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历史上真有破瓮救友吗?

司马光砸缸救的人是谁?历史上真有破瓮救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698 更新时间:2024/2/7 15:30:50

说起司马光,我们应该都有听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实际上,司马光在北宋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文学家。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就是由司马光主持编纂的。司马光一共历任北宋四朝皇帝,去世后追赠谥号文正。很多人都好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究竟是不是真的,根据《宋史》记载或许历史上真有其事,那司马光当时救下的好友究竟是谁呢?其实也有人找打答案了。

在中国尤其是宋朝,司马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尽管在近现代以来,他成为了保守、顽固的代名词,但在当时司马光却受到热捧。从儒家的角度上来说,司马光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他道德高尚,廉洁奉公,学识渊博,忠君爱国,几乎都是儒生的典范。

其实,这一切,在他小时候就已经显现端倪了,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家喻户晓的“司马光砸缸”。历史上关于神童的种种作为,多记录在野史或者文人笔记之中,然而“司马光砸缸”这件事,是记录在正史《宋史》上: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这就是我们很熟知的故事,虽然史料中是瓮而不是缸,但大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区别。司马光处事从容不迫,机智勇敢,成为了英雄少年的典范。其实,不光是现在,就是当时,这也在当时传为美谈。开封、洛阳等地,竟然出现了《小儿击瓮图》,让七八岁的司马光成为炙手可热的名人。后来他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并成为一代名臣,也完成了从“童星”到“明星”的蜕变过程。

然而,这个故事有两个地方引起后人的兴趣。一是发生的地点,二是被救小孩到底怎么样了。我们先说第一点,《宋史》之中没有说明发生的地点,只是提到:“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随后才将砸缸救人的事情叙述了一遍,可以理解为司马光是陕州夏县人,而砸缸救人是他童年的精彩时刻,也发生在陕州夏县。

考虑到《宋史》是正史,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史学界就以正史为准,因此,在老版的语文教材中,也采纳这个说法,将司马光列为陕州夏县人。但是,南宋参知政事袁说友却著有一本《成都文类》,他考证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出生在陕州夏县,所以那只是司马光的籍贯。司马池在担任光山知县时,司马光出身在县衙。所以,司马光的真正出生地是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光山县教育局从2008年开始,动申报工作,不断组织研究相关史料,最终让这个观点被成为当今主流,多数专家学者认同。经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新修订的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中,将司马光的注释改为了:陕西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今河南光山)。

学者进一步考证,光山县就是司马光儿时成长的地方,因此,“司马光砸缸”这个典故,最终落户在河南光山,也成为了当地的一张宣传名片。

至于第二个问题,正史没有记载。但是,总有喜欢探秘的人不断寻找蛛丝马迹,终于揭开了答案。原来,被救的小孩叫做上官尚光,也是光山人,就住在城西的上官岗村。上官尚光长大之后,为了表达对司马光当年的救命之恩,特地在当地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为来往旅人停歇遮阴避雨所用。由于历史太过久远,这座亭子已经毁去,现如今只有“北宋上官岗感恩亭旧趾”。

甚至有人说上官尚光还担任过宰相,但翻阅历史资料,并没有在北宋左右仆射、平章事、参知政事等宰执官员名单中找到此人,估计传闻有误。不过,光山县现在的上官姓氏家谱中都有记载,被世世代代的上官族人所铭记。

也许很多人还是会怀疑这段历史的真实性,甚至有专家对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提出过质疑。我觉得,事过千年,更重要的是学习故事中那种临机应变的果敢和敢于担当的勇气。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甘罗12岁当丞相是真的么?历史上甘罗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甘罗是战国末期著名的天才,最大成就年仅12岁就关拜上卿,相当于是丞相官职,不过12岁就成为一国之相,这真的可能么?甘罗是秦国著名大臣甘茂的孙子,据说甘罗小小年纪就拜于吕不韦门下,此后出使赵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为秦国夺得十几座城池。因此才被秦始皇封为上卿。根据历史考究,甘罗比秦始皇小三岁,两个小孩子真能有

