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俩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为什么结果差别那么大?

明朝俩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为什么结果差别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7 更新时间:2024/1/25 8:25:57

明朝有两位皇帝,都曾御驾亲征,一位一战把敌人打吐血,平安了35年,一位一战被敌人生擒。这两位皇帝是谁呢?就是明成祖朱棣和明英宗朱祁镇

朱棣北伐在历史上非常著名,这位不光坐在金殿上威风,打起仗来杀敌更是威风,他以后的皇帝很少有能和他相比的。朱棣可算是一生戎马,五次亲征北伐,打服了鞑靼、瓦剌和兀良哈,在第五次北伐胜利回师后病逝。

朱棣第一次、第二次北伐打得最漂亮,第一次大破五万蒙古铁骑,第二次一战把瓦喇打吐血,35年不敢窥视中原。

朱棣第一次北伐后,瓦剌开始蠢蠢欲动。1413年(永乐十一年),瓦剌军进驻胪朐河,窥视中原。1414年(永乐十二年)二月,朱棣御驾亲征,在三峡口击败瓦剌一股游兵。明军行至勿兰忽失温,3万瓦剌军依山分三路阻击,朱棣派骑兵冲击,引诱敌兵离开山势,然后用大炮轰击。朱棣亲率铁骑杀入敌阵,瓦剌军败退。朱棣又乘势追击,兵分多路夹击瓦剌军残余,把瓦剌军彻底打吐血,此后35年不敢再偷看中原。

35年之后,瓦剌胆又肥了。正统十四年(1449),也先兵分四路进攻明朝,自己亲率精骑攻大同。英宗朱祁镇在王振怂恿下,率领号称50万(事实上只有20万)大军御驾亲征。大军到达大同后,王振听说前方明军被也先打得惨败,便让朱祁镇回师。可明军在回师途中,王振想带着大军到老家耍耍威风,可走了没多久,他怕大军踩了他的庄稼,大军又原路返回。这样一折腾,也先的蒙古铁骑就追上了。

朱祁镇率明军主力来到土木堡,瓦剌军迅速包抄,切断水源。明军断水二日,兵马饥渴难熬。英宗和王振急欲摆脱困境,遂遣使往瓦剌军营议和。王振下令全军移营觅水,人马争路,相互践踏,军阵大乱。也先乘机指挥精骑从四面入阵。明军惊恐,指挥失灵,一场混战,明军惨败,朱祁镇被瓦剌军生擒。

朱祁镇被生擒后,表现得还算够爷们。这是后话,咱就不说了。都是当皇帝,都是御驾亲征,朱棣为什么一战把瓦剌军打吐血,朱祁镇为什么一战被生擒呢?归根结底还是领导水平问题。朱祁镇9岁登基当皇帝,但当家主事的是张太后和“三杨”,他每天就和太监王振一块玩,而且被王振洗脑了。1446年,张太后和“三杨”相继去世后,朱祁镇才正式当家主事,但真正说了算的是王振。朱祁镇亲征瓦剌,实际上是被王振绑架的,他自己一点主意都没有,王振又不懂行军打仗,带兵出来只是为了玩,结果就把五十万大军玩进去了,把朱祁镇的皇位玩没了,他自己也被朱祁镇第一保镖樊忠一锤砸死了。由此可见,皇帝没有主见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标签: 御驾亲征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伯奢一家阴谋不浅,曹操杀他并没有误会,而是他做得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吕伯奢,曹操,历史解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为了贬低曹操,着重的渲染了曹操错杀吕伯奢一家的故事,写的情节可以说是十分的精彩。但是这毕竟仅仅是小说之言,这种说法太过于主观,而且其中演绎的成分太多。那么罗贯中在写这段历史的时候,究竟是借鉴了哪里的资料呢?关于这一段历史主要是记载《魏书》和《魏晋世语》当中,根据《魏书》的记载,

  • 伊邪那岐:日本诸神的父亲,也是日本神话的起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伊邪那岐,天照大神,历史解密

