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因内乱而亡?和宋朝的官制有何关系

宋朝为什么能避免因内乱而亡?和宋朝的官制有何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53 更新时间:2024/1/18 18:59:05

宋朝是中国推动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虽然宋朝也曾出现过内乱,但始终没有严重到要亡国的地步,和其他朝代的内乱相比,宋朝的政权会相对更加稳固一些。那宋朝究竟是如何避免内乱的呢?其实这也和当时的官制还有外部给予的压力有关。宋朝在文化方面的确是他的强项,但军事能力就比较弱了,加上北方民族对宋朝产生的威胁,这时候内乱对谁都没好处。

我们从宋朝的职官制度上就能知晓,宋朝时期的政治格局主要由专制集权主导。

可以说,宋朝时期,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此举基本上消除了造成封建割据和威胁皇权的种种因素。为了防范文臣、武将、女后、外戚、宗室、宦官等六种人的专权独裁,宋朝廷制订出了一整套集中政权、兵权、财权、司法权等各种制度。

这种集权形式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一是、中央集权,也就是说地方权力相对薄弱,诸多政治举措均由朝廷颁布,地方官员没有参与的权力;

二是、皇帝集权,朝廷中的大小事务则由皇帝一人说了算;

三是、百官权力分散,文武百官们负责在皇帝的方针下细化政策,没有擅自变动方针的权力;

四是、重文轻武,虽说,宋朝开国之际武官的地位较高,但是,随着国家相对稳定文官逐渐稳压武官一头;

五是、军事上内重外轻,全国的兵力大部分集中在朝廷周围,边防相对薄弱。

可以说,从赵匡胤建立宋朝开始,他就对中央官制作了调整,其特点就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之后的宋朝官僚制度则大体能分为三个阶段:

宋神宗改革前为一个阶段,宋神宗改革后为一个阶段,南宋后又是另一个阶段。宋朝的中枢机构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中书与枢密院。这两部分分别负责文武事项,双方互不干涉。

中书府是宋朝宰相处理公务的地方,真正握有最高行政权者是“宰执”,所谓“宰执”,即宰相与执政之统称,其中,还有一个参知政事。虽说,除中书之外也有尚书、门下等文官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已脱离政治核心,空余名号并无实权,已名存实亡。

宋朝建国之初,先是沿袭了唐朝的职官制度,由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到了元神宗改革后,宰相之职则由尚书左仆射担任。南宋时期,则结合了北宋的宰相制度,宰相兼任同平章事与尚书左仆射。

负责军事的枢密院则沿袭自五代时期,枢密院设置枢密使与宰相“分庭抗礼”,也就是枢密使与宰相一文一武分管朝政。这一举措是为了从政治上辖制宰相,使其无法一家独大,此外,枢密院又分了兵部的权力,几大部门环环相扣呈掎角之势,保持平衡。

按说,枢密使一职应由武官担任,毕竟,这一机构主要负责朝中军事,但是,宋朝皇帝偏偏让文官担任枢密使一职。对此,宋神宗曾如此解释道:“祖宗不以兵柄归有司,故专命官统之,互相维制,何可废也?”宋朝重文轻武由此可见一斑。

虽说,枢密院的由文官领导,但是,枢密院的副职却仍采用武官,毕竟,军机事务还需专人管理。枢密院、中书两省分权的情况也有特例,庆历年间就发生过宰相兼任枢密使的情况。

当时,宋朝与西夏爆发战争,中书、枢密院两大机构将相不和,对具体的军令下达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在这一特殊时期朝廷临时任命宰相兼任枢密使,让两大机构第一次拧成一股绳,西夏战争结束后,又恢复了原状。

南宋时期的秦桧等人也曾兼任过两大机构的一把手,但是,这都只是环境所限,直到宁宗之后宰相掌管两大机构才成定局。宋朝皇帝令枢密使与宰相分管两大机构的初衷是防止双方有任何一方坐大,互相牵制,以一定内耗保证皇权的稳定。这种做法虽然对皇帝集权有利,但是,到了特殊时期却会对政策下达造成不利影响,所以,宋宁宗之后才改革了这一职官制度。

不得不说,北宋皇帝高瞻远瞩,南宋权臣兼任文武两大机构领导,的确对皇权专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军事方面,宋朝主要施行募兵制,而招募的来源则有许多种,其中,一种就是每赶上某地闹饥荒,朝廷会从灾民中选拔兵丁。宋朝统治者觉得这种方式一举两得,既减少了“天下犷悍失职之徒”又增加了“良民之卫”,这样降低了灾民暴乱的风险增加了军事实力,可谓一箭双雕。

除这种从灾民中选拔兵丁的方式外,宋朝还有一种募兵方式,这种方式最早可追溯到后周时期。这就是从地方军中选拔军事素质过硬的士兵,征召进中央军。这种选拔制度有点像是电视剧里选拔“特种兵”,这也是使宋朝时期的军事出现了“内重外轻”的原因之一。

