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时期,为什么不去灭相对较弱的大理国

宋朝时期,为什么不去灭相对较弱的大理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49 更新时间:2024/1/18 22:58:40

朝时期,辽国、西夏,基本上一直都在一定程度上压制着宋朝,宋朝会与他们之间有交战,有纳岁币等行为,多多少少会让后人感到耻辱。但是与辽国西夏所不同的是,当时宋朝南面还有一个国家,大理国,这个国家相对来说实力较弱,但是为什么宋朝宁肯与另外两个国家一直僵持,也不去南边攻打大理国?宋朝为什么不灭掉大理呢?

很多人看金庸武侠剧(《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都会知道在宋朝的西南方(今云南境内),还有一个小国,叫大理国。而在历史上,宋朝与辽及西夏都曾死磕过一段时期,实在是力有不逮,才维持了共存之局面。而西南方的大理国,却远没有辽及西夏那般强悍。那为宋朝与辽、西夏都死磕,却没有去尝试征服相对弱小的大理呢?

与历史上的多民族大一统朝不同,宋朝与单一的民族国家更为接近。宋朝的疆域,为华夏明的核心区域,也是汉人的熟地,适宜农耕与居住。而在我国古人的传统观念中,所谓的“国”,实则就是指郡县(郡国),而天下就是指华夏核心区域。

所以,五代十国时期,这“十国”(吴、南唐、吴越、楚、前蜀、后蜀、南汉、南平(荆南)、闽、北汉)都是纯粹的华夏政权,而既没有包括交址(越南)、也没有包括大理,更不包括北方的辽(契丹)。宋灭掉“十国”中的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就基本上宣告天下一统了。

而对外围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原王朝在很多的时候并不怎么热衷。只有在精力过剩的时候,才适度地往外扩一点,如汉唐之经营西域。而一旦中原王朝力有不逮,也就悄然退出了,这些地方并不是中原王朝(农耕民族)的核心利益所在。退出西域的感觉跟丧失“燕云十六州”的伤痛,有着天壤之别。

宋朝,是一个比较内敛的王朝。而在政治上又吸取了残唐五代时期,武将乱国的教训,而制定了“重文轻武”(以文制武)国策。对宋朝来说,其他少数民族统治的区域(如吐蕃、大理等),并没有太大的价值,也不属于同一文明。故而,宋朝其实就想固守住华夏核心区域,并不热衷于扩。宋人也最讲究华夷之别、夷夏之防。

宋朝之所以与辽、西夏死磕,乃是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而西夏也侵占了很多汉人传统地区,且直接威胁到了关中地区。辽与西夏,不但占据了华夏的部分传统区域,还对宋朝的生存也构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威胁。故而,宋朝与辽、西夏死磕。而大理国的周围,并不是宋朝的核心区域,对宋朝也没有威胁,且大理国对宋朝的态度也很恭顺。故而,宋朝也能容忍大理的存在,而不愿妄动干戈,徒流将士鲜血。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他会把汉室还给汉献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按照刘备自己的说法,他也是出自汉室,中山靖王之后,而且他建立的政权也叫做“汉”,虽然我们会习惯性地在前面加一个“蜀”,称之为蜀汉,但那也都是后来的习惯了。既然如此,那如果最终是蜀汉刘备获得了天下,统一三国,那他会不会把自己得到的这个天下还给汉献帝呢?刘

  • 易牙烹子献糜为什么还被后人当做厨师祖师爷供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易牙原本只是春秋时期的一名厨师,后来被齐桓公重用。为了博取齐桓公的信任,曾把自己的儿子煮了送给齐桓公吃,能走出如此残忍的事迹,为何易牙还被后人供奉成厨师的祖师爷呢?关键是易牙最后忘恩负义,还将齐桓公囚禁起来活活饿死,如此小人做法令人发指。而且以当时的烹饪技术还有调味品来说,易牙就算在会做菜,又能做出

  • 三国时期江夏郡不是刘琦的吗?怎么就变成了孙权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江夏群其实还是很有争议的一个郡县了,在三国时期,话说这个地方最开始是属于刘琦的,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就突然变成了孙权的,所以很多网友也都在问这个问题,下面我们也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了!江夏是荆州七郡之一,下辖14县,治所是西陵(今湖北武汉市黄陂区),江夏郡北至今

  • 汉昭帝为何那么年轻就去世,汉昭帝的死与霍光有关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刘弗陵,身为汉武帝刘彻的幼子,原本这个皇位与他也是无缘,但是谁也没想到,老年的汉武帝竟然闹出了巫蛊之祸这样的事情,太子刘琚和皇后卫子夫皆死,然而在汉武帝得知了真相之后却又后悔莫及。刘彻之后便是刘弗陵继位,然而刘弗陵幼年继位,原本才二十出头的时候却就那么死了,史书上的记载也很简略,让人不得不有点怀疑,

  • 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究竟有没有用?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怀疑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究竟没有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实际上当时和刘备拥有共同身份的人还真不少,而且很多汉天子嫡亲的地位都要比刘备高上百倍。所以他们招兵买马,招揽人才的吸引力肯定也比刘备要强,但最后只有刘备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其中一员。说明刘备初期创业,他的身份只是一个噱头,后期能够做强做大靠的还是真

  •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毕竟是大枭雄啊,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霸主,再说说蔡文姬可能大家都不太认识了,她好像在正在的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但是在演义和野史中还是挺出名的,而且她和大枭雄曹操也是有很多故事可言的,那么曹操与蔡文姬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

  • 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明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一直以来,这件事情都被看做是历史上的一件非常令人不快的事情,认为满清误国。其实,这种想法也不是一上来就要否定,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产生这种念头的依据和理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明朝末期,没有遭遇满清入关,明朝继续延续了下来,那么又会发生什么样

  • 崇祯皇帝靠什么除掉魏忠贤的?大明亡在朱由检手上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明朝亡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上还是挺冤的,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年轻有为,要不是因为前几任皇帝怠慢朝政还宠信小人,或许等明朝政权移交到崇祯皇帝手上之时,会开启另一个大明盛世。不过崇祯皇帝上位时,他只有16岁,尚未成年的朱由检为什么能铲除当时在朝中轻而易举便能一手遮天的魏忠贤呢?这就不得不感叹崇祯皇帝铲除

  • 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为什么不重用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独尊儒术,这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的一道思想政策,也正是因此,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影响了汉民族两千多年的主要思想。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后来只剩下儒家一枝独秀,并且延续了数千年,不得不说,提出这一理念的董仲舒,他的影响力可是相当大的。然而,汉武帝虽然接受了他的这个提议,对于董仲舒本人却一点也不重视,这又

  • 为什么司马炎要实施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炎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他这个人还有趣的,他建立了晋朝,也统一了天下了,为当时的动荡社会也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是司马炎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却看得十分的绝望,比如立太子这件事情,还有对应他父亲的这件事情,其实还有更多,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他实施分封制这个问题吧,大家都知道这个玩意不好,历史早就证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