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么?背后却为清朝埋下落后的隐患

康乾盛世真的是“盛世”么?背后却为清朝埋下落后的隐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580 更新时间:2024/1/17 6:57:18

康乾盛世被称为是清朝发展的高峰期,也是封建时期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总共延续了一百四十多年,在此期间清朝国力、经济、人口和领土面积都达到了鼎盛,但看似美好的背后却隐藏了一些巨大的危机,导致中国落后西方百年时间。所以历史上对于康乾盛世的评价有正面也有负面,而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复出的代价的确非常惨痛,主要还是因为西方科学技术没能被广泛接受。

2001年,著名导演陈家林、刘大印执导,陈道明、斯琴高娃等一群老戏骨演出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开播,在收视率和口碑上双双喜获丰收。

《康熙王朝》对康熙皇帝传奇般的一生进行了全方位刻画,并给予了正面评价,让康熙皇帝以“治世明君”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至于康熙皇帝开创的“康乾盛世”,更是成为这部电视剧浓墨重彩描绘的对象。然而,在真实历史中,康熙皇帝远远没有电视剧所刻画的这么光鲜。

很大程度上,康熙皇帝虽然一手开创了“康乾盛世”,但又一手埋下百年后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实行海禁,错过大航海时代

康熙皇帝于1661年即位,于1667年亲政,正式执掌这个古老而庞大的国家。

放眼看世界,17世纪中叶,由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带动的环球航海行动,正进入高潮。在国家的鼎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航海家冒着生命危险扬帆远航,成群结队地穿行于波涛汹涌的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开辟新的航路,寻找新的殖民地。

大航海时代对欧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促进了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可以说,凡是投身大航海时代的国家,都在一段时间内成为海洋强国。

但是,在康熙皇帝的海禁政策下,中国完美地错过了大航海时代。

众所周知,明朝初期曾经实行过海禁,到隆庆时期海禁政策得到解除。清朝入关后,为了打击沿海抗清运动,立即宣布海禁。康熙皇帝将这一政策实行到极致,不但禁止私自出海,还多次下令将沿海居民迁入内地,有敢不迁移的,杀无赦;有敢越界的,杀无赦。这一政策在东南沿海形成了从30里到300里不等的“无人区”,造成了几十万人的死亡。

康熙皇帝视海外经商的华人为异己。1741年,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屠戮华人,消息传回来后,朝野震惊。康熙皇帝却不以为然地声称华人“孽由自取”,对于荷兰殖民者的暴行连象征性的“惩戒”声明都没有发一个。

海禁政策给沿海居民带来深重的灾难,扼杀了中国的海洋贸易,阻碍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还让中国没有赶上大航海时代的“末班车”,错失转型发展机遇,其负面作用影响了200多年。

亲手扼杀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康熙皇帝本人对科学技术有着近乎狂热的喜爱。

康熙皇帝小时候得过天花,长大后又多次患有重病,特别是40岁时,得过一次严重的疟疾,御医遍施中药都没有治愈,但在服用法国传教士洪若翰的西药(奎宁)后,竟然奇迹般地痊愈了。此后,康熙皇帝就对西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在宫内建立实验室,亲自动手为子女及宫女接种牛痘。

除了医学,康熙皇帝在数学、地理学等领域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数学方面,他亲自演算并整理了一本学术论文《积求勾股法》,现在数学上所用的“根、元、次”等词都是他的发明。在地理学上,康熙皇帝主持绘制的《康熙皇舆全览图》,是中国第一幅绘有经纬网的全国地图,代表着当时世界地理学上的最高成就,李约瑟评价“比当时的所有欧洲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然而,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康熙皇帝只是将科学研究当作自己的个人兴趣和爱好,禁止西方科学技术在民间流传。比如,他命法国传教士巴多明将《人体解剖学》翻译成汉文及满文,但却禁止这本书外传,他说:“此乃特异之书,不可与普通文籍等量观之,亦不可任一般不学无术之辈滥读此书。”

