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为何只有张良可以明哲保身

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为何只有张良可以明哲保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844 更新时间:2023/12/28 1:41:55

初汉三杰,只有张良算是真正做到了明哲保身。韩信第一个被除掉,而萧何则是为了保命自毁名节,为什么只有张良既能够活下来又能保住名声呢?因为张良总是能跟对人。张良除了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帮助吕后扶持刘盈保住太子之位。如此一来,就算刘邦想要对张良不利,吕后也会为张良说话。不得不佩服张良对于在官场上的生存之道竟如此敏感,才能然他的结局也是最好的。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我们并不陌生的一句话,言语中满是悲凉。意思也很明了,用现代话说就是把曾经立过功的人一脚踢开,一旦失去利用价值就只得落得个悲剧的下场。韩信当初被杀的时候,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显然,这句话就是对汉高祖刘邦说的,不过这句话一开始是出自范蠡口中,范蠡后来由于知晓越王勾践的脾性,于是在帮助越王登基后选择全身而退,这不失为明智的做法。

有道是:“月盈则亏,盛极必衰”,范蠡自是懂得这些帝王的小心思的,因而免去了一场血光之灾,与范蠡同样,明晓如此道理的,还有汉高祖刘邦的军师张良。张良在帮助刘邦完成登基大业后选择了归隐田园,过起了逍遥日子。而同期与刘邦一起奋战的好兄弟如韩信、英布,甚至还有刘邦的发小卢绾,都一一被刘邦杀害。

刘邦,一个小小的无赖,说是无赖也的确是有道理的,他是布衣皇帝,论能力论气魄,皆不敌当时的项羽,他自己也明白,自己能走到现如今的位置,靠的都是一群好兄弟的帮扶。相对于项羽,刘邦的好兄弟个个都是精英,不管是战场杀敌还是谋略施才,都比刘邦高出一大截。

兄弟们帮忙打下江山,刘邦顺利上位,最先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给立下赫赫战功的兄弟们赏赐。最起码的事情还是要做到位的,于是刘邦二话不说就封了8个异姓王,其中的梁王彭越、楚王韩信、淮南王英布在列,还有一个燕王臧荼,只不过后来刘邦试图把自己的发小卢绾拉进这支队伍,于是杀了臧荼,替换了卢绾为新燕王。

但是眼见着这些王都比自己年轻比自己优秀,手中还掌握着一定的兵权,如今自己也年纪大了,太子又少不更事,自己的大汉江山有朝一日必定会落入这些人手中,于是就想着来搞一些事情,意图除去这些干将,好给自己的大汉有个后路。他先从韩信入手。

想当初“战神”韩信和刘邦对话,还跟刘邦说过:“大王带兵十万就够了。”刘邦一听,又问:“那你带兵多少?”韩信开口说了四个字:“多多益善。”后还跟刘邦说了一句:“事成之后,我要得到我应得的。”

韩信功高盖主不说,说起话来也是毫不忌讳,说白了就是情商有点低,每次要求出兵都一定要讲条件,刘邦早就不满了,现在都敢跟我谈条件,那以后掌握的军权越来越大,弄死自己岂不是容易至极,所以韩信这个人必除,于是刘邦和吕后以及丞相萧何谋划把韩信引入宫内处死了。

尽管我们同情韩信,但是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在上司面前还是要有一点头脑,不能盲目自大,自古君王自是容不得这些人的。

而淮南王英布,原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名将之一,后叛楚归汉,淮南王英布这个人,是个草莽英雄,而且又生性敏感,眼见着韩信和彭越都被刘邦杀了,他就想着,刘邦迟早要对自己下毒手啊,于是,英布就真的造反了,结果也被杀了。反正早晚都得死,倒不如挣扎一下,这兴许是英布最后的倔强。

而和刘邦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发小,穿同一条裤子的卢绾,眼见着一个个异姓王被杀,当然也慌了,他想着得做些事情来博得好兄弟的信任,于是他派人暗中和匈奴联络,自己制造一种叛贼还没有剿灭完全的假象,结果刘邦当真了,看到自己那么铁的老友,也存心来添乱,那颗孤独的心更落寞了,于是一狠心,下令要杀卢绾,叛者一律格杀勿论,最后卢绾也落了个悲惨结局。

就这样,刘邦先后把异姓王都一一铲除,异姓王解决得差不多后,基本问题也解决得差不多了。而为何不杀张良呢,纵观这些异姓王,情商都不太高,要么就是目中无人,要么就是爱逞能,要么就是不识时务,不懂得变通。

