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匡胤和赵光义有什么差别,赵光义差在哪里

赵匡胤和赵光义有什么差别,赵光义差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4/4/3 21:42:57

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和第二位皇帝赵光义,是一对兄弟,但是后世再去评价起这两位皇帝的时候,却会给赵匡胤一些比较好的评价,但给赵光义就没有这么好了。既然如此,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人之间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别呢?赵光义相比起他的皇帝哥哥,他又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不足?他到底差在了什么地方?

由于赵光义的皇位,疑似从他的哥哥赵匡胤那里夺过来的,因此,历史上对赵光义的评价一不是很高。不过,这种评价,只是从人品上做出的判断。其实,如果纯粹从当皇帝上进行判断,我们也会发现,赵光义比赵匡胤差了不少。为什么这么说呢?

1.赵光义作战能力不如赵匡胤。

赵匡胤是一个出色的战略大师,又是一个出色的战场指挥员。说他是战略大师,是他在实现全国统一上思路非常清晰,策略非常得当。原先后周柴荣在统一中国时,采用了从北向南的策略,先打契丹,啃这块硬骨头。不得不说,柴荣的做法是比较冒险的。赵匡胤改变了策略,采用由南向北的方式,最终结束了五代动乱,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赵匡胤在临敌上,也是水平很高的。柴荣之所以战斗值强悍,其实与柴荣手下有赵匡胤这样一个能打的将领不无关系。赵匡胤作为柴荣的先锋,在攻打南唐的时候,以极少的兵力,打破南唐军,攻克寿州,创造了史上以上胜多的经典战例。后来同样以先锋军随柴荣攻打契丹,三个月拿下燕云十六州中的三州,可以说,创造了攻打契丹的神话。

赵光义打仗则不行。他虽然率军拿下了北汉,让统一大业继续往前延伸。但是,毕竟北汉是强弩之末。拿下北汉后,他过于膨胀,错误地估判了契丹的力量,冒失地带兵与契丹作战,以至于最后惨败,本人的腿也受伤。

后来他为了复仇,又组织了一次北伐。可是在这次北伐中,赵光义猜防武将,不敢放手让他们打仗,在出征之前,就把战术布置好,让他们按照这个战术来操作,不准改变。结果,战场上三军为了照顾这个僵死的战术安排,最后再一次被契丹打败。而契丹对于宋朝的战略形势,也从守转为了攻。

2.赵光义政治能力不如赵匡胤。

其一,关于夺位。

赵匡胤夺位虽然也用了阴谋,所谓“黄袍加身”,显然也是一场阴谋的结果。但是,阴谋之后,赵匡胤对于后周皇室非常善待,给予他们优厚的待遇,并且发给他们“丹书铁券”。这在其他朝代是不可想象的,也是一个非常大胆和冒险的做法。但正是这种做法,让赵宋朝赢得了臣武将的认可,此后国家基本上没有发生过拥兵作乱的现象。

赵光义也是夺取了他哥哥的皇位。历史上普遍认为,赵匡胤的死,与赵光义不无关系,“斧声烛影”很可能是一场谋杀。不仅如此,在夺位成功以后,赵光义对赵匡胤的两个儿子,以及对自己的弟弟都不好。这三人最终都莫名其妙地去世了,后人怀疑这也是赵光义谋杀造成的。

其二,关于集权。

赵匡胤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对中央有威胁的大将的兵权。这种对待功臣的方式,获得后世高度赞誉。不过,虽然杯酒释兵权,赵匡胤并没有放松军队建设,他一系列措施都对军队建设有促进。“重文抑武”并非赵匡胤造成的。

但赵光义却非常明显地猜防武将,限制武将的行动。同时,对赵匡胤搞的那些加强军队建设的措施给予了破坏。他才是造成宋朝“重文抑武”的根本原因。

3.赵光义外交能力不如赵匡胤。

赵匡胤在外交上,刚柔相济,方法得当。他对待契丹这些地方,从来不轻易和他们对抗。当他在进攻北汉的时候,因为契丹领兵来救,他立刻就撤退,不轻易和契丹作战。但这并不表明赵匡胤害怕契丹,他知道契丹不好打,他是要做好充分准备以后再打。一是他先要实现全国统一,避免后院起火。二是他设置封桩库,积攒打仗的粮食和经费。

