》、《清史稿·灾异志》等等献中都提到了这种奇特气象。

在中国古代,气候异常被归咎君主失德,在西方则以宗教审判作为手段,在欧洲1570年(明隆庆四年)至1580年(明万历八年),是粮食危机与迫害犹太人及猎巫活动最为猖獗的十年。同期的日本战国则爆发大量民变,上杉谦信更12次于秋冬之际出兵关东抢粮。

2、明朝小冰河时期有多冷

综合当时南北方志的记载,明朝气候灾变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变得明显,但时起时伏,1600年前后开始骤然加剧,崇祯一朝达到灾变的高峰。

而到了后世的清朝初年,不仅中国北方受到影响,就连江南也因为气温的异常,出现了河面结冰的情形。当时的一位历史学者谈迁曾在著作中记载,1654(顺治十一年)阳历11月,吴江运河冰厚三尺多,而且从吴江一直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3-4公里。阳历11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少有的,可见顺治年间,江南天气的寒冷。另外,当时,也出现了长江结冰的记载。

就连气候一温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异常天气,广州等地频繁遭遇降雪,并出现牲畜冻死的现象。

明朝小冰河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次小冰河期。当时气温剧降,造成北方干旱,粮食大量减产,形成几十年的社会剧烈动荡战乱,长期的饥荒是造成战乱无限制扩大的根本原因。前三次“小冰河期”中国人口锐减超过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锐减一,得益于美洲传来的抗旱高产作物土豆、玉米和红薯救的命。而中外专家更指出,明朝灭亡后的1650-1700年间是整个小冰河时间中最寒冷的时期之一。

3、下一次小冰河时期能安稳度过吗

小冰河时期又称之为小冰期,就是指地球在某一个时间段进入异常寒冷时期,这一时期气温下降,并且常伴有洪灾和旱灾,导致庄稼歉收,历史上的小冰期全球人口锐减。

我们以欧洲的小冰期为例,先讲述一下小冰期给欧洲带来的灾难,十三世纪末期,西欧的天气急剧发生变化,地球迎来了“小冰期”。小冰期的西欧暴雨不断,粮食收获急剧下降,这个时期西欧还能勉强维持封建社会体系。奈屋漏偏逢夜雨,十四世纪后期西欧大规模爆发了黑死病,黑死病的爆发夺走了近一半西欧人的生命,最终欧洲向资本主义过渡。

再来看一下我国的小冰期,我国历史上总共出现过4次小冰期,分别是商周时期、汉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明清时期。其中前三次小冰河时期汉族人锐减一半以上,明清时期因为农作物种类的增多,锐减人数要少一些,但是有学者认为明朝时期的小冰期是明朝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庄家减产,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增多,国力衰减。

不过放到当下即便小冰河时期真的来临,以现在的科技手段也完全可以渡过。当前世界不管是水稻还是玉米,都通过科技手段亩产越来越高,而且机械化灌溉、机械化钻井技术都非常发达,而像空调暖气这种现代化产物也都已经非常普遍,像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也是解决饮水问题的手段之一。小冰期带来的只会是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会出现历史上的人口锐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武松和林冲谁厉害一些,两人实战特点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水浒传》中人气最高的角色,武松和林冲绝对是前三人选,无论有没有看过《水浒传》,相信都不会对这二人陌生。那在网上一直有网友喜欢讨论武松和林冲两人武力值谁更胜一筹这个问题,他们并没有交过手,所以只能根据他们各自的实战来稍加判断。其实这两人都有着很辉煌的事迹,真要比拼起来你觉得武松和林冲谁能获胜呢?

  • 为何诸子百家的时代只有一次,后世为何没有出现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一说起诸子百家,大家都知道这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对于当时各种思想流派的一种总称,除了那些一直流传至今,或者对后世也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学说,还有很多小众学说,后来淹没在历史中,甚至没有人知道,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时期诞生的思想文化确实是非常多的,但为何后来两千多年的时间里,就没有再一次出现过这样的盛况

  • 琅琊王氏权力有多大,真的比皇帝还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一部《上阳赋》让很多人对历史上琅琊王氏这个大家族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王蔺直接给当朝太子打了一耳光的这段情节,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其实放在琅琊王氏的身上,就很说得通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大的权力,曾有一种说法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琅琊王氏,他们

  • 盘古为什么要杀女娲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网上传有一种说话,称盘古为什么要杀女娲,这两位神话中的创世之神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呢?实际上,这种说话是没有任何根据的,可能是某个小说或者动画里改编的内容。那在古代神话体系中,这两人可不是什么仇人,而且古代还有女娲是盘古兄妹之说,一人负责开天辟地,一人负责创造人类,分工非常明确。这次就来简单介绍下盘古

  • 明十三陵为何只有朱棣的墓碑有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明十三陵作为明朝时期大部分皇帝的陵园,在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的,明朝共有十三位皇帝都埋在这里,而去过明十三陵的人都会发现,这里除了朱棣的墓碑上面有字之外,其他的十二位皇帝的墓碑上面都是空的,都是“无字碑”。而说起无字碑最出名的还是武则天了,那为什么这十二位皇帝都要给自己

  • 中国近代武术大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武术,不仅仅能够强身健体,同时还能防御敌人的进攻。武术这门技术最初是运用在古代军事中的,是一种技术,之后得到了传承。习武的人都是以“制止侵袭”为技术导向和引领这修习者进入认识人与自然、社会客观规律的传统武化方式,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导向和保障,是当代传统武学艺术的一种展示。在

  • 古代有女子参加科举考试吗,她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著名艺术下严凤英在1959年所主演的古装黄梅戏《女驸马》相信有不少的老一辈人都有看过。在这部戏当中,湖北襄阳道台的女儿冯素贞为了拯救恋人李兆廷,女扮男装,进京赶考,最终考上状元,成就了一段美满姻缘。戏剧里面有一段唱词,几乎家喻户晓:“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中状元,着红袍,帽插宫

  • 马来之虎的宝藏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山下奉文,这是二战期间日本陆军的一名将军,是日本东南亚战区的司令官,被称之为“马来之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在二战中,山下奉文率日本迅速攻占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为了讨好日本天皇,为自己的政治前途铺平道路,他在占领地搜刮大量不义之财,所以积敛了大

  • 阿波丸号的黄金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1945年4月1日夜晚11点30分,位于福建平潭牛山岛的外海,伴随着几声惊天巨响,以及一连串的爆炸和火光,一艘轮船以及船上的2009名乘客仅仅只在3分钟的时间里便迅速的沉入到了海底。这便是日本远洋邮轮“阿波丸”,它被美军潜水艇“皇后鱼”号3发鱼雷命中。

  • 夏朝是古印度文明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史记·夏本纪》中讲到“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夏朝开国者的氏称就是夏后氏,跟先秦时期的姓氏崇拜是有所不同的。夏后氏是上古黄帝的嫡系,黄帝一统中原,后人继承了中原正统也算是合情合理的。按照我们的认知来讲,夏朝共传14代,17后,延续时间约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