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是怎么回事?

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388 更新时间:2024/1/18 18:55:20

说到战国时期的墓葬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话说出土的其实都宝贝了,但是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也出现了一些其他奇怪的东西,比如最近有人传说说在战国墓葬里发现了现代玻璃杯的同款,话说王莽是穿越者篡汉经常被提起,但是这个玻璃杯出现战国时期的墓穴里面,那就显得十分的突兀了,那么到底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是怎么回事吧!

战国墓葬发现了现代同款玻璃杯,经专家鉴定这是战国时期打造的水晶杯,堪称与四羊方尊、司母戊鼎齐名的国宝,珍藏于杭州博物馆,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件水晶杯真是战国时代的吗?还是穿越者带过去的?

战国水晶杯的发现

1990年10月,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的一处战国墓葬内出土了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考古人员刚发现这件文物时,还以为它是一件普通的玻璃杯,因为它的形状、材质跟现代玻璃杯太相近了,甚至以为是盗墓贼遗留在墓葬内的。

但墓葬似乎没有被盗的痕迹,有的考古人员认为这可能是一件罕见的文物,于是把这件杯子送到北京进行技术鉴定。

摆在专家面前的这个“玻璃杯”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杯身透明,表面抛光,略带淡琥珀色,看起来跟现代玻璃杯并无二致。

战国水晶杯的鉴定

经浙江省地矿部门玉石鉴定的权威专家鉴定,这不是一件玻璃杯,而是天然水晶杯,并且水晶纯度极高,在中国很少有如此高纯度的天然水晶。

这下有意思了,现代人会用罕见的天然水晶做一个相貌普通的杯子吗?显然不会。

历史和考古专家根据该墓葬出土的其他文物,基本确定这是先秦战国时代的墓葬,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曾介绍说:

“我们通过对木炭、原始瓷做C14、热释光等分析,测定年代基本上都是战国时期。对水晶杯中的泥土做孢粉分析,年代基本在距今2500多年左右。综合这些因素分析,我认为墓主人应该生活在战国楚灭越这个时期。”

既然墓葬是战国时代的,这个水晶杯是战国时代的,似乎顺理成章。

战国水晶制造技术

人类很早就掌握了水晶制作技术,中国和外国都是如此。

我国考古发现了很多春秋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水晶工艺品,如水晶项链、水晶环、水晶串珠、水晶杯等等,这些水晶制品都经过技术和历史专家鉴定,并非赝品,因此成为各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而杭州发现的这件战国水晶杯是迄今为止中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器形最大的一件,还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

战国水晶杯的疑问

杜正贤曾把这件战国水晶杯拿给国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和宿白先生察看,两位专家都对这件水晶杯感到叹为观止,并总结了围绕这件水晶杯的“三个谜”,一个是材料来源,一个是取芯技术,一个是抛光技术,这三个谜至今也无法解答。

我比较关心的是另两个问题:

1,水晶杯的年代到底如何确定?

根据杜正贤先生的说法,他们是对“木炭、原始瓷”进行了C14、热释光等技术分析,又对“水晶杯中的泥土”做了孢粉分析,测定年代在距今2500多年左右,得出了“墓主人生活在战国楚灭越时期”的结论,可惟独没有提及“是否对水晶杯本身进行技术测定”。

水晶杯的年代一定与墓葬及其他文物同时代吗?这个疑问无人解答。

2,水晶的年代等于水晶杯的年代吗?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矿物,天然水晶由早期地质运动形成,形成年代久远,因此如果对水晶杯进行技术检测,发现其年代久远十分正常,但这只能证明用来制造水晶杯的天然水晶材料年代久远,并不能证明水晶杯是战国时代制成的,还要结合工艺水平、造型特点、审美特征等多方面因素进行推断。

这个时候,这件水晶杯的造型特点就成为不利因素,因为它的造型太现代了,不太符合战国时代的风格,也难怪有人提出可能是从其他年代(未必是现代)穿越过去的。

杭州博物馆馆长杜正贤也提到,这件战国水晶杯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希望能有更多专家学者参与到水晶杯研究中来,因此我认为还不能100%确定这件水晶杯制造于战国时代。

最后说句题外话,看到这条新闻,我想起如下三条新闻:

1,曹操墓中发现的小孩头骨,经专家鉴定是曹操小时候的;

2,安禄山墓中发现英语磁带,经专家鉴定可能是穿越过去的;

