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究竟有没有用?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究竟有没有用?别人根本不吃这一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0 更新时间:2024/1/20 5:44:15

很多人都怀疑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究竟没有没有给他带来好处,实际上当时和刘备拥有共同身份的人还真不少,而且很多汉天子嫡亲的地位都要比刘备高上百倍。所以他们招兵买马,招揽人才的吸引力肯定也比刘备要强,但最后只有刘备成为了三国鼎立的其中一员。说明刘备初期创业,他的身份只是一个噱头,后期能够做强做大靠的还是真本事,当时的人可没傻到还会吃这一套老旧的说法。

刘备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创立者,事实上蜀国其实是并不存在的。刘备建立的国号其实是汉而不是蜀,由于魏国被后来的人们奉为了正朔所以才按照惯例将刘备建立的国家称为蜀国。刘备为何将自己建立的国家称为汉,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是“汉室宗亲”的身份。

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在他还没有发迹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用。他年少时甚至和母亲一起“贩履织席”维持生计,不过刘备幸好有叔父刘子敬资助得以出门游学结交豪杰。因此在刘备没有发迹前,很少有人会拿他这个汉室宗亲当回事。因为刘备德这个汉室宗亲德身份在当时的确是没有什么能炫耀的。

按照史书的记载,刘备的先祖是中山靖王刘胜。刘胜则是汉景帝的儿子,刘胜是西汉初年的人,刘备是东汉末年的人。两人所处的时代相差有几百年,在这段时间里刘胜的后代估计已经繁衍了成千上万的人。这样说其实并不张,因为刘胜的儿子本来就很多。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

历史上的中山靖王刘胜在生活上很奢靡,史籍记载他是一个贪酒好色之人。《史记》记载刘胜有儿子、亲属一百二十多人,《汉书》里干脆直接就说刘胜有一百二十个儿子。刘胜是一个享乐主义者,他曾和自己的哥哥赵王刘彭祖说道,作为藩王不要干预地方官办事只要及时享乐就行了。刘彭祖听后气氛地指责刘胜是一个荒淫之人。

中山靖王胜,以孝景前三年用皇子为中山王.......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枝属百二十馀人。《史记 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刘胜当了43年的中山王,在这几十年里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繁衍后代。刘贞便是刘胜众多儿子里的一人,他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涿县也就是刘备的老家,刘备则是出自刘贞这一脉。刘贞远远没有他父亲风光,本来作为刘胜的儿子也不值钱(刘胜的儿子太多了)。后来刘贞因为献祭金不达标被朝廷免去了爵位,可以说刘备的家族从刘贞开始就没落了。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贞这一脉在涿县的影响力也颇大,他的后代陆陆续续也有担任地方官员的。

刘备的祖父刘雄、父亲刘弘在州郡里都任过职,不过这些影响力不过是在地方罢了。而且刘雄、刘弘担任的官职也并不高,他们的地位和一般的地方豪绅差不多。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三国志蜀书 先主传》

在《三国演义》里刘备走到哪里一般都会先亮出他汉室宗亲的身份,事实上在历史上刘备很可能不会这样做的。因为他这个汉室宗亲和刘秀建立的东汉的确关系疏远,而且当时像刘备这样的“汉室宗亲”在大都市街上逛街说不定都能碰上几个。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在他没发迹之前并没有起到什么大作用,人们认为他的身份微不足道也就不足为奇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与蔡文姬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大家也应该多多少少知道这个人的,毕竟是大枭雄啊,在三国时期最厉害的霸主,再说说蔡文姬可能大家都不太认识了,她好像在正在的历史上并不存在的,但是在演义和野史中还是挺出名的,而且她和大枭雄曹操也是有很多故事可言的,那么曹操与蔡文姬之间到底有什么故事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

  • 如果没有清兵入关,明朝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清兵入关,明朝灭亡,一直以来,这件事情都被看做是历史上的一件非常令人不快的事情,认为满清误国。其实,这种想法也不是一上来就要否定,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产生这种念头的依据和理论,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么,我们不妨假设一下,如果明朝末期,没有遭遇满清入关,明朝继续延续了下来,那么又会发生什么样

  • 崇祯皇帝靠什么除掉魏忠贤的?大明亡在朱由检手上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明朝亡在崇祯皇帝朱由检手上还是挺冤的,崇祯皇帝励精图治,年轻有为,要不是因为前几任皇帝怠慢朝政还宠信小人,或许等明朝政权移交到崇祯皇帝手上之时,会开启另一个大明盛世。不过崇祯皇帝上位时,他只有16岁,尚未成年的朱由检为什么能铲除当时在朝中轻而易举便能一手遮天的魏忠贤呢?这就不得不感叹崇祯皇帝铲除

  • 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为什么不重用董仲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独尊儒术,这是在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的一道思想政策,也正是因此,儒家思想真正成为影响了汉民族两千多年的主要思想。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到后来只剩下儒家一枝独秀,并且延续了数千年,不得不说,提出这一理念的董仲舒,他的影响力可是相当大的。然而,汉武帝虽然接受了他的这个提议,对于董仲舒本人却一点也不重视,这又

  • 为什么司马炎要实施分封制?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司马炎其实大家应该都知道的,他这个人还有趣的,他建立了晋朝,也统一了天下了,为当时的动荡社会也是做出了贡献的,但是司马炎做的一些事情我们却看得十分的绝望,比如立太子这件事情,还有对应他父亲的这件事情,其实还有更多,我们今天就说说关于他实施分封制这个问题吧,大家都知道这个玩意不好,历史早就证明了,

  • 曹操称王时为什么要叫魏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曹操其实很多人应该还是知道的,他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很有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大人物了,他虽然为枭雄但虽然最后没能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他还是很让人喜欢的一位君王了,说到君王我们就不得不说曹操称魏王这件事情,大家都知道曹操是魏国人,所有称魏王也比较说得过去,那么他可不可以称别的王呢?一定要称魏王吗?下面就着

  • 武则天究竟靠什么上的位?历史上真实的武则天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对于武则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说她是篡位当的皇帝,而且心狠手辣,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谋害朝中大臣。还有武则天最容易被后人诟病的就是他私养男宠,不知廉耻。但是武则天又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立下了不少功劳,起码当时唐朝的国力并没有衰退,还处于一个上升的趋势。而且历史上也有不少的好皇帝,可能上位

  • 陈胜吴广只是普通农民,为什么敢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在历史上是一次非常有代表性的农民起义,秦朝统治令人苦不堪言,官逼民反是必然会有的结果。只是,当时毕竟还是受到了太多压迫,人们的心理很可能已经产生了畏惧,不敢去面对强大的军队,但是为什么陈胜吴广只是两个很普通的农民,平民,为什么就敢揭竿而起,要把强大的秦王朝推翻呢?他们的勇气是哪

  • 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么?背后却为清朝埋下落后的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康乾盛世被称为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总共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在此期间清朝国力、经济、人口和领土面积都达到了鼎盛,但看似美好的背后却隐藏了一些巨大的危机,导致中国落后西方百年时间。所以历史上对于康乾盛世的评价有正面也有负面,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复出的代价的确非常惨痛,主

  •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三桂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还真的说不好的,其实当时的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吴三桂就是要起兵反抗,最后结局还是失败了,虽然人没死,但是结局也不好,假如吴三桂但是真的接受了削藩这件事情,那么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或者是善终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