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已看出不妙,为何不拼死相谏?

刘备伐吴的时候,诸葛亮已看出不妙,为何不拼死相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94 更新时间:2024/3/8 23:22:37

说起三国中蜀汉的重要的转折点,应该就是刘备伐吴之后的大败了,此次夷陵之战蜀军被陆逊火烧连营,溃不成军,死伤惨重,刘备后来也因此事身心俱损,不久就在白帝城去世,从此蜀汉开始走向衰弱。其实当时刘备准备伐吴的时候,聪明如诸葛亮早就已经看出此战不妥,但是为何诸葛亮没有拼死劝住刘备呢?

刘备东征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诸葛亮没法劝谏。

江东背盟,关羽毁败,荆州尽失,这不算完,孙权还得寸进尺,欲进图蜀,当如此局面,刘备可能装傻充愣,当作啥事没发生?且蜀汉统治集团以荆楚士人为核心,现下桑梓尽失,刘备倘若没任何反应,试问对内如何交代,如何维系人心士气?

东吴已经大兵压境,刘备如果跑去北伐,和曹魏胜负姑且不谈,打得火热之际再挨孙权背后一刀,这种神奇的一坑摔两回,恐怕不是刘备所为。

看似东征是选择题,其实根本没得选,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这是政治仗,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

所以,“事后诸葛亮”的那段评论就一目了然了:

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刘备一定会采纳法正建议,但仍然可能东征。什么意思?也即法正在世也很可能赞同东征。

东征是两弱相攻,很可能导致曹魏渔翁得利,三国鼎立的局面轰然倒塌,但在孙权集团践踏国家核心利益,捎带还咄咄逼人准备进犯益州的局面下,刘备集团压根没选择,就算是砒霜也得睁眼吃。

需要注意的是,法正死于建安二十五年: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

易言之,法正目睹了整个荆州事变,作为刘备集团谋主,面对如此重大变局,不可能不分析谋划。也即诸葛亮之叹恐有所本,并非臆测。

在一超二弱的态势下,与孙权集团的大规模火并不可行又不得不行,怎么推演都是曹恐赢,这种纠结属于法正,恐怕也属于孔明

面对拿了荆州拿益州,铁了心要两弱相攻的孙权集团,又能如何?

末了,刘备大军一动,荆州事变后高冷了两年的孙权集团求和了,即便在夷陵大胜之余,仍然是孙权闻先主住白帝,甚惧,遣使请和。事实证明,友谊是打出来的。

正如邓芝说孙权所言:

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脣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於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奉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权默然良久曰:“君言是也。”

必须摆出不惜两弱相并,同归于尽的战略姿态,才能逼迫孙权打消吞并益州的念头。

由此可见,大举东征是当时蜀汉的唯一选项,诸葛亮未公开反对不足为奇。至于认为孔明是碍于诸葛瑾的关系,恐招来刘备猜忌,故杜口不言云云,这真是办公室政治典范,幼稚可笑之至,不值一驳。

一言以蔽之,东征错在战术,而非战略。刘备这十来年所当者破,所击者服,信心爆棚,在开局大优的情况下侧敌侧水进兵,结果彻底玩脱,这就不是庙算所能预料了。

譬如黄权的谋划就很稳健,估计诸葛亮要点赞:

将东伐吴,权谏曰:“吴人悍战,又水军顺流,进易退难,臣请为先驱以尝寇,陛下宜为后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项羽的死对于后世有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的事迹,每个人都会有所了解,或多或少的,也许都会对项羽产生一些敬佩之情。有的是敬佩他军事才能,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都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案例,有的是敬佩他的仁义,虽然说刘邦因此而活,给项羽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但是这份仁义却是其他人不能够相比的。只是,这位霸王最终还是没有选择回到故地东山再起,他的死对

  • 秦始皇的传国玉玺遗失后,后面的皇帝怎么办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皇帝用玉玺在诏书后面盖章的场景,只有盖过章的诏书才有效,否则其他人是不认的。其实玉玺最早始于秦始皇时期,当时的秦始皇的玉玺被称为传国玉玺,天下仅此一个,后世许多朝代都是得到此物之后才名正言顺的称帝,但是后来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经过多年的战乱已经遗失,那么后来的皇帝怎么办呢?很

  • 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史古代皇帝制度有哪些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和皇帝,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都是古代很有历史气息的朝代,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特点,古代是有皇帝制度的。在古代皇帝代表着最高权力,皇帝有着独一无二的权利和威望,不管皇帝说什么,其他人都要无条件的服从,那么,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发展史有哪些弊端呢?具体的一起来看看吧!中

  • 诸葛亮为何不顾蜀国国情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后期,诸葛亮的屡次北伐,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有些过了头了。不仅仅是诸葛亮,还有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同样进行了很多次的北伐,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能够完成复兴汉室的重任,蜀汉尽管存在了数十年,最终还是灭亡了。然而,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当时三国各自的实力背景,蜀汉很明显是最弱的,这一点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但是

  • 古代有王母娘娘吗?王母娘娘叫什么?王母娘娘为什么举办蟠桃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母娘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母娘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形象,其实,大家接触到王母娘娘这个人物大多还是因为西游记了。因为西游记中总是有王母娘娘的身影,而且,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了。那么,古代有王母娘娘吗?王母娘娘叫什么?王母娘娘为什么举办蟠桃会?是因为想着长寿吗?具体的一起来看

  • 历史上的古代名将们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我们说起古代名将,好像都是英勇无匹,个个都能以一敌百,更有甚者,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像历史上的项羽、吕布、张飞、赵云好像都是这等人物,其光荣事迹一直流传至今。但是现代人更加讲究科学,现在一个人能打五个人就已经顶天了,哪里能有人能打一百个。我们不禁就会对这些古代名将产生疑问,他们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

  • 古代的六艺五德具体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渊源流畅的,中国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故事的,那么,在当时的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典故和民族文化,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古代的六艺五德具体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其实,这些都是当时非常美好的一种传统美德文化,古代的很多人也是以这个为标准进行学习,具体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中国

  • 盘点《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两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学价值,也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罗贯中通过历史与小说相结合,创造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但是因为毕竟是小说,为了情节的需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张冠李戴或与史实不符的现象。其中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就最为悲催了,罗贯中为了刻画出

  • 武则天真的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其实很多网友都对这个人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是第一任女皇帝了,而且也是最后的一位,她的历史功绩也非常的丰富,但是最近小编看到很多的网友都说了这个武则天好像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轻生儿子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虎毒不食子啊这是真的吗?皇家无父子,

  • 郭嘉和荀彧谁厉害?郭嘉和荀彧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和荀彧算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左臂右膀,但是两人在短短的5年内相继离开了曹操。其实要说官职的话,荀彧出任尚书令肯定是要比郭嘉一个军师祭酒要高,但两人平时也并不分高下,而且还是好友关系。荀彧在朝中非常具有声望,所以曹操需要荀彧的这份声望做事,毕竟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把百官们搞定也是不行。而郭嘉则是专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