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为什么要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后果是什么

赵匡胤为什么要重文轻武,重文轻武的后果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129 更新时间:2024/1/15 11:44:41

宋太祖赵匡胤,他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想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不仅对他的为人,还有他制定下来的国策,其中有一点就是重文轻武。有人会说了,文人治理国家,和武将治理国家,那会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局面,文臣手不能提肩不能扛的,只会说来说去,不过,赵匡胤会做这样的选择,自然还是有他的道理的,毕竟身为皇帝,这些事情难道他都没有考虑到吗?既然考虑到了,他又为什么还要这样选择,重文轻武又给宋朝带来了什么,是利是弊?

赵匡胤,建立大宋,是为宋太祖,登基为帝后,先后灭亡很多南方割据势力,之后为了稳固皇权,又用杯酒释兵权之法解除将领的兵权和地方的兵权,同时开始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策略,提高了文人的地位。

那赵匡胤重文轻武的目的是什么呢?首先赵匡胤奉行的是“文以靖国”的思想,所以就用以文抑武为基本国策。同时赵匡胤又设立誓碑,推崇儒家,完善科举,使宋朝的文化得到很大的发展,所以宋朝又有文人的乐园之称。而赵匡胤做出这些措施的目的就是结束唐朝末年以来的武将专权的局面。

其次,唐朝末年到宋朝的建立,中间这段时间非常的黑暗,这段时间朝代更替频繁。往往都是开国之君建立一个王朝,重用将军,结果导致将军手握重兵。新皇继位后,手里没有兵权,都是靠着将军撑着朝廷,如果将军要反很容易。

所以有的将军权利大了,就也想做皇帝,于是就从皇帝手中夺得天下建立一个新的朝廷。郭威和赵匡胤都是前朝重臣,而最后却取代了前朝。所以天下一直大乱,始终不能统一,赵匡胤深知武将手握重兵的危害,想结束武将专权的局面,所以就重文轻武。

最后,打天下是需要武将,但治天下还是需要文人的,宋朝之前,都是重武轻文,以至于朝廷政局不明,出现混乱的局面。若赵匡胤还是像之前的重武轻文,可能自己建立的朝代也不能长久。

在这些情况下,才坚定了北宋重文轻武的策略。

宋太祖的重文轻武政策,显然对宋朝统治是利多弊少。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使得国家安定,得以休养生息。经济繁荣、封建文明发展到中国封建历史的巅峰。虽然国土面积不大,但是国祚较长、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安定、农业发展、中国南方得到大开发,人民生活质量较高、统治阶级政策开明温和。

宋朝寿命仅次于汉朝,是中国两个超过300年的王朝。宋朝经济是明朝初年的30倍(宋真宗天禧末岁入1亿5千万贯),是唐朝是5倍(3409万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直到800年之后大量种植美洲高产作物的康乾盛世,才追上宋朝。

宋朝立国之后虽然对外战争中不给力。但是前期(北宋)基本能保证国土面积的稳定、国内一直保持稳定繁荣、人民生活质量很高。少数类似水泊梁山、方腊、钟相杨幺的起义,规模也非常小,相比各个朝代的农民起义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期这些起义也基本以“招安”这种和平方式解决。

宋朝重文轻武,是思想观念上整个民族对唐朝后期、五代十国武将对国家、文明毁灭性破坏的恐惧导致的。根本上还是武将的问题。武将的贪财已经到了疯狂无耻的地步。宋朝年财政收入超过1亿贯,却有50%~80%投入到军队中,要知道全球用兵的美帝,军费支出也就16%。也就是说宋朝每年投入的军费是明朝初年(武德年间)10年全国的财政收入。而军队战斗力却极其不堪。这样的军队,让全国人民看不起、鄙视,发出“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呼号。“重文轻武”与其说是宋朝的国家,不如说是宋朝武官集团的集体无能的表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灭韩国时,为什么其他五国不去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最终只剩下了一个秦国统一,这其中,不仅仅只有秦国自身的发展壮大和雄心壮志,还有其他六国自己的问题,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才最终使得秦国完成了历史上的一次壮举。而在秦灭六国的时候,韩国是第一个被灭掉的,那么那个时候,其他诸侯国为什么不去救援?他们为何都没有伸出手去拉一把,如果韩国

