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真的杀过吕伯奢吗?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曹操真的杀过吕伯奢吗?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987 更新时间:2024/4/23 11:06:56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里面的曹操是一个反派人物,但也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反派”。其中说明曹操是一个奸雄,自负的情节非常多,他杀掉吕伯奢一家人的事情,一定很多人都知道缘由。但是,这毕竟只是后人的艺术加工,真实历史上的曹操,真的有杀过他们吗?如果有,那么,又和《三国演义》里面所说有多少差异呢?

三国演义中写道:“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说曹操误杀了吕伯奢一家后,逃走的路上又遇到外出买酒的吕伯奢,曹操又将他杀了,陈宫责备他明知错杀吕伯奢一家又杀吕伯奢,大不义。而曹操大言不惭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且不说曹操没有说过这句话,深究起来这个故事也编的太次了!

魏书中有关于吕伯奢记载:太祖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注意,是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曹操正当防卫才杀了几个人。演义中将曹操写作滥杀无辜,而实际上曹操才是受害者。关于‘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曹操肯定没有说过,不过却有书,有关于“宁我负人,毋人负我。”的记载。孙盛杂记中提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

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演义中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便出自于此。但孙盛写的是: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曹操误杀之后是非常悲怆的。这句话还有人这样理解:“宁”,难道,“毋”,没有。连起来就是:“难道(只有)我对不起别人,就没有人对不起我吗?”,曹操是既悲痛自责,又给自己辩解。罗贯中为了黑曹操,直接改成了‘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把这点歧义也改没了,真是煞费苦心啊。

现代人中有人也质疑三国演义中这个故事编的不怎么样,说猪有四绝,吕伯奢家杀猪,不会只有磨刀声,一定还有猪被绑缚的嚎叫声,难道曹操能听到细微的磨刀声,却听不到猪的嚎叫声吗?也许有人会说:《魏书》是曹魏编写不可行,孙盛写的《杂记》是野史,与小说类似,两者都不可信。但我就想问一句:难道演义就可信了吗?曹操实在是冤!好好的一个治世能臣却被说成了乱世奸雄;明明是正当防卫杀了几个人,却被后人杜撰故事说他滥杀无辜。

曹操真的杀了吕伯奢吗?

少年时代,《三国演义》是我读过次数最多的一部古代小说,深深的为里面个性鲜明的人物所折服、倾倒。那时的我,对于曹操,则始终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曹操确实有能力、有抱负;另一方面,曹操行事风格又过于残忍。尤其是他杀死吕伯奢那一段,让人感觉匪夷所思,一个人可以无耻到这种地步吗?

后来,读到陈寿的《三国志》,才渐渐的了解到事情真相。原来,曹操杀吕伯奢完全是罗贯中强行抹黑,那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也是罗贯中的艺术加工。

据《三国志》记载,董卓本想重用曹操,但曹操不领情,回到家乡讨伐他。原文说“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根本没提到吕伯奢这个人。裴松之注倒是补充了三个版本:

一、《魏书》: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注意几个关键点。曹操带有随从,并非一个人;吕伯奢不在家,也就不存在杀他的事情;是吕伯奢的儿子和朋友先动的手,曹操是正当防卫。《魏书》是曹魏政权的官修史书,为尊者讳,可能会隐瞒、篡改部分事实,暂且存疑。

二、《世说新语》:太祖过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太祖自以背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和《魏书》相同的是,吕伯奢也不在家,是他的五个儿子接待了曹操。和《魏书》不同的是,吕伯奢的儿子不仅没有图谋曹操,还殷勤接待,是曹操自己疑心太大,主动杀人。

三、孙盛《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继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这段记载没有提到吕伯奢到底在不在家,而和《三国演义》的情节比较类似,曹操是误以为对方在图谋自己而被迫杀人,后来发现杀错了,这才发出感慨。

综合这三条记载,我们大概可以拼揍出此次事件的真相:曹操逃亡途中,路过吕伯奢家,由于吕伯奢不在,曹操可能和他的儿子们不是很熟,双方闹了误会,这才有了误杀。相比之下,《魏书》因为是曹魏官修史书,最不可靠;《世说新语》带有小说性质,可信度也存疑;而孙盛一向被评价有董狐遗风,极重史德,他的记载应该最接近事实。

