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点三国演义最让你感动的是那一幕

盘点三国演义最让你感动的是那一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038 更新时间:2024/1/25 10:21:49

说到《三国演义》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电视剧还是能让人看得热血沸腾的,真的是极其的好看系列的,特别是男人看得都想穿越回去了,但是其实并不能,所有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大家来说说三国演义中那些让人十分感动的一幕了,有兴趣的网友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蜀国投降的时候

“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

蜀汉的“官二代”最有气节,最有操守,在蜀汉行将灭亡时,没有明哲保身,没有贪生怕死,纷纷站出来共赴国难,为蜀汉捐躯;这不但是三国独一份,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是不多见。

“臣等正欲死战,奈何陛下先降”,读起来都有满腹的心酸感。下边我简单统计一下,蜀汉灭亡之际哪些蜀汉“官二代”以身殉国。

当然,我这里统计的是正史有记载的,正史没有明确记载的我就不列出来了,比如关羽后人关彝,传说他与姜维一块战死,但是正史上并没有相关记载。

诸葛亮:嫡子诸葛瞻、嫡孙诸葛尚,战死绵竹。

张飞:嫡孙张遵,随同诸葛瞻战死。

赵云:次子赵广,随姜维战死。

黄权:嫡子黄崇,随同诸葛瞻战死。

李恢:侄子李球,随诸葛瞻战死。

傅肜:嫡子傅俭,抵御钟会,战死阳安关。

蜀汉五虎上将,关张赵马黄,除了黄忠儿子早夭,绝嗣,马超儿子被张鲁杀死外,关羽、张飞、赵云的嫡系后裔都有为蜀汉战死之辈,蜀汉灭亡时正史没有记载关兴的儿子是否战死,但是关平可是随同父亲关羽一块战死荆州了。

另外霍峻的儿子霍弋虽然没有在蜀汉灭亡时战死,但是也是坚持抵抗,一直到确认后主刘禅安全后才率部投降的。(及成都不守,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诸将咸劝宜速降,弋曰:“今道路隔塞,未详主之安危,大故去就,不可苟也。若主上与魏和,见遇以礼,则保境而降,不晚也。若万一危辱,吾将以死拒之,何论迟速邪!”)

还有在蜀汉灭亡时以2000人、一座孤城抵抗趁火打劫的数万东吴军长达半年之久的巴东太守罗宪,他父亲是蜀汉广汉太守罗蒙。

说老实话,蜀汉这群殉国的“官二代”他们的军事指挥能力相比他们的父辈祖辈差的太远,甚至有不少人还陷入争权夺利的漩涡,比如诸葛瞻就和姜维在政治上就有分歧和矛盾的,所以姜维才会避祸沓中,从这个意义上说,诸葛瞻和蜀汉灭亡还有直接关系。但是,诸葛瞻用自己的生命弥补了自己的错误。

但是在国家即将灭亡之际,蜀汉的这批“二代”们是真心愿意保卫这个国家的。

而曹魏和东吴的“官二代”相比之下真是一群“二五仔”。

比如钟会就是其中典型,钟会是曹魏三公之一,太傅钟繇的儿子,20岁出仕,24岁官至曹魏中书侍郎,29岁受封曹魏关内侯,30岁封东武亭侯,32岁封陈侯(列侯第一),可谓世受曹魏大恩,结果钟会是司马师主要谋士,是“高平陵事变”主要策划者之一;你说钟会是“士为知己者死”吧,他灭蜀后还谋划割据益州叛魏(司马氏)自立。

东吴就说一个叛吴投魏的韩综吧,他是韩当的儿子,韩当是孙家三朝老臣,跟随孙坚、孙策、孙权忠心耿耿,可以说东吴能够建国,他韩当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就连陈寿都盛赞韩当是“江表之虎臣”。

如果以蜀汉为例,怎么着也是赵云、黄忠的地位。

结果他一死,儿子韩综就叛吴投魏,还经常带领魏军骚扰东吴,把孙权气的牙痒痒。

我想这大概和“三国”的建立有关系,蜀汉毕竟承袭是两汉正朔,“官二代们在意识形态上没有背叛感,祖辈忠于汉朝,父辈忠于季汉,自己理所应当“汉”尽忠。

而曹魏和东吴的“二代”们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天然背叛感的,毕竟父辈从汉臣变成了“魏臣”、“吴臣”,而且这种背叛还使得父辈官爵上升,所以曹魏和东吴的“二代”们可能始终认为“背叛”可以带来好处,是件好事,而且改朝之际,忠于汉室的臣子难免被屠戮,被整肃,这也给了曹魏、孙吴“二代”们一个很坏的印象:背叛能得好处,而忠诚是骗人的。

关羽被擒杀的时候

演义中最让我动容的是关羽骑着赤兔马突围时被绊马索绊倒,关平大呼“父亲”飞奔而去后,父子二人刀戈加身,被东吴士兵擒住的那一刻。

就那个瞬间,关羽眼神中的不甘、苦痛,关平眼神中的心疼、无奈,让我的眼泪滚滚直下。

那时我才十八岁,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将八十四集《三国演义》全部看完。

当时我不懂我为什么哭,只是觉得莫名的心伤。

现在我懂了我为什么哭,是因为英雄迟暮,却遭竖子欺凌;是因为父子情深,却共赴黄泉。

当年桃源结义时,三人焚香结拜誓言历历在耳,“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多么的英雄气概!

而如今,三分天下之势已经可见,汉室复兴有望,却在魏吴合围之下兵败麦城,丢了荆州,负了汉室,这是关羽的不甘!