    伊邪那岐,日本神话中的父神,伊邪那岐的妻子是其妹伊邪那美。其既是是日本诸神的父亲,也是日本神话的起源,并由此衍生出日本神话中诸神的出现,可以说其是日本神话中最重要的神灵之一,出现在日本神话的各个角落。因为当时的国土是漂浮在汪洋中,十分不稳定,于是众天神就诏示命伊邪那岐和 伊邪那美去修固国土。二神站在

  • 韩信被诱杀后,萧何望着他的尸体,仰天长叹说了12字,道破其中原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秦朝末年,君王无道,天下大乱,各路英雄开始角逐天下,而刘邦和项羽则是最突出的两个人。刚开始的时候,刘邦的势力很弱小,完全不是项羽的对手,但是刘邦是个有野心的人,为了获得最后的胜利,他开始装弱小,并暗地蛰伏等待时机,最终击败了项羽,问鼎中原霸主,建立了汉朝。韩信经萧何举荐被刘邦任为大将军,为汉朝的建立

  • 从安史之乱结束到唐朝灭亡,这一百多年到底发生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为什么晚唐这么长的时间段没人论述。“说《三国志》者,在宋已甚盛,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鲁迅这是鲁迅先生叙述的,为什么说三国那么流行的原因。说三国,在北宋就是一种潮流了。这句话来叙述你得疑惑也恰好,那么为什么少有人说晚唐一百

  • 都知道刘备伐吴失败了 你知道损失究竟有多惨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刘备,刘备,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的三大战役,第一是北方袁绍和曹操的官渡之战,第二是曹操和孙权、刘备的赤壁之战,第三则是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很巧合,曹操、孙权、刘备这三位三国的最大主角都参与了其中两场战争。曹操一场防守,一场进攻;刘备也是一场防守,一场进攻;只有孙权两场全是防守。最终的结果,曹操一胜一负,刘备也是一胜一负,只

  • 皇子对厨师动手,皇帝却斥责皇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朱元璋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性格,似乎是普遍存在于每个人身上并且很难抹去的,一百个人,那么在性格上就会有一百种不同。虽然性格会存在不同,但是也会存在诸多相同。比如暴戾的人,那么普遍的都会以残暴为主要行事方式;再比如懦弱之

  • 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改革的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苏联,戈尔巴乔夫,历史解密

    内容(1)指导思想推行多元化指导思想多元化,实质上是指苏联共产党不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再把共产主义作为苏联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否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用别的思想或主义作指导。新思潮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推行的一套理论。(2)政治上推行多党制和议会政治政治上推

  • 吕布于临杀前大喊7字,本可改写为三国历史,曹操听到后竟没有重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三国,吕布,曹操,历史解密

    毫无疑问,因为汉末中央政府官府政冶黑喑,王权瘦弱乏力,因之对地区过多放权,因此造成了各界割据阵营拥兵自重,战争连续不断暴发。这时汉朝的朝纲错乱,老百姓备受恶果,延绵几百年大汉气数好像已近,青春不败莫不垂涎天地,至少像三国曹操、三国刘备、袁绍等人全是在那样的背景下出类拔萃,变成另一方主宰。时期的动荡,

  • 赵括是个“纸上谈兵”的庸才还是个优秀的官二代?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战国,赵括,历史解密

    赵孝成王七年(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境内长平展开决战。在这场决定天下大势的战役中,赵孝成王急于求胜,临阵换将,犯兵家之大忌。结果赵国大败,主将赵括阵亡,数十万士兵降后被杀,赵国从此一蹶不振。一百多年以后,司马迁著《史记》,记述了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故事。经司马迁描述,赵括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成为

  • 窦怀贞是怎么收纳七旬老太太 为了保住官位博取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窦怀贞,历史解密

    虽说官字两张口,在面对百姓时可以獠牙毕露,但做官也有做官的难,只有上边罩着,下边捧着,自己才能混的稳当,所以混到位极人臣时多半已经变成人精,唐朝的窦怀贞就是例子。毕竟身居庙堂之高,抬头便看到龙颜,低头又是百姓吃饭的嘴,夹在中间的人必然如履薄冰,好在升迁的路上,他早已练就了城墙般厚的脸皮,节操这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