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皇室是怎么过春节的?紫禁城内的春节传统

清朝皇室是怎么过春节的?紫禁城内的春节传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271 更新时间:2024/2/7 15:44:19

2019年的春节我们已经过完啦,要等到下个长假只能是8个月后的十一了。假期结束我们也该好好收收心,该上学的朋友乖乖上学,改上班的老老实实去上班,赚了钱放假才能好好出去玩啊!其实现在过年,年味是越来越少了,很多传统的项目都被简化掉了,那大家清朝皇室都是如过春节的么?紫禁城内的春节传统想必会非常精彩,下面就为大家讲讲清朝皇室过春节,究竟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称作过年。

春节的节令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年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民间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节起,便开始忙活起了过年的准备工作:打扫房屋、洗头沐浴、准备年节饮食及器具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数千年来,我们中原地区皆以农业生产为主,隆冬时节,广大农民收获之后,归粮于仓,下年的耕作又未开始,借此时机适当休整。在新年到来之际,皇宫内院自然也是百般庆贺,祈求来岁之福。

那么,在北京城中心最大的那座“院落”——紫禁城中,皇帝又是如何布置自己的“家”,快快乐乐过新春的呢?

宫中“忙活过年”是自农历腊月初就开始了。至迟自南宋宫廷就有除夕进岁轴的习俗。清宫会制作一种称作“椒屏”的小屏风,每年腊月朔日即腊月初一日,先由内廷词臣拟吉语四字,并拟所画景物与四字音义相协者,开单呈进御览。然后交内务府绘画人物器饰。每帧署原拟之吉语,复制颂一章并由内廷词臣书书写其上,以便新年时张挂。此种习惯实际上与民间贴年画的风俗同出一辙。

在清代,腊月初皇帝还要开笔书“福”字,贴于宫殿及园囿各处,或赏赐公大臣。据记载,此习始于康熙皇帝,至乾隆二年(1737)定于每年农历十二月初一日在紫禁城内漱芳斋开笔书福,之后每年均按此进行。皇帝有时也写对联或是吉祥语,贴于内宫寝殿。

腊月初八,清宫会派亲王或大臣到雍和宫监视煮粥供佛。宫内皇帝会举行接受僧侣祈福的仪式。

清宫中过年也会悬挂门神,门神像都为绢制,框架装裱,用沥粉贴金或用泥金描画,也有用高丽纸作画的。清宫所存的门神多为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将军形象,也有福神、仙子、娃娃等。与民间整年张贴悬挂的方式不同,宫中的门神像自农历十二月下旬张挂,来年农历二月初三摘下储存保管,只要不污旧破损.来年仍可继续使用。

不同于民间在除夕与元旦燃放爆竹,清宫内是从腊月十七日开始燃放爆竹。而到了腊月二十四日开始,每当皇帝出入宫禁大门,太监都要燃放爆竹一声,预告内廷做事各色人等,皇帝行踪在何处,以便他们做事更加勤谨。

十二月中下旬,清宫中要择吉祭宝,对印玺进行擦拭并封存,暂时不再使用,这意味着宫廷放假,至来年正月再择吉行开宝礼,重新使用印玺。

十二月二十三日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清宫中也有同样的祭灶风俗,规定每年于坤宁宫祭灶,要设供案、安神牌、备香烛等。贡品共32种,并须由南苑猎取黄羊1只、由奉天(今沈阳)内务府进贡麦芽糖作为供品(因麦芽糖来自关东,因此北京一只称麦芽糖为关东糖。)。皇帝、皇后须先后到坤宁宫佛前、神前、灶前拈香行礼。嘉庆皇帝曾做过祀灶的诗曰:“嘉平小除夜,媚灶用黄羊。典祀千门遍,礼传五祀详。飶芳袅鼎篆,精洁列盘糖”。

在元旦(正月初一)皇帝还会进行开笔仪式,先金瓯永固杯中注屠苏酒,亲自点燃蜡烛,将“万年青”笔打开,在吉祥炉上微薰一下,然后用朱墨写吉语数字,再用黑墨写吉语数字,以祈一年之福。

同民间一样,皇帝也会在“大年初一吃饺子”(宫中称作吉祥饽饽),其中有一个饽饽内包有小银锭子,放在最上面,皇帝一筷子就能夹到,预示着一年的吉祥。民间也有类似的习俗,只不过包的是铜钱,大人往往标记好,故意让小孩子夹到,预示着幸福来临。

