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534 更新时间:2024/1/25 11:45:18

说到吴三桂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还真的说不好的,其实当时的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吴三桂就是要起兵反抗,最后结局还是失败了,虽然人没死,但是结局也不好,假如吴三桂但是真的接受了削藩这件事情,那么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或者是善终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善终不是没可能。清朝在消灭南方残明势力后统治已经比较稳固,三藩的存在就像三颗定时炸弹时刻威胁着清朝的统治,削藩势在必行。

清朝在入关前后封了不少汉族降将为王,到了清圣祖玄烨执政时,汉族藩王仅剩下了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后儿子尚之信继位)和靖南王耿精忠(后孙子耿仲明继位)三王。三藩在各自封地拥兵自重,享有独立的赋税大权、地方官员还能自行任免。几乎可以说,这是三个游离于清朝统治之外的独立藩国。对此情况,朝廷上下及康熙都深感担忧,削藩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三藩所在的福建、广东、云南(吴三桂同时兼领贵州)都是南方财赋重省,且负山濒海,多山的地形不利于八旗军作战,而濒海又极易招来外国势力。因此在最初的针对削藩的处置方式上,朝廷上下主要还是以招抚为主。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年过七十的平南王尚可喜奏请归老辽东颐养天年,由其子尚之信继续镇守广东。朝廷认为这是削藩的好机会,经户、兵两部和议政王贝勒大臣集议,认为如果尚之信拥兵留镇广东,跋扈难制,康熙帝遂诏令尽撤全藩。

尚可喜既去,而其子尚之信不能袭其爵继续镇守广东。粤藩若撤,则闽藩、滇藩必会有所动作。可能会引发后续连锁反应,因此康熙这是走了一招显棋。果然得知粤藩被撤消息的平南王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都深感不安,于同年七月先后上书撤兵以探知朝廷对削藩的真正意图。经朝廷多轮会议后对撤销三藩依然无法达成一致意见。康熙帝考虑到三藩长年居守南方远离中枢,在地方久握重兵,迁延日久恐尾大不掉,又以为吴三桂之子,耿精忠诸弟都宿卫京师,谅吴、耿二人不能发动变乱。遂下令三藩俱撤还山海关外。

如果三藩配合,意味着削藩是兵不血刃完美得到解决,以康熙皇帝的为人,我想他并不至于会赶尽杀绝,在当时清朝对全国的统治还未完全稳定下来的情况下,杀功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更何况三藩在南方经营多年,根基深厚,安插了大量的亲信在地方,贸然杀死这些降清明臣,可能会加重当时还盘踞在夏、金、台的南明延平王政权抵抗到底的决心,同时又会引发汉族武装力量的反叛。鉴于此,即便三藩撤除康熙帝也有可能保全诸王性命,使其合命受终,子孙代代袭爵享受荣华富贵。

三藩做大已成康熙心头之患,他曾感慨说:“朕听政以来,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因此撤藩势在必行,这是从清朝的长远统治出发,三藩在地方上多行不法,若长期坐视不管,久必成大患。而吴三桂之所以敢公开造反,扯起反清复明的大旗,也是因为其在地方上经营十数年,粮足兵勇,与平南王、靖南王互为表里、互通声气,面对在中原刚立足不久的清朝,是具很大的希望与之一搏。因此,撤藩一旦大白于天下,吴三桂便不再遮遮掩掩,很快就杀死云南巡抚朱国治率先造起反来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和两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有一个官职叫湖广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那湖广总督的具体管辖区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湖广并不包括广东和广西,广东和广西的封疆大臣叫两广总督。如此看来,清朝封疆大臣的管辖区域还是挺广的,那这个湖广当中的“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

  • 宋朝的女将军是谁?她有着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宋朝的历史上,杨门虎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留给人们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一门十二寡妇,不仅体现了杨家的忠烈,而且更是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杨家将中穆桂英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你知道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

  • 清朝的贪官为什么没办法治理?有一政策导致贪官变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的贪腐现象也一度非常严重,而且根本没有办法有效治理。和珅就是清朝最出名的大贪官,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珅贪腐,却没有将他治罪,而且和珅的官场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还当过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的官职。为何像和珅这样的贪官没办法治理呢?和珅虽然贪,但他的确也是有解决民事的本领,所以乾隆皇帝还离不开他,那朝中

  • 刘邦白马之盟的内容是什么?白马之盟最后被谁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白马之盟是刘邦和当时的大臣们共同制定的一项盟约,规定以后只有姓刘的人才能称王,一旦有异性称王,便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刘邦当年再跟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但是等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后,他们认为异姓诸侯王始终难以信任,最后刘邦又找了各种理由,将这些异姓诸侯给除掉,并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

  • 勾践消灭吴国之后,越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灭五国,这段历史几乎人人都能说得出来,人们感叹于勾践坚定的毅力和决心,钦佩他的作为,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把那个让自己的国家遭受耻辱的吴国灭掉,抓住春秋时期的尾巴,也成为了一代霸主。然而人们总是把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成为霸主并不是勾践的结局,也不是越国的结

  • 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朱棣抓尼姑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人群比较特殊,那就是出家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尘世间的人遭受了一些事情,或者无奈之下进入佛门,成为和尚或者尼姑。按理说这也没什么,人各有志,人生的选择不同,没理由去说什么。只是在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他曾经大肆抓捕天下的尼姑,究竟事出何因,尼姑怎么会惹到朱棣,朱棣抓她们是为什么?本来

  • 孙权抓住关羽之后,杀掉关羽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身为蜀汉刘备的大将,而刘备与孙权之间,又有联合抗曹的联盟,毕竟魏国最为强大,如果不联合起来,很难做到某一个国家与魏国争斗,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孙权却对关羽下手了,他把关羽抓了起来,而且别的什么也没做直接杀掉,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是孙权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杀掉关羽的事情到底对不

  • 战国七雄中,各国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对于这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战国的历史,也是秦国的发家史和其他国家的没落史。不过,国家虽然没落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国家并没有好的臣子。白起我们知道,他算得上是战神一级的人物,那么除了他,其他各国的最厉害的武将又是谁?这些人你是否都知道?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简称战国

  • 刘禅当了最久的皇帝却一事无成?他想挽救汉室却有心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一共在皇位上待了41年。不过在这41年间,要说刘禅为蜀国或者汉室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可能就是尽量避免太早被其他两个国家给灭亡。很多人都觉得刘禅扶不起,丝毫没有继承刘备当年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有任何作为。其实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谁来当这个皇帝可能都是一个结

  • 白起怎么死的?战国第一武将最后却被秦昭王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白起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帮助秦国完成统一的大功臣之一。白起一生征战沙场三十余年,被他打下的城池70余座,歼灭敌军将近百万人数。白起一生当中最有名的一次战役便是长平之战,对赵国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也为当时的秦国重创了一个最有威胁的敌人。白起可以说为秦国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为什么最后白起却被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