关平本可突围,却依然跟随关羽赴死,这是父子情深,也是关羽的苦痛。

死也许不可怕,但毕生的心血和信念付之东流,这才是关羽最大的哀伤!

而这恐怕也是我热泪盈眶的原由吧,英雄迟暮总是让人伤感,无尽的哀思!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三国演义》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是诸葛亮临死前,在五丈原,强支病体视察军队的场景。

原文: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贼矣!悠悠苍天,曷此其极!”叹息良久。——《三国演义》第114回

“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为了实现先帝遗愿,诸葛亮六出祁山,夙兴夜寐,满心希望能在自己的手中剿灭曹魏,匡扶汉室。可是苍天总是那么苛刻,理想还没实现,自己就要死去了。浩淼苍天,永恒不朽,为何却对我如此苛刻,让我在此走到尽头,也不愿再多给我哪怕一点点时间,不甘啊!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对所有的事情都运筹帷幄,而这次不同了,他也没有办法了,是啊,谁又能逃脱出死神的召唤。先帝的嘱托,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有的一切,只能随着生命的逝去,留在五丈原的秋风中。

短短的两行字,几个镜头,诸葛亮内心活动,他的无奈,不甘心却有无可奈何的凄凉感,都表现出来了,这段话,这个镜头令我印象深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惠帝刘盈是如何继承王位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汉朝时期的汉惠帝刘盈其实很多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人的皇位还是挺有意思的,因为是他哥哥的,他哥哥其实也是有儿子的,但是最后却被汉惠帝刘盈给得到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样的皇位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别错过了!汉惠帝刘盈继承的不是王位,而是大汉天子之位,

  • 刘邦谋士陈平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靠老婆养活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陈平,西汉时期的丞相,更是刘邦开创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虽然陈平是刘邦非常重要的谋士,为刘邦成功夺取天下出过不少力,但是陈平这个人在历史上的人品评价却不是很好,有一些有关陈平的事情,都在告诉人们,他尽管能力非凡,却不是什么好人。那么,陈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真的曾经靠老婆养活吗?1.陈平是怎样的人

  • 如果把崇祯换成朱元璋,明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朱元璋,崇祯帝,两位明朝的皇帝,一头一尾,一个一手创建了被后世无数人敬佩的大明王朝,另一个却在风雨飘摇中惨淡收场。崇祯帝尽管有心挽救明朝,奈何这并非是他一人之力能够做到的,那么如果,把崇祯帝换成朱元璋,如果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是朱元璋,以朱元璋的能力,明朝是否还有希望继续存活下去呢?一起来看看。中华上

  • 为什么有人要吹嘘冉闵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冉闵这个人其实还是有很多人知道他的,他最著名的事件就是灭亡后赵,还有就是建立冉魏政权这件事情,还有很多的让都说他是救世主,而且还是汉族的救世主,面对这个问题很多网友都有疑问,这话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冉闵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以至于他在史书上的记载都寥寥无几。

  • 朱温只是一个小混混,他是怎么成为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朱温,作为唐王朝的终结者,他的人生一直以来也受到很多人的关注。他的出身并不高,家里情况非常普通,后来又参加农民起义,给摇摇欲坠的唐王朝又抽掉了一些砖瓦,尽管归附唐朝,立功受封,然而后来又再一次反唐,这一次可算是太彻底了,唐朝被推翻,朱温成为新朝的皇帝,建立起了后梁。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朱温是如何从一个

  • 民国算一个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民国其实大家都知道它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但是有人说了这个时期不算是一个朝代,那么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民国到底算不算手一个朝代吧!1911年10月9日,在距离清王朝的中枢北京1100余公里的武昌突然响起了一声爆炸,惊动了所有人。1911年10月10日,武昌的一声枪响惊醒了所有人,也拉开

  • 秦国灭六国统一时,哪个国家对秦国威胁最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等一系列改革后,国力日益强大。等秦始皇上位以后,正式制定了灭六国统一天下的策略,当时秦国的确非常强盛,但也不是说有100%的把握能够完成统一,其中赵国和楚国带给秦国的压力最大。所以秦国的初步策略便是将其他各国相互之间孤立起来,以免他们相互结盟,那秦国的计划实行起来就困难无比

  • 乾隆为什么要凌迟处死尹嘉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乾隆其实还真的是一位明君了,一生都在为国为民治理国家,但是乾隆好像仔细的分析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四库全书》算一样,还有平定叛乱。这些我们也不多说吧,我们说说乾隆晚年的一件事情吧,话说乾隆在晚年竟然下令凌迟处死了尹嘉铨,而尹嘉铨当时还是一位退休的人,那么当时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

  •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为什么不让她的儿子李瑁做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隆基宠爱武惠妃,也就是寿王李瑁的母亲,而这个寿王李瑁,正是杨玉环最开始的丈夫,也就是被李隆基抢了妻子的那个可怜人。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故事,千百年来已经有无数的传说了,而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寿王李瑁。李隆基非常宠爱武惠妃,那么对寿王又怎么样呢?如果李隆基很宠爱李瑁,那他又为什么没有把李瑁立为太子?1.武

  •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王杨卢骆,初唐四杰,这几个人的大名一直流传到今天,其才学才气自然也是相当的,在当时的影响力也不小。其中,写下著名文章《滕王阁序》的王勃,更是令人敬佩,据说他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了,而且《滕王阁序》也是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写的,的确是自幼聪慧。然而就在写完这篇文的第二年,年纪轻轻的王勃就死了,他这短暂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