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妖书案真相是怎样的?妖书案背景揭秘

明朝妖书案真相是怎样的?妖书案背景揭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657 更新时间:2024/1/27 8:59:58

妖书案在明朝期间发生过两起,第一次妖书案的起因和东林党之争有关,第二次妖书案表面是因立太子而起,但实则另有隐情。第一次妖书案因为神明宗还有各种忌惮,也不想因此把事件闹大,主要也没给朝中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也就置之不问了。但第二次妖书案的影响就要大的多了,甚至还威胁到了皇权,实际上这些都和东林党争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当时的妖书案究竟是怎样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妖书案是晚明历史中的悬案,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和三十一年(1603年)分别发生过一次。第一次妖书案由于万历皇帝故意轻描淡写地处理,并未引起政坛的震动;而第二次妖书案牵连甚广,一度引起了晚明朝局的混乱。

追溯妖书案发生的原因,一般将其归咎于“国本之争”。早先有个官员曾经写过一本《闺范图说》,被皇帝赐给了郑贵妃,郑贵妃让人把这本书刊刻出来。这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在很多年以后却被人拿出来做文章:有人托名为《闺范图说》写了一篇跋,又叫《忧危竑议》,在京中广为流传。而这篇文章的内容,就有点意思了。

《闺范图说》本是一本记载各代皇妃故事的书,而这篇文章表示,《闺范图说》第一篇就写的是东汉马皇后从宫女进位为皇后,就是暗喻郑贵妃;而郑贵妃让人刊刻出来,摆明了就是要学马皇后!这篇文章的作者托名为“朱东吉”,东吉指的就是东宫,此时是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太子未定。因此,这篇文章的寓意就很有意思了。

此文一出,立刻传得满城都是。官府立刻就将其定性为“妖书”。万历皇帝大发雷霆,可又苦于根本找不到证据抓人,只好胡乱抓了两个小官扣了个罪名,草草结案。这就是第一次妖书案的过程。

妖书案后,经过反复的博弈,皇长子朱常洛终于被册立为太子。而在从申时行开始就因为东宫的问题和皇帝博弈无数次的内阁,也终于换成了沈一贯、朱赓和沈鲤三人坐镇。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忧危竑议》又出了续集。在《续忧危竑议》中,作者提出:皇帝立皇长子为太子是不得已,迟早要换人。之所以要用朱赓做,就是这个意思(赓谐音更,姓朱的要换人了)。而这篇文章的作者署名郑福成,恰好郑贵妃的儿子就是福王,取这个化名的意思昭然若揭:郑贵妃的福王要成事了!

妖书案风云再起,矛头不仅对准了郑贵妃,更把内阁置于火力点下。朱赓本是个来凑数的,但他背后的首辅沈一贯却决不可小觑。此人和内阁中的另一位成员沈鲤关系极差,非常想把他挤出去,于是便借此机会大做文章。

突破点很快就找到了沈鲤的门生郭正域的头上,还顺便牵连了名僧紫柏大师和医生沈令誉。几人都遭到严刑拷打,甚至连沈令誉的小女儿都被带到东厂去接受调查。万历皇帝要求朝中严查妖书的作者。

终于,一位叫皦生光的秀才落网。他仗着有点文化,经常靠耍文字游戏勒索一些权贵,这其中就包括郑贵妃的弟弟郑国泰。然而在各种刑具的逼供之下,皦生光都拒绝承认自己是写的妖书,案件又陷入了死胡同。

其实不仅是皦生光本人,就连非常想搞事情的沈一贯都不相信这种对朝政如此清楚的文章是一个秀才写的。但是万历皇帝明显不想再折腾下去了,他下令迅速处死皦生光,匆匆了结“妖书案”。

以上就是第二次妖书案的全部经过,扑朔迷离曲折离奇。至今都无法确定到底是谁作的妖书,皦生光到底是给谁当的替死鬼。因为这一案件中的台前的主要人物——沈一贯,实在不是个省油的灯。

妖书为何要提朱赓,已经无从知晓。但是沈一贯为朱赓出头,绝不仅仅因为他和朱赓关系好,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是浙江人。这是他作为浙江人对其他地方人的反击。

看似两次妖书案都与“国本之争”息息相关,但这两次影响晚明政局的事件仅仅是由于立太子一事吗?不尽其然。第二次妖书案更能体现出此案背后牵连的党争势力。

第二次妖书案,从《刑部奏议》的审讯记录来看,该案可分为皦生光案、周嘉庆案、胡化案、达观案、沈令誉案和毛尚文案。这几个人看似毫无联系,实则基本都牵连到了当时朝中的党争势力。毛尚文是郭正域的同乡。沈令誉是医生,因为给郭正域家人治病,从而参与了郭正域进行的政治活动,并在这些活动中充当了郭正域与外界联系的信使。胡化是湖北荆门的一个小官,妖书案发生时,他正在京师寻找机会上告州官阮上卿等人,因形迹可疑被捕。他与郭正域为同乡同年。达观,万历年间到达京师,结交名僧。二十七年,为营救南康太守吴宝秀进京,在京的行为被许多执政者所不容。被逮捕是因为与沈令誉有关。因为达观交游于京师时,沈令誉是其随从之一。周嘉庆是锦衣卫督,是唯一一位被卷入并受到严刑拷训的任官,他的被卷入,直接源于同官之间的争权,进而成为当时不同政派之间的直接牺牲品。唯一与党争势力关系不大的是皦生光,他作为一个“斥员”,靠诈骗营生,将其称之为无赖丝毫不为过。