康熙皇帝的身边,有为数不少的传教士。如果选择一些八旗子弟,让他们跟着传教士学习科学技术,无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康熙皇帝连这一点都不愿意做,遑论建立官方学校,聘请传教士系统地传授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因此,虽然康熙皇帝是一名科学技术的爱好者,整个国家却没有因此受益。

对此,梁超不无痛心地说:“就算他(康熙皇帝)不是有心窒塞民智,也不能不算他失策。”这种说法,是很公允的。

同为执掌古老帝国,与康熙皇帝同时期的俄国皇帝彼得一世,却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全面实施改革,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把俄国从僵化落后中解放出来,变成一个强大而生机勃勃的帝国。

修筑柳条边,为沙俄侵略中国提供可乘之机

中国历朝历代就有了修建长城的传统。康熙皇帝即位后,放弃了修建长城的计划。

康熙皇帝在与大臣讨论边患问题时说:“帝王治天下自有本原,不专恃险阻。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宁,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康熙皇帝随即下令“永不修长城”。

可是,康熙皇帝没有修建防止外敌入侵的长城,却修筑了防止本国国民流动的长城——柳条边。

柳条边修筑于东北地区。清朝统治者在用土堆成的宽、高各三尺的土堤上种植柳条,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40余年,形成一座总长度达1300多公里的浩大工程,被人称为“绿色长城”。清朝统治者用柳条边将东北隔开,禁止汉人自由进入东北地区。

康熙皇帝为何要这么做呢?一方面,东北地区是所谓“龙兴之地”,为了防止有人破坏“龙脉”,要对这里进行严格保护;另一方面,东北地区盛产人参、貂皮、乌拉草等特产,为了保障皇室供应,必须禁止汉人进入东北采掘。

柳条边的修筑,修筑柳条边后,东北人口锐减,以至于人烟稀少,引起了沙俄的垂涎。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沙俄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从东北地区分割了14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差不多相当于今天全国国土的1/7。

直到民国时期,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用火车将大量人口运输进东北地区,对东北地区进行开发,才避免了东北再次遭沙俄、日本等列强瓜分的厄运。

继续实施文字狱

清朝是中国实施“文字狱”的高峰阶段,几乎贯穿始终。其中又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4朝最为残酷。

实事求是地说,康熙皇帝不是清朝“文字狱”的始作俑者,也不是干得最狠的一位——最狠那位是乾隆皇帝。康熙时期,总共只有20余件“文字狱”案件,其中有几件是康熙皇帝亲政之前所发生,算不到康熙皇帝头上。不过,康熙皇帝继续实施文字狱,也出现了“南山案”这样影响力较大的案件。

“文字狱”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危害则是禁锢思想自由,迫使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龚自珍说了一句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什么意思呢?是说读书人听到“文字狱”这3个字就躲得远远的。以后他们著书作文的目的就是为了糊口,哪里去管什么家国大事?

放眼世界,从意大利肇始的文艺复兴运动,早已席卷整个欧洲,将欧洲各国从中世纪的渊薮中带出,进入近现代文明,为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彼时,清朝还在“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蝉,与文艺复兴运动擦肩而过,令人扼腕叹息。康熙皇帝号称英明好学、文武全才,但有人提出,中国之落伍恰恰始自康熙皇帝,因为“他处在剧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其一生的功业只是人为地延长了已经衰亡的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迈进的最佳时机,给近代的中国留下了沉重的包袱与苦难。”

这样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吴三桂其实大家都知道他这个人还真的说不好的,其实当时的削藩是势在必行的,但是吴三桂就是要起兵反抗,最后结局还是失败了,虽然人没死,但是结局也不好,假如吴三桂但是真的接受了削藩这件事情,那么他会不会有好的结局或者是善终呢?下面我们一起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吴三桂如果不发动三藩之乱,善终

