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利市”一词是怎么来的?看看宋朝过年发利市都有哪些规矩

“利市”一词是怎么来的?看看宋朝过年发利市都有哪些规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837 更新时间:2024/2/7 15:42:24

利市其实就是红包的意思,过年送红包算是中国的传统了。春节期间,不管是走亲戚还是在各种喜庆的场合,小孩子们总是能收到很多红包,那你知道“利市”这个词是怎么来的么?其实在古代很早就有“利市”这个说法了,但直到宋朝才有人证实了“利市”一词的来历,其实宋朝过年发利市还有挺多讲究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利市的来历典故,还有宋朝发利市的规矩,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

春节过后,回来上班,未免有些慵懒;不过,上班第一天照例有“开工利是”可领,总算聊可安慰。“利是”一词,最早为粤方言区的习惯写法,实际上是一种误写,准确的写法应该是“利市”。

“利市”则是一个相当古老的词,在宋元人的用语中,“利市”已很常见;明清时期的世俗小说也大量出现“利市”的说法。

宋人罗大经曾在《鹤林玉露》中考证过“利市”一词的来历:“俗语称‘利市’,亦有所祖。《左氏传》:郑人盟商人之辞曰:‘尔无我叛,我无强贾,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与商人立有契约:商人不得背叛国家,国家也不干预商人经商自由。“利市”便出现在这份盟约的誓词中,意为“买卖”。

元朝人陶宗仪也在《南村辍耕录》中考证过“利市”的出处:“‘利市’之说,到处皆然。《易·说卦》:巽为利市三倍。”“利市”出自《易传》“说卦”的爻辞,意为“利润”,“利市三倍”意指获得多倍利润,引申为“生意兴隆”之意。

不管怎么说,“利市”的词源,显然跟经商有关。

不过,在宋朝时期,人们常说的“利市”,又有了“赏钱”的含义。按宋时风俗,春节之前,“市井迎傩,以锣鼓遍至人家,乞求利市”。这里的“利市”,即指赏钱。宋人的婚俗,也有“讨利市”的习惯:成婚之日,新郎官请人抬着花轿到女方家迎娶新娘,新娘子上了花轿,迎娶的队伍照例不肯起步,嘻嘻闹闹,“求利市、钱酒”,女方家给各人派了“利市”,大伙才高高兴兴抬起花轿,送新娘子过门。此处之“利市”,亦是指赏钱,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红包”。

粤语区的人,习惯将“红包”叫成“利是封”。这种用来装“利市”的“利是封”,至迟在宋朝时已经出现了,周密《武林旧事》说,每一年的除夕,皇帝照例要给各位嫔妃送上“岁轴儿及珠翠、百事吉、利市袋儿、小样金银器皿,并随年金钱一百二十文”。“利市袋儿”相当于今天的“利是封”,“随年金钱”便是压岁钱。这利市袋儿与随年金钱,“旋亦分赐亲贵邸宰臣”,也就是说,过年时,皇帝还要给王公大臣发“红包”。

宋人所说的“利市”,还含有“吉利”、“发财”之意。北宋东京有一座香火很旺的万寿宫,据说非常灵验,“宫东之市肆商贾居民,必固邀游街,以求利市,竞争牵挽”。这里的“求利市”,即祈求好运气、好财运。

宋时已有腊月二十四祭灶神、正月初四迎灶神的习俗,南宋人范成大有一首《祭灶词》诗写道:“送君醉饱登天门,杓长杓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祈祷灶王爷年初四带着“利市”归来,开工大吉。宋人又有正月初五迎财神之俗,而在宋人祭祀的众财神中,有一位财神爷就叫做“利市仙官”。现在有些商家还供奉这“利市仙官”。

通过对“利市”词义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宋朝人常说的“利市”,既可以指“生意兴隆”,也可以指“赏钱”,还包含有“吉利”、“发财”的祝愿。将这三层含义结合起来:给生意人发“利市”,祝他们在新的一年里,生意兴隆、大吉大利,便是“开工利是”嘛。

这样的“开工利是”,宋朝时已经有了吗?

是的。不过,宋人发“利市”的时间点跟今天略有不同。我们现在领“开工利是”,通常是在正月初七、初八,因为年后开工的日期就是正月初七、初八,而宋朝生意人领“开工利是”的时间,是在元宵节放花灯的第五夜——不奇怪,古人生活节奏慢,过年的热闹气氛要维持到元宵收灯,才渐渐平复下来。

那么谁给宋朝生意人发“开工利是”呢?嗯,就是宋朝政府。我们先来看周密《武林旧事》的一段记载:元宵节放灯期间,“终夕天街鼓吹不绝。都民士女,罗绮如云,盖无夕不然也。至五夜,则京尹乘小提轿,诸舞队次第簇拥前后,连亘十余里,锦绣填委,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吏魁以大囊贮楮券,凡遇小经纪人,必犒数十,谓之‘买市’。至有黠者,以小盘贮梨藕数片,腾身迭出于稠人之中,支请官钱数次者,亦不禁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元宵放灯第五夜(宋时,元宵放灯一般从正月十四开始,第五夜即正月十八,亦即放灯的最后一夜),临安府的府尹会坐着小轿,出来拜会市民,轿子前后簇拥着长龙一般的舞队,一路敲锣打鼓,煞是热闹。临安府的吏员,跟在轿后,背着大麻袋,里面装着楮券(即南宋流通的会子),碰上做小生意的商贩(小经纪人),便给他们派钱,每人数十文,祝他们新年生意兴隆。