  • 汉朝将军为什么取名前后左右?左将军和右将军谁的官职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以汉末为背景的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当时将军的称谓分为前将军、后将军、左将军和右将军,为什么将军的名称要用前后左右来命名呢?实际上,左将军这个叫法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左翼军的统领就被称为左将军。直到秦国统一六国后,这个官职也跟着保存了下来。但在汉朝以后,左将军就不经常设立了。东汉末年,各地

  • 杨修死的冤不冤?曹操有着必杀杨修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杨修是东汉末年名士,他出生于簪缨之家,父亲是太尉杨彪。《后汉书》曾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可见杨家在朝中还是比较有威望的。杨修为人恭敬,博才多学,后被举孝廉在曹操身边担任主簿,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才之人,有杨修在他身边辅佐也是倍感满意。但最后杨修竟然是死于曹操之手,曹操为什么

  • 贵由汗死后为何不是他儿子继位,而是蒙哥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贵由汗其实大家也应该知道的,那就是这个大蒙古过的大汉也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厉害是厉害,话说他的大汉的位置却没有让给他儿子继承,而是由另外一位叫蒙哥的人继承了,那么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啊?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历史上,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共生

  • 汉武帝为什么要弃用战车?古代战车利弊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先秦时期,战车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作战交通工具,打仗时战车能够冲锋陷阵,平日还能载运辎重。据说在夏朝,就已经有利用战车的小规模战役了,而从西周到春秋,战车一般都是各国部队当中最主要的装备之一。不过此后对于战车的运用逐渐退出了战场,到了汉武帝时期更是直接废弃战车,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战车有利有弊,等

  • 明朝皇城为什么缺少西南角?古代皇城有哪些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皇城是指都城和皇室居所之间的区域,一般都有独立的城墙和城门。历史上最早使用皇城的朝代是隋朝,杨坚立隋后精心设计了大兴城,唐朝时期被改为了长安城。当时皇城被建造在宫城以南,此后多个朝代基本上也都使用了类似的布局。不过在明朝时期修建的皇城,并没有设计成四四方方的样子,而是缺少了西南角,这究竟是为什么

  • 南明除了桂王、唐王、鲁王、福王还出现了哪些政权?都是怎么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南明其实还是很有说法的一个的时期了,话说当时顺天府失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的若干政权,而且持续的时间还非常的长,这其中就有桂王、唐王、鲁王、福王等等,那么有的人要问了,当时就只有这几个政权吗?这些政权后来又是怎么灭亡的呢?下面就这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南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朝

  • 潘世璜考上探花,为何却选择回乡守丧不在出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潘世璜是清朝探花,状元潘世恩的从弟,当时潘世璜、潘世恩还有潘祖荫被称为“苏州三杰”,已经是当地非常知名的文人。潘世璜考上探花后,原本能直接进入朝廷当官,但此后潘世璜因为自己母亲去世,所以选择回乡守丧。丧期满后又不忍心让自己年迈的父亲独自一人在家,所以要求留下来照顾自己的父亲,

  • 嘉靖为何要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嘉靖帝大家也知道的,在位的时间还是挺长的,感觉这个人不好评价,但是他在改革新政什么的方面还有抗击倭寇都是做得非常的好的,所以他这位皇帝不奈,再说明成祖吧,他的争议就非常大了,这个郑和下西洋就是他主张的,但是他的名声并不好,话说嘉靖有一次好像就差点把明成祖的牌位扔出太庙,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这到底是

  • 曾国藩是如何改掉好色的毛病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一个人好色这件事情还是挺有意思的也比较的有内涵的,不管是上到皇帝还是下到黎民百姓好色这件事情还是真的是太多见了,话说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是这样一位好色的人,比较都是爷们吗,但是最后曾国藩却改掉了这个习惯了,那么这个曾国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曾国藩年轻的时候确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