  • 古代湖广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湖广和两广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时期,有一个官职叫湖广总督,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那湖广总督的具体管辖区域究竟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的湖南、湖北两省。湖广并不包括广东和广西,广东和广西的封疆大臣叫两广总督。如此看来,清朝封疆大臣的管辖区域还是挺广的,那这个湖广当中的“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就

  • 宋朝的女将军是谁?她有着什么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在中国宋朝的历史上,杨门虎将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留给人们的印象非常的深刻。一门十二寡妇,不仅体现了杨家的忠烈,而且更是体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在杨家将中穆桂英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你知道穆桂英挂帅的故事吗?那么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穆桂英是明代熊大木小说《北宋志传》(又名《杨家

  • 清朝的贪官为什么没办法治理?有一政策导致贪官变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的贪腐现象也一度非常严重,而且根本没有办法有效治理。和珅就是清朝最出名的大贪官,乾隆皇帝明明知道和珅贪腐,却没有将他治罪,而且和珅的官场之路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还当过领侍卫内大臣正一品的官职。为何像和珅这样的贪官没办法治理呢?和珅虽然贪,但他的确也是有解决民事的本领,所以乾隆皇帝还离不开他,那朝中

  • 刘邦白马之盟的内容是什么?白马之盟最后被谁打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白马之盟是刘邦和当时的大臣们共同制定的一项盟约,规定以后只有姓刘的人才能称王,一旦有异性称王,便会被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刘邦当年再跟项羽争天下的时候,分封了一些异姓诸侯王,但是等刘邦击败项羽统一全国后,他们认为异姓诸侯王始终难以信任,最后刘邦又找了各种理由,将这些异姓诸侯给除掉,并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

  • 勾践消灭吴国之后,越国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勾践卧薪尝胆灭五国,这段历史几乎人人都能说得出来,人们感叹于勾践坚定的毅力和决心,钦佩他的作为,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勾践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终于把那个让自己的国家遭受耻辱的吴国灭掉,抓住春秋时期的尾巴,也成为了一代霸主。然而人们总是把故事说到这里就结束了,成为霸主并不是勾践的结局,也不是越国的结

  • 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朱棣抓尼姑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人群比较特殊,那就是出家人,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尘世间的人遭受了一些事情,或者无奈之下进入佛门,成为和尚或者尼姑。按理说这也没什么,人各有志,人生的选择不同,没理由去说什么。只是在明朝明成祖朱棣时期,他曾经大肆抓捕天下的尼姑,究竟事出何因,尼姑怎么会惹到朱棣,朱棣抓她们是为什么?本来

  • 孙权抓住关羽之后,杀掉关羽到底对不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关羽,身为蜀汉刘备的大将,而刘备与孙权之间,又有联合抗曹的联盟,毕竟魏国最为强大,如果不联合起来,很难做到某一个国家与魏国争斗,实力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孙权却对关羽下手了,他把关羽抓了起来,而且别的什么也没做直接杀掉,这对刘备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但是孙权又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杀掉关羽的事情到底对不

  • 战国七雄中,各国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对于这战国时期最强的七个国家,很多人都是非常熟悉的,战国的历史,也是秦国的发家史和其他国家的没落史。不过,国家虽然没落了,但是并不代表这些国家并没有好的臣子。白起我们知道,他算得上是战神一级的人物,那么除了他,其他各国的最厉害的武将又是谁?这些人你是否都知道?一起来看看吧。战国时期简称战国

  • 刘禅当了最久的皇帝却一事无成?他想挽救汉室却有心无力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是三国时期在位最久的皇帝,一共在皇位上待了41年。不过在这41年间,要说刘禅为蜀国或者汉室做出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可能就是尽量避免太早被其他两个国家给灭亡。很多人都觉得刘禅扶不起,丝毫没有继承刘备当年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就算当了皇帝也没有任何作为。其实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谁来当这个皇帝可能都是一个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