有一些狡黠的市民,用小托盘放着梨、藕数片,装扮成小商贩的样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重复领“利市”,官府也不去计较——说到这里,忍不住会心一笑,我工作的单位,大年初八开工,集团领导一个办公室一个办公室巡回派“开工利是”,有些贪玩的年轻同事,在这个办公室领了红包后,又飞快跑到另一个办公室,找张椅子坐下来,等着领导再来发红包。跟南宋杭州市民中的“黠者”,是一样一样的。

南宋临安府尹给小经纪人派发“开工利是”的习俗,宋人称之为“买市”。它可能源自南宋皇室的一项惯例:隆兴年间,太上皇宋高宗居住的德寿宫,位于闹市中,正对着杭州城内的商业与娱乐中心——中瓦子。这里也是元宵花灯最繁盛的地方,放灯期间,宋孝宗通常都会来德寿宫陪伴父皇高宋宗,“看灯买市”。怎么个“买市”法?“帘前堆垛现钱数万贯”,宣唤市井商贩前来做生意,凡叫价一贯钱的商品,皇室往往用二贯钱买下来。

此时的“买市”,是指皇室或政府召集商人,用高于市价的价钱购买商品,意在鼓励商业、繁荣市场。到了周密生活的南宋后期,“买市”已经没有“买”的行为,而是由官府直接给小商贩派“利市”。对领到“利市”的小商贩来说,这几十文赏钱就是新年的“开工利是”啊。

可惜宋朝之后,这种由政府给小商贩派“利市”的“买市”习俗,似乎消失了,因为我们在明清时期的史料中,再找不到关于“买市”风俗的记载。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北伐是想达到怎样的目的?只是为了向刘备报恩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或许很多人会不理解,为何诸葛亮一定要在刘备去世后,进行一系列“超载”的北伐计划。甚至还有人说诸葛亮这是在穷兵黩武,那诸葛亮进行北伐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可能这其中是带有诸葛亮一点点私心的。诸葛亮想要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所以刘备不在后,诸葛亮反而会不好意思不采取行动,如果诸葛亮不

  • 东汉有没有诸侯王,东汉末年为什么他们没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分封诸侯王,这是在古代一个朝代开始的时候,一些皇帝会做的事情,目的就是稳定当时的局面,毕竟自己还没有办法完全控制住整个国家,需要一些助力,但是一旦自己稳定下来了,这些诸侯王也会成为皇帝开刀的对象。但是诸侯王也是最容易在战乱时期生事的人,但是在东汉末期,出现的却是各路军阀,没有诸侯王。那么东汉时期有没

  • 清朝的公主怎么称呼,清朝的公主都是格格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清宫戏当中,会出现“格格”这个称呼,这也是清朝时期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称呼了。一般很多人可能认为,“格格”的意思就是古代其他朝代所说的“公主”,皇室之女,身份尊贵。但其实在历史上,清朝时期的格格并非完全等同于公主,公主也不都

  • 雍正皇帝在位时,为什么不爱下江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在位时,分别六次下江南,可见这两位皇帝对江南的喜爱。不过雍正在位时,却没有像这两位皇帝一样,别说下六次江南就连一次都没有,难道雍正皇帝是“宅属性”?这点还是十分令人好奇的,虽然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只有13年,要远低于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但也不至于说10年间都没机

  • 万贵妃真的很坏吗,为什么明宪宗专宠万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人们总是认为,“红颜祸水”,只要是历史上与政治相关的,长相美丽的女子,很大程度上都成了颠覆王朝的罪魁祸首。毕竟史书是后人写的,在上面加入一些负面词语,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以至于人们很难看到事情的真相。明朝时期明宪宗就是专宠万贵妃,但是万贵妃一直以来名声也不怎么好,那事实当真是如

  • 成吉思汗有很多妻子都是抢来的,他不怕报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一个朝代的代表人物,成吉思汗在许多人心中想必也是相当厉害的,如果单纯地站在古代蒙古国的角度来说,成吉思汗必然是他们的英雄人物,但是如果站在那些被侵略的国家来说,就并非如此了。成吉思汗战胜敌人之后,还会把他们的妻子抢过来,所以自己身边有很多都算是“仇人”,那成吉思汗难道就不

  • 皇太极喜欢孝庄吗,皇太极与孝庄之间是什么感情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孝庄皇后,孝庄太后,她的一生也是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一生。很多以孝庄太后的故事作为原本,改编而成的电视剧,也是颇受欢迎。孝庄一开始就嫁给了皇太极,但民间也一直流传着孝庄与多尔衮之间的各种事情。那么皇太极对于孝庄又是怎样的感情?皇太极是否喜欢孝庄,他们之间虽然是夫妻,但是感情方面又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呢?皇

  • 曹操死后,他抢的别人的几个老婆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好人妻,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曹操的“后宫”里,很多姬妾都是原本别人的,他攻克城池之后收到自己的身边。但是曹操也终有一死,他作为一代枭雄,最终也一定会有落幕的时候,那么当曹操死后,那些被他抢过来的人妻,最终都是怎样的结局呢?没了曹操的她们又会怎么样,她们分别都是什么样的结果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掉自己两个儿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朱元璋的心狠手辣,很多人也一定有多了解,朱元璋为了能够达到目的,面对一条条人命,可以说是毫不在意,明初洪武四大案,因此丧生的人不下几十万,但如果说那些人很大一部分都是臣子,那么说到朱元璋大义灭亲,他也是不会眨眼的。朱元璋曾经杀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媳,这到底是为什么?两个儿媳分别是谁,她们做过些什么事

  • 宋朝科举制度是怎样的?达到历史最公平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真正的科举制,是从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历史事件开始。不过在此期间,科举制虽然给了平民一个晋升的机会,但其中还是存在诸多限制,直到宋朝时期,才迎来了一个最为公平的科举制。宋朝科举不仅匿名,而且严格到有专人负责把考卷上的文字重新抄写一份,在来评分,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从字迹上作弊。下面就为大家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