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周是依据什么分成春秋和战国的?

东周是依据什么分成春秋和战国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655 更新时间:2024/1/29 5:53:14

我们称呼东周,习惯把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但春秋和战国也并不是指一个朝代,而是指其中一段时期。所以究竟是依据什么把东周分成春秋和战国的呢?主要还是因为东周的历史实在太长,而且周天子的势力逐渐衰弱,主角都已经不是你了,所以也没必要在称为周朝了。而各个诸侯的故事明显要更加精彩一些,而且百家齐放的盛况不是每年都有的,周皇室虽然已经被淹没到时间的长流里,但整个朝代的文化和经济也并没有因此衰落。

很多人在小时候都背过《朝代歌》,大陆流行的人教版,其中有一段是:..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西周与东周,西汉与东汉,西晋与东晋等等,都是后世对一个朝代不同时期的划分。但是,春秋与战国,却并非朝代名称,而是同属于周王室东迁洛邑之后至秦王朝一并天下之前的那段时期。

既然,春秋与战国并非朝代名称,那为何要将东周那段时期分为春秋与战国呢?后世之所以会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比较长,约有550年之久(前770年--前221年),而在这么长的时间里,社会发展有了明显的变化与不同。

春秋的得名,源於孔子著《春秋》一书,《春秋》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计242年的历史。而战国作为一个时代的名称,源於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战国策》,《战国策》为国别体史书,其记录的年代大致上接《春秋》,下至秦朝一统。

而另一部史籍鸿篇《资治通鉴》也是编年体,其记录的年代是从周威列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周王室正式册封韩、赵、魏为诸侯,即三家分晋),而到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北宋建立的前一年)。《资治通鉴》记录到959年,很好理解,是为了不述及当代(宋代)。那为何又从前403年开始记录呢?因为在司马光这些儒生看来,孔圣人已经著了《春秋》,而后世孺子是不能比拟“圣人”的。故而,孔圣人写过的那段时期历史,后世儒生是不能轻易动笔的。

故而,《资治通鉴》的记录年代,只能从《春秋》之后的年代开始。但是,《资治通鉴》又没有紧接着《春秋》之后的年代(前481年)开始,而是从前403年(三家分晋)开始记录。其根本原因就在於,司马光等人把“三家分晋”这一事件,当成一个时代的分水岭。而后世也基本上都认同,“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是春秋迈入战国的重要标志事件。

春秋与战国的不同,从表面上看是传统的那套规则体系越来越崩解,而使战争越来越无序、激烈、频繁。但其背后的根本原因,在於社会形态体系已悄然发生了变化。周王朝建立的时候,实行的是分封制度。天子将部分土地封赐给宗室勋臣,以建立邦国,而称诸侯。诸侯再将自己的部分领地封赐给各卿大夫以作采邑,而称为家。诸侯的疆域(国)与各卿大夫的采邑(家),就共同构成了“国家”一词。

按过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将夏商周称之为奴隶社会,秦朝到清朝这两千多年的时期,称之为封建社会。但实际上这种划分,并不适用於中国,且马克思本人也曾说过,他是根据西方的历史社会形态进行划分的,而对东方的历史政治形态欠缺研究。

对比东西方的历史,我们很容易发觉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其实与西方中世纪那段时期更为相似。且“封建”一词,源於《诗经·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封建的本义,就是指封邦建国。

而春秋时期,虽说周王室已然式微,但在社会结构体系上并没有本质变化,仍是那种封建体系。如晋国有六卿之臣,楚有若敖氏、蒍氏、屈氏等,鲁有三桓、臧氏、展氏等,齐有高、国、崔、庆、鲍、田等等。各诸侯的国政,都由各国的世族卿大夫分掌,而很多诸侯国君都如同傀儡。

但是到了战国时期,却发生了变化。各诸侯纷纷实行变革,魏有李悝,齐有邹忌,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赵有肥义,燕有乐毅。虽变革的措施不尽相同,但其变革的核心就是:加强君权、削弱世族卿大夫的权力。故而,在战国时期,虽也有分封采邑制度,但已经不占据主流。而渐渐实行了郡制、县制(县制始於楚,郡制在秦盛行),即由中央直接管理地方。

