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吞金而死的原理是什么

古代吞金而死的原理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35 更新时间:2024/1/11 8:19:15

在我国历史上,我们经会发现一些历史人物在遭遇了失败之后,大多数都会选择一了百了,而选择的自杀方式也是多种多样。而就在这些自杀方式中有一种自杀方式极其特别,让人摸不着头脑,这个方式就是“吞金自杀”。不少人疑惑,难道吞食了金子就会死亡吗?这是什么一个原理,难道是因为金子有毒吗?现代社会,金子十分普遍,甚至有人用金子作为承载食物的器具,那么为什么很少听说有人因为使用这些器具而中毒呢?

1、“吞金”真的能致死吗?

“吞金自杀”的死法自古有之,但是在古代献中,却从未有过黄金器物有毒的记载。而且黄金在世界范围内,一直都是财富的象征,无数人为之着迷,如果黄金真的有毒,那么为什么人类社会还会如此追捧。

既然黄金器物不被看作是有毒之物,难道这么一个流传千年的“自杀手段”是假的?其实“吞金”并不能致死?

而且在中国的医书古籍中,也有很多关于误食了黄金器物的病例,例如在明代的《名医类案》中就记载了一起“吞金”之后被救活的案例。

成忠,汉上人,有女八岁,将母金簪子一只剔齿,含口中,不觉咽下,胸膈痛不可忍,忧惶无措。忽银匠来见云:某有一药物可疗。归取药至,米饮抄下三钱令服,来早大便取下。”

这一段记载讲述的在明代的时候,由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误食了她母亲的金簪,但是并没有立马死亡,而且在经过医治之后,还将金簪在大便中排出,身体安然无恙。这一记载表明,其实吞食了黄金器物并非像传闻中的那般可怕,是有药可医的。

而书中记载小女孩的症状是“胸膈痛不可忍”,这并非是一般常见的中毒现象,极有可能是因为尖锐锋利的金簪划破了小女孩的胸腔,是一种物理上的伤害,而非是化学意义上的“中毒”。而且从小女孩在排出金簪之后安然无恙也可以看出,其实黄金器物本身是没有毒的,即便金簪划破内脏器官,也可以康复。

不过,这本医书中记载的这个小女孩在“吞金”之后,是及时服用了药物才得救。那要是在“吞金”之后不服用药物,会不会致死呢?对此,在《广西通志》中有记载:

“陶氏,郁林人,生员邓日孚妻。日孚乡试还,漓江舟覆,死讣闻,氏吞金绝粒半月不死。”

这一记载表明,在陶氏吞食了金子之后,还绝食了半个月,依然没有死去,而她在“吞金”之后,并没有接受医治。再结合前文所说的那个小女孩误食金簪的案例,可见“吞金”并不会致死。

那为“吞金自杀“的说法还会一直流传下来?从陶氏想通过吞食金子来自杀的行为,也可以看出在古代,很多人是相信“吞金”是可以自杀的。那么,到底是谁让人们相信了吞金可以自杀呢?

2、 “吞金自杀”的说法从何而来

实际上,“吞金自杀”的说法与古代医书的记载有关。唐代医书《本草拾遗》中,就记载了:“诸金有毒,生金有大毒,药人至死。”

而类似这样的表述,在各个时期的医书中都有出现,这说明了在中医体系中,“金”是有毒的。也正是因为这些医书的记载,才导致古代人们普遍相信“吞金”可以致死。

但是实际上,长期以来人们混淆了一个概念,那就是古代医书中确实记载了“金”有毒,可这种“金”并非是日常的黄金器物那种“熟金”,而是一种“生金”。

唐代著名中药学家陈藏器就指出:“本经云黄金有毒,误甚也。生金与彼黄金全别也”

明代著名医学家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有记载:“毒金即生金,出交广山石内,赤而有大毒,杀人,炼十次,毒乃已”

这两段表述,都解释了一直以来,中医所认为的“毒金”并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黄金,而是一种“生金”,这种生金特指刚刚开采出来,未经过冶炼的天然黄金。

现代科学表明,“生金”之所以有毒,也并非是因为金元素有毒,而是因为天然黄金中含有大量的铅、汞等有毒金属,因此这才导致了“生金有大毒”。而人们日常所见的黄金,一般都经过了多次冶炼,有毒金属都被剔除掉了,所以也就没有了毒性。

不过,黄金虽没有毒,但是在古代,也并非没有人因为“吞金”而亡,而且有很多兵败的将领、宫中的太监或者丧夫的女性,在选择自杀时还是会选择“吞金”的办法来了结自己的性命。

例如,在明史中有一段记载,在明宪宗时期,万贵妃深受皇宠,但是万贵妃在第一个皇子夭折之后,再也没能为明宪宗再诞下子嗣。这让万贵妃十分害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所以一旦后宫有妃子怀孕,她就会想办法让其流产。

但是在当时,有一位妃子在太监张敏的帮助下,偷偷诞下皇子,并且养到了六岁,后来张敏还将这件事告诉了明宪宗。但是不久之后,那位妃子便暴毙而亡,张敏也害怕遭到万贵妃的报复,很快就“吞金而死”。

在近代,也有一起因为战败而“吞金自杀”的事例。在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当时镇守大沽口的清朝将领罗荣光在战败之后,因为害怕受到朝廷的追责,选择了“吞金自杀”。

这几个事例都有史可考,他们“吞金自杀”的死法确凿无误,那么既然黄金没有毒,这些人在吞金之后又为何会死去呢?