赵光义对待契丹的问题上,则是举止错乱。他冒冒失失就和契丹开战,很快就打败。打败以后,却并没有进行防护处理,反而放弃修武,改为实施国内的文治。以至于把矛盾积攒下来,最后在他儿子宋真宗的时候,发生“澶渊之役”,签订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司马懿发动政变为何曹氏宗亲没一人反抗?只怪司马懿太会挑时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打算架空曹氏政权,结果曹氏宗亲竟然没有一人出来反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还是因为司马懿挑选的时间太好了,当时曹氏宗亲的势力早已每况愈下,如果曹爽都没有反击的打算,那其他更是没有这份勇气了。所以曹爽放弃抵抗直接导致他将曹氏政权拱手让给了司马懿,可惜司马懿这次也没打算给他们重

  • 明朝士大夫为什么会集体堕落?士大夫在古代有哪些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士大夫是古代对于读书人和官吏的总称。在古代的社会结构之下,士大夫基本算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创造者,如果士大夫建立起了一种歪风邪气的价值观,那肯定就会波及到全国的百姓。在明朝时期,就曾出现士大夫集体堕落的现象,整个朝中都充斥着贪腐不务正业的气息,如果将这种价值观传递到了全国百姓身上,那将会加速快明朝灭亡的

  • 贾似道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为蟋蟀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奇葩皇帝很多,但在宋朝时期,奇葩也不少,虽然不见得都是皇帝,还有一些臣子同样让人感到奇葩。贾似道,这就好像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他在历史上却确有其人,而且说起来也的确是很讽刺。贾似道官至宰相,然而却有一个很奇怪的外号,“蟋蟀宰相”。这个外号是什么

  • 秦朝快速灭亡的四大原因揭秘,被刘邦取代秦始皇犯了哪些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但他建立的秦朝只存在了不到15年的时间就被取代了。为什么秦朝的灭亡会如此快速呢?刚刚步入巅峰的秦始皇,仅仅去世三年后自己的政权就被他人轻易瓦解,难道没了秦始皇对于整个政权的影响就如此之大么。其实这跟秦始皇在不在世并没有很大关系,而是跟他生前推行的政策有

  • 清朝男性辫子发型演变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男性的辫子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阴阳”形,在中间也经过了好几次的变化。最早的辫子头被称为“金钱鼠尾辫”,整个头上只有后脑勺有一撮头发用来扎辫子,其它地方要全部剃掉。通过大家脑中想象出来的画面也知道这个头型有多夸张了。后来经过多次改良,才成为了我们比较

  • 东吴如果全力北伐,能不能击垮曹魏统一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东吴其实大家也这个孙权领导的势力好像在三国时期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没干什么事情一样,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东吴好曹魏干架的情况还是非常的频繁的,但是就是有点感觉没用全力一样,于是也有网友说了,假如东吴孙权他们拼尽全力北伐攻打魏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最后能统一中原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

  • 刘禅真的是穷人版的汉武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刘禅其实大家应该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好像有点傻,挺无能的,但是其实如果真正理解正在意义上的三国,或许有网友会发现其实刘禅根本就不傻,反而有一些聪明,所有有人就说了,其实刘禅是穷人版的汉武帝呢?那么这个到底要怎么说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有人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穷人版的汉武帝

  • 西施历史上真的存在呢?西施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首,传说西施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不过西施是春秋末期的人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很多东西早已没办法证实,西施的容貌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西施的故事和传说,但也有说根本不存在西施这位人物,那真相究竟又是如何呢?

  • 李建成加上李元吉,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时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这两个儿子是站在一派的,但是秦王李世民与他们属于对立派,李世民看起来就自己一个人,对方是两个人,但是最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是杀掉了自己这两位兄弟,获得了太子之位,最终登基称帝。为什么李建成加上李元吉,两方势力最后还是没能斗得过李世民?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李建

  • 如果诸葛亮北伐成功占领长安,后续他会怎么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的北伐,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是比较遗憾的,因为如果北伐能够取得最终的成功,历史将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都不知道,正是因为不知道,所以才有了无限种的可能性,也更加的吸引人。那么,我们不看过程只看结果,如果当初诸葛亮北伐,成功占领了长安,那么诸葛亮下一步会怎么做?有了长安之后,他还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