故而,君权才得以渐渐加强,而世族卿大夫的实力却渐渐削弱。这也是为何鲁国三桓,在春秋时期权势熏天,而到战国时期,却渐渐没有影响力的根本原因所在。不但大国在集权,小国也同样在集权。可以说,至战国中后期,封建制在各诸侯国都已基本解体,这也是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突然变大的根本原因所在。再至秦始皇统一天下,而在天下范围内确立了集权帝制的形式。简单地说,春秋时期,仍为封建制度。而到了战国时期,已悄然成为了君主集权制。正是这内在的变化,而导致了社会的更加动荡,从而凸显出了时代的变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重用魏延却被诸葛亮打压?蜀国后期魏延和诸葛亮谁更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魏延才是后期蜀国唯一救命稻草,但他的前途却毁在了诸葛亮的手上。刘备生前非常重视魏延,魏延在军中的地位也是一路高升,甚至超过了辈分更高的赵云。在汉中之战开打之前,刘备决定不带关羽,而是让他镇守荆州,汉中之战胜利以后魏延成了功劳最大的人。刘备破格将他提升为镇远将军,相当于是个正四品官,可见刘备非常

  • 二战期间,美国的工业生产能力能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没有将美国拉下战争这个泥潭之前,美国正发着战争带来的巨大财富。美国的工业制造能力也在当时达到了最高顶峰,大量给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出售大量军火。当时的美国工业制造能力可以说是非常恐怖的,据说达到最高顶峰的时候,一个星期就能制造出来一艘航空母舰。那么美国当时的工业制造能力到

  • 支那的历史背景,揭秘“支那”一词的来历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支那”其实大家都不太愿意提起这个词语了,因为好像这个词语是非常侮辱中国的人,但是其实这些也都不是问题,因为这是历史问题,先前是有人这样说我们,但是现在可没有了,那么我们就要正视历史所以我们可以去探究探究看看“支那”这个词语在以前到底有什么样的历史

  • 金庸武侠中最厉害的剑法是什么?这一套剑法威力完胜独孤九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金庸先生几乎在他的每部作品里,都会安插一个剑法。虽然这个剑法可能并不是最强的武功招式,但在一个武侠世界里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有时候“剑”就代表着侠义和江湖。不过要说金庸武侠中最厉害的剑法是哪一套,究竟应该如何选择呢?可能大部分网友脑中第一个浮现出的,会是独孤九剑还有辟邪剑

  • 看了诸葛亮遗产的刘禅为什么会气得直拍桌子?诸葛亮会贪污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其实大家应该知道的这个人真的很厉害,为了蜀国也真的是鞠躬尽瘁了,但是诸葛亮不仅仅是对蜀国的贡献大,而且自己在做人为人方面也十分的正直,话说诸葛亮都做到了蜀国的丞相了,那么是不是应该很有钱呢?但是结果好像完全不一样啊,话说在诸葛亮死了之后,刘禅是清点了诸葛亮的遗产,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刘禅竟然

  • 陶谦把徐州给刘备,刘备为什么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一直都说,谦让是一种美德,能够表示出一种不争名利的淡泊之心,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谦让究竟还是不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就值得重新定义了,而且也有很多人拿着别人的谦让理所应当,这样的占有实在是令人厌恶。而历史上,刘备这个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很谦让的,陶谦多次要把徐州给刘备接管,他虽然想要,但是却一直都在拒

  • 二战中,日本在哪次战斗失败后再也无法翻身?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日本,中国很多人都有着咬牙切齿的恨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日本在世界上犯下的累累罪行历历在目。在二战初期,日本还是非常占有优势的,四处猖狂掠夺屠杀。而这让日本开始非常的膨胀,于是就去招惹了美国。美国参战后,日本的气焰一次次的就被打压了。直到这一次战役的爆发,日本再也翻不了身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

  • 越南为什么一直对中国不太友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越南,很多人都会有着非常不好的印象,因为越南总是对中国不太友好。而很多人都非常的不理解。当初的抗美援越,帮助越南将美帝赶走,中国给予越南军事和政治上的支持。但是到后来,越南确忘恩负义,拿着中国的武器反过来打中国人。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中国一次又一次受到越南的冷漠,现在我们就一起通过历史来了解下吧

  • 在战争年代,各个国家军队的伙食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战争年代,要维持军队的战斗力与士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有了良好的士气才可以发挥出最大的战斗能力。为了能够有更好的士气和战斗能力,除开士兵们自己的信仰以外,伙食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在战争年代,不同国家的军队伙食是怎样的吧。我们都知道古时候打仗的时候,一般军队还没开始行动,负责

  • 如果马其顿大军与秦军交锋会是怎样的一种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马其顿是当时欧洲上最强大的帝国,属于希腊的一个城邦。在亚历山大的带领下,马其顿统一了希腊,横扫整个中东,荡平波斯和埃及,征服印度,铸造了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强大帝国。在亚历山大的那个时代,中国那个时候是秦朝,秦始皇当政的时代。如果当时马其顿的士兵不是因为厌战,而不想继续打仗了,那么秦军必定会与马其顿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