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平为什么要背叛魏国?王平是什么结局?

王平为什么要背叛魏国?王平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91 更新时间:2024/1/15 12:22:01

蜀汉大将王平,正是因为一场街亭之战,他的才能才逐渐被显露出来。他劝告过马谡,可是马谡不听,不仅导致了蜀汉北伐的失败,自己的性命也都丢了。而王平就不一样了,他的地位因为这一次的战役而提升了不少,成了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但是王平也和姜维,他最终有又是一样是背叛了曹魏,转而投向蜀汉的,那能够让

王平做一个这样的选择的原因优势是什么呢?

王平前半生可是默默无闻的,并不是什么名将,要了解王平为什么弃魏投蜀,首先得了解王平的人生轨迹。

王平是益州巴西郡宕渠人,当时的巴西郡有很多蛮夷人,王平也是其中之一,王平其实是賨(cóng)人,也就是板楯蛮,今天土家族的前身。

王平投降曹魏的原因是因为:巴西郡七姓夷王朴胡、賨邑侯杜濩举巴夷、賨民依附曹操,也就是说当时王平所在的地区首领选择制造曹操,因此王平随杜濩、朴胡等被迁往洛阳居住,被曹操封为代理校尉。

王平投降曹魏的原国是依附于首领一起投降的,王平的投降是当地首领决定的,王平无权决定,在这里无法看出王平是否真心愿意投降曹魏?

在三国时期,有一个普遍现象存在,就是一个地区的世家大族在乱世中的生存之道,无论哪个军阀主政当地,在当地的世家大族就选择投降谁,这样的例子很多,如徐州的陈登陈圭家族,刘备来了投刘备,吕布来了投吕布,曹操来了投曹操。

而对于家乡的热爱,是当时绝大部分人的常态,哪怕是到了今天,也是如此,何况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当然王平也不例外,因为跟着首领投靠了曹操,被曹操安置在洛阳,而王平的家乡巴西郡宕渠刚在刘备的手中。

王平应该在当时是个小头目,因为一到洛阳,王平就被封为代理校尉,虽然是代理的,但好歹比普通士兵要强一些,而且代理校尉有向上升官的可能。

219年,魏国汉中前线主帅夏侯渊被杀,曹操听说后,亲自带领大兵前往汉中与刘备对峙,但由于刘备已经斩杀了夏侯渊,在曹操来到汉中时,已经占领了汉中的险要据点,刘备此时的战略是打消耗战,瓦解曹操的攻势,最后曹操被刘备击败,而王平则投降了刘备。

史书记载王平投降刘备用了四个字:因降先主。可以翻译为:因而投降先主刘备,这样看的话,王平是主动投降刘备的。那么王平为什么要弃魏投蜀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原因:

1.王平投降曹魏是跟着首领一起的,并不是王平自已决定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投降曹魏并非出于王平真心,这样的话,王平在寻找到合适的机会后,就自已选择投降了刘备。

2.汉中之战,曹操战败了,王平当时是作为代理校尉跟随曹操一起进入汉中作战的,强大的曹操居然败给弱小的刘备,这对王平来说,绝对是一个冲击,说明刘备也是蛮历害的,此战失败后,王平如果再回去洛阳,可能此生再也没有立功机会,因为曹魏人才济济,代理校尉遍地都是。

3.王平参与汉中之战,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替曹操拿下汉中,然后争取驻守汉中,这样王平就离家乡更近了,如果再努力一把,那么王平还有可能在有生之年拿下家乡巴西郡宕渠,那样的话,王平不用投降,也能回到家乡,何乐而不为,可是强大的曹操居然失败了,有可能王平这一走,就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了,还不如投降暂时强大的刘备呢。投降后就可以直接回到家乡了。

4.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家乡情节,包括现代人都是,王平投降刘备,或多或少都有家乡情结在其中。

王平投降刘备后,其官职直接升三级,刘备任命王平为牙门将、裨将军,可见刘备对王平还挺看重,刘备看人一般不会错,王平之后默默无闻的当了9年的牙门将,直到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

王平因为在街亭之战的出色表现,被诸葛亮拜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一下子王平的官职显赫起来。

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也就是卤城之战,王平因为成功抗住张郃的进攻,为诸葛亮赢得时间,一举击败司马懿创造了条件,立下战功。

诸葛亮去世后,魏延捣乱,是王平率军击败魏延,并以言语遣散了魏延的军队,避免了蜀汉军队的自相残杀,为蜀军顺利回军成都创造条件,王平此事又立下功劳。

不久,王平升任后典军、安汉将军,辅助车骑将军吴懿驻守汉中,兼任汉中太守。吴懿是名义的汉中主帅,而王平是实际上的汉中守将,之后王平驻守汉中多年,汉中一直平安无事。

王平驻守汉中期间,公元244年,魏国大将军曹爽领兵十多万侵犯汉中,整个汉中蜀军只有3万人,此时已是镇北大将军的王平沉着冷静应付,成功的阻挡了曹爽军队,等来了蜀军援军击败了曹爽,曹爽损兵折将,狼狈逃回关中。

