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为什么疆域最大,元朝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元朝为什么疆域最大,元朝战斗力为何那么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894 更新时间:2024/2/7 15:17:44

元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两个由非汉族统治的朝代之一,但尽管如此,元朝的名气却是还远远不及清朝。不过,元朝时期,中国的疆域是所有历史朝代当中最大的一个,如果看看当时的疆域地图,真的会感慨,元朝蒙古的战斗力真不是盖的。不过,为什么蒙古的战斗力会那么强,一举将边界推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元朝因成为疆域最大的历史朝代?

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是元朝,蒙古人的骑兵曾一路打到欧洲。疆域之大,举世无双。

在元朝之时,蒙古骑兵凶残程度甚至令人发指。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四处招收臣服者。但是问题是,即使再强,也很难吞并所有的国家。那么剩下的国家如何处理呢?

忽必烈做出的一个决定是,派人前往收取保护费。不过这些小国家之中也有一些不愿服从。

历史上的缅甸也是颇为好战。忽必烈派了个擅长佛法的使者出使,结果却一去不返,没了消息。忽必烈当时认为,缅甸肯定会乖乖把人送回来。不想没有等到使者,来的却是缅甸的大军。

忽必烈很是不能理解。原来是因为当时在云南有几个小部落是附属于缅甸的,但是因为看到了元军的强大,就果断率部归顺了元朝。对于附属国跟了蒙古人这个事情,缅甸人很是生气。挖墙脚挖到自己家了,缅甸人当然不能忍。清点五万精兵,直接就打过来了。

缅甸当时第一个目标不是元朝,而是自己曾经的小弟,云南的小部落之一平金齿各部,缅甸出兵要将此部重新纳入自己的版图。第二个目标则是想告诉蒙古人,我缅甸人,不是好欺负的。跟我抢跟班,吃亏的永远是你。

带着美好的理想,缅甸开始出发。他们一直认为元朝,不过是个弱小的国家。缅甸的大象军团曾经打败过蒙古兵,所以他们修建防御工事,打造兵器,以为不久就可以屠戮元朝。

这个时候,叛变过来的小弟金齿部首领发现了问题,一路小跑到云南省官员那里告密。事情传到元世祖的耳朵里之后,瞬间就怒了,拍着桌子大喊,派人去把缅甸给我打趴下。

然后他一合计,让云南官员自己调集军队,代表元朝给缅国一点颜色,云南官员传召了忽都。

忽都正在征讨永昌之西,跟腾越、蒲、骠、阿昌、金齿未降部族作战,手中还有六百士卒。

此时的缅甸有五万大军,马万,象八百。在兵器时代,绝对算得上是不小的手笔了。以大象披着铠甲,骑兵位于前,步兵在后,象军带有投刺短矛,简直不可一世。

这场历史上十分著名的战役就这样爆发了,一切似乎看起来都很平。然而却是力量悬殊的较量。

元将忽都将六百人分成三队,左右士卒各两百,还有两百位于后方。缅军看到两百步兵,极其兴奋,埋头冲刺。结果就这样两百士卒作为诱饵把缅军代入埋伏。

蒙军从两个方立即冲出,三路夹击缅军很快自乱阵脚,象兵后退又冲乱队形,踩死士兵无数。然后缅军就败了。

其实,这600士卒有的只是半路被召集来的,并不是全都是严格意义上的蒙古骑兵。但就是这么些半民半军的队伍赢了不可一世的缅军,让缅军有种生无可恋的感觉——太没面子了,不如死了算了。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两军作战,指挥官很重要。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错综复杂,怎么战胜敌人其实是对将领的很大考验,而都忽很明显是一位优秀的将官。

其次,蒙古人擅长骑射,多年的游牧生活使得他们,骑术优秀,箭法精准,所以即使是临时组建的民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很优秀,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游兵散勇。

再次,战场上对敌的技巧很重要,元朝的骑兵直接对准大象的双眼进行射击,大象虽然会被驯服,但是自然不会像马匹一样听话容易管理。击中眼睛更是惊乱无比,瞬间就没有的所谓的队形,发起了兽性。乱跑乱踩,踩死缅军无数,更主要的是将缅军依靠的象军打乱。缅军士气则瞬间低落,没有士气的军队,又如可能胜?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缅军的构成成分比较复杂,就容易心不齐。五万缅军,大都是被缅甸曾经打败过的部队,甚至夹杂一些不懂行军的百姓。当时的统治者残暴不仁,百姓非常痛恨,开战自然不会勇猛向前,反而容易临场倒戈。

