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不顾蜀国国情坚持北伐?

诸葛亮为何不顾蜀国国情坚持北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3/8 23:22:17

三国后期,诸葛亮的屡次北伐,在我们现在看来,似乎是有些过了头了。不仅仅是诸葛亮,还有姜维在诸葛亮死后同样进行了很多次的北伐,但是两个人都没有能够完成复兴汉室的重任,蜀汉尽管存在了数十年,最终还是灭亡了。然而,我们可以来了解一下当时三国各自的实力背景,蜀汉很明显是最弱的,这一点诸葛亮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他仍旧坚持北伐,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广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此千古名词隆中对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倒背如流,而其中“待天下有变”之谋,更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策,令后世无数兵家对诸葛亮敬为天人,举为谋略家之祖。

卧龙初现,三分天下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称卧龙,东汉末年琅琊郡人(今山东临沂),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是当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诸葛亮少年时便聪慧过人,后师从名士,因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和鬼神莫测的谋略,以至当时有“卧龙、凤雏得一而安天下”的说法。

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的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的奇谋让刘备茅塞顿开。在追随刘皇叔之后,诸葛亮是得遇明主,而刘备更是对他言听计从。此后诸葛亮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等奇谋连出,助刘皇叔取荆州、定川蜀、平汉中,实现了隆中对时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匡复大汉之是时间的问题了。

夷陵之战,刘备输光了蜀国北伐的本钱

公元234年诸葛亮第六次北伐中原,因病去世于五丈原。不禁令人扼腕叹息,天妒英才。然而以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计绝古今之智,前赴后继六出祁山,为何没能一统中原匡复汉室?这只能说诸葛亮生不逢时。

当初隆中对时他对刘备献策曰“待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秦川,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但当他北伐时以是物是人非了,原来计划当中的荆州没了,上将关羽死了,准备率益洲之众出秦川的雄主刘备也于章武元年(公元221年)的夷陵之战后去世身亡。

而蜀国多年积攒的兵马钱粮毁于一旦,可以说夷陵之战刘备输光了所有的本钱,匡复大汉以遥不可及,所以刘备才会忧愤而亡。正如诸葛亮在其千古绝句出师表中言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当时只占据川蜀的蜀国地狭人稀,其人力物力以不足以问鼎中原了。

纵观诸葛亮数次北伐举倾国之兵也不过二十几万,关、张、赵、马、黄等五虎上将也都以去世,以至有了“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境地,廖化何人?不过是关羽帐下的一名低级将官,在诸葛亮去世后只能靠降将姜维来支撑蜀国。

那么夷陵之战后,三国各自的兵力又是多少呢?

魏国:总兵力在65万左右,西线雍凉为10万,南线荆豫10万,东线徐扬10万,中部洛阳15万(其中10万是机动兵力,用于防备诸葛亮北伐),北线20万人,防备游牧民族(让他们变得很乖)。

蜀国:总兵力在15万左右,北线汉中7万,东线永安3万,成都各据点5万。(刘禅投降时,成都最低有1万兵力,作为守城方,应付邓艾小菜一碟)

吴国:总兵力在25万左右,主要部署在长江沿线据点。20万防备魏国,5万防备蜀国。

也就是说魏蜀两国交战兵力对比是20万对11万。“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出自《晋书.宣帝本纪》

北伐实则无奈之举,不北伐蜀国会更快地灭亡

而以二十几万兵马想要进军中原,不要说攻城略地,就连站岗放哨都稍嫌不足。那么诸葛亮为何还要北伐?

在即无友军,更无后援的情况下,光是劳师远征就以犯了兵家大忌,诸葛亮做为一位旷世兵家不可能不懂。他之所以北伐不过虚张声势,用的是兵法之中的扰敌之策,并没有希望过北伐成功,因为他知道也不可能北伐成功。

正如他的继任者姜维所说“魏强而蜀弱,若不主动伐魏,座等吴、魏来攻,蜀国必危矣”,实践证明一切,在姜维屯田避祸后,魏国大将钟会、邓艾伐蜀一战成功。当初诸葛亮的亦师亦友水镜先生在听道他辅佐刘备后,仰天长叹道“孔明随得其主,然不得其时”。

直至近代,著名三国历史学家易中天认为,诸葛亮的北伐注定失败原因有三:曹魏非速亡之国,益州非进取之地,诸葛亮非将略之才。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在易中天看来,更是疑点重重:

“如果说一个将军打了败仗你就要杀他,你有多少将军可杀?蜀国人才本来就少,这不是让亲者痛、仇者快吗?”

