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青死后卫家为何惨遭诛杀?卫青家族灭亡真相

卫青死后卫家为何惨遭诛杀?卫青家族灭亡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599 更新时间:2024/1/23 3:17:44

卫青是西汉著名将领,曾面对匈奴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为开拓北部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在汉武帝时期官至大司马,掌管国家军政。在当时,卫家在朝中都是极具声望的,不过卫青死后,卫家开始走衰,而且最后整个卫家竟然惨遭汉武帝的诛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可能这段历史大家还不是太熟悉,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卫家灭亡的真正原因,可以说是十分惨烈了。

“皇帝的后宫,世上美女的万人坑”,卫子夫是汉武大帝的第二个皇后,曾经也是受尽皇帝的宠爱,家族权势极大,但是最终也逃不过被厌弃的下场。卫氏家族是汉武帝时代最有权势的家族,皇后、太子、大将军、骠骑将军、丞相都出自其家。但是,最终都被汉武帝杀死。

元封五年,卫青病逝,卫氏家族下场极为悲惨,皇后姐姐卫子夫自缢身亡,太子刘据谋反失败也自杀身亡,卫氏一族一时间从人上之人变得家破人亡。这是什么原因呢?

汉武帝一生致力于开疆扩土,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那就是今天的汉族。这千秋伟业离不开优秀的大将卫青、霍去病。卫氏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家族,却在卫青的离世中逐渐被汉武帝遗忘,不复往日的恩宠,甚至对卫家下黑手。

汉武帝历史上权力极强的一位帝王。树大就容易招风,卫氏一家权势极大,这对汉武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心头大患,在卫青还建功立业的时候,汉武帝自然不会对卫家怎么样。如今卫青已死,卫家也就变成了汉武帝的手中之物,随时可以一把捏死。

汉代自刘邦建立以来,就不乏有外戚干政的传统。吕后的权力不亚于后来的女皇帝武则天。而卫子夫身为皇后,其子刘据又贵为太子。汉武帝担心卫子夫将来越权,争夺刘家的天下。加上已死,皇后卫子夫娘家没了靠山,这就使一些老奸巨猾的臣子,有事没事就聚在一起,揣测圣意。

“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当时的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这是卫子夫从歌女到皇后,一人得志,全家富贵的传奇。她在后宫复杂的环境之中,做了38年的皇后,处处小心谨慎,赢得汉武帝和众多宫人的信任和尊敬。但是此时的卫子夫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女子了,年老色衰,汉武帝对她的宠爱也不复往日那般。

而真正扳倒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的还是宫廷斗争。当时钩戈夫人正得圣宠,钩戈夫人怀胎14月为汉武帝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汉昭帝刘弗陵。汉武帝听说这个孩子是怀胎14个月才诞下的,然后就把钩戈宫改为母宫。这就使得一些见风使舵的大臣以为皇帝有意让刘弗陵继承皇位。于是就制造了巫蠱冤案,彻底把皇后和太子打垮,卫氏一族牵连甚广。

恰逢汉武帝生病,时常头痛,出现幻觉。些大臣就制造流言,说是和巫蛊术有关。于是皇帝就命令大臣江充彻查,这就使得一心想扳倒皇后和太子的江充,刘屈髦,李广利有了可乘之机。

江充指使胡巫说宫中必须去除蠱气,这样皇帝的病才能大好。于是江充等人就指使人栽赃给太子刘据和卫皇后,并在太子宫中搜出大量的木偶人。太子百口莫辩,于是干脆起兵造反,虽然武帝不再是当年雄风,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双方大战了五天,太子兵败,卫皇后上吊自缢,太子向东逃到湖县藏身,泄露后自缢而死。汉武帝下令凡是跟随太子出兵谋反的,一律按谋反罪灭族,卫氏一族陨落在争权夺利的斗争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明上河图作者是想表达什么?张择端为什么要画清明上河图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就算大家没看过原作,也应该在网上看过这幅画的大概样子。清明上河图长528.7厘米,宽24.8厘米,整幅画把北宋都城的城市面貌,以及当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态都给描绘了出来,相当的壮观。这幅画的作者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张择端是山东诸城人,当时在朝内担任翰林待诏。要创作出这

