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汉的作战部队有哪些

蜀汉的作战部队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302 更新时间:2024/1/25 10:14:30

说到三国时期的蜀汉,那当然是有军团的,只是当时不叫这个名字而已,应该叫作战部队,那么当时蜀汉有多少作战部队呢?其实仔细的分析的话应该是有五个的,而且各个名声显赫,那么到底是那五个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看看吧!

蜀汉没有军团这个称呼,不过有专门用于方面作战的地方部队,这种部队没有军号,最高领导一般为“都督”。我就权当题主问的是这种“军团”了。这样算下来,蜀汉一共有五大军团,即中央军团(大将军亲领,为野战军团)、汉中军团、南中军团、江州军团和永安军团。

一、中央军团

集中了全国大部分精锐部队,是最有战斗力的野战军团,所以历来都是由刘备亲自统领,刘备之后则为丞相诸葛亮,诸葛亮去世后由三任大将军统领,参加了每一次北伐,直到蜀汉灭亡。

1、虎步军。

《三国志.姜维传》“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须先教中虎步军五六千人。”

既然有中虎步军,那么也应当有左虎步军和右虎步军,整体在两万人之间,考虑到蜀汉倾国之兵不过十万,这已经是中央军团的主力步兵了。

统领为虎步监,唯一有记载的虎步监是孟琰,为孟获族人。

《水经渭水注》中引《诸葛亮表》:臣先遗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营,臣作竹桥越水射之,贼见桥垂成,便引兵退。

2、飞军。全军一万余人,统领不明。

《华阳国志》:移南中劲卒青羌万馀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

这是一支纯少数民族部队,惯于山地作战,“能披甲渡水。历山飞天堑…於穹山峭壁蓦越如平地”。

3、无当军。统领为无当监,兵力不详,唯一有记载的是王平(原名何平)。后人将飞军与无当军合二为一,其实是没有历史依据的。主要战绩是防御战,抵挡住了魏国名将张合的进攻,为蜀汉主力大败司马懿创造了条件。

《汉晋春秋》:五月辛巳,(司马懿)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于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

4、连弩士。这也是一支少数民族部队,兵力三千人,专门负责操纵诸葛亮发明的元戎连弩。

《魏氏春秋》记载:“诸葛氏长於巧思,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华阳国志·巴志》涪陵郡条:“涪陵郡,巴之南鄙..多獽蜑之民..汉时赤甲军常取其民。蜀丞相亮亦发其劲卒三千人为连弩士,遂移家汉中。”

5、虎骑军。统领为虎骑监,兵力不详,有记载的是开国功臣糜竺的孙子糜照。

二、汉中军团

蜀汉最强大的地方军团,也是除中央军团之外唯一的野战军团。汉中为北防重地,历任都督均为行伍出身的良将 :

汉中军团功勋卓著,独立取得的胜利有阳溪之战(击败魏雍州刺史郭淮和后将军费耀)、兴势之战(击退曹爽大军)

魏延(219——234)

《三国志•魏延传》:先主为汉中王,迁治成都,当得重将以镇汉川,众论以为必在张飞,飞亦以心自许。先主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

吴懿(234——237)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以左将军吴壹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

王平(237——248)

《三国志•王平传》:(建兴)十五年,进封安汉侯,代(吴)壹督汉中。

胡济(248——263)

《华阳国志•汉中志》:(延熙)十一年,镇北(大)将军王平卒。以中监军胡济为骠骑将军,假节,领兖州刺史,代平督汉中事。

三、庲降军团(南中军团)

庲降都督总督南中七郡军政,治夷之务重于军事:

庲降军团防区最大,但兵力不多,主要功绩是多次镇压了南中豪族和少数民族的叛乱。西晋时期曾经占领了东吴的交趾三郡。

邓方(214——221)

《华阳国志•南中志》:建安十九年,刘先主定蜀,遣安远将军、南郡邓方,以朱提太守、庲降都督治南昌县。

李恢(221——231)