易中天表示,蜀国内部很不稳定,荆州集团、东州集团、益州集团三股力量相互抵制。为了平息内乱,诸葛亮实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徇情枉法。对于马谡的处理只能是四个字:从重从快。

诸葛亮虽未能一统中原匡复汉室,但却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誓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有王母娘娘吗?王母娘娘叫什么?王母娘娘为什么举办蟠桃会?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母娘娘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母娘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神话形象,其实,大家接触到王母娘娘这个人物大多还是因为西游记了。因为西游记中总是有王母娘娘的身影,而且,印象最深的就是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了。那么,古代有王母娘娘吗?王母娘娘叫什么?王母娘娘为什么举办蟠桃会?是因为想着长寿吗?具体的一起来看

  • 历史上的古代名将们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每当我们说起古代名将,好像都是英勇无匹,个个都能以一敌百,更有甚者,说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像历史上的项羽、吕布、张飞、赵云好像都是这等人物,其光荣事迹一直流传至今。但是现代人更加讲究科学,现在一个人能打五个人就已经顶天了,哪里能有人能打一百个。我们不禁就会对这些古代名将产生疑问,他们真的能够以一敌百吗

  • 古代的六艺五德具体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历史是渊源流畅的,中国的历史上还是有很多非常精彩的故事的,那么,在当时的历史上也有很多的典故和民族文化,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古代的古代的六艺五德具体指的是什么?都有哪些?其实,这些都是当时非常美好的一种传统美德文化,古代的很多人也是以这个为标准进行学习,具体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中国

  • 盘点《三国演义》中最被低估的两位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学价值,也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英雄辈出,罗贯中通过历史与小说相结合,创造了《三国演义》这本名著,但是因为毕竟是小说,为了情节的需要很多地方都出现了张冠李戴或与史实不符的现象。其中河北名将颜良文丑就最为悲催了,罗贯中为了刻画出

  • 武则天真的杀死自己的两个亲生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则天其实很多网友都对这个人感觉只有一个,那就是武则天是第一任女皇帝了,而且也是最后的一位,她的历史功绩也非常的丰富,但是最近小编看到很多的网友都说了这个武则天好像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两个轻生儿子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解谜分析看看,虎毒不食子啊这是真的吗?皇家无父子,

  • 郭嘉和荀彧谁厉害?郭嘉和荀彧真实关系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郭嘉和荀彧算是曹操统一北方的左臂右膀,但是两人在短短的5年内相继离开了曹操。其实要说官职的话,荀彧出任尚书令肯定是要比郭嘉一个军师祭酒要高,但两人平时也并不分高下,而且还是好友关系。荀彧在朝中非常具有声望,所以曹操需要荀彧的这份声望做事,毕竟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不把百官们搞定也是不行。而郭嘉则是专门

  • 一代女皇武则天叫什么名字?关于武则天真实姓名的几种猜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武则天,基本上没有什么人会觉得陌生,就算不了解她的生平事迹,但是有一点,一定是很多人都了解的,那就是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但是,就算对她的生平很了解,有一点却也不一定弄得明白,那就是她的名字。“武则天”这个名字,是后世的叫法,她的一生有很多种称呼,但是我们所希望了解

  •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败给市井无赖刘邦?他对自己还不够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随后刘备建立大汉王朝,开启了历史新的篇章。作为后世的一个旁观者,相信大家更喜欢的多半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而不是出身市井无赖的小混混刘邦。其实项羽有太多机会可以赢得这场战争,可是他却没有把握住,实在让人惋惜。那

  • 唐朝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永生不灭,即便是如同盛世唐朝,最终也有灭亡的一天。唐懿宗李漼,虽然不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唐朝的灭亡,可以说与他不无关系。毕竟,一个朝代不管是建立也好,灭亡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是一个长期积累以至于最终建成或崩塌的过程。唐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那么,他在唐朝历史

  • 唐朝为何会灭亡?唐朝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永生不灭,即便是如同盛世唐朝,最终也有灭亡的一天。唐懿宗李漼,虽然不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唐朝的灭亡,可以说与他不无关系。毕竟,一个朝代不管是建立也好,灭亡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是一个长期积累以至于最终建成或崩塌的过程。唐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那么,他在唐朝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