  • 齐国围魏救赵却促成魏赵结盟?围魏救赵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围魏救赵是一个大家十分熟悉的成语,背后的典故更是经典。战国时期,魏国围攻赵国邯郸,于是赵国向齐国求救。此后齐国出兵趁魏国都城兵力空虚,打算直捣黄龙,魏军没办法只能回救,于是赵国就这样得救了。看似齐国很仗义的帮了赵国大忙,但赵国最后却和魏国结盟,这究竟是为何呢?围魏救赵背后的真相可没这么简单,下面就为

  • 吕后专政最怕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刘邦的老婆吕雉,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专政的人。在刘邦过世之后,吕雉就开始独揽朝政,大肆分封吕氏子弟为王。将当初刘邦在白马之盟上所说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这句话完全的是抛掷脑后,最后使得刘姓王子和王孙只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了。为了防止刘氏

  • 魏延和姜维谁厉害?为什么魏延守汉中十年姜维却弄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对于蜀汉来说,镇守汉中那是头等大事,如果汉中丢了,蜀汉也就岌岌可危了,而且蜀汉汉可以通过汉中向外进攻。最开始,刘备力排众议,定下的镇守汉中的人是魏延,而魏延也的确没有让刘备失望,镇守汉中十年,安然无恙。但是后来汉中交给姜维之后,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弄丢了,这是为何?姜维和魏延到底谁厉害,可否从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人才都去投奔袁绍而不是袁术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都会知道袁氏兄弟了。其实说白了,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同样的渣,而且还互相都看不顺眼。袁术看不上袁绍主要就是因为袁绍是庶出,是小老婆生的,在袁术的心里觉得,他们袁家四世三公中该出个皇帝了,然而小老婆生的袁绍自然是没资格的,要当皇帝当然得由他这个嫡出的袁术来当了。袁绍年轻时被光环笼

  •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他是真心想成全嬴稷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秦武王因举鼎深受重伤,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便留下遗诏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嬴稷。不过很多人觉得奇怪,嬴稷只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他呢?实际上,传位嬴稷并不是秦武王的本意。秦武王举鼎当晚便气绝身亡,根本就还没来得及留下遗言,而且秦武王去世时只有23岁,并没有嗣子继

  • 三国曹操的谋士荀彧是怎么死的?到底是因为病死还是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对荀彧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了,他是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了。曹操当年能够一统北方,首席功臣非荀彧莫属了。荀彧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战略家,被称之为“王佐之才”也绝对是可以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物了。那么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大臣最

  • 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谁更强?其实两国占据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前期魏国、楚国、秦国、齐国为第一梯队诸侯国,到了后期赵国将魏国替换,组成了新的战国四霸。不过齐国和楚国都是传统强国,从春秋到战国依然屹立不倒,那这两个诸侯国相比究竟谁会更强一些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对比,楚国是最早称王的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就已达成霸业;而齐国也是传统强国

  •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刘备为何会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刘备听闻诸葛亮的名声,为了请他出山,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去请他,自己结拜的二弟三弟对于诸葛亮的态度很不满,但是都被刘备压了回去,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但是却有人认为,三顾茅庐其实是诸葛亮给刘备设下的一个局,专门等着刘备来请自己的,

  • 清朝旗人待遇有多好?指的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最终的灭亡跟中央的缺钱是脱不了关系的,然而这也要与要供养数量多达几十万人的皇室宗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在我国清朝期间,虽说王公贵族数量明显减少,但却又出现了另一个特权阶级,那就是旗人。入关之后,清廷对八旗子弟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旗人地位高于汉人,而且只能在皇家当差,做一些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