《三国志•李恢传》:章武元年,庲降都督邓方卒……遂以恢为庲降都督,使持节领交州剌史,住平夷县。

张翼(231——233)

《三国志•张翼传》:建兴九年,为庲降都督、绥南中郎将。

马忠(233——249)

《三国志•马忠传》:(建兴)十一年,南夷豪帅刘胄反,扰乱诸郡。徵庲降都督张翼还,以忠代翼。忠遂斩胄,平南土。

张表(249——253)

《华阳国志•南中志》:以蜀郡张表为代,加安南将军。

阎宇(253——257)

《华阳国志•南中志》:(张)表后,以南郡阎宇为都督。

霍弋(257——263)霍弋不是正式的都督(资历不够?),只是副贰都督。

《华阳国志•南中志》:(霍)弋甚善参毗之礼,遂代(阎)宇为监军、安南将军。

四、江州军团

江州(重庆)为东防重镇,永安之后的第二道防线,不过该军团自李严后兵力大部分抽入中央军团北伐,严重削弱,自邓芝后似乎已撤销,可能是军队全被调入中央军团参与北伐了。

费观(219——221)

《华阳国志•巴志》:刘先主初以江夏费观为太守,领江州都督。

赵云(221——226)

《三国志·赵云传》:孙权袭荆州,先主大怒,欲讨权。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

李严(226——230)不过李严不是都督,而是更高级的中都护。

《三国志•李严传》:(建兴)四年,转为前将军。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李)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

李丰(230——231)

《三国志•李严传》:(建兴)八年,迁骠骑将军。以曹真欲三道向汉川,亮命(李)严将二万人赴汉中。亮表严子(李)丰为江州都督督军,典严后事。

李福(231——235)

《华阳国志•巴志》:(李)丰解后,梓潼李福为都督。

邓芝(235——255)

《三国志•邓芝传》:亮卒,迁前军师前将军,领衮州刺史,封阳武亭侯,顷之为督江州。

五、永安军团

防区为巴东郡,治所在永安(重庆奉节),是蜀吴对峙的前沿,与东吴西陲重镇西陵(宜昌,防区西至巫山)相邻。因永安原名白帝城,所以这支部队也被称为白帝兵。该军团最辉煌的战绩是在蜀汉灭亡时,仅以二千兵力抵挡数万吴军进攻长达半年之久,可见战力之强悍。

李严(223年—226年)

《三国志·先主传》:以严为中都护,统内外军事,留镇永安。

陈到(226年—?年)。陈到镇守时期是永安军团最精锐的时期,因为陈到率领的是刘备的禁卫军——白毦兵。

《华阳国志· 卷七》:四年,永安都护李严还督江州,城巴。以征西将军汝南陈到督永安,封亭侯。

宗预(?年—258年)

《三国志·卷四十五·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宗预)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罗宪(258年)。罗宪只是短暂代理。

《华阳国志·卷七·刘后主志》:景耀元年,……征北大将军宗预自永安徵拜镇军将军,领兖州刺史;以襄阳罗宪为领军,督永安事。

阎宇(258年—263年)

《襄阳耆旧记·卷二·罗宪》:时黄皓预政,众多附之,宪独介然。皓恚之,左迁巴东太守。时大将军阎宇都督巴东,拜宪领军,为宇副贰。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明知蜀汉国力不强,为什么诸葛亮还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天下三分,但这并非是平等的三份,尤其是蜀国,是三国当中最弱小的一个,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蜀汉基本上都比不上另外两个国家。不过,这些情况诸葛亮也都是非常了解的,然而尽管他很了解,却仍然坚持不懈的进行北伐,连年征战不是会使得蜀汉更加疲惫吗?为什么诸葛亮还是要做这样的选择,他如此不间断地进行北伐