3、“吞金”如何才能致死

实际上,“吞金“确实可以致人死亡,但是死法和普罗大众所想的会有些出入,并且要想“吞金”而亡,必须满足几个条件。

第一,如果所吞食的“金”乃是生金的话,那得看所吞食的生金数量,要让其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剂量足够才可致死。

第二,如果吞食的“金”乃是日常所见的黄金器物,那么要想致死,要么是类似金簪的尖锐器物,要么要分量十分大,不会随着排便而排出体外的大金块。

为什么要有这两个条件呢?因为如果吞食的是生金的话,生金本身有毒,如果剂量足够,那么最终吞食人可能就将死于重金属中毒。而如果是吞食金簪之类的尖锐物质,那么“吞金而亡”的最终死法就是胸腔、肺部、肠胃被划破,导致体内大出血而死。

如果吞食的是分量巨大的金块的话,那么金块在进入体内后,就会下坠压迫肠道,从而导致消化道破裂,出现内出血以及并发症,最终疼痛难忍而死。

所以说,“吞金”是怎么样致人于死地的,要看吞的到底是什么“金”,不同的“金”死法也不一样,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死不了的。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在古代,会有那么多人选择“吞金而死”,而不选择其它自杀手段?实际上,这与“吞金而死”最终形成的尸体外观有关。

因为“吞金”的人大多数都是因为体内大出血而死,在外表上并看不出什么异样,这与前文所提及的投河、绝食、自缢、自刎等死法有很大不同。除了“吞金”之外,其它死法大多会让死者面目全非,甚至身首异处,这在很重视身后之事的古代社会是接受不了的。

而且,“吞金”之外的自杀手段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意志力,在一瞬间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于缺乏足够勇气的人来说,这些死法都不如“吞金”来得简单。但是实际上,“吞金而亡”的死法是十分痛苦的,最终可以说是“肝肠寸断”,而且持续时间特别长,几乎是活活疼死过去的。

话说回来,人生可贵,为何要选择自杀来结束呢?即便是有什么很难过去的坎,交给时间去处理,也总能想到解决的办法。生命诚可贵,本文也只是解释了“吞金自杀”这一古代的糟粕,切不可模仿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两个官职一样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都很清楚,在不管是在哪个朝代,都会有当朝宰相,或者说是丞相。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个宰相和丞相中间只相差了一个字,那么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两个官职是一样大的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宰相和丞相有什么区别宰相和丞相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听起来也很是相近,但是其实

  • 武侠小说里的门派现实中有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侠类型的小说在通俗小说中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给很多读者创造出了一个武侠梦,我们不仅羡慕各个门派的武学秘籍,还敬佩他们见义勇为,为国为民的精神。很多国人都有一个武侠情节,但似乎很少会思考这些正派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武侠小说里的某些门派现实中有,只是意义完全不同,小说里的内容更多是虚无存在,充满了理想

  • 粘罕和金兀术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粘罕和金兀术的关系比较感兴趣,其实也就那么一回事了,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粘罕和金兀术的关系到底是怎么样的,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些个问题也比较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分析看看,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1、粘罕和金兀术的关系粘罕和金兀术的关系,拿今天的说法来说,应该算兄弟,但

  • 宗人府为什么那么可怕,皇亲贵族为何都不愿意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宗人府,那可真的是让人闻风丧胆啊,这一点在很多清朝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都可以看出来,只要进了宗人府,那就是痛苦。有一种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感觉。那么说到底,这个宗人府到底是为什么这么可怕呢?皇亲贵族都不愿意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宗人府机构介绍“宗人府”,官署

  • 朱熹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朱熹也还是有不少人都知道这个人的,非常的厉害,那么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朱熹是有思想主张的,那么这个朱熹的思想主张是什么呢?朱熹的这个思想主张对后世的影响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朱熹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1、平凡人生活好,也

  • 为何说五代十国之后再无汉唐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两个非常强大的王朝,这两个王朝分别是延绵了400多年的汉朝时期,以及国祚约300年的唐朝。在汉朝之后,经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动乱之后,中国就迎来了隋唐盛世。而在唐朝之后又因经理了五代十国和金辽西夏等多民族对峙之后直到直到崛起于草原的蒙元一统天下,而元朝之后则是保守僵化的明朝和清朝。

  • 朱熹为什么是败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朱熹的事情,这个人也还是非常有意思的,话说很多人对这个朱熹还是非常有疑问的,有的人说这个朱熹是败类,但是又有的人说这个人是圣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说法呢?这个朱熹为什么是败类呢?又为何会出现说朱熹是败类这样的言语呢?这些问题也都非常有意思的,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1、朱熹

  • 历史上的潘玉姝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宫词》并不算一部正史剧,其中很多情节都经过了改编,所以观众在看剧时,不要以为历史上就是这样发生的。既然是影视剧,就必然会制造戏剧冲突,刘娥入宫后,将她的对手设定为潘玉姝。像潘玉姝这样的人物大家应该见多了,不过她的确也是比较惨,嫁给赵恒后,两人竟然从没有圆过房。后来潘玉姝为了生出皇子也是使出各种

  • 明朝倭寇那么多为何清朝没有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倭寇,大家肯定都是非常憎恨的,毕竟倭寇确实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尤其是在明朝的时候倭寇更是明目张胆的作恶多端。可是即使是这样,到了清朝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倭寇了呢?清朝是有什么样的举动或者措施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明朝为何那么多倭寇明朝建立后实施的海禁政策,很快就迫使很多中国人入行,

  • 古代有牙刷和牙膏吗,古人为何牙齿很少出现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东西都是没有的。比如说现在的牙刷,每天睡觉和起来的时候都会刷牙,那么在古代,那个时候有牙刷或者牙膏吗?那么古人都是怎么刷牙的呢?而且重点是,古人的牙齿几乎都很少出现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有牙刷和牙膏吗古代肯定是没有牙刷和牙膏的。但是后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