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专政最怕的人是谁?

吕后专政最怕的人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672 更新时间:2024/1/16 18:16:10

说起刘邦的老婆吕雉,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实行专政的人。在刘邦过世之后,吕雉就开始独揽朝政,大肆分封吕氏子弟为王。将当初刘邦在白马之盟上所说的“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的这句话完全的是抛掷脑后,最后使得刘姓王子和王孙只能开始夹着尾巴做人了。

为了防止刘氏宗族势力重新崛起,吕雉大肆残害刘邦的那些儿子:逼得大皇子刘肥在忧惧中死去;残杀戚夫人并毒死年仅十岁的三皇子刘如意;毒杀五皇子的宠妃,害得五皇子刘恢为之殉情;饿死六皇子刘友;毒杀八皇子刘建的儿子;唯有四皇子刘恒在其母薄姬的保护下,低调行事,深居简出,才幸免于难。

吕雉的儿子汉惠帝刘盈登基后,朝政大权却牢牢地掌握在吕雉的手里,汉惠帝只不过是一个傀儡皇帝。吕后种种毫无人性的残暴行为,令其亲儿子汉惠帝刘盈也无法接受,在吕雉的强大压力下,年仅二十三岁便抑郁而终。

吕雉为了掌控朝局,将吕氏女子都嫁给刘氏王子王孙充当眼线,一旦有风吹草动,不惜狠下杀手,从而将政权和兵权都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顿时权倾朝野,诸刘氏宗族子弟,人人自危,敢怒不敢言。

但是,所谓一物降一物,吕后虽然人人都惧怕他,但有一人例外,一直让吕后有所忌惮,此人便是刘章

这个刘章,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从小就有一身的蛮力,人看起来也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人也是大大咧咧地不甚讲究。

由于吕雉侄女嫁给了刘章,使得刘章也算得上了半个吕家的人,加之刘章在吕雉的眼里,只不过是一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夫,成不了大气候,用不着跟他较真。

然而,吕雉却真正的看走了眼,做梦都没有想到,就是这样一个莽夫,成了吕氏家族的掘墓人。

这个刘章,外表虽然看似粗莽,心思却极为细腻,对诸吕掌权早就不满。

有一次,吕后在后宫摆设酒宴,令刘章做为监酒官。刘章对吕后说:“我是将门之后,请太后允许我按军法监酒。”太后对刘章的这个请求也没有往深里想,爽快地答应了。

刘章喝得兴起,醉熏熏地请求吟唱一首《耕田歌》,吕后也是想也没想就准许了。

刘章吟唱道:“深耕播种,株距要疏;不是同种,挥锄铲除!”

吕后听了,知道这首歌指的就是吕氏专权。心中大为不满,因而沉默无语。

过了一会儿,参加宴席的诸吕中有一人醉酒,不胜酒力,想就此离去,没想到刘章追了上去,一剑便斩杀了此人。然后若无其事地报告太后说道:“有一人违反了喝酒的规矩,我已经用军法将他处斩了!”

太后及左右人等都大吃一惊,原本以为刘章用军法监酒只是戏言,没想到他却来真格了。

但是既然事先已经答应了他以军法监酒,也就没有理由治他的罪了。酒宴喝到这个份上,也没法再喝下去了,很快散席。

(太后令章为酒吏。章自请曰:“臣将种也,请得以军法行酒。”太后曰:“可。”酒酣,章请为《耕田歌》;太后许之,章曰:“深耕种,立苗欲疏,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太后默然。顷之,诸吕有一人醉,亡酒,章追,拔剑斩之而还,报曰:“有亡酒一人,臣谨行法斩之!”太后左右皆大惊,业已许其军法,无以罪也。见《资治通鉴.第十三卷.汉纪五》)

从此之后,诸吕变得非常惧怕刘章,心里也开始动了要铲除刘章的念头,但是刘章却非常地聪明,吕雉一直无法抓住刘章的把柄。刘章却因这一件事在朝廷大臣中竖立了威信,很多之前不满吕氏掌权的大臣认为刘章是刘氏宗族未来的希望,都纷纷倚重于他,其势力也渐渐增强,吕氏想铲除他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吕氏死后不久,刘章在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的联手下,一举将吕氏家族全部诛灭,迎立刘邦第四子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朝政大权再次回到了刘氏宗族的手中。

