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626 更新时间:2024/1/17 9:44:49

据说《清明上河图》将会在明年故宫博物馆再次展出,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如果有机会能够一睹真颜一定不要错过。《清明上河图》长500多厘米,是一副非常巨大的画作,第一次看的话还真不太知道应该看哪些重点,所以这次就为大家讲讲《清明上河图》的必看细节,相信能帮助大家更加了解当时宋朝百姓的日常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其实作者张择端在画中暗藏了很多秘密,下面先挑选了十处,一起来看看吧。

2020年,故宫将满600岁。北京故宫博物院院长透露说,“我们想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它庆生。”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最好的展览。据报道,一大批国宝级物亮相,是此轮展览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其中,明年5月,“《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将率先开幕,9月,“《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展览开幕,非常期待啊。

2015年,《清明上河图》曾在故宫展出。当时展厅外排起五六十米的观展长龙,谁不想一睹这幅北宋著名长卷的真颜呢?为保证观众和展品安全,展厅设了200人的参观人数上限。上次错过的朋友,明年还有机会。如果你了解《清明上河图》的这些细节,再去参观时,肯定会更有意思。

下面我就给您介绍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几处很有意思的细节——

一、客店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块“久住员外家”的招牌,是做什么生意的?是宋朝的客店。“久住”是宋时旅店业的常用语,这家旅店大概是一个王姓富户开设的,因此叫做“久住王员外家”。北宋汴京流动人口繁多,自然是客店如云。《东京梦华录》记载,汴梁“第三条甜水巷,以东熙熙楼客店,都下着数”。

二、红栀子灯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是“孙羊正店”挂着的红栀子灯。宋朝的酒店,门首通常都是悬挂着红栀子灯,以为标志。如果这红栀子灯不论晴雨都盖着竹叶编成的灯罩,则表示这家酒店还提供色情服务,有点类似于今日西方社会的“红灯区”。

三、香饮子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个路边摊,挂着一个招牌,上写“香饮子”。“香饮子”是什么?就是饮料。宋人以喝饮料为时尚,市场上当然就有各色饮料出售。如果是六月天,还有冷饮消暑。《东京梦华录》说,六月时节,汴梁的“巷陌路口、桥门市进”都有人叫卖“冰雪凉水、荔枝膏”,“皆用青布伞,当街列床凳堆垛”。当然,那时候也不必担心有城管来踢摊、赶人。

四、小夫妻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在“孙羊正店”大门前,有一对小夫妻正在买花,小娇妻亲昵地将她的胳膊搭到丈夫的肩膀上,跟现代情侣没啥区别。另有一首宋代民间女子写的诗词为证:“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小夫妻出门看花灯,是手牵手的。从“孙羊正店”门口经过的一顶轿子,轿夫的眼睛盯着这对亲昵的小夫妻看,结果路都走弯了。

五、轿子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清明上河图》上,乘驴、乘马的人比乘坐轿子的要多。宋人出行,习惯坐马,不习惯乘轿,《东京梦华录》说,“寻常出街市干事,稍似路远倦行,逐坊巷桥市,自有假赁鞍马者,不过百钱。”租马很方便。北宋士人以乘轿为耻,因为他们认为,轿子“以人代畜”,乃是对人的尊严的侮辱。他们不允许自己将他人当成牲口来使用。可见宋人的价值观,极富人道主义精神。

六、茶坊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是汴河边的一间茶坊。就跟现代人爱喝咖啡一样,宋朝人爱饮茶,宋代城市中茶坊到处可见,如同今日的咖啡馆。这些茶坊名字非常有个性,如俞七郎茶坊、朱骷髅茶坊、郭四郎茶坊、张七相干茶坊、黄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车儿茶肆、蒋检阅茶肆。名字都起得很酷,很抓眼球,很有广告效应。

七、鲜花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个小摊,看起来好像是在卖花。宋朝市民以插花为生活时尚,汴京的春天,“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棠棣香木,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开,歌叫之声,清奇可听”。今日的城市“小资”大概也莫过于此。

八、灯箱广告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虹桥附近的这家“脚店”,是一家酒店。门口设置了一个灯箱广告,上书“十千”、“脚店”四字。“十千”为美酒的代称,如唐诗有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灯箱广告在现代商业社会不过是寻常事物,但许多人未必知道宋朝已出现了灯箱广告的形式。今日在日本、韩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广告,古香古色,别有风味。

九、送外卖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这是酒店的伙计,不知正往谁家送外卖。—宋朝时候就有送外卖吗?没错,当时的饮食店已经开始提供“逐时施行索唤”“咄嗟可办”的快餐、叫餐服务了。汴京餐饮业极为发达,“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宋代都市的小白领、小商人,跟今日的城市白领一样,都不习惯在家做饭,而是下馆子或叫外卖。

十、测风仪

看《清明上河图》,这些细节不容错过在虹桥四角,立有四根木杆,每根木杆顶上都有一个鸟形之物。这是什么?这叫做“五两”,因为是五两重的鸡所制。它不是用来装饰的,而是古代的测风仪。只要看鸟头朝哪个方向,便可知道风向。