完成上述连日来的各种礼仪后,皇帝才能够同嫔妃及儿孙们享受天伦之乐,观看孩子们放鞭炮、堆雪人,嬉笑打闹。

挂年画,贴福字,写春联,挂门神,放爆竹,尽管宫中制定了各种规矩礼仪,让这些习俗显得与众不同,但其实无论是宫中还是民间,春节都是同一种化的传承,抛却地位高低,其文化意义确是一脉相承的。

春节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它是个除旧迎新的日子,它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它更是个阖家团圆共叙亲情的日子,即使是紫禁城内成日里正襟危坐的九五之尊,此时的心里也会是一个普通人的心态,放下平日里的“权谋”与“高傲”,同家人一起高高兴兴地过个喜庆新年!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李清照为什么坐牢?再嫁却遇人不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李清照是宋朝著名的女词人,被后人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不仅有才,而且做人十分好强,在男尊女卑的年代却表现出了不输男性的能力和才华。不过李清照的一生,可能算不上幸福,原本李清照嫁给赵明诚,两人的生活还算悠闲。此后赵明诚意外去世,李清照选择了二婚,再嫁张汝舟,但张汝舟只是觊

  • 李世民为什么要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世民其实大家都知道他为了皇位也是不择手段的,话说李世民为了皇位竟然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给砍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是否是真的,为了皇位真的需要这么做吗?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的情况吧!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恩怨可以说完全是由皇位导致的。而李元吉没有直接的利益。就是李建成利诱拉来的

  • 清朝灭亡后九位封疆大吏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封疆大吏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就只有在清朝才有这个官职的,大家也知道封疆大吏权利是非常大的,但是大家最后也知道了,那就是清朝时灭亡了的,那么这九位封疆大吏最后怎么样了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2月12日即清宣统三年(1911年)腊月廿五日星期一,隆裕太后代

  • 民国军阀是怎么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军阀其实大家都知道的在民国时期还是比较的多的,而且十分的婚礼的,但是其实这些问题也不是大的问题,问题是这个军阀这么婚礼,在当时是怎么形成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民国军阀最早源于清朝末年,由于八旗军队和绿营战斗力低下,在镇压太平天国时不得不依靠地方团练,比较出名的

  • 满清八旗由什么姓氏掌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的满清八旗还是很有说法的,大家都知道这个八旗是十分的庞大的,但是再强大也是需要人去掌握的,那么有的网友问了,这些满清的八旗都是谁掌握的呢?还有这个满清八旗的演变过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八旗演变在顺治时期才最终定型,具体演变过程如下。(1)一旗变八旗时期。

  • 蜀汉五虎将谁的权利最大?其实只有两人手握兵权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册封的蜀汉五虎将,应该是三国当中最出名的五位将领了。那关羽、张飞、赵云、马超和黄忠,究竟是谁的权利最大呢?其实五虎将中,只有关羽和张飞有实际的兵权,其余三人都没有独自调兵遣将的资格。关羽和张飞相比,那肯定还是关羽的权利更大,从《三国演义》就能看出,上半部的男主就是关羽。那历史上,关羽在蜀汉究竟是

  •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是什么意思?是清朝怎样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汉不入宫,七不点元”的说法源自清朝,因为当时清政府为了防范汉人,规定宫中不允许有汉族女子,更不能和汉族女子通婚。不过这个规定也没延续多久,就被顺治皇帝给打破了,毕竟想要隔绝汉人和满人之间的联系,长期使用这样的办法根本就不利于统治。此后汉人和满人之间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能够

  • 李清照偏爱酒后作诗?这些诗词可都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因为《知否》的热播,让宋朝著名的女诗人李清照又火了一吧。知否这部剧的名字,就是《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中的词句,这首诗是在李清照酒醒后完成的,整首诗的内容还原度也非常高。其实李清朝还有很多诗词都是酒后创作的,难道这为千年才女偏爱酒后作诗?其实也不能完全这样说。下面就把李清照在醉酒后写的诗,给大家列举

  • 先秦时期的重要制度都有哪些?册封诸侯为何行不通?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整个先秦时期的制度变化是十分巨大的,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是周朝的分封制。不过随着周天子的权利每况愈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天下早已不是周国的天下了,那分封制究竟有何弊端呢?其实周王分封诸侯,大部分也都是同姓诸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天子对各个诸侯越来越难管理,其中还出现了诸侯霸主,依附关系的重心逐渐颠倒

  • 宋哲宗死后为何端王即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宋哲宗其实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他死了之后,并不是其他人继位,而是端王继位,大家也知道的,端王应该不是最优先级继位的,所以很多人都说这是被锦鲤附身了,那么这到底要怎么说呢?下面就在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要说为何是端王继位,几句话就可以说清楚,某意不在此,所谓:&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