吕后专政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太后专政的先河,后人纷纷效仿。太后专权几乎贯穿了整个汉朝的统治,对皇权巩固造成了极大的威胁,甚至到了汉武帝时,为了杜绝太后专权的现象,开创了“立子杀母”的先河。到了北魏时期,“立子杀母”形成了一种制度,当决定立皇储时,先将皇储的生母杀掉。这种残忍的制度在北魏时期经历了百年之久,甚至到了清朝咸丰帝时期,也差点实施了立子杀母之事。而实施这一残忍制度的统治者,常常以吕后专政的历史教训作为挡箭牌,可见吕后专政所造成的影响之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魏延和姜维谁厉害?为什么魏延守汉中十年姜维却弄丢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时期对于蜀汉来说,镇守汉中那是头等大事,如果汉中丢了,蜀汉也就岌岌可危了,而且蜀汉汉可以通过汉中向外进攻。最开始,刘备力排众议,定下的镇守汉中的人是魏延,而魏延也的确没有让刘备失望,镇守汉中十年,安然无恙。但是后来汉中交给姜维之后,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被弄丢了,这是为何?姜维和魏延到底谁厉害,可否从

  • 同样是四世三公,为何人才都去投奔袁绍而不是袁术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都会知道袁氏兄弟了。其实说白了,袁绍和袁术这哥俩同样的渣,而且还互相都看不顺眼。袁术看不上袁绍主要就是因为袁绍是庶出,是小老婆生的,在袁术的心里觉得,他们袁家四世三公中该出个皇帝了,然而小老婆生的袁绍自然是没资格的,要当皇帝当然得由他这个嫡出的袁术来当了。袁绍年轻时被光环笼

  • 秦武王为何选嬴稷继位?他是真心想成全嬴稷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在《大秦帝国之纵横》中,秦武王因举鼎深受重伤,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便留下遗诏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嬴稷。不过很多人觉得奇怪,嬴稷只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为什么要把王位传给他呢?实际上,传位嬴稷并不是秦武王的本意。秦武王举鼎当晚便气绝身亡,根本就还没来得及留下遗言,而且秦武王去世时只有23岁,并没有嗣子继

  • 三国曹操的谋士荀彧是怎么死的?到底是因为病死还是服毒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只要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对荀彧这个人物一定不会陌生了,他是曹操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之一了。曹操当年能够一统北方,首席功臣非荀彧莫属了。荀彧是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战略家,被称之为“王佐之才”也绝对是可以跟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人物了。那么这样一个有勇有谋的大臣最

  • 战国时期楚国和齐国谁更强?其实两国占据明显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七雄,前期魏国、楚国、秦国、齐国为第一梯队诸侯国,到了后期赵国将魏国替换,组成了新的战国四霸。不过齐国和楚国都是传统强国,从春秋到战国依然屹立不倒,那这两个诸侯国相比究竟谁会更强一些呢?这次就为大家做一个楚国和齐国之间的对比,楚国是最早称王的一个诸侯国,在春秋时期就已达成霸业;而齐国也是传统强国

  • 三顾茅庐是诸葛亮设的局?刘备为何会请诸葛亮出山?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三顾茅庐”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很多年了,刘备听闻诸葛亮的名声,为了请他出山,三次前往诸葛亮的草庐去请他,自己结拜的二弟三弟对于诸葛亮的态度很不满,但是都被刘备压了回去,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但是却有人认为,三顾茅庐其实是诸葛亮给刘备设下的一个局,专门等着刘备来请自己的,

  • 清朝旗人待遇有多好?指的是什么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明朝最终的灭亡跟中央的缺钱是脱不了关系的,然而这也要与要供养数量多达几十万人的皇室宗亲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关系。在我国清朝期间,虽说王公贵族数量明显减少,但却又出现了另一个特权阶级,那就是旗人。入关之后,清廷对八旗子弟制定了一系列优待政策,旗人地位高于汉人,而且只能在皇家当差,做一些戍守

  • 杨坚宠爱宇文娥英,为什么杨广要杀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杨丽华与杨广是姐弟,都是隋文帝杨坚的儿女。杨坚将杨丽华嫁给了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不过杨丽华之后过的并不是很好,宇文赟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昏庸皇帝,甚至闹出了同时册立五个皇后的事情。杨丽华与宇文赟有一个女儿叫做宇文娥英,杨坚取代宇文家族成为皇帝之后,杨丽华就从原本的太后变成了公主,临死前把自己的女儿

  • 贾诩为什么被称为毒士?他究竟出过哪些“毒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贾诩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也是曹魏开国功臣。不过很多人不了解为什么贾诩会被称为毒士,实际上正是因为贾诩很多计谋都让人感觉没有底线,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所以就给他扣了一个“毒士”的称号。不过贾诩在当时的确是一位非常厉害的人物,可以说从东汉彻底灭亡,到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多

  • 长平之战后赵国都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能打得燕国没有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长平之战还真的是春秋战国这个时期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不管是从那个方面来看这场战役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来说说当时的赵国吧,话说长平之战之后赵国几乎都亡国了,但是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还有还能北定匈奴,那么这个赵国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些疑问一些来分析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