张良这个人就不同了,他乖乖地选择隐居田园,做事也不急不躁,对待刘邦的这些行为,自己也深懂其意,所以也不干涉,还偶尔帮忙出谋划策,既不偏袒谁也不讨好谁,刘邦看着张良这般淡若水的面容,自然也是舒服的,哪里还会杀他,而张良最后帮忙斩草除根了,深知自己也是时候离开了,就开始归园田居,实为明智之举。

所以说,在职场上,给老板做事,也得有进有退,做事圆滑一点,有时候并不是一件坏事,反倒能帮助你更好地脱身。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和赵光义有什么差别,赵光义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和第二位皇帝赵光义,是一对兄弟,但是后世再去评价起这两位皇帝的时候,却会给赵匡胤一些比较好的评价,但给赵光义就没有这么好了。既然如此,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人之间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别呢?赵光义相比起他的皇帝哥哥,他又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不足?他到底差在了什么地方?由于赵光义的皇位

  • 司马懿发动政变为何曹氏宗亲没一人反抗?只怪司马懿太会挑时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打算架空曹氏政权,结果曹氏宗亲竟然没有一人出来反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还是因为司马懿挑选的时间太好了,当时曹氏宗亲的势力早已每况愈下,如果曹爽都没有反击的打算,那其他更是没有这份勇气了。所以曹爽放弃抵抗直接导致他将曹氏政权拱手让给了司马懿,可惜司马懿这次也没打算给他们重

  • 明朝士大夫为什么会集体堕落?士大夫在古代有哪些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士大夫是古代对于读书人和官吏的总称。在古代的社会结构之下,士大夫基本算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创造者,如果士大夫建立起了一种歪风邪气的价值观,那肯定就会波及到全国的百姓。在明朝时期,就曾出现士大夫集体堕落的现象,整个朝中都充斥着贪腐不务正业的气息,如果将这种价值观传递到了全国百姓身上,那将会加速快明朝灭亡的

  • 贾似道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为蟋蟀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奇葩皇帝很多,但在宋朝时期,奇葩也不少,虽然不见得都是皇帝,还有一些臣子同样让人感到奇葩。贾似道,这就好像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他在历史上却确有其人,而且说起来也的确是很讽刺。贾似道官至宰相,然而却有一个很奇怪的外号,“蟋蟀宰相”。这个外号是什么

  • 秦朝快速灭亡的四大原因揭秘,被刘邦取代秦始皇犯了哪些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但他建立的秦朝只存在了不到15年的时间就被取代了。为什么秦朝的灭亡会如此快速呢?刚刚步入巅峰的秦始皇,仅仅去世三年后自己的政权就被他人轻易瓦解,难道没了秦始皇对于整个政权的影响就如此之大么。其实这跟秦始皇在不在世并没有很大关系,而是跟他生前推行的政策有

  • 清朝男性辫子发型演变史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男性的辫子头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阴阳”形,在中间也经过了好几次的变化。最早的辫子头被称为“金钱鼠尾辫”,整个头上只有后脑勺有一撮头发用来扎辫子,其它地方要全部剃掉。通过大家脑中想象出来的画面也知道这个头型有多夸张了。后来经过多次改良,才成为了我们比较

  • 东吴如果全力北伐,能不能击垮曹魏统一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东吴其实大家也这个孙权领导的势力好像在三国时期一直都是不温不火的,没干什么事情一样,但是其实并不是这样的,东吴好曹魏干架的情况还是非常的频繁的,但是就是有点感觉没用全力一样,于是也有网友说了,假如东吴孙权他们拼尽全力北伐攻打魏国,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最后能统一中原吗?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

  • 刘禅真的是穷人版的汉武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刘禅其实大家应该有一个感觉,那就是他好像有点傻,挺无能的,但是其实如果真正理解正在意义上的三国,或许有网友会发现其实刘禅根本就不傻,反而有一些聪明,所有有人就说了,其实刘禅是穷人版的汉武帝呢?那么这个到底要怎么说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有人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一个穷人版的汉武帝

  • 西施历史上真的存在呢?西施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西施是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首,传说西施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不过西施是春秋末期的人物,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很多东西早已没办法证实,西施的容貌又是如何流传下来的呢?历史上有很多关于西施的故事和传说,但也有说根本不存在西施这位人物,那真相究竟又是如何呢?

  • 李建成加上李元吉,为什么还是斗不过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时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这两个儿子是站在一派的,但是秦王李世民与他们属于对立派,李世民看起来就自己一个人,对方是两个人,但是最终李世民玄武门之变还是杀掉了自己这两位兄弟,获得了太子之位,最终登基称帝。为什么李建成加上李元吉,两方势力最后还是没能斗得过李世民?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原因呢?李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