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甘宁才能比肩鲁肃,为什么不被孙权重用?

甘宁才能比肩鲁肃,为什么不被孙权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80 更新时间:2024/1/11 2:24:54

说到鲁肃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是东吴的谋臣,而且智力超群,如果真要和诸葛亮打一架的话,也不见得会比诸葛亮逊色,其实在东吴还有一个人也是比肩了鲁肃的,那就是甘宁这个人了,虽然甘宁比肩鲁肃但是他却不被东吴的孙权重用,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有的人说是甘宁的人品太差,也有的人说是甘宁性感不好,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甘宁随孙权破黄祖,跟随周瑜破曹操与乌林,救孙权与濡须,更有百骑劫曹营的壮举,被孙权称之为如同曹操手下的张辽。不仅如此,甘宁还是一个有战略思想的将军。诸葛亮有个天下三分理论,其实,甘宁有一个天下两分理论,而这个理论要比诸葛亮的还要早,只不过由于刘备的出现,而后形成了事实上的天下三分,甘宁的这个设想和鲁肃的天下两分理论一样,不被人们重视罢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文武双全之人,却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在周瑜这个大都督之后,孙权先后用了鲁肃、吕蒙,就是没有甘宁的份儿。如果说,周瑜的能力和地位在东吴是无人可以替代的,那鲁肃只是一个战略家,在实战方面缺少经验,尤其是吕蒙,在文武两方面应该和甘宁差不多,但吕蒙当上了大都督,甘宁却连个副都督也不是。那么问题来了,甘宁文武双全,为什么得不到孙权的重用呢?

甘宁不是孙权的老班底

甘宁字兴霸,巴郡临江县人。甘宁年轻时纠集了一批轻薄少年,成立了一支半土匪式的武装,做了他们的首领。他们强取豪夺,连当地的官员也无奈他何,只能是曲意和他们结交,好好接待,有的人甚至为此而丢官。这种状况持续了二十余载。不过,甘宁自己结束了这种生活,坐下来用心阅读了不少诸子百家的书籍,接着便去依附刘表。刘表并不重视他,甘宁转而依附黄祖,黄祖也同样把他当作寻常人养着,甘宁这才到了东吴。周瑜、吕蒙两人都并力推荐引进,孙权认识到甘宁的不寻常之处,待他如同老臣一样。甘宁于是献上了“先取黄祖,再占楚关,然后逐渐谋取巴蜀”的计策,得到了孙权的赞许。

打败黄祖后,甘宁又协助周瑜攻打江陵。江陵一时难以攻克,甘宁献计先直接进占夷陵,并且他自己率军前去顺利拿下了这座城池,于是入城驻守。当时他手下只有几百士兵,加上俘虏,也仅满一千人,却遭到了曹仁五六千人的围攻。面对曹仁的连日攻击,甘宁谈笑自如,派人将情况禀报周瑜,直到周瑜率诸将前来解围。后来甘宁又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的进攻。甘宁当时自己手下有三百士兵,鲁肃又给他增兵一千,让他到上游阻挡关羽。由于甘宁连夜赶赴,关羽失去了渡河时机,只能就地布寨扎营,关羽的行动受阻,两军没有发生大的交战。甘宁守卫的这个地方叫做关羽濑。为此,孙权嘉赏甘宁的功劳,任命他为西陵太守,后被任命为折冲将军。

由此经历可以看出,甘宁不是孙权的老班底,说孙权对待他“如同老臣”,正好说明了他不是老臣,因而也就没法和周瑜、鲁肃、吕蒙这些老臣相提并论。甘宁先后跟随过刘表、黄祖,尽管不受重视,但当时那个社会,一个人跟随过谁,谁就是你的主公,离开了就会被看做是背离。所以说,尽管像新主子如孙权为了事业的需要,为着广缆人才的需要招降纳叛,但一般臣子是不这样看的。正因为如此,孙权可以重视他,但还达不到放手让他统领其他将领的程度。