统观这六人,除了皦生光,他在党争中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是妖书案的间接牺牲品。其余人与郭正域或多或少都有关系,他们被卷入的背后有着清晰的政治关系链。由此可见,妖书案影响甚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争。第二次妖书案发生的时候,是以沈一贯为首的首辅集团与沈鲤为首的次辅集团斗争的时候,沈一贯为了排挤沈鲤、郭正域等人,便指使党羽将与郭正域有关的人网罗进案中,以此来增强自己的实力。

两次妖书案虽然都与“国本之争”有关,但究其实质而言,仍是晚明党争的另一种形式。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狄仁杰为何不用给武则天行跪拜礼?他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狄仁杰,想必很多人都看过《神探狄仁杰》了,多多少少对他都是有着一定了解的了。从古至今,关于狄仁杰的故事已经有着无数的版本诞生了,但是不管怎样,狄仁杰的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形象是一直都没有变过的。可以说是与包青天都成为了后世敬仰的神探。说起狄仁杰的妻子,可能很多人也关注过,不过遗憾的是,他妻子的形

  • 周朝曾经同时出现两个天子,这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历史上除了割据时期,统一时代的天子、皇帝那都只会有一个,这也是不需要考虑的,如果有两个皇帝,那岂不是会闹翻天了。但是就在周朝,西周灭亡之后,竟然同时出现了两个周天子,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两位周天子分别是谁,两位周天子难道都是正统吗?当时的诸侯又是怎么对待这件事情的?1.二

  • 魏忠贤为什么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他究竟靠什么上的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魏忠贤应该算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太监之一了,不过魏忠贤会出名是因为他的臭名昭著,而不是说做了什么利国利民的好事。明熹宗时期,魏忠贤因为得到了朱由校的宠信,从而正式展开了他的上位之路。朱由校天生对木匠情有独钟,时长不理朝政,魏忠贤乘此机会专断国政,在朝中的地位等同于皇帝,还被称为九千九百岁。其实在历

  • 公孙瓒拥有精兵10多万,为什么打不赢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公孙瓒和袁绍其实也还是挺有意思的两个人了,其实公孙瓒也算是一位有拿到好牌的人,最厉害的时期是手下了拿了10万多精兵了,但是最后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他输给了袁绍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继续揭秘分析看吧吧!公孙瓒讨伐幽州张纯丘力居叛乱起家,因作战勇猛,在军中有威望

  • 陈庆之是不是南北朝第一名将,第一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南北朝,历史上一个非统一的混乱的时期,南朝与北朝并立,相互之间也必然会有很多征战。征战靠的是兵力,靠的是武将,所以武将在这一时期也就非常重要了。很多人认为,陈庆之当属南北朝时期的第一名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陈庆之有什么能力能够当的起这个称呼,如果他不是第一名将,那么还有谁会是最厉害的呢?在南北朝时期

  • 梁冀其实势力已经非常大了,为什么刘志还能反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梁冀其实大家都知道在那个时期他的势力是真的大,可以说基本上是稳固了,但是最后刘志却还是能组织部队进行反攻,这就有点让人十分的怀疑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其实到底有什么故事可言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粱冀,东汉著名的梁氏外戚集团首脑,大权臣,掌控东汉军政大权近二十年,皇帝之废立,

  • 郑成功临死之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郑成功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自动想起下一句“收复台湾”。历史上,郑成功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民族英雄,他生于明朝末期,也一直都把自己当做是明朝人,对于后来夺取政权的清朝是一直非常抵抗的。只是,郑成功死前却做了一件让人很疑惑的事情,他要杀掉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古代社会,妻儿尤其是儿子

  • 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是怎样的一个人?真的像电影里那样与刘备感情很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过三国的小伙伴们一定知道孙尚香是谁了,就是那句“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句话中的“夫人”了。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孙尚香的表现是极其忠诚于刘备的,甚至刘备死后,自己也跟着殉情了,属于那种夫妻双方感情非常不错的一对。但是在历史上,真实的孙尚香其实并不是这

  • 曹操为什么起国号叫魏?魏公和魏王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东汉末年曹操独揽朝中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了汉室的实际掌权人。当时汉献帝被迫封曹操为公爵,建国号为“魏”,此后曹操晋升魏公。为什么曹操这里会是魏公,而不是赵公、齐公呢?而且后来曹丕篡位灭汉后,新国号也叫魏,曹操为什么对这个“魏“情有独钟?在历史上有

  • 明朝官员工资那么低,为什么百姓的负担还很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员,也是要领工资的,朝廷自然要给每一位官员发放属于他的那一份工钱,但是明朝时期的官员工资,却是历朝历代里面最低的,究其原因还是朱元璋制定下来的规矩,他看惯了元朝贪官鱼肉百姓,所以对贪官深恶痛绝,降低工资标准。但实际上,即便是降低了工资,百姓的负担却不见减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明明是一个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