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灭亡之后,为什么十七年之后东吴才灭亡?

蜀国灭亡之后,为什么十七年之后东吴才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41 更新时间:2024/2/10 2:59:28

三国时期群雄纷争,最后剩下了三个实力最强的,各自建立一个国家,形成三足鼎立的形式。然而,分久必合,作为都拥有一统天下的决心的君王,谁不希望能够结束这样的乱世,成为新时代的开者,因此,三国之间也必然会有争斗。而在这争斗中,实力相对最弱的蜀国最先灭亡,但是让人不解的是,时隔十七年,东吴才被魏国灭掉。那么,为什么这中间会相差那么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即晋武帝(265年-290年在位)。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晋宣帝司马懿之孙、晋景帝司马师之侄、晋文帝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对于司马炎来说,结束于战争不断的三国时代,建立了西晋王朝。不过,早在公元263年,司马氏掌握大权的魏国就消灭蜀汉了,但是,直到17年后,西晋才正式消灭东吴。那么,问题来了,蜀汉东吴灭亡时间相差17年,这段时间司马炎在干什么呢?

首先,在魏蜀吴三国中,刘备建立的蜀汉是最先灭亡的。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分兵遣钟会邓艾诸葛绪三路进攻蜀汉,迫使刘禅投降,标志着蜀汉的正式灭亡。不过,在蜀汉灭亡后,连续发生的几件事情,导致司马炎等了17年才正式消灭东吴。根据史料记载,咸熙二年(265年),司马昭去世,司马炎袭父爵晋王,数月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自己,国号晋,建都洛阳,改元泰始,标志着西晋王朝的正式建立。

由此,对于司马炎来说,虽然建立了西晋,但是,其当务之急还是要稳定自己的皇位,而不是出兵进攻东吴。对于司马氏来说,经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等人的努力,虽然掌握了曹魏的大权,但是,对于曹操家族及其相关的势力,却并没有放弃对司马氏的反抗,比如三国历史上的“淮南三叛”,就让司马氏疲于奔命。在此背景下,虽然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但是,其依然要安抚各方势力,确保西晋内部的稳定。此外,对于刚刚占据的蜀汉,西晋也需要时间却消化。而这,自然延缓了司马炎进攻东吴的进程。

不过,在笔者看来,导致司马炎等了十多年才去灭亡东吴的原因,主要还是“秦凉之变”。根据史料记载,秦凉之变是发生在西晋初年的一场动乱,由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发起的反抗晋王朝的战争,从泰始六年开始到咸宁五年年末结束,历时九年。自公元270年——279年,也即接近十年的时间中,西晋王朝都在忙于平定这场叛乱。具体来说,河西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于泰始六年(270年)发起反抗,秦凉之变由此开始。公元271年,秃发树机能联合北地胡攻金城攻打金城,在青山击杀凉州刺史牵弘。

最后,由于晋军连连战败,司马炎寝食难安,又命贾充镇守关中。直到公元279年,西晋才平定了这场叛乱。在历时九年的秦凉之变中,为了平定河西鲜卑,司马炎几乎将晋朝名将尽数派遣至西北战场,前后丧失了了四名驰骋西北的封疆大吏,损失了数万精锐士兵。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当时的西晋王朝不可能对东吴用兵。公元280年(天纪四年)5月1日,面对西晋王朝的大军,东吴皇帝孙皓自知大势已去,选择向西晋投降。由此,在蜀汉灭亡后的第十七年,东吴才正式灭亡。

三国时期,蜀国于公元263年被魏国灭亡,然而时隔十七年,吴国才被打败,结束了三国纷争的局面。东吴在蜀汉灭亡之后独自面对强大的魏国,竟然还能支撑十七年之久,而且当时吴国内部还有纷争,如果没有内乱,说不定还会更加长久,是否翻盘也未可知,不得不说吴国的实力确实是非常强大了。那么,为什么吴国会有这么强大的实力?

为什么吴国在蜀国灭亡后十七年才亡国

三国最后的结局是归于晋国。司马昭的时候,就下令大举进攻蜀汉。后来邓艾直接攻到了成都,蜀汉刘禅投降,蜀汉一国也就直接灭亡了。三国里面灭亡最早的就是蜀汉了,要是刘备泉下有知,会不会痛恨当初在长坂坡的时候直接不要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

然而东吴的灭亡却要比蜀汉晚很多,据统计,应该是在蜀汉灭亡之后十七年。那么为什么司马炎居然一点都没有着急去灭亡东吴呢?

首先一个就是,邓艾和钟会的谋反,这对于北方的曹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对于内耗是非常严重的。而司马炎最终取代曹魏,也是一个极为重大的政治变动,不仅仅人心不稳,而且内部的反对势力都纯纯欲动,这个时候,内部尚且不安稳,如果敢于对外佣兵呢?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休养生息,稳定政权,是一个最正确的选择。等到内部稳定了,再对外一战,这是用兵之法的本来之道。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东吴方面的问题所决定的。当时东吴方面的君主是暴君孙皓,这个人在历史上恶名昭著,甚至超越蜀汉的亡国皇帝刘禅。刘禅最起码还有仁慈之心,还是有点可爱的。孙皓则全没有人样。在这样的暴君治下,东吴很明显内部越来越乱,最后分崩离析。甚至孙皓还在的时候,就会闹出起义或叛变。这样可以直接大大消耗掉东吴的实力,又何须晋朝动手呢?

