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怎么死的?

历史上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怎么死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517 更新时间:2024/2/19 8:07:37

武三思,很多人可能并不陌生,在许多有关于武则天的事件当中,都会出现武三思这个人物。他是武则天的侄子,作为武家人,武三思自然是得到了武则天的一些庇护和提拔。不过,武则天毕竟也没有办法一直护着他,当武则天死后,武三思虽然继续在朝中,但是毕竟天下重新回到了李家人的手中,那么武三思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

1.简介

武三思,生年不详,卒于唐中宗神龙三年(707年),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唐朝荆州都督武士彟之孙,女皇武则天异母兄武元庆之子,即为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是一个寡廉鲜耻的小人,为了利禄什么都干得出来,仗着自己姑妈武则天大行其道。最终,没有死于大风大浪,没有死于武则天被兵谏之时,却在不经意中死在了血气方刚的李重俊刀下。

2.武则天时期

弘道元年(683年),唐高宗死,中宗李显继位,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掌握着唐朝实权。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势和自己当皇帝,便大力起用武氏亲属,因此,武三思由右卫将军累进夏官(兵部)、春官(礼部)尚书,并监修国史。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唐为周,史称武周。为尊崇武氏,武则天追封其先世祖先为皇帝,大封其侄及侄孙们为王。武三思为梁王,赐实封一千户。

武三思性乖巧,善揣人意,善阿谀奉承,所以特受武则天信任。早在光宅元年(684年),武三思与其堂兄武承嗣,就屡劝武则天先杀掉“屈尊位重”的韩王李元嘉和鲁王李灵夔等。垂拱四年(688年),以韩王、鲁王等和起兵反武的越王李贞、琅邪王李冲等通谋,迫令他们自杀,并尽杀其党羽,为武则天称帝扫清道路。垂拱元年(685年)以后,武则天先后宠信薛怀义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

武三思、武承嗣对薛怀义“皆执僮仆之礼以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对张易之、张昌宗兄弟,他们皆“争执鞭辔,谓易之为五郎,昌宗为六郎”。武三思还“赠昌宗诗,盛称昌宗才貌是王子晋后身,仍令朝士遥相屈和”。为了讨好武则天,延载元年(694年)八月,武三思帅四夷首长请铸铜铁为天枢,借以“黜唐颂周”。“诸胡聚钱百万亿,买铜铁不能足,赋民间农器以足之。”

武则天晚年,年迈体衰,厌居宫中,武三思遂创建三阳宫于嵩山,兴泰宫于万寿山,供武则天每岁巡游。“工役巨万万,百姓愁叹。”武三思讨好武则天及其宠臣,有其个人目的,他曾数使人劝说武则天:“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谋求当天子。

圣历元年(698年),武则天虽在宰相狄仁杰、吉项等人的劝说下,决定立子不立侄,并召回其被废20余年的儿子李显,立为太子,但并不怪罪武三思,仍继续信任重用,圣历二年(699年)以武三思为内史(中书令),让他担任宰相要职。武则天晚年,体弱多病,武三思和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掌握着朝廷大权。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中台(尚书省)右丞敬晖、司农少卿桓彦范、相王府司马袁恕己等发动军事政变,杀死二张及其同党,逼武则天传位中宗,但对武三思的能量和反扑,完全丧失警惕。

3.唐中宗时期

中宗是个昏庸无能之人,复位后,朝廷实权掌握在皇后韦氏、婕妤上官婉儿、娇女安乐公主手里。而武三思与韦后,上官捷妤私通,安乐公主又是武三思之子武崇训之妻。因此,中宗复位仅两个月,武三思就通过上官婉儿、韦后的关系,重登宰相高位。张柬之、敬晖等—看形势不妙,遂数劝中宗杀掉武三思,中宗不听;要求“抑损其禄位”,中宗也不听。

张柬之等知大势已去,除了愤慨悔恨,已无可奈何!武三思掌权以后,积极网罗亲信,迫害异己。他把打击矛头首先对准他最痛恨的帮助中宗复位的新任宰相敬晖、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崔玄暐等5人。神龙元年五月,中宗给敬晖等5人进爵为王,但却罢了他们的宰相职务。表面看来是尊宠功臣,其实是削夺他们的实权。

接着,武三思令韦皇后、安乐公主进谗于内,让走狗侍御史郑怡构诬于外,很快就一步一步地把敬晖等5人贬官、流放,直至残酷地杀害。杀害了敬晖等五王之后,大权尽归武三思,“凡不附武氏者斥之,为五王所逐者复之。”驸马都尉王同皎也是杀二张、帮助中宗复位的功臣,他非常痛恨“武三思及韦后所为,每与所亲言之,辄切齿”。

武三思接到告密,即令党羽冉祖雍等,上书诬告王同皎与洛阳人张忡之,祖延庆等,“潜结壮士,谋杀三思,因勒兵诣阙,废皇后。”同皎等全部被杀。中书舍人岑羲因曾为敬玮等五王起草请削武氏诸王表,“语甚激切。”中书舍人偃师构当值,宣读此表,“辞色明厉。”武三思则贬岑羲官,出偃师构为润州刺史。朝官韦月将、高轸等曾上疏揭露武三思父子罪恶,有司秉承武三思的旨意,表奏“月将当弃市,轸配流岭外”。

黄门侍郎宋璟坚持“月将所犯,不合至死”,大理卿尹思贞也借故要求推延刑期,武三思遂出尹思贞为青州刺史、宋璟为贝州刺史。武三思在排斥异己的同时,对阿附于他的兵部尚书宗楚客、御史中丞周利用等,大力提拔重用,作为自己的“羽翼”和“耳目”。时人把周利用、冉祖雍等斥之为武三思“五狗”。武三思常对人讲:“我不知代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真可谓以我划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典型。