此时驻守汉中的王平与驻守南中的马忠,驻守永安的邓芝,一起被称为蜀汉的平安三候,三个人各自镇守一方,保证的蜀汉边境的安全。

公元248年,王平去世,善终。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吕布使用的兵器是不是方天画戟?当时真的有方天画戟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古代很早便有了“戟”这样的兵器,但方天画戟真的存在么?其实方天画戟只是在戟的基础上,增添了一些装饰,再把顶端改为“井”字形,多为仪设之物,并不会拿来实战。所以说,吕布的兵器不会是方天画戟,这只是小说中杜撰出来的。戟在古时候是非常常见的一种兵器,剪头

  • 文成公主嫁给了谁?文成公主嫁入吐蕃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和亲在古代往往具有政治目的,一般是指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首领达成的一种联姻,最重要的好处就是保持双方的友好关系,不要轻易开战。历史上,文成公主嫁入吐蕃的联姻故事就十分有名。文成公主是唐朝宗室女,被李世民封为公主,一年后嫁入吐蕃,成为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王后。这段联姻,也被称为历史上最有意义的联姻,为什么

  •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谁说的?三户指的是哪三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历史上对于“三户”的解释还是存在争议的。“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意为即使楚国只剩下最后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其实这句话代表了当时一种反秦统治的坚定信念,范增见项梁时说,秦灭六国,楚国是最冤的一国。此后抗秦的三大主力,

  • 慈禧太后为什么宠信李莲英?因为李莲英有绝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李莲英是慈禧太后非常宠信的一个太监,是慈禧时期皇宫的总管太监,地位超然。李莲英从七岁成为太监,一直到逝世,当了五十多年的太监,而又能够在清末重点人物慈禧太后身边侍奉数十年,还能一直得到慈禧的宠信,不得不说李莲英必然是一个极其懂得规矩,懂得讨慈禧欢心的人。那李莲英又是如何做到让慈禧数十年都如此宠信自己

  • 清朝两江总督和巡抚是什么关系?谁的官职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两江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江南、江西三省军政,总督署设在南京。在清朝初期,江苏和安徽合并成江南省,所以才因江南和江西,被称两江总督。那总督和巡抚究竟是怎样关系,两者谁的官职更大一些呢?其实从头衔来看,我们很自然的便会认为总督是要大于巡抚的,总督是从一品,巡抚只是从二品。但在实际管辖

  • 刘备临终前为什么说马谡不可大用?刘备到底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重用马谡,对于这件事,其实就已经能看得出来,诸葛亮其实是一个不太能识人的人,他看人的本事不如刘备。诸葛亮派马谡守街亭,结果导致北伐失败,但是在此之前,刘备临死前,曾经叮嘱过诸葛亮,不要重用马谡,结果诸葛亮没听,还是用了马谡,导致最终的失败。那刘备究竟为何要说这句话,难道在他死前就已经预料到,马

  • 秦孝文王苦等15年仅在位3天,秦孝文王死因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国第35位国君,秦孝文王的爷爷是秦惠文王、父亲是秦昭襄王、孙子是秦始皇,个个都是战国响当当的人物。但秦孝文王的成就和名气就没办法跟他的长辈还有子孙相比了,因为他仅仅在位3天便去世,是秦国在位时间最短的国君。秦孝文王苦等15年,结果得来一个这样的结果。其实秦孝文王继位时已经52岁,这在

  • 明朝皇帝几十年都不上朝,国家为什么没有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时期,最不缺的就是奇葩的皇帝,其中有两个可以说比所有的皇帝都要“不负责任”,那就是嘉靖和万历、嘉靖万历都是明朝不上朝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奇葩皇帝,因为他们两个人都是数十年不上朝。但是尽管如此,明朝的政局居然就没有落入到他人手里,不得不说这一点是相当厉害的。那既然如此

  • 朱灵实力如何?他为什么不讨曹操喜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朱灵这个人其实在《三国演义》里面还是非常的少见的,但是在正史《三国志》上却十分的常见,所以很多人问了,这个朱灵感觉应该还是比较有实力的,但是曹操好像非常讨厌这个人,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朱灵可以讲是比较倒霉的将领,均忠心,能力,功绩丝

  • 黄巢子侄都有谁,为何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黄巢是晚唐黄巢起义的首领,此人颇有军事指挥能力。黄巢出生于盐商家庭,善骑射,精通笔墨,鲜有诗文才情。此人为人正直,但野心勃勃。公元875年,黄巢参加了王仙芝的农民起义的队伍当中。881年,黄巢屠杀唐宗室,并且称帝建立国号为大齐!黄巢的这次起义也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盛大的农民起义之一,同时也是唐朝历史上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