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为了夺取天下,为什么要背叛刘邦?

韩信为了夺取天下,为什么要背叛刘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293 更新时间:2024/1/20 16:41:54

每个朝代建立之后,皇帝对曾经跟他打天下的臣子都会进行大换血,一方面是为了稳固天下,另一方面也是由于这些人功劳太大,皇帝无法封赏,这些人的存在会给皇权造成一定的威胁,所以刘邦在建立汉朝之后,对汉朝初期的功臣进行了疯狂的洗劫,这也使得很多人不得不造反,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汉朝刚刚建立时,因为刘邦对这些有功劳的重臣并不是十分信任,然而碍于天下的流言,他又不能直接砍了这些人的脑袋,所以他就把韩信软禁在了京城,所有的兵权都收到了自己的手中,然而这样的软肋也没有改变韩信造反的命运,最终这个人选择了造反,并且随着自己加入,所有的亲人都被他连累了。那么对于他来说,为什么没在手握兵权的时候造反,反而在自己被软禁之后,冒险处理他和刘邦之间的关系呢?我们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 与蒯通有密切的关系

在打天下时,韩信是刘邦团队中的一员重将,所以他派韩信去攻打齐国,对于齐国72座城池联合防御韩信就算兵力再强,也没有在短时间之内拿下,这对刘邦的压力非常巨大,所以在背地里他又派了一个人去游说齐国国王,这个人就是郦食。

虽然是一个文臣,手中没有一兵一卒,可是这个人仅仅凭借着对天下形势的了解,又去游说齐王投靠了刘邦。这对刘邦来说是一件好事,可是对韩信却是一件打脸的事情。他身边有一个人叫蒯通,在齐国被一个文臣拿下之后,他就多次对劝说韩信为自己考虑。

作为一支数十万的军队,连续一年的进攻,竟然没有撼动齐国的大门,然而一个文臣竟然三两句话就拿下了齐王,这对韩信来说是件不光荣的事情。在管通的鼓动之下,齐王刚刚投诚,韩信就率军返回,此时齐王以为韩信是接受了刘邦的命令,回来接手城池,所以对于这支军队,齐国丝毫没有防范,这也给了韩信机会,在城防松懈之下,韩信很容易就拿下了齐国。这是韩信和刘邦之间第一次产生裂痕,这次事件与管通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他背后撺掇韩信,那么韩信也未必会在这时候选择回攻其国,并且威胁刘邦给他齐王的位置。

二、 被形势所逼

对于韩信的军事能力,他在楚汉纠缠的时候,表现的非常强大,同时他也是刘邦团队中唯一一个可以和项羽抗衡的将领。但是韩信身上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缺点,这个人虽然打仗能力突出,可是政治能力却稍有不足。为了镇压这些曾经有军功的大臣,刘邦不能在没有罪名的情况下杀了他们,而是选择说服了他们手里的兵权,把他们软禁在京城里。

除此之外,韩信身边还有两个人时时刻刻监视着他,分别是灌婴曹参,这二人在沛县的时候就跟随着刘邦,可以说是刘邦最铁杆的心腹。所以在韩信刚刚准备造反的时候,这个消息就被吕后追到了,他本人也被吕后直接控制了,最后在长安被杀死。

如果论打仗的能力,他在战场上厮杀的技术,刘邦团队中没有任何一个人是韩信的对手,可是要想坐稳天下,光有打仗的能耐是不够的,还要有极高的政治手腕,在这里刘邦就比韩信高出了好几个等级。韩信在用人以及政治能力方面,与刘邦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不管是手握重兵的时候,还是被软禁在京城的时候,韩信造反,胜利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所以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小编认为韩信也是有心造反,也是听信了别人的教唆,但也是情势所逼,明明知道自身的不足,但为了活命也不得不拼死一搏,但没想到计划还没实行就被吕后给算计了。

标签: 韩信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绿林军刚开始为什么会饥寒交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绿林军,汉朝,历史解密

    饥民纷纷离开城邑,流亡进入山野湖泽,挖野菜树根为食。可饥民实在是太多了,甚至于连野菜树根都不够吃,有的饥民之间还会发生打斗。这样的纠纷多了,就需要推举一些有威望的人出来做领袖以便裁决,这样的饥民领袖,在新市(今湖北京山东北)是王匡,王风,在南郡(今湖北江陵)是张霸,在江夏(今湖北黄冈)是羊牧。随着灾

  • 清修《明史》可信吗?清修《明史》有哪些失实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明史,历史解密

    清修《明史》有失实之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清朝在康雍乾时期,对明史的编撰进行了多次严格的增删、政审,深究到细节的历史真相和具体情节有很多隐晦不言。另外此期间清朝不但严禁民间修明史,否则一律杀头,还同时焚毁了大量明代的原始史料,并对有关蒙古、清的各种明朝原始资料做了系统的销毁和篡改,对"皇明""甲申"等

  • 古代第一美男潘安到底有多好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潘安,西晋,历史解密

    “焚香出门迎潘岳,不羡牵牛织女家”,在鱼玄机眼里,感动了无数女儿家的牛郎织女的爱情都不值得一提。因为这人世间还有个潘安,一个让上至中年妇女,下至青葱少女都为他倾倒的美男子。人间有这般珠玉,又何必羡慕天上神仙。而珠玉潘安,他的“美”,更是多面的。首先,他有着绝世的容颜美。《世说新语》曾记载,“潘安有姿

  • 要不是韩信、英布等人的叛变,项羽还会输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项羽,汉朝,历史解密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强到什么程度呢?古人对他素来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纵观其一生经历,项梁战死疆场时,他虽孤依无靠,但却更加所向披靡,锐不可当,巨鹿一战,身陷绝境,他以非凡的胆量跟智慧,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终是功成封王,威震天下。起兵八年,身经70余战,没有一次败绩,一柄长枪,

  • 阿房宫是否存在成谜题 考古发现并未建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建筑,阿房宫,历史解密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秦始皇(公元前259~前210年)在消灭六国统一全国以后,在都城咸阳大兴土木,建宫筑殿,其中所建宫殿中规模最大的就是阿房宫。一座绝世宫殿建筑,承载了项羽二千多年的悲伤,以及文人墨客说不尽的激情与梦想。如今,考古学家终于找到了它的确切所在,但这仅仅只是一个

  • 他是秦始皇手下一员大将,自己称帝活了103岁,坟墓却无处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皇帝自古以来都是短命鬼。超过60岁的,都特别少见。大部分皇帝更是在二三十岁时就直接驾崩。皇帝之所以短命,这和他们的生活环境是有直接联系的。很多皇帝早早的就泄了精元,酒色掏空了身体。再加上繁杂的工作,能够长寿才是怪事。能够超过60岁的皇帝,整个历史长河都找不到多少。岁数超过百岁的,更是难寻。然而有位皇

  • 关宁铁骑和清朝骑兵的第一次野战对决是在什么时候?其