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赵括被围了2个月,为什么赵国或者其他国没人救援?

长平之战赵括被围了2个月,为什么赵国或者其他国没人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906 更新时间:2024/3/30 16:10:57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的最有著名的战役就是长平之战了吧,秦国白起赵括围困了2个月了,直到最后被坑杀了40万余人,那么当时这个为什么其他国家没人来救援,还有赵国自己为什么不派遣士兵来救援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赵括率领赵军主力被白起围困长达46天,这期间为何其余五国和赵国都不派兵救援呢?两个原因,一方面由于赵孝成王的错误决策,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救”的境地。另一方面,由于秦昭襄王的正确抉择,导致赵国有心救援却也无能为力。

赵国初期作战不利,廉颇退守百里石长城一线,双方陷入对峙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派兵攻占韩国野王郡,导致韩国上党郡成为孤悬在外的飞地。韩桓惠王于是决定将上党郡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收兵。却不想上党郡守冯亭不愿降秦,于是和上党百姓一起请求将上党郡献给赵国。赵孝成王采纳平原君赵胜和赵禹的建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赵胜去上党接收土地,另派廉颇率军驻守航平,防备秦国进攻。

冯亭和赵国之举最终激怒秦国,周赧王五十四年(前261年),秦昭王派军攻占韩国缑氏和纶氏两地,用以震慑韩国。次年,秦昭襄王又令左庶长王纥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上党,同时进兵直逼廉颇驻守的长平,秦赵长平之战爆发。

长平之战爆发之后,赵国初期作战极为不利,在四月至七月间,一连被秦军攻破玉溪河谷、空仓岭、丹河三道防线,廉颇最终率军退至百里石长城一线,构筑防御工事,坚守不出,双方开始陷入对峙。

赵孝成王议和之举,导致赵国陷入“五国不救”之地

廉颇认为秦军粮草供给困难,日久必退,却不想秦国通过疏通渠道,可直接从水路运粮,反而比赵国更迅捷、更畅通。倒是赵国由于准备不足,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加上农事在即,一味僵持将会导致赵国陷入无粮可食的局面。同时,由于赵国坚守不出,秦军在进攻不利的情况下,转而派兵骚扰赵国粮道,导致赵国雪上加霜。

在初战不利,国内压力又越来越大,廉颇又坚守不战的情况下,赵孝成王与楼昌、卿等商议对策,甚至想要亲率军队与秦军决战,楼昌则认为应该派使者与秦国议和。虞卿则认为秦国有攻打灭亡赵国的决心,与其议和难以取得成效,不如派使者携带宝藏游说楚、魏两国,使秦国畏惧各国合纵抗秦,然后再去议和才能成功。但赵孝成王采纳了楼昌的建议,于是派郑朱前往秦国议和,虞卿一再劝谏,赵孝成王均为采纳。

秦国的确比较担心赵国与他国合纵抗秦,导致自己陷入腹背受敌之境,面对赵国的求和,秦国于是将计就计。在郑朱达到秦国后,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对其隆重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一方面防止各国出兵救赵,另一方面则争取时间加强军备。

当时天下,韩、魏、楚早已被秦国打怕,齐国则对赵国参与乐毅伐齐而耿耿于怀,燕国则与秦国素来交好。再加上赵孝成王的愚蠢之举,天下各国在得知秦赵已然和解的情况下,直接导致赵国陷入了“五国不帮”的窘境。

秦昭襄王举国出兵,赵国救援而不成

赵括被秦军围困后,我相信赵国肯定是派过援兵的,毕竟被围在前线的可是足足45万大军,那是赵国的举国之兵,岂有不救之理。然而就因为秦昭襄王的一个举动,导致赵国想救也是无能为力了。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记载,“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在得知白起率兵将赵括大军分割包围后,亲自来到河内郡,将该郡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征发派往长平,彻底断绝了赵国援军和粮草运输通道。

由此可见,秦昭襄王战胜之决心,虽说这些被征发的援军战斗力或许并不强,但赵国方面的主力也全部派往了长平前线,援军的战斗力也不会太强,再加上秦军可以构筑壁垒凭险据守,赵国援军想要冲破秦军防线是几乎没有可能的。