北宋时期的武将是禁止私自募兵的,违反规定的将军会以谋反论处。南宋时期由于国家处在危机中,所以,开放了将领募兵的权限,由此,便出现了如岳家军、韩家军等劲旅,可以说,此举也是大大增强了南宋的军事实力。

然而,这种做法从根本上犯了皇帝的大忌,南宋皇帝生怕这些将领的私兵成为威胁自己的力量,所以,时常以各种方式回收这些将领的兵权。总的来说,宋朝统治者十分在乎“前车之鉴”,将唐朝的政策加以调整和改革,借此巩固皇权专制。

虽说,这种做法收获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却也滋生了一些新的隐患,最终,酿成蒙元覆灭宋朝的大祸。

虽然,宋朝之后的军队逐渐步入了职业化,消除了军阀化,可是,清末和民国却是一个“反例”。如果仔细观察清末和民国军阀的形成,其实,和五代之前的军阀如出一辙。比如淮军、厢军就是军队地方化的典型特征,因此这只是军事制度的“复古”,而非军事规律的特例。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手下24员大将完整名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身为一介草民,最后却能在东汉末年脱颖而出,成为和曹魏、东吴比肩的第三大势力,除了刘备,他身边的将领们也是功不可没。这次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刘备手下的24员大将,他们几乎都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蜀汉,为了延续汉室的血脉而奋战到最后一刻。其实给三国的名将做排行,几乎不可能得到全部人的认可,实际上就算是给

  • 董卓真的暴晒汉武帝尸体吗,董卓为什么这样做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的董卓,那是一个说起来都觉得不忍想象的人,满脸横肉,杀人如麻,仿佛就是一场噩梦一样,以至于他一死,整个长安的百姓都跑出来欢呼,真的没有比这个消息更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吧。而在董卓身上,也有很多传言,相传董卓曾经挖了汉武帝的墓,还把汉武帝的尸体拉出来暴晒,这是真的吗?那董卓为什么这样做,汉武帝与他

  • 英布为什么背叛项羽,汉朝建立之后英布又为什么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淮南王英布,在归属刘邦之前,曾经是项羽部下的将领,当时他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后来背叛项羽投奔刘邦,汉朝建立之后又被封为淮南王。在背叛项羽这件事上,英布的原因大概也和其他很多人是一样的,觉得项羽并非是明主。但是为什么在投奔了刘邦,并且汉朝也建立之后,英布还是选择了造反?他为什么总是要背

  • 唐朝太监有多大权利?巅峰期曾做到替代皇权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也曾陷入到一段由宦官专权的时期,当时朝中的太监地位极高,甚至还替代了皇权。其实太监能够上位做到这一步,皇帝是脱卸不了责任的,一般来说都是因为皇帝出现懒政所以才让身边的太监有机可乘。而到了唐朝晚期,宦官的势力以不可阻挡,在朝中又与部分官员发生冲突,导致中央政权失去了往日的统治力。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唐

  • 历史上女性当权很多,为什么只有武则天称帝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武则天,作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她的历史地位也是相当高的,而有关她的事迹也一直都被人拿出来谈论,评价。但其实在历史上,女性当权者并不在少数,除了称帝的武则天,还有其他皇后、太后,诸如吕后、窦太后、慈禧等等,然而为什么整个历史上却只有武则天一个女性称帝,其他人一个都没有呢?1.武则天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只是因为用错了赵括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作为古代一场非常著名的战役,由这场战争诞生了一个人尽皆知的成语,“纸上谈兵”。成语的主角就是赵国用来替换老将廉颇的年轻将领,赵括。他的名字已经完全和这个成语联系在了一起,不可分割,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人们也都认为,正是赵国用错了赵括,这才导致长平之战的失败。那事实当真

  • 元朝也很强大,为什么没有什么存在感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元朝,说到这个朝代,或许很多人会想起学生时代在课本上见到的一些“元曲”,知道成吉思汗,知道元朝的疆域是古代中国最大的时期等等,但是除了这些之外,似乎也就没有其他的什么东西了,元朝本身时间也不算短,将近一百年,但是为什么它确实古代统一王朝中,存在感最弱的一个朝代?元朝为何会如此

  • 司马炎为什么要篡位?司马炎怎么篡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后,曹魏的江山就已经算是司马家的囊中之物了。司马懿虽然自己没有篡位称帝,但把后代上位的路已经完全铺好了。只是他的两位儿子也没有做到称帝这一步,到了司马炎这一代才算真正开始动手。265年,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给他,随后正式登基称帝,灭魏立晋。所以这样算的话,曹魏还先于东吴

  • 盘点三国演义最让你感动的是那一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演义》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电视剧还是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真的是极其的好看系列的,特别是男人看得都想穿越回去了,但是其实并不能,所有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来说说三国演义中那些让人十分感动的一幕了,有兴趣的网友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蜀国投降的时候“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rdq

  • 汉惠帝刘盈是如何继承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朝时期的汉惠帝刘盈其实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的皇位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是他哥哥的,他哥哥其实也是有儿子的,但是最后却被汉惠帝刘盈给得到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样的皇位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汉惠帝刘盈继承的不是王位,而是大汉天子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