中宗的太子李重俊,非韦后所生,韦后、武三思都很厌恶他。安乐公主,武崇训夫妻也经常侮辱太子,甚至呼太子为奴。武崇训又唆使安乐公主请求中宗废掉太子,立自己为皇太女。太子李重俊气愤之极,于景龙元年(707年)七月,与左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发羽林千骑兵300余人,杀武三思、武崇训及其亲党10余人。武三思死,中宗追封其为梁王,谥曰宣;追封武崇训为鲁王,谥曰忠。唐睿宗立,下令将死去的武三思、武崇训斩棺、暴尸,平其坟墓。

武三思“略涉文史”,曾与魏元忠等撰《则天皇后实录》20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如果关羽和孙权联姻,孙权还会杀死关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其人,虽然很多人敬佩他的忠义,然而人无完人,关羽也有一个瞧不起人的毛病,表现得最突出的一件事情就是他拒绝了孙权的联姻请求,还把孙权贬低了一顿。然而最终关羽也算是死在了孙权的手上,那么,如果当初关羽没有拒绝孙权,把女儿嫁给他的儿子,那么到最后,孙权还会不会杀掉关羽呢?孙权是否会下手杀死自己的亲家?

  • 明朝是如何选择都城的?历史上差点迁都到南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古时候,每位开国皇帝对于都城的选择都非常重视,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明朝建国是如何选择都城的。其实朱元璋前确定迁都北京以后,过了一段时期朝中出现了要还都南京的声音,而且还差点就同意了,那最早朱元璋为什么要选择北京作为都城呢?朱元璋自己是南方人,却选择要在北方立都还是比较令人感到不解的。关键是朱元璋

  • 刘备要比吕布更加阴险?吕布曾求助刘备却反遭毒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在三国演义当中,吕布的口碑算是最差之一了,各种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名号都在他头上,所以张飞也给他起了一个封号叫“三姓家奴”。按理来说吕布应该是那种为了达到目的能够不择手段的人物,不过想要在三国世界当中存活下去,你可能必须如此残忍。实际上刘备也曾露出过凶险的一面,因为吕布像

  • 成都为什么千年以来都没改过名字?成都究竟为什么叫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成都这个地方第一次被大量提起就是在三国时期,因为刘备建立的蜀汉都城就在成都。而且成都这个名字千年以来就从没变过,这还是非常少见的,那成都究竟为什么叫成都呢?其实最早成都只是一个小城,大家也知道四川属于盆地,山区偏多,所以各国一般不会注意这个地方,但秦国为了完成统一就必须消灭其他所有国家,所

  • 金庸为什么要在倚天屠龙记中贬低六大门派?其实和明朝历史背景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倚天屠龙记和金庸先生其他的作品非常不同。原因就在于男主角张无忌所在的明教,虽然之前一直被江湖上各大门派称为邪教,但看起来是最有正义感的。反而自诩是正义之师的五大门派(这里不包括武当派),为了屠龙宝刀逼死了张无忌的父母。可以说这种设定在金庸先生其他作品里是很少出现的,六大门派在倚天屠龙记中看起来更像是

  • 曹髦被杀后.司马昭做了哪些事情来善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时期,司马氏夺取了曹魏的政权,虽然曹家名义上还是皇帝,但实际上掌权的已经是司马家了,对于司马家来说,只是缺一个正经的时机来进行最后一步行动。曹髦,他也算是曹家在后期对抗司马家的一股比较强势的势力,他总是找各种机会想要夺回大权,然而最终还是被司马昭击败,终于被杀。那么在曹髦被杀之后,司马昭又做了些

  • 东吴为什么没有北伐计划?陆逊北伐胜率远超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夷陵之战以后,蜀国国力已经没办法和东吴比了,但就是这样诸葛亮还是选择主动出击,而不是坐以待毙,所以制定了北伐的战略。按理说,东吴也完全有条件可以北伐,为什么孙权就没让陆逊去北伐呢?当时东吴国力还是要远强于蜀汉的,而且曹魏把蜀汉消灭以后,下一个目标就会是东吴,孙权不可能说一点反应都没有。实际上东吴主动

  • 中国历史上有哪十大吝啬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吝啬鬼,那就是那种小气到了极致的人。明明很有钱,有很多财富,确还是不愿意去使用,如果用他一分钱,就像在他身上割下一块肉一样痛苦,每天就看着这些财富就是一种快乐,这种人到处都有,十分不好交往。就在中国历史上就有十大超级吝啬鬼,吝啬到令人发指。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人吧。一是曹洪。三国时期的曹

  • 苏联如何甄别伪装成苏联人的德国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为了尽快击溃苏联军队,德国人在前期投放了很多间谍在苏联军队当中。他们都会伪装成苏联的指挥官,并对苏联士兵下达一些错误的命令,导致苏联战败。到后来,苏联军队发现了这一现象,并想出了一个可以很好的甄别出德国人还是苏联人的好方法,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当属第

  • 历史上最强的冲锋枪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热兵器的战争中,冲锋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武器。在短时间里发起冲锋,对目标进行射击时非常起作用。冲锋枪的射速非常的快,经过改造后,容弹量也会大大增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汤姆逊冲锋枪就发挥了超强的战斗能力,也被称为了“芝加哥打字机”。那么今天我们就盘点下历史上最强力的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