不被老班底的人员接受

在甘宁阐述他的那番“天下两分理论”时,张昭当时在坐,对他提出了诘难,说:“东吴眼下危机四伏,若是军队真的出征,只怕必定要导致祸乱。”甘宁对张昭说:“国家把萧何那样的重任交给您,您留守后方而害怕变乱,您用什么来追慕古人呢?”从两人的对话可以看出,甘宁向西进军主张的是立即行动,而张昭考虑的是,首先解决内部危机。这本来只是策略顺序的不同,甘宁却把它变成了攻击张昭本人,尤其是,张昭作为孙权的顾命大臣,绝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是你一个新来人员可以说三道四的。对于两人的不同意见,孙权是怎样决定的呢?孙权举起酒杯对甘宁说:“兴霸,今年出征讨伐,就如这杯酒,我决定把它交付给你。你只管努力筹划策略,使我们必定能征服黄祖,那么这就是你立下的大功了,又何必顾虑张长史所说的那些呢!”在这儿,孙权让他只管打仗的事情,却没有说张昭对还是不对。就是让他西征,也只是“筹划策略”,“前部大督”是周瑜也不是他甘宁。

甘宁还和东吴大将凌统有过节。

据吴书记载:凌统怨恨甘宁杀了他的父亲凌操,甘宁经常防备着他,尽量不与他相见。孙权也命令凌统不得仇恨他。曾经有一次在吕蒙的住处宴会,酒喝多了,凌统就拿起刀跳起舞来。甘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也起身说:“我能跳双戟舞。”吕蒙一看苗头不对,说:“你甘宁虽然能,但不如我吕蒙巧。”于是拿着刀和盾牌,将两人隔开。这有点儿鸿门宴上项庄舞剑的意思了!事后孙权知道了凌统的意图,于是让甘宁带兵,另外到半州去驻防。《三国演义》说逍遥津之战甘宁救了凌统,两人冰释前嫌,正史中不见此记载。按照古代人的行为方式,两人共同对敌时是能够同心协力的,无论是枪口对外还是共事一主,都会这样做,但私下场合尤其是酒醉之后,还能够和睦相处,实在是很难说了。

总起来说,有了这些文官武将和甘宁的过节,别说孙权有一个自己培养的吕蒙,就是没有,孙权想重用甘宁,恐怕也会遭到张昭的反对,尤其是凌统,能不能听他指挥,孙权还真的仔细掂量掂量。

甘宁其人缺乏信义

刘表、黄祖为什么不重视甘宁,原因不得而知,但这个半强盗出身的人缺乏信义却是事实。

甘宁厨房中一个童仆曾犯有过错,走来投奔吕蒙。吕蒙怕甘宁把童仆杀了,所以没有及时送回。后来甘宁带着礼物来拜见吕蒙的母亲,当甘宁按规矩要登上厅堂对吕蒙母亲行拜见之礼的时候,吕蒙才叫出那个童仆还给甘宁。甘宁向吕蒙承诺说不杀。一会回到船上,甘宁却将那童仆绑在桑树上,亲自挽弓搭箭将他射死。完事后,甘宁命令船上人再增加几根船缆,自己脱下衣服在船上。吕蒙大怒,擂鼓集合士兵,要上船攻杀甘宁。甘宁听说这些后,故意躺着不起身。吕蒙的母亲光者脚出来劝阻吕蒙说:“主上待你如同骨肉,把军国大事托给你,哪里有因为私怨就想攻杀甘宁的道理?甘宁死去之时,纵然主上不加责问,你作为臣下这么去做也还是违反法律的。”吕蒙一向最是孝顺,听了母亲的话,当即豁然消除了对甘宁的恨意。吕蒙亲自来到甘宁的船上,笑着招呼甘宁说:“兴霸,老母正等您吃饭,快点上来!”甘宁痛哭流涕感叹说:“我对不起您。”便跟着吕蒙一起回去见吕蒙的母亲,十分欢畅地宴饮了一整天。

看看,堂堂一个大男人,和吕蒙的母亲相比,这胸怀差别该是有多大!