撤退的时候,不服输的缅国又征召一万骑兵想要再战蒙古骑兵,结果依旧如初。缅军逃亡之中,被那些曾经被征服的部落跳出来痛打落水狗,最后五万大军全部溃散。

而这场战役之中元军伤亡只有一人。在历史上也算是很不可思议的一场战役了。

其实是应了那句话“自作孽不可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陈弘志杀了皇帝唐宪宗,作为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怎么不给父亲报仇?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陈弘志这个人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还是很有厉害的一个人,最为宦官最后竟然把当时的皇帝给杀了,其实杀的就是皇帝唐宪宗了,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其实最后还是唐宪宗的儿子唐穆宗上位的,那么作为儿子难道就没有选择一下替自己父亲报仇吗?为什么唐穆宗不给唐宪宗报仇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

  • 司马孚为什么不支持司马家篡位?司马孚至死仍以魏臣自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家篡夺曹家江山,最后由司马炎登基称帝建立晋朝。不过在司马家,有一人至死仍以魏臣自称,他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司马孚。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为什么司马孚不支持司马家篡位,这样自己也能名留青史。其实司马孚内心也是十分纠结的,他并没有很明确的表示支持或者反对,如果司马孚是坚定的反对者,那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

  • 秦国统一用了多少年,秦国几乎没出过昏君为什么那么久才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虽然历经数百年,但是其中最为精彩的,也莫过于秦国从崛起一直到完成天下一统的时间了吧。从秦孝公开始一直到秦始皇,这段时间里,几乎就没有一个国君是昏君,秦国的发展也一直都朝着一个非常好的方向。那么,秦国统一前后一共用了多少年的时间?既然秦国一直都没有出现一个昏君,为什么还是用了那么久才完成最终完

  • 长平之战如果换了其他人,赵国能赢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对于发生在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个锅给算在赵括的头上,认为长平之战就是因为换了赵括做主帅,这才导致最终惨败,尤其是被白起坑杀了数十万的俘虏。然而,如果从当时的情况下来看,就算长平之战没有换人,依旧是廉颇,或者换成其他人其他将领,赵国难道就可以胜利吗?赵国在当时的环境下,真

  • 长平之战赵括才是最冤的?换了将领可能一样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王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但赵括最后却成了赵国的千古罪人,只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料。难道这一切都是赵括一人的错么?实际上,就算赵王没换人,或者把廉颇换成除了赵括以外其他的将领指挥这场战役,最后赵国也是很难取胜的。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和秦国打持久战,所以赵括才会

  • 刘禅为何要娶张飞的女儿?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便成为蜀汉的皇帝,而刘禅的一生前后有着两位皇后,第一个是敬哀皇后,第二个则是张皇后,其实这两位皇后是亲姐妹,她们都是蜀国猛将张飞的女儿。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也是胆小懦弱之人,为何敢娶猛张飞的女儿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呢?诸葛亮虽然长得很帅,但他对女人的审美能力就不行

  • 清朝比正一品官员等级更高的官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官员制度是根据九品十八级来制定的,其中正一品等级最高。但是在整个清朝朝廷,正一品并不是头衔最高的官职,还有九种爵位要比正一品高。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和蒙古爵位。其中宗室爵位分成十二个等级,异姓爵位分九等。宗室超品当中的九种爵位,就要比一品官的官职更高,但他们在平日的权利使用

  •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为什么只有秦国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算一个传统强国,中间有很多国家的实力都远超秦国,那为什么最后只有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呢?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550年的时间,在这五百年间肯定不止一个机会能完成统一,只是秦国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齐国、楚国、晋国都曾有称霸天下的实力,但他在鼎盛时期却也没计划想要一统天下。如果在战略

  • 古人是怎样修建长城的?长城究竟有没有防御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修建长城,目的就是想打造一堵连绵不绝的城墙,最后组成以墙为主体,连带城、障、亭、标的综合性防御体。长城不仅是秦朝时期的产物,在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也都有修建过长城,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长城就都是在明朝时期建立的。秦始皇在修建长城时,就提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

  • 寇准和秦桧都议和,为什么只有秦桧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寇准,这两个看起来其实毫无联系的人,一个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另一个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主持过议和。寇准主持的是檀渊之盟,秦桧主持的是绍兴和议,然而虽然都是议和,却给他们两个人带来的是不一样的结果,寇准仍被看作是忠臣,但是秦桧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为什么两个人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