综上所述,就因赵孝成王的议和之举,断绝了赵国的外部援军。而又因为秦昭襄王的征兵之举,使得国内援军无法到达战场。因此导致赵括虽然被围长达46天,却始终没有盼到援军。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康熙的身高有多高,康熙真的只有一米五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帝,作为清朝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皇帝,很多人都看到过电视剧当中演绎出来的康熙的形象,不过,电视剧当然还是怎么好看怎么演,不能作为历史来参考。而很多人也对康熙的身高很感兴趣,想知道这位皇帝他究竟有多高的身高。有些说法当中,康熙其实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这难道是真的吗?康熙帝究竟有多高,一米五的说法到底

  • 司马懿政变时,夏侯玄有兵为什么不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政变这件事情还真的是让人觉得很有意思,有的人说当时的曹魏就应该换一个人来当家,有的人说是司马懿窃取了曹操的果实,但是其实不管怎么样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来说说当时的情况吧,话说当时夏侯玄是手握重兵的,这个人给人感觉还是比较刚正不阿的,那么他为什么不选择救援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

  • 唐朝哪些皇帝因痴迷仙丹而亡?为什么皇帝会相信长生的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古人会相信吃仙丹就能长生不老的荒谬说法,也是因为古代还没有科学的诞生,导致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得到合理的解释。而且哪位皇帝又不想在这个位置上待久一点呢,这种贪婪的想法让这些皇帝不仅没能长寿,反而还折寿,这就十分讽刺了。在唐朝时期就有几位皇帝因为迷恋仙丹的功效而亡,其实皇帝能够相信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

  • 商鞅是什么时候平反的,是谁给商鞅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作为秦国崛起的关键人物,他在秦国的地位必定是不同寻常的。但是商鞅的结局我们也知道,这样一个大功臣最后却被车裂而死,可以说是相当惨烈了。但在当时,既然要给商鞅施刑,那必然得给他一个罪名,但不管是什么罪名,还是不足以抹杀他对于秦国所做出的的功绩。面对商鞅,秦国必然是需要为他平反的,那么最终是什么时

  • 明朝是不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国家?这四点碾压世界其他各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总觉得唐、汉才是中国古代最强大的两个朝代,实际上明朝不管是总兵力还是武器装备都要远强于唐、汉,而且更是当时世界上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明朝的强盛往往因为他的各种内部矛盾而被低估,实际上明朝的政权也要比唐、汉稳定很多。明朝没有汉朝那么霸道的外戚专权,也没唐朝会时常爆发藩镇割据之乱,更不像宋朝那样还要

  • 周幽王除了烽火戏诸侯,还做过哪些昏庸的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周幽王的昏庸无能直接导致了西周的灭亡。我们最熟悉周幽王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应该就是他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玩着玩着就把自己身边这些诸侯的信任度给玩没了,不过这也跟周天子对于各个诸侯的掌控力每况愈下有关。如果是放在西周前期,哪怕周天子玩上百次这些诸侯也不敢违抗命令,而且连问为什么的资格都没有。不过周幽王本身

  • 如果刘备统一天下,那还能算汉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分久必合,最终与历史上的“三家分晋”来了一个完全相反的局面“三家归晋”,也算是历史带给我们的一个很神奇的事件。不过,最终三国是归入司马家的晋朝,我们假使历史并不是这样,最后统一的如果是刘备,那么刘备所建立的必定也是一个“汉朝&rdquo

  • 严嵩下场是什么,历史上严嵩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严嵩,这个名字一出现,你是否会联想起《大明王朝1566》当中,那个胡子花白,别人都站着他却可以坐着的严嵩?严嵩被《明史》看作是“六大奸相”之一,后世对于他的形象塑造也一直都没有脱离这两个字,可以说,经过长久的演绎,严嵩奸相的形象也已经是深入人心。那么,面对这样的人,人们定然不

  • 为什么明朝官员待遇很低?朱元璋是何如制定官员俸禄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朱元璋是一位暴君,实际上朱元璋只是对官员比较严格,对百姓还好。可能是因为朱元璋是底层上来的皇帝,所以特别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对朝中百官的管理执行起来非常严格。明朝官员的待遇是出了名的低,有的官员甚至出现了生活困难的情况,这在古代基本也是不可想象的。不过明朝的贪腐也非常严重,不知道是不

  • 平定安史之乱的最大功臣是谁,最终为何悲剧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在唐朝历史上是一次无法抹去的记忆,因为这一次的叛乱,原本一代辉煌的盛世走向了没落,盛极而衰说的就是这个时期的唐朝。不过好在这一场叛乱最终还是被平定了下来,而平定叛乱的功臣有很多,那其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对平定安史之乱做出最大的贡献的人又是谁呢?他最终的结局是什么,为何一位大功臣最后却是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