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因为治水没时间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只是因为治水没时间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950 更新时间:2023/12/7 10:02:08

大禹治水,一直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让很多人敬佩不已的一个,敬佩大禹“三过家门”但是都因为治水,没有时间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长久以来,大禹也一直都以这种精神激励着后人。不过,这些只是神话传说,或者说民间想象中的大禹,真实的,或者说,在史书当中记载的大禹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真的只是没时间这么简单吗?

上古时期洪水肆虐,大禹接受帝舜的任命前去治水。由于灾情紧急,所以大禹每天夜以继日地工作。期间他有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口,但却没有进去探望家人。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这个“大禹治水”以及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早已被大家所熟知。这个故事很有正能量,倡导大家在工作中要学习大禹的献身精神,具备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不过,根据《史记》中的记载,大禹之所以“三过家门而不入”真相并非是没时间,而是另有隐情。

《史记·夏本纪》中写道:“当帝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可。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四岳曰:等之未有贤於鲧者,原帝试之。於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於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巡狩。行视鲧之治水无状,乃殛鲧於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於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说:帝尧时期,洪水肆虐。大家推荐让有崇部落首领鲧前去治水。结果鲧折腾了九年时间,治水行动却以失败告终。舜继承了尧的帝位后,到地方去巡视,看到鲧在治水方面没有取得成果,于是对其进行问责,命人将鲧诛杀于羽山。之后,舜又任命鲧的儿子禹承袭父业,继续治理洪水。杀其父而用其子,由此可见舜对大禹的德行和能力都是非常看好的。

禹在接受了任命后,立即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去。接下来就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那个“大禹治水”的故事了。不过,这里面有一段却道出了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真相。《史记·夏本纪》中写道:“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在我们的印象中,大禹是因为工作忙碌,所以即便路过家门口也没时间进去和家人团聚一下。但太史公司马迁在对这件事情的描写上用了“不敢入”这三个字,却让我们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上面已经提到过,大禹的父亲鲧是因为治水失败遭到问责而被诛杀的。大禹虽然又被委以重任前去治水,但他作为罪人之子,自然是诚惶诚恐。所以,大禹不仅在工作方面全力以赴,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小心翼翼。他在负责治水的十三年时间里,虽然数次因工作原因路过家门口,但却不敢进去和家人团聚,深怕给其他人落下话柄。最终,大禹花费十三年时间,耗尽心力,终于完成了治水大业。大禹也因此声名鹊起,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护和爱戴。

在以往的印象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精神虽然可歌可泣,但总感觉不近人情,甚至有点夸大其词。但从《史记》的记载来看,大禹不进家门的原因并非是不想入、不能入,而是不敢入。虽然这样的描述并没有传说故事中那么正能量,但这样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情实感、有血有肉的大禹,而不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大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关键时刻犯下两个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推翻了明朝政府,最后却输给了清军,没能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其实当时李自成面对的形式一片大好,不仅集结了各方部队,而收获了不少百姓的人心,拥有众多支持的李自成大军最后为什么还会失败呢?其实李自成在关键时刻犯了两个错误,导致最后功亏一篑败给清军。李自成当时以为击败明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 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因内乱而亡?和宋朝的官制有何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是中国推动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宋朝也曾出现过内乱,但始终没有严重到要亡国的地步,和其他朝代的内乱相比,宋朝的政权会相对更加稳固一些。那宋朝究竟是如何避免内乱的呢?其实这也和当时的官制还有外部给予的压力有关。宋朝在文化方面的确是他的强项,但军事能力就比较弱了,加上北方民族对宋朝产生的威胁,

  • 刘备手下24员大将完整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身为一介草民,最后却能在东汉末年脱颖而出,成为和曹魏、东吴比肩的第三大势力,除了刘备,他身边的将领们也是功不可没。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手下的24员大将,他们几乎都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蜀汉,为了延续汉室的血脉而奋战到最后一刻。其实给三国的名将做排行,几乎不可能得到全部人的认可,实际上就算是给

  • 董卓真的暴晒汉武帝尸体吗,董卓为什么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的董卓,那是一个说起来都觉得不忍想象的人,满脸横肉,杀人如麻,仿佛就是一场噩梦一样,以至于他一死,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跑出来欢呼,真的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吧。而在董卓身上,也有很多传言,相传董卓曾经挖了汉武帝的墓,还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这是真的吗?那董卓为什么这样做,汉武帝与他

  •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汉朝建立之后英布又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在归属刘邦之前,曾经是项羽部下的将领,当时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背叛项羽投奔刘邦,汉朝建立之后又被封为淮南王。在背叛项羽这件事上,英布的原因大概也和其他很多人是一样的,觉得项羽并非是明主。但是为什么在投奔了刘邦,并且汉朝也建立之后,英布还是选择了造反?他为什么总是要背

  • 唐朝太监有多大权利?巅峰期曾做到替代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也曾陷入到一段由宦官专权的时期,当时朝中的太监地位极高,甚至还替代了皇权。其实太监能够上位做到这一步,皇帝是脱卸不了责任的,一般来说都是因为皇帝出现懒政所以才让身边的太监有机可乘。而到了唐朝晚期,宦官的势力以不可阻挡,在朝中又与部分官员发生冲突,导致中央政权失去了往日的统治力。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唐

  • 历史上女性当权很多,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称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她的历史地位也是相当高的,而有关她的事迹也一直都被人拿出来谈论,评价。但其实在历史上,女性当权者并不在少数,除了称帝的武则天,还有其他皇后、太后,诸如吕后、窦太后、慈禧等等,然而为什么整个历史上却只有武则天一个女性称帝,其他人一个都没有呢?1.武则天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用错了赵括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古代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由这场战争诞生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纸上谈兵”。成语的主角就是赵国用来替换老将廉颇的年轻将领,赵括。他的名字已经完全和这个成语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都认为,正是赵国用错了赵括,这才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那事实当真

  • 元朝也很强大,为什么没有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说到这个朝代,或许很多人会想起学生时代在课本上见到的一些“元曲”,知道成吉思汗,知道元朝的疆域是古代中国最大的时期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之外,似乎也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东西了,元朝本身时间也不算短,将近一百年,但是为什么它确实古代统一王朝中,存在感最弱的一个朝代?元朝为何会如此

  • 司马炎为什么要篡位?司马炎怎么篡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曹魏的江山就已经算是司马家的囊中之物了。司马懿虽然自己没有篡位称帝,但把后代上位的路已经完全铺好了。只是他的两位儿子也没有做到称帝这一步,到了司马炎这一代才算真正开始动手。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他,随后正式登基称帝,灭魏立晋。所以这样算的话,曹魏还先于东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