而且,我们知道袁绍的两个儿子在对付曹操的时候,一旦曹操进攻就联合,一旦曹操撤退就互相敌对、开战,可见政治家的特点就是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如果晋朝选择进攻东吴,在面临压力之下,东吴想必会团结一心抵御外敌。那还不如放任他们自毁长城,自我毁灭。

最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时东吴还是掌握的水军上优势。由于多年以来积累的军事经验,东吴的水军底蕴还在,如果晋朝不能够整出像样的水军,很容易就重蹈赤壁之战的覆辙,所以,一方面晋朝要加紧时间打造属于自己的水军,另一方面要选择合适的水军统率。因为并不是没一个人都可以率领水军的。

即使强如曹操这样的用兵高手,也向世人宣告了自己难以驾驭水军。更不要说一般的将领了。所以晋朝也要花时间去物色出色的水军将领。最终杜预、羊祜成了最合适的人选。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可以。

所以东吴的灭亡,是当时的时势使然,不得不为,晋朝方面也是不得不如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马超为何被蜀汉闲置?刘备为什么不信任马超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马超虽然被刘备封为五虎上将,但马超在蜀国的处境一直不是很好,经常处于闲置状态,所以就有很多朋友问为什么马超会被刘备闲置呢?这可能就要从马超为什么愿意归顺刘备开始说起了。马超之所以会选择刘备,只是因为他们都有曹操这样一个共同的敌人,而且当时马超也没必要和刘备为敌,当时刘备的势力已经在慢慢崛起了。而刘备

  • 三国中刘备为何更喜欢带上关羽而不是张飞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刘备的运气真的好,两个结义的兄弟都是当时是的人中豪杰,关羽、张飞二人都是当时的“万人敌”,作战英勇,对刘备又忠心耿耿,刘备前期名声不响的时候都是靠着这两位兄弟打响的名头。虽然他们三兄弟关系都很不错,但是刘备每次更喜欢带上二弟关羽,而不是三弟张飞,这是为何呢?下面就和小编一

  • 历史山的匈奴人到底是白人还是黄人?匈奴为什么会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上是有很多的朝代,每个朝都有各自的特点。当然了,早期的中国就是游牧民族和少数民族相互斗争的过程,这些以外,还有一部分总是蓄意谋反的人群,他们就是当时的匈奴,说到匈奴最典型的就是当时秦朝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抵御匈奴了。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有关匈奴的故事,历史山的匈奴人到底是白人还是黄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不是二世亡国就是爆发权力的更替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中,许多朝代都会在二世继承人这里出现问题。要么直接亡国,比较有名的例如秦二世胡亥和隋炀帝杨广;要么就会为了争夺皇位爆发惨烈的斗争,比较有名的例如唐太宗李世民和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很多朝代不是二世亡国就是爆发权力更替呢?中国历史

  • 文成公主进藏之后是怎样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和亲的活动,其中比较出名的有西汉时期的昭君出塞、唐朝时期的文成公主入藏等。可能有很多人都知道,她们远嫁之后给当时的王朝带来的,虽然有过和平,可是这种和平太过短暂,而且她们本人的命运,也并不是后世所说的歌功颂德一般的幸运。那么,在唐朝,文成公主进藏之后的生活又是怎样呢?这

  • 清朝灭亡后皇族后裔们都去了哪里?是怎么生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清朝,说到清朝还是有很多人都是在议论纷纷,很多人对清朝都是印象最深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清朝的很多文化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而且清朝晚期西方文化也是传入中国,那么,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皇帝也是有非常多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清朝灭亡后

  • 唐朝灭亡的外敌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历史朝代,即便存在时间再长久,也还是会有消亡的一天。盛世唐朝也不例外,经历过海晏河清的安宁祥和,也经历过战乱频发,国力即便曾经强盛,最终也还是会归于灭亡。那么,唐朝又是怎样灭亡的呢?一般来讲都是内忧外患,那么,唐朝时期的外患是什么,他最大的敌人是谁呢?这个敌人到底有多强大,能够把唐朝毁灭到如此

  • 为什么历史上农耕民族总是打不过游牧民族?游牧民族有哪些厉害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清朝时期的历史,说到清朝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清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了,清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最后的毁灭也是标志着中国的封建史正式的结束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议论清朝时期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厉害非常大方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因

  • 蒙毅、蒙恬一人手握重兵一人是秦始皇心腹,秦始皇死后为什么不扶持扶苏反而等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始皇的丰功伟绩其实也还是有说不尽的话的,但是秦始皇在立太子这件事情上却一直都是拖着的,所以最后秦国才会出事比较乱的情况,当时秦始皇死的时候,蒙毅、蒙恬一人手握重兵一人是秦始皇心腹大臣,这个时候其实他们应该要去扶持扶苏的,但是当时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直接就在那等死,什么也没有做,所以这让人觉得

  • 曹操为什么把汉中看作"鸡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汉中的战略意义当然很重要,但是对曹操和刘备双方来说,紧要程度有区别。对刘备来说,汉中是门户咽喉。如果没有汉中,割据四川就是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完全没有能力主动进攻,哪怕防御也只能是被动防御。所以,汉中必须控制在自己手里,才有战略主动权。从曹操的角度来说,争夺汉中,主要是压制益州的刘备,让刘备在益州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