但不管是哪个版本,都没有提到曹操为掩盖错误而杀吕伯奢,由此也可以断定,罗贯中为了黑曹操确实够卖力的,强行给他扣屎盆子,这也符合他拥刘反曹的一贯倾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夏侯惇怎么死的?夏侯惇死亡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夏侯惇是曹魏开国元勋,也是和曹操关系最好的人。根据史书记载,在曹魏军营中,能够自由出入曹操账房不需要打招呼的人就只有夏侯惇,可见曹操是非常信任夏侯惇的,要知道曹操可是戒心非常重的人能做到这一步的确不容易。不过夏侯惇的确为人各方面都无可挑剔,而且是最早一批跟随曹操的人,对于曹操来说身边要有一个知己是非

  • 唐朝时期安禄山只是一名胡人为什么有那么大的本事?具体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唐朝时期的历史,说到唐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因为在唐朝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富强的一个朝代,当时的唐朝经济非常发达,老百姓的生活可谓是安居乐业,据说在当时的唐朝,老百姓晚上都不用关门,因为当时根不用担心有小偷的存在,唐朝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也都说明当时的唐朝是非常的

  • 清朝晚期慈禧那么奢侈钱都是从哪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故事,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当时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但是的清朝之所以会灭亡,其实,很大的原因在于当时的领导者。清朝的灭亡也是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灭亡,那么,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是当时清朝时期的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是当时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因为慈禧太后是当时历

  • 古代人是怎么养老的?有哪些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注重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多的保健项目是兴起了,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品质是越来越好了,那么古代因为物资缺乏所以很少有人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所以古代的人大多都很短命,当然了,现在的养老制度是非常的完善的,居民可以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来规避一些灾难和疾病,同时,有条件的人还可以购买

  • 冷兵器时代最大的战役介绍,13年造成7000万人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打仗是非常残酷的,在冷兵器时代士兵上战场基本上就别想着能活着回来了,而且每次战争的战损比也是出奇的高。基本上都采取歼灭的战术,怕留下活口会后患无穷,所以这更是加大了战争的残酷性。那在古代的时候,最大的一场战役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呢?这场战争也是相当惨烈了,一共打了13年,死亡人数高达700

  • 曹冲是被谁害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曹冲的死对曹操的大家非常大,因为曹冲被称为是曹操最聪明的儿子。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我们应该都听说过,也足以证明曹冲的才智的确胜于常人。不过曹冲早夭,年仅12岁便去世了,所以关于曹冲真正的死因也是有了很大的争议。那曹冲到底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下了毒手呢?如果曹冲真是被人害死,那究竟是谁会如此残忍对一个小孩子

  • 庞统如果没有死,会用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谋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一个子午谷奇谋其实很多网友应该是了解的,这个计谋说好也不见得好,说不好吧其实也是挺有意思的,因为魏延一直在说这个计谋了,但是诸葛亮就是不采用了,也有人说了诸葛亮采用了也不见得有用,反正意见真的很多了,最近不少的网友也说了,如果当时的诸葛亮换成是庞统那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

  • 慈禧在皇宫的休闲生活是怎样的?有哪些娱乐设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朝代,同时也是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在清朝早期,当时的清朝还是非常的发达的,老百姓的生活也是很富裕,但是,清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其实,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因为当时清朝实行的闭

  • 太平天国当时为什么不直扑北京推翻清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太平天国运动其实也还是有很多故事的,因为这个运动真的是有太多的研究内容的,其实太平天国运动有一个非常大的谜题就是有人问了,为什么当时太平天国运动部队不直接奔赴北京去推翻清朝呢?其实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有意思的,下面也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太平天国的路线其实是很明智的,他起初的行动就按住了大清

  • 包拯在下葬的时候为什么要用二十多口棺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包拯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其实还是有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因为这个人很厉害,他的铁面无私和办案能力真的是太强了,最近也有不少的人说了,其实他在下葬的时候又玩出了一些新的花样,那就是他在下葬的时候竟然用了二十多口棺材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可别错过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