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败给市井无赖刘邦?他对自己还不够狠!

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败给市井无赖刘邦?他对自己还不够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913 更新时间:2024/3/8 23:21:57

楚汉战争最终以刘邦的胜利而告终,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随后刘备建立大汉王朝,开了历史新的篇章。作为后世的一个旁观者,相信大家更喜欢的多半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西楚霸王项羽,而不是出身市井无赖的小混混刘邦。其实项羽有太多机会可以赢得这场战争,可是他却没有把握住,实在让人惋惜。那么项羽为何会败给市井无赖刘邦呢?其实也是因为他对自己还不够狠!

项羽一生,只对自己狠过一次,那是在巨鹿。

当时他的伯父,也是他生命前期的领路人,项梁,刚刚战败而亡。自己的阵营内,楚怀王心忌惮他,主将宋义压制他。对面,则是王离带来的大秦精锐边防军团,将盟友赵国军队重重围困。一边还有秦军主帅章邯,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打援。

于千难万险的绝境之中,项羽爆发了,他喑呜叱咤、风驰雷击,斩宋义,破王离,降章邯。

这样的一番大胜,当然有着各种原因,但归根结底,在于项羽对自己狠了。斩杀宋义,他使自己与楚王摊牌,只能以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为止,没有缓和余地。对战王离,他沉船、破锅、烧帐,把自己和麾下军队置于不速胜即死亡的境地中。因为无路可退的狠,项家的深厚根基、项羽的英雄无敌、楚军的骁勇善战,全部发挥出来,成就了西楚霸王的美名。

使人遗憾的是,巨鹿之外,项羽并没有真正对自己狠过。

在他年少时,学书学剑学兵法,都是草草了事,不能狠下决心,精益求精。这造成他基础浅薄,尽管早早的就有“彼可取而代之”的远大志向,却缺乏实现志向的正确策略和深厚修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城”,他与前两者全部无缘,虽然凭借自己举鼎拔山的战斗天赋,攻城无所不克,但只落了兵法的最下乘。一人之力,一军之力,永远比不过众人之力,天下大势。

招降章邯,项羽威望达到顶峰,军力也达到顶峰,这是他最好的时机,天下似乎已经在他手中。但面对不安定的二十万秦军降卒,他没有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深入研判形势,找到妥善解决方法,而是简单粗暴的一坑了之。此举极大削弱了自身的力量和支持的民心,亲痛仇快,是他走向失败的关键一步。

最后的机会在咸阳城下,如果项羽能狠下心来,克服自己的犹豫和心软,攻占函谷关后,不听项伯的劝阻,不设鸿门宴,而是一鼓作气击败刘邦军,虽然天下走向难以预测,但除去了刘邦这个最大对手的威胁,项羽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鸿门宴放走刘邦,项羽败局已定,但他本来能够晚一点才和心爱的虞姬痛苦分离的,可在国都的确定上,他又一次没有对自己狠下心来,贪图富贵安逸,不愿艰苦创业,放弃居高临下、表里山河的关中,选择四战之地彭城。以至坐看刘邦迅速壮大,自己却不得不四处救火。不到五年,被围垓下。

最后一次,十面埋伏,美人垂泪,项羽想对自己狠了,却发现已经没有意义,纵能溃围斩将,也不得不自刎乌江。功名霸业,尽付流水。

项羽的对手刘邦,却正是一个对自己非常狠的男人。

他敢当重任。沛县起义之初,队伍里的精英人物,如萧何、曹参等,害怕事败后被诛九族,不敢担任首领,这时刘邦站了出来,接受大家推荐,成为义军之首,立为沛公。正是这次押上身家性命的赌博,开启了刘邦最终的帝王之路。

他不畏风险。鸿门宴设在敌人的大本营,犹如龙潭虎穴,刘邦为了打消项羽的疑虑,明知是羊入虎口,仍然冒着随时被杀的危险亲自前往,并凭借自己的谦恭和机智全身而退,为汉军争取了到发展壮大的时间。以对自己的“狠”,赌项羽对自己的“不狠”,刘邦赢了。

他从善如流。韩信平定齐地后,派使者见刘邦上书,请立为假齐王,当时刘邦正被项羽所迫,形势危急,看完书信,又气又急,大骂起来。一旁张良见情况不妙,悄悄踩了一下刘邦的脚,刘邦立刻反应过来,狠下心压制住自己的情感惯性,改口骂道,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干嘛当假王。并即时册封韩信为齐王。韩信这才率兵前来会合,在垓下一举获胜,成就大汉王朝三百余年伟业。

