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明朝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明朝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72 更新时间:2024/3/15 0:53:22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一直以来,这件事情都被看做是历史上的一件非常令人不快的事情,认为满清误国。其实,这种想法也不是一上来就要否定,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产生这种念头的依据和理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明朝末期,没有遭遇满清入关,明朝继续延续了下来,那么又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

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闯王”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了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煤山(今景山)自缢殉国,明朝灭亡。当时镇守山海关的明朝辽东总兵吴三桂在得知崇祯帝殉国的消息后,选择了向关外的清军投降。同年四月,李自成率军与吴三桂、满清联军在山海关附近的一片石展开激战。最终,李自成被打败,满清入主中原,建立了大清王朝。自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中国新的统治者。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当时没有清军入关这档子事,明末的中国会变成什么样呢?

要回答上面提出的这个问题,首先就得来说说当时的形势。崇祯皇帝殉国后,除了关外的满清之外,中国还存在着三股主要势力,分别是起义军领袖李自成所统辖的大顺政权,起义军领袖张献忠所统辖的大西政权,以及明朝在留都南京建立的南明政权。假设清军不入关,那显然剩下就是这三股势力开始逐鹿中原。

对明末这段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可能会知道,李自成东征明朝京师,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攻下了北京城。许多人会因此产生一个误解,认为李自成的军队战斗力很强。不过,事实却并非如此。虽然李自成的军队一路所向披靡,但这并非是他的军队太强,而是当时明朝的官军已经毫无战斗力了。李自成在东征过程中很少遇到打硬仗的情况,大多时候都是“闯王”的军队到哪儿,哪儿的官兵就望风投降了,包括最后攻克京城也是如此,守城的明军主动打开城门,迎接“闯王”入城。崇祯帝甚至连调集勤王军队的时间都没有,被逼无奈下才只好选择了殉国。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李自成的军队根本没有那么强的战斗力。之后在同清军的较量中,李自成号称的百万大军屡战屡败,仅过了一年时间就被彻底打败了。因此,即便清军没入关,以李自成的实力,想要统一全中国恐怕并不现实。

张献忠是当时仅次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明朝末年,他的主要势力在四川一带。张献忠手下有几个能征善战的干儿子,他们是: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这几人在历史上都大名鼎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定国后来成为了南明的国之柱石,是明末清初最杰出的将领之一。

跟李自成比起来,张献忠的干部队伍更具优势。李自成手下没几个真正拿的出手的将领,比如最有名的权将军刘宗敏,其实给李自成拖的后腿可能比他做出的贡献更大。而张献忠手下的这几个将领个个都能独当一面。不过,张献忠的劣势在于他的势力范围太小,仅仅占据着四川一带,从长期来看,很难与李自成或者南明政权相匹敌。所以,张献忠想要统一全国的可能性比李自成更小。

最后再来说说南明。南明的情况比较复杂,先后经历了好几个政权交替,我们就着重来说说最有可能实现逆风翻盘的弘光政权。

弘光政权是明朝遗臣在留都南京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建立的政权,当时占据着明末的半壁江山。从法统上来说,南明肯定是最正统的政权。因此在崇祯帝殉国后,仍旧效忠于明朝的士大夫们都把希望寄托于南明政权上。从表面实力上来看,南明也不弱,“江北四镇”以及加上南宁侯左良玉手下的军队,合计兵力超过了百万。而且,南明政权占据着中国最富庶的江南地区,在地理位置上也是得天独厚。

可是,南明的死穴也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军队不受中央朝廷控制。南明表面上看陈兵百万,坐拥江南,似乎非常强势。可实际上这些军队完全不受南京朝廷的调遣,而只听命于自己的顶头上司。因此,南明的实际控制力很弱。更要命的是,这些军队虽然不听朝廷号令,但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向朝廷索取粮饷。百万大军一天到晚要这要那,朝廷这点家底没多久就被他们给掏空了。