3,山东广饶远古墓葬中发现5000多年前的颅骨,颅骨上有洞,经专家鉴定是做当时做开颅手术留下的,而且手术十分成功,病人又活了若干年才死。

这件战国水晶杯显然比上述三条靠谱的多,至少水晶是真的,水晶年代错不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代为什么十分盛行"网巾"这样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想必大家也都比较的清楚的,那就是这个时期其实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也算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比较好的一个时期了,话说明朝时期有这样一些情况,那就是当时十分的盛行“网巾”这个东西了,唉,这个玩意不是现代的嘛?所以大家都十分的好奇了,为什么会在明朝十分的盛行了,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

  •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没带诸葛亮,为何诸葛亮会遭到弃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夷陵之战不仅对蜀汉非常重要,更是对整个三国后期的走势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如此重要的战役,刘备为什么没带上诸葛亮呢?很多人说,那是因为诸葛亮遭到了刘备的弃用。虽然刘备从汉中之战开始,就有意培养新人上位,但还不至于到了弃用诸葛亮的地步。还有人说,可能是因为诸葛亮反对刘备伐吴,所以刘备就不带诸葛亮一起去了

  • 董卓手下的大将有谁,除了吕布还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董卓身为汉末时期一个巨大势力的领头人,手下也称得上算是强将如云了,当时的董卓实力强悍,然而却作恶多端,品行非常恶劣,其他各路诸侯都想要将他一句灭之,这才有了《三国演义》当中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情节。那么,董卓当时手底下究竟有哪些大将?我们所熟悉的很多时候也就是只有吕布一个人,但其实除了吕布之外还有

  • 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关系图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蒋宋孔陈”其实在现在人如果不太知道民国历史的话,会发现这几个人都还是比较的陌生的,但是不要紧的,这几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挺给力的,话说这几个人是民国时期的四大家族,竟然是四大家族,那么大家也都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些人应该还是挺给力的,而且话说这四大家族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 秦桧杀了岳飞,为什么没杀韩世忠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危难之中,然而作为抗金名将的岳飞,最后却落得一个冤死的下场,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主张与秦桧、宋高宗的议和主张不同,岳飞是主战的,而且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但是,当时的主战派并非只有岳飞一个人,还有比岳飞更加积极的韩世忠,但是为什么秦桧只陷害了岳飞,却没有对更积极的韩世忠下手呢?韩世忠与岳

  • 孙权谥号为什么叫“大皇帝”?刘备和曹操都不敢这么叫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帝在去世以后,基本上都会得到一个谥号,用来表示他生前的成就。今天就来为大家讲讲,刘备、曹操和孙权三人的谥号各是什么。刘备的谥号叫“汉昭烈帝”,昭:容仪恭美曰昭;烈:有功安民曰烈。曹操虽然没当过皇帝,但对于生前功劳很大的人同样也能得到谥号,曹操的谥号叫“武皇帝

  • 秦始皇死后,为什么要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死后,秦国基本上也就气数尽了,赵高联手丞相李斯,害死了长公子扶苏,扶立胡亥,可是胡亥本身就不是个什么适合当皇帝的,还不是赵高一手掌控朝局。但在此之前,秦始皇刚死的时候,原本按照一般规矩,自然就是昭告天下,下葬,然后新皇登基,这才是一个王朝延续的正确做法,但是为什么他们要秘不发丧?李斯为何不按照

  • 诸葛亮为什么要废廖立?廖立和诸葛亮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廖立是蜀汉后期的谋臣之一,刘备死后,立诸葛亮和李严为托孤大臣。廖立认为自己的地位应该不低于诸葛亮和李严,因此内心感到十分的不平衡。其实廖立并不算蜀汉的一位大人才,但他始终自恃其才,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后来廖立还公然批评刘备先前的一系列策略,荆州、夷陵之战的失败都是因为刘备在决策上的失误。不过这些策略

  • 秦昭王为何一定要杀了白起,白起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一代名家白起,可谓是一生不曾有过败绩,只要有白起在的地方,秦国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拥有这样一员大将,在战国那个时代,那就是非常重要的军事人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白起最终还是被秦昭襄王所杀,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君王杀大将,很多都是因为大将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白起难

  • 朱元璋觉得朱标不像他,为什么还会立他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都会想要在众多儿子当中选择一个很像自己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相信,既然自己能够坐拥天下江山,那就只有像自己这样的人才能够继续坐稳江山。所以,如果自己的嫡长子和自己在一些事情的处理上面不能保持一致,就很容易让自己感到不满。不过,朱元璋其实也觉得朱标不像自己,然而却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