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长平之战如果换了其他人,赵国能赢吗

长平之战如果换了其他人,赵国能赢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68 更新时间:2024/2/7 15:55:23

很多时候,对于发生在秦国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大多数人都会把这个锅给算在赵括的头上,认为长平之战就是因为换了赵括做主帅,这才导致最终惨败,尤其是被白起坑杀了数十万的俘虏。然而,如果从当时的情况下来看,就算长平之战没有换人,依旧是廉颇,或者换成其他人其他将领,赵国难道就可以胜利吗?赵国在当时的环境下,真的有可能打赢长平之战吗?

古代有一战成名的将领,也有一战成为遗臭万年的将领,甚至有的人成为后人代名词。比如战国时期的赵括,成为中国千百年来指那些“夸夸其谈,干不了实事的人”。但赵括也挺冤,本来这场战争不是我要求上的,赵国君主让我去的。

赵括所打这场战争,就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战争——长平之战。此战以赵国败北,实力大损,也成为战国时期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长平之战后,战国的天平就一直向秦国倾斜,助力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因此,长平之争又被人称为决定秦国命运的战争。

长平之战是一场惨烈之战,赵国的军事实力全部被赵括葬送。白起坑杀了45万赵军,被后人称为屠夫将军。当然长平之战,后人恨死了赵括,认为赵括就是拿着书本打仗的书生,怎么能打得过作战经验丰富,而且谋略高深的白起呢?如果赵国不派赵括,赵国不会因此输掉这场战争而走向灭亡。

但赵括也只是一个“背锅侠”,他并不是积极主动要求作战的将领,即使赵国派任何名将也不会赢得这场战争,只是输得并不像赵括这样惨而已。为什么这样说呢?

1.秦国士气高涨

历史上都说秦军是虎狼之兵,敢打硬拼,战场上能打。秦军之所以能打,是秦国的体制所决定的,秦国在军事奖赏相当高,只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每名将士都会升官发财。但如果退却,秦国也不会轻饶的,自己不仅丢命,家族还要连坐。这样的军事体制,即使怕死的将士也要拼命去打仗,不打是死,拼命打仗或许能能赢得升官发财的机会。

秦国的军功与地位相联系,也使秦国青壮年男人都踊跃上战场杀敌立功,以此改变本人的地位。因此,秦国当时几乎达到全民皆兵的状态。

而反观赵国,经过“胡服骑射”,赵国的实力也大增,但在军事体制上就没有秦国这样严格的体制。因此,即使赵国兵力数量上占优势,但不可能像秦军那样个个敢打的虎狼之师。这样一对比,结果就出来了。赵军没有奖赏惩罚体制,赵军必然会出现厌战心态,这样心态的军队怎么能打赢?

2.秦国团队凝聚力

关于团队的力量是现代用词,但在长平之战中,秦国的确称得上是一个凝聚力较强的团体。比如宣太后、秦昭王、范睢等人,他们的目标一致,而且分工合作,有管外交,有管打仗的,目的就是“远交近攻”,使秦国获得更大的生命力。白起负责打仗,范睢负责外交心战,他们目标一致,那就是战胜对方,为秦国拓展利益。

另外,从团队带头人来看,秦昭王是一个很果断的人,而赵孝成王却是一个犹豫不决的人。秦昭王定准的事,秦国大臣将领都围着目标一起运转。这样强大创业团队,赵国等国都比不了。

3.采取间谍战渗透

间谍战是近现代一个比较典型的作战方式。其实在春秋战国已经运用很娴熟了。当时战国时一些外交使官以及从其他国家投降来的官员,本来就是间谍,但赵国就是看不出来,而且还相信这些间谍的话。有人说战国时间谍是摆在桌面的间谍战,并不像现在这样隐蔽。赵孝成王本来就是犹豫不决的君主,但他却听信了间谍的话。比如用赵括,就是赵孝成王上当的一个表现。他放着廉颇等名将不用,用赵括这样一个从没带过兵,没打过仗的人,连服众本领都没有,何谈去打一场决定命运的战争呢?