  • 刘表手下的猛将,为什么大部分都跟了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刘表,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之一,他虽然在很多三国故事当中,只是一个打酱油的角色,但是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酱油,因为当时他占据着最重要的荆州之地,各方势力都想争夺,但是却谁也不会先下手。不过刘表当时手底下的各路猛将众多,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都跟随着刘备走了,只有很少的几位没有做这样的选择,这是为何?大家为什

  • 狄仁杰真的是位神探么?历史上真正的狄仁杰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大部分朋友都是通过影视剧认识的狄仁杰,在电视荧幕中,狄仁杰成了一代名侦探,帮助大唐侦破了不少案件。不过在历史上,狄仁杰真的是位神探么?狄仁杰一生担任过很多职位,有大理寺丞、侍御史、豫州刺史、洛州司马等,狄仁杰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畏权贵,秉公执法,口碑是绝对有的。但狄仁杰并不算一位断案的高手,他的一生

  •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周成王时期,楚国正式建立。后来楚国慢慢走向强盛,在楚庄王时期称霸天下。春秋时期就是楚国最鼎盛的时代,三家分晋后,由春秋转为战国,楚国依然是战国七雄之一。但作为一个传统强国,楚国最后究竟是如何走向衰落的呢?实际上造成楚国的衰落离不开四场战役。楚国灭越国后,楚怀王用人不当导致国力第一次走衰,此后秦国的强

  • 圣人之师是谁,管仲为何被称为圣人之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圣人”在我们心中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而且“圣人”这个称呼已经是非常高的了,代表着孔子的言行高尚,不过还有一个称呼要更厉害,“圣人之师”,能够成为圣人的老师,那想必这个人远比圣人更高尚了。历史上被称为“圣人

  • 明朝宦官为何总能专权?这些宦官有着独特的上位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一些以明朝为背景的影视剧,最大的反派往往都是宦官,感觉明朝有些皇帝都没宦官这么有权势。在历史上也的确如此,明朝的宦官集团曾在上百年的时间内都占有朝堂的一席之地,文官集团根本就拿他们没任何办法。为什么明朝的宦官就总能做到专权呢?这也跟朱元璋当时出台的一系列规定有关。我们回看历史,无论哪个朝代只要处理不

  • 袁绍和袁术是兄弟,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袁绍与袁术,都是出身于东汉末期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这当然是一个很有名望的大家族,不过袁绍和袁术两个人,虽然是兄弟,却一个是庶出,一个是嫡出,所以他们在家中的地位还是非常不一样的。然而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袁绍袁术这对兄弟,竟然是反目成仇了。他们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走到后来的这样的地步?袁

  • 明孝宗为何一生只有一个妻子?明孝宗对张皇后究竟有多痴情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朝第九位皇帝,明孝宗勤于政事,大力推行政策治理贪腐,开创了弘治中兴。不过明孝宗有一点非常令人难以理解,甚至感到有些不可思议,他身为皇帝一生竟然只有孝康敬皇后一位妻子。历史上哪位皇帝不是妻妾成群,明孝宗却能一生只娶一妻,实在是少有的情况,这份专一比很多现代人都强,何况他还是一位皇帝,一

  • 唐高祖李渊退位之后,他是如何度过晚年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的建立者,他在很多人的心中却始终比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很多人知道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不在意如果没有李渊创立唐朝,哪里会有李世民名垂千古的机会。李渊还是被李世民逼着退下皇位的,但是做了太上皇的李渊,他整天又在做些什么呢?李渊被迫退位之后,他的晚年生活是如

  • 汉武帝是如何继承皇位的?立为太子后差点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整个汉朝功劳最大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汉武帝被立为太子之后,曾差点被窦皇后给废掉,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的长子,而是第10子,按照长子继承太子位的传统,这太子怎么样也轮不到刘彻的头上。不过汉景帝却非常宠爱刘彻的母亲,在汉景帝长子刘荣被废掉以后,刘彻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