当然,《清明上河图》值得关注的地方,绝不仅仅上面我们提到的10处细节。

一部小说成就一门学问的,似乎惟有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为“红学”。一幅画卷成就一门学问的,似乎惟有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为“清明上河学”。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不但催生了无数仿作、摹品、衍生品,而且吸引了诸多宋史学者、美术史学者一次又一次的解读,对于研究中国社会史、生活史、民俗史、服装史、建筑史、交通史、商业史、广告史、城市史、造船史的学者来说,《清明上河图》也是一座不容错过、不可多得的史料富矿。

《清明上河图》就如宋朝社会的一部“小百科全书”,从汴河上的舟楫往来,我们可以想见宋代汴河漕运的繁华;从市面中的酒旗招展,我们也可以想象北宋东京酒楼业的发达;《清明上河图》画出的毛驴与骡子比马匹多得多(图中马只有20匹,毛驴与骡子则有46头),亦是宋朝缺乏马匹的真实写照;想了解宋代城门构造、民居造型、桥梁结构、市民服饰的研究者,都可以从《清明上河图》找到最直观、真切的图像材料。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之一晋悼公为何存在感很低?身为霸主却一直被低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晋悼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实际上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春秋五霸一种有七种说法,其中《鲒崎亭集外编》把晋悼公也列入五霸之一。比较特别的是,《鲒崎亭集外编》中的五霸,除了齐桓公其余四位都是晋国国君。所以提到晋悼公可能大家会觉得比较陌生,其实晋悼公存在感的确不高,但他的功绩可是非常亮眼的。晋

  • 崇祯皇帝死前做了什么?保住皇室尊严还护及百姓安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检在位期间大力铲除阉党并且勤于政事,可惜当时朝廷已经病入膏荒,百姓也失去再给朱由检一次机会的耐心,农名起义最终爆发。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朱由检自缢身亡享年34岁。不过崇祯皇帝临死前还是做了两件好事,既保住了皇室的尊严也照顾到了百姓们的安全。其实如果崇祯皇

  • 揭秘曹操为什么要把老巢迁往邺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说道曹操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这个人是真的不简单的,其实当时他还真的是最有希望统一三国的,但是最后也还是枉然了,那么我们可从一些细节去看曹操这个人的其他方面,比如说话说当时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话说把老巢竟然迁徙到邺城了,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建

  • 贾谊少年得志为何会忧郁而亡?后世如何评价贾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贾谊少年得志,以诵诗书善文赋闻名于当地。此后河南郡守吴公将其麾入门下,而且十分器重贾谊,贾谊一路高升开始为汉文帝出谋划策,年纪轻轻就已有资格在朝堂之上政论天下。不过贾谊最后却是英年早逝,年仅32岁便忧郁而亡,这究竟是为何呢?贾谊一生奠定了汉朝骚体赋的基础,对后代散

  •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历史上真有破瓮救友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司马光,我们应该都有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实际上,司马光在北宋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司马光一共历任北宋四朝皇帝,去世后追赠谥号文正。很多人都好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根据《宋史》记载或许历史上真有其事,那

  •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么?历史上甘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甘罗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天才,最大成就年仅12岁就关拜上卿,相当于是丞相官职,不过12岁就成为一国之相,这真的可能么?甘罗是秦国著名大臣甘茂的孙子,据说甘罗小小年纪就拜于吕不韦门下,此后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为秦国夺得十几座城池。因此才被秦始皇封为上卿。根据历史考究,甘罗比秦始皇小三岁,两个小孩子真能有

  • 汉朝将军为什么取名前后左右?左将军和右将军谁的官职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以汉末为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当时将军的称谓分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和右将军,为什么将军的名称要用前后左右来命名呢?实际上,左将军这个叫法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左翼军的统领就被称为左将军。直到秦国统一六国后,这个官职也跟着保存了下来。但在汉朝以后,左将军就不经常设立了。东汉末年,各地

  • 杨修死的冤不冤?曹操有着必杀杨修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杨修是东汉末年名士,他出生于簪缨之家,父亲是太尉杨彪。《后汉书》曾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可见杨家在朝中还是比较有威望的。杨修为人恭敬,博才多学,后被举孝廉在曹操身边担任主簿,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才之人,有杨修在他身边辅佐也是倍感满意。但最后杨修竟然是死于曹操之手,曹操为什么

  • 贵由汗死后为何不是他儿子继位,而是蒙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贵由汗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大蒙古过的大汉也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厉害是厉害,话说他的大汉的位置却没有让给他儿子继承,而是由另外一位叫蒙哥的人继承了,那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共生

  • 汉武帝为什么要弃用战车?古代战车利弊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先秦时期,战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作战交通工具,打仗时战车能够冲锋陷阵,平日还能载运辎重。据说在夏朝,就已经有利用战车的小规模战役了,而从西周到春秋,战车一般都是各国部队当中最主要的装备之一。不过此后对于战车的运用逐渐退出了战场,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直接废弃战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战车有利有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