此外,南明的百万大军也是虚有其表,人数虽多,但多半都是兵痞。这些人在军队中就是混饭吃,真正让他们上阵杀敌是指望不上的,这在真实历史上也被验证过了,当1645年清军南下的时候,南明弘光政权一触即溃,迅速灭亡了。因此,以南明的情况来看,想要恢复祖宗江山,恐怕难于上青天。

综上所述,即便清军没有入关,凭当时关内的这三股势力,谁也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明末的中国最有可能出现的就是像三国时期那种三足鼎立,彼此攻伐的格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恐怕才是最坏的结局。因为,再坏的秩序也好过没有秩序。生活在战乱年代中的百姓所承受的苦难,又哪是我们这些生活在和平年代中的人所能想象到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崇祯皇帝靠什么除掉魏忠贤的?大明亡在朱由检手上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明朝亡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上还是挺冤的,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年轻有为,要不是因为前几任皇帝怠慢朝政还宠信小人,或许等明朝政权移交到崇祯皇帝手上之时,会开启另一个大明盛世。不过崇祯皇帝上位时,他只有16岁,尚未成年的朱由检为什么能铲除当时在朝中轻而易举便能一手遮天的魏忠贤呢?这就不得不感叹崇祯皇帝铲除

  • 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为什么不重用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独尊儒术,这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的一道思想政策,也正是因此,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影响了汉民族两千多年的主要思想。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后来只剩下儒家一枝独秀,并且延续了数千年,不得不说,提出这一理念的董仲舒,他的影响力可是相当大的。然而,汉武帝虽然接受了他的这个提议,对于董仲舒本人却一点也不重视,这又

  • 为什么司马炎要实施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炎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他这个人还有趣的,他建立了晋朝,也统一了天下了,为当时的动荡社会也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是司马炎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却看得十分的绝望,比如立太子这件事情,还有对应他父亲的这件事情,其实还有更多,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他实施分封制这个问题吧,大家都知道这个玩意不好,历史早就证明了,

  •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很多人应该还是知道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大人物了,他虽然为枭雄但虽然最后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还是很让人喜欢的一位君王了,说到君王我们就不得不说曹操称魏王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魏国人,所有称魏王也比较说得过去,那么他可不可以称别的王呢?一定要称魏王吗?下面就着

  • 武则天究竟靠什么上的位?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是篡位当的皇帝,而且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谋害朝中大臣。还有武则天最容易被后人诟病的就是他私养男宠,不知廉耻。但是武则天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立下了不少功劳,起码当时唐朝的国力并没有衰退,还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而且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好皇帝,可能上位

  • 陈胜吴广只是普通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在历史上是一次非常有代表性的农民起义,秦朝统治令人苦不堪言,官逼民反是必然会有的结果。只是,当时毕竟还是受到了太多压迫,人们的心理很可能已经产生了畏惧,不敢去面对强大的军队,但是为什么陈胜吴广只是两个很普通的农民,平民,为什么就敢揭竿而起,要把强大的秦王朝推翻呢?他们的勇气是哪

  • 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么?背后却为清朝埋下落后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康乾盛世被称为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总共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在此期间清朝国力、经济、人口和领土面积都达到了鼎盛,但看似美好的背后却隐藏了一些巨大的危机,导致中国落后西方百年时间。所以历史上对于康乾盛世的评价有正面也有负面,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复出的代价的确非常惨痛,主

  •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三桂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还真的说不好的,其实当时的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吴三桂就是要起兵反抗,最后结局还是失败了,虽然人没死,但是结局也不好,假如吴三桂但是真的接受了削藩这件事情,那么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或者是善终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善终

  • 古代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和两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有一个官职叫湖广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那湖广总督的具体管辖区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湖广并不包括广东和广西,广东和广西的封疆大臣叫两广总督。如此看来,清朝封疆大臣的管辖区域还是挺广的,那这个湖广当中的“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

  • 宋朝的女将军是谁?她有着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宋朝的历史上,杨门虎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留给人们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一门十二寡妇,不仅体现了杨家的忠烈,而且更是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杨家将中穆桂英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你知道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