对自己狠,意味着要不忘初心,依据最终的目标,进行权衡取舍,像修剪树木那样,将多余的枝条果断放弃,从而凝聚全部精力实现自己的追求。

对自己狠,意味着要迈出“舒适区”,吸纳新知识,获得新本领,从而在新的环境里依旧保持强大的竞争力。

对自己狠,意味着要保持理性判断,时时注意克服虚荣、傲慢、恐惧等不良情绪,从而在迎面到来的一个个选择中,给出最优的答案。

力能举鼎拔山的项羽,最终败给了游手好闲的刘邦,决定性因素就在于,一个对自己不够狠,一个对自己够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永生不灭,即便是如同盛世唐朝,最终也有灭亡的一天。唐懿宗李漼,虽然不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唐朝的灭亡,可以说与他不无关系。毕竟,一个朝代不管是建立也好,灭亡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是一个长期积累以至于最终建成或崩塌的过程。唐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那么,他在唐朝历史

  • 唐朝为何会灭亡?唐朝灭亡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没有一个朝代可以永生不灭,即便是如同盛世唐朝,最终也有灭亡的一天。唐懿宗李漼,虽然不是唐朝的末代皇帝,但是唐朝的灭亡,可以说与他不无关系。毕竟,一个朝代不管是建立也好,灭亡也好,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定是一个长期积累以至于最终建成或崩塌的过程。唐懿宗,是唐朝倒数第四位皇帝,那么,他在唐朝历史

  • 刘邦是怎么从一个混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大汉的开国皇帝刘邦,其经历实在传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布衣皇帝,打破了之前战国时期的贵族阶级垄断,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崭新的篇章。要知道刘邦的当年只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说的好听一点是个公务员,其实当时的刘邦和街头上的市井混混没什么区别。令人好奇的是,刘邦是怎么从一个混混一步步当上皇帝的呢?要想真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南方汉人没有办法收复中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五胡乱华,衣冠南渡,晋室南迁,华夏大地遂开启第一次以南北为界的大分裂时期。中国历史,统一是常态,分裂是变态。只要是分裂时期,总会有人高举统一大旗,力图重建大一统政局。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统一大旗举得最高的是南方。毕竟这是从北方逃难而来的高门大族建立之政权,向来以神州正朔、华夏正统自居,看不起

  • 历史上真的有空城计一说吗?空城计的主角真的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的空城计是非常的有名,一人一城就吓走司马懿十万曹军,此事一直被作为诸葛亮的经典事迹流传至今。但是《三国演义》毕竟只是文学作品,其中很多事件要么与史实相差甚大,要么就是张冠李戴。那么历史上真的有空城计一说吗?空城计的主角真的是诸葛亮吗?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看过三国演义的许多

  • 大诗人孟浩然是怎么死的?真的是因为吃鱼而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诗,总是古代文学里不容忽视的一个种类,诗虽然说很多朝代都有,但是能够登峰造极的,也就只有唐朝了。唐朝诗人里,孟浩然想来很多人都很熟悉,他的诗作能够流传至今,并且为很多人所知,这对于他来说,也是很希望看到的吧。但是,这位诗人的一生,却结束在了一条鱼的身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孟浩然居然是因为吃了一条鱼

  • 关羽张飞赵云谁厉害?正史和演义中分别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张飞和关羽还有赵云很多网友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几个的武力值都还是比较接近的,所以关于他们到底是谁更加厉害这这个说法也还是有很大争议的,有的人说张飞别看那么弱其实要厉害很多,别看赵云万人迷,其实关羽隐藏实力更加厉害,所以下面我们就分别从正史和演义中来看张飞和关羽还有赵云谁更加厉害吧,感兴

  • 中国的骑兵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骑兵在古代到底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现在的影视作品中,经常会看到两军交战时,骑兵互相冲锋的大场面。在古代那个交通不便,骑行工具只能靠马的的年代,骑兵在当时的兵种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机动性和战斗力都是普通士兵所不能及的,历史上就出现过许多精锐的骑兵部队,比如三国时曹操的“虎豹骑”和公孙瓒的“白

  • 为何《三国演义》中将刘备的形象刻画得如此仁德伟岸?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历史巨著一直都受到广大历史爱好者的喜欢,但是随着大家对三国历史了解的逐渐加深,人们开始对《三国演义》产生了诸多质疑,其中大家意见最大的一点便是《三国演义》中将刘备的形象刻画的过于仁德正面了,反观曹操却被极意抹黑。那么为何《三国演义》中将刘备的形象刻画得如此仁德伟岸呢?《三国演义》

  • 为什么鸿门宴上项羽没有杀了刘邦?只是因为项羽太过仁慈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在为项羽没能在鸿门宴上杀了刘邦,这个自己日后最大的敌人,而感到可惜,但是我们毕竟是站在后人的角度上,在已经知道事情的结果的基础上去惋惜。但是,如果结果不是这样,势必就会有另一套想法冒出来。那么,项羽究竟为何没有杀掉刘邦,难道只是因为他的仁慈吗?我们不妨来看一看当时的局势,想一想,如果刘邦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