  • 一鼓作气的主角曹刿,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刿,这个词大概很多人都还有一点印象,是曾经在语文课本上见到过的,而与之关系比较大的有一个成语,那就是“一鼓作气”。也就是告诉我们,人做事情的时候,就要趁热打铁,若是等到热度都降下去了,再来做事,就根本是来不及的了。这个词语很好记,但是这个故事主人公,你又有多少了解呢?曹刿是

  • 为何说仓亭之战是击垮袁绍军队的最后一根稻草?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了。在当年,各路诸侯明争暗斗,导致天下大乱,战争四起,谁也不服谁。其中袁绍在初期实力是非常强大的,甚至成为了讨伐董卓时期的十八路诸侯的大统领,然而最后却败于曹操。那么当年的仓亭之战为何说是击垮袁绍的最后一根稻草呢?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绍幅巾单衣,引八百余

  • 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是干嘛的?价值多少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皇帝打赏的金瓜子这个玩意,其实还是有很多人还是十分的了解的,毕竟这个东西和金是挂钩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我并不知道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啊,那么下面就跟谁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这个金瓜子到底是什么吧!清宫剧中,很多人都会得到一些珍贵的赏赐,当太监们说出皇帝赏赐了金瓜子时,无论是谁都会喜笑颜开,然后

  • 刘备曹操死后,孙权还年轻为什么不趁机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曹操和刘备其实还是死的挺早的,但是这两个人死后,江东的孙权其实还挺年轻的,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当时孙权为什么不选择乘机来统一天下呢?下面我们不妨就在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江东孙氏,虽说是兵圣孙武后裔,可却与江东世家大族的顾、朱、张、陆不同,是为寒族庶民,没有社会地位,为诸侯所轻。孙坚虽然

  • 江东六十四屯是现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江东六十四屯其实说起这个还是挺难受的,毕竟这个地方还是非常让人觉得可惜的,因为先前他是中国清朝的地盘,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所以还是十分的绝望的,那么江东六十四屯是现在的什么地方呢?下面就在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江东64屯事件是清朝末年我国最为耻辱的事件之一,如果要了解江东64屯事件发生

  • 蚩尤到底做了什么?都说他是坏人?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蚩尤小编的第一印象就是他是一位魔神,而且非常的坏,但是其实这都是道听途说的,真正为什么是坏人小编也不知道的,所以也有人问了,这个蚩尤为什么是坏人呢?下面我们不妨就在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蚩尤其实并没有什么罪过,他之所以被黄帝所杀,完全是为了争夺部落盟主的地位,也就是为了争做天子,结果他不

  • 战国七雄之一的魏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其中魏惠王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初秋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魏国因为正处中央战乱之地,所以魏文侯心生忧患,是魏国成为最先推出变法的国家。此后魏国国力日渐强盛,在战国200多年的历史当中,成为最前称雄的国家。如此具有居安思危传统的国家,为什么最后还是走向了衰败呢?这就和魏惠王当时的执政离不开关系了。不过战国七雄各自都有过一番崛起,谁也

  • 春秋晋国是怎么灭亡的?为什么会被三家分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晋国曾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首任国君是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后来晋国在晋献公时期,因为打败楚国而正式崛起,成为当时一霸。不过春秋是一个百花齐放的时期,没有哪个诸侯国能一直处于领导地位,此后晋国也是同样开始步入衰落,最后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等晋静公被杀后,晋国就算是彻底灭亡了

  • 大意失荆州只是关羽的错么?其实刘备也要负上一定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蜀汉丢失荆州一般都被认为是关羽的错,如果关羽没有选择主动出兵攻打曹操,或许荆州就不会沦陷。不过这一切真的都要怪在关羽的头上么?其实刘备也要负上一定责任。我们都知道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了荆州五郡,不过其中有一个郡是刘备向孙权借来的,事后孙权一直催促刘备将南郡还给东吴的,但刘备每次都能找出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