就那个时代来说,甘宁杀死一个有错的童仆不算是一件大事,在惜字如金的史书中不值得这样大段描写,但为什么到了甘宁这儿,《三国志》的作者要花费力气来详细叙述呢?恐怕作者就是在做这样的暗示:此人不讲信义,匪性难改。尽管此事涉及到和吕蒙的关系,假如涉及到其他人正面特点,只需一句话就带过了,如周瑜的“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即便是从写作的角度,对比也是非常明显。所以说,尽管作者说甘宁“豁达爽朗胸藏韬略”,但再能打仗,有谋略的人,如果不讲信义,怕是谁也不敢重用。孙权用甘宁,不过是用其勇而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婉容为什么会成为皇后?婉容为何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标注着中国封建史真正的结束了。其实,最开始的清朝还是非常的繁盛兴盛的,没有什么战争的干扰,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期间,清朝国泰民安,还是很不错的,要说到清朝的皇帝,小编觉得康熙皇帝是厉害的一位人物,当时的康熙皇帝在位时间最久

  • 话说袁崇焕是汉奸,为何不直接打开山海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袁崇焕其实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在先前的时候很多人反正说他是汉奸的,我们先不论这个事情,我们要说的就是他既然是汉奸,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打开山海关呢?为什么不直接放清军进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他(崇祯皇帝)相信了谣言,

  • 袁术的地盘其实非常的小,但是他为什么兵多将右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时期的故事很多,是什么刘备,孙权,曹操能说上好几天,但是其实在三国的前期,也就是东汉的末年,也还是很多的故事可言的,就好比袁术和袁绍还有曹操这三个人之间的故事了,话说我们感觉的话,袁术的地盘到是不大的,但是袁术的兵将却怎么用也用不完的感觉,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是错觉还

  • 唐朝第一美人是谁?安乐公主为什么想要当女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一个盛产美女的朝代,唐朝的经济也是非常的发达的,大家非常熟悉的唐诗产生于此,而且,当时唐诗的出现也是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不仅如此,唐朝的综合国力非常的强大,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形容的唐朝经济,作为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有着功不可没的功劳,当时的李渊推翻了隋朝的统治成立了唐朝,后面,李世民继位,

  • 康熙雍正乾隆,作为皇帝谁的功绩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清朝的皇帝,有三位不得不提,那便是康熙、雍正和乾隆了,这爷祖孙三代算是清朝最有名的皇帝了,他们在位期间,都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使得当时的中国在总体势头向下的情况下,能够逆势上涨,“康乾盛世”也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盛世。今天我们就来比较一下,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位皇帝,哪一

  • 二战德国为什么一直攻不下英国?英国靠什么守住德军攻势?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二战时期的德国在欧洲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但是在和英国对战时却迟迟久攻不下,为什么英国能防御德军如此密集的攻势呢?其实英国在科技技术方面并不比德国差,而且英国利用了两个自己的优势使德军完全没办法施展自己拿手的闪电战,战况一直被拖延了下去。不过还好英国最后坚持了下去,如果连英国都沦陷了的话,那德国可能就不

  • 清朝乾隆母亲是谁?她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当时的皇帝还是很多的,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灭亡就标志中中国的封建史结束了,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清朝有一位皇帝非常的特别,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帝,一生活了八十八岁的高龄。这样的年纪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是绝无仅有的,那么,这位高

  • 红楼梦中贾母为什么那么喜欢宝玉和黛玉?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一部著名的小说叫做红楼梦,说到红楼梦小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这部名著是当时历史上非常著名的。同时和另外三部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是四大名著。那么,红楼梦这部小说主要讲述的就是当时封建社会上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以贾宝玉,林黛玉的悲情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落

  • 白起攻陷楚国只要七万人,为什么王翦需要六十万?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与王翦,都是战国时期秦国的大将,同时也是战国末期四大名将之一,可以想象他们二人的实力。既然同是秦国大将,免不了会被拿出来做一些比较,就比如,秦国对楚国的战争中,白起时期,只用了七万人就攻陷了楚国都城,而王翦时期,却发动了足足六十万人。为什么他们面对同一个对手会相差这么多?难道是王翦不如白起吗?白

  • 司马懿自己为什么不当皇帝?司马家族一共当了几代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不理解,为什么司马懿篡权后等到他孙子司马炎才当上皇帝,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怎么就不想称帝呢?司马师和司马昭不知道想不想当皇帝,但是司马懿恐怕是真心不想当。司马懿曾向曹丕发过誓终身当魏国子民绝不叛变,而且司马懿发动政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自保,毕竟司马懿一生都在做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