所以赵国无论军事体制、领导谋略以及实力,与秦国都不在一个档次,赵国即使换上能打的廉颇,战争也未必能赢。像赵括这样夸夸其谈的人,从另一个角度看,他是赵国差距的一个“背锅侠”。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赵括才是最冤的?换了将领可能一样赢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长平之战,赵王把善于防守的廉颇换成了赵括,但赵括最后却成了赵国的千古罪人,只落下一个“纸上谈兵”的笑料。难道这一切都是赵括一人的错么?实际上,就算赵王没换人,或者把廉颇换成除了赵括以外其他的将领指挥这场战役,最后赵国也是很难取胜的。赵国的国力不允许和秦国打持久战,所以赵括才会

  • 刘禅为何要娶张飞的女儿?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的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之后,刘禅便成为蜀汉的皇帝,而刘禅的一生前后有着两位皇后,第一个是敬哀皇后,第二个则是张皇后,其实这两位皇后是亲姐妹,她们都是蜀国猛将张飞的女儿。刘禅虽然是皇帝,但也是胆小懦弱之人,为何敢娶猛张飞的女儿呢?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呢?诸葛亮虽然长得很帅,但他对女人的审美能力就不行

  • 清朝比正一品官员等级更高的官职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清朝官员制度是根据九品十八级来制定的,其中正一品等级最高。但是在整个清朝朝廷,正一品并不是头衔最高的官职,还有九种爵位要比正一品高。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爵位和蒙古爵位。其中宗室爵位分成十二个等级,异姓爵位分九等。宗室超品当中的九种爵位,就要比一品官的官职更高,但他们在平日的权利使用

  • 秦国完成统一最大的对手是谁?为什么只有秦国能一统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秦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并不算一个传统强国,中间有很多国家的实力都远超秦国,那为什么最后只有秦国完成了统一的大业呢?春秋战国时期一共有550年的时间,在这五百年间肯定不止一个机会能完成统一,只是秦国抓住了这样一个机会。齐国、楚国、晋国都曾有称霸天下的实力,但他在鼎盛时期却也没计划想要一统天下。如果在战略

  • 古人是怎样修建长城的?长城究竟有没有防御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修建长城,目的就是想打造一堵连绵不绝的城墙,最后组成以墙为主体,连带城、障、亭、标的综合性防御体。长城不仅是秦朝时期的产物,在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朝代,也都有修建过长城,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数长城就都是在明朝时期建立的。秦始皇在修建长城时,就提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

  • 寇准和秦桧都议和,为什么只有秦桧是奸臣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秦桧,寇准,这两个看起来其实毫无联系的人,一个主要活动在北宋时期,另一个主要活动在南宋时期,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主持过议和。寇准主持的是檀渊之盟,秦桧主持的是绍兴和议,然而虽然都是议和,却给他们两个人带来的是不一样的结果,寇准仍被看作是忠臣,但是秦桧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奸臣。为什么两个人会有

  • 西晋是怎样被灭国的?吸取前人教训还是走上了覆灭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炎上位后,灭魏立晋,并且完成了全国的统一。可是,整个西晋也就持续了短短的52年,还没曹魏存在的时间长,难道这就是因果报应?司马炎怎么说也是把晋朝带上了正轨,最后究竟是怎样被灭国的呢。其实这一切也跟司马炎本人的决策离不开关系,他选择的继承人,导致后来爆发了八王之乱。而西晋又允许游牧民族内迁,为之后

  • 蜀汉的作战部队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那当然是有军团的,只是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已,应该叫作战部队,那么当时蜀汉有多少作战部队呢?其实仔细的分析的话应该是有五个的,而且各个名声显赫,那么到底是那五个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蜀汉没有军团这个称呼,不过有专门用于方面作战的地方部队,这种部队没有军号,

  • 明知蜀汉国力不强,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但这并非是平等的三份,尤其是蜀国,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一个,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蜀汉基本上都比不上另外两个国家。不过,这些情况诸葛亮也都是非常了解的,然而尽管他很了解,却仍然坚持不懈的进行北伐,连年征战不是会使得蜀汉更加疲惫吗?为什么诸葛亮还是要做这样的选择,他如此不间断地进行北伐

  • 刘表手下的猛将,为什么大部分都跟了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表,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他虽然在很多三国故事当中,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酱油,因为当时他占据着最重要的荆州之地,各方势力都想争夺,但是却谁也不会先下手。不过刘表当时手底下的各路猛将众多,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跟随着刘备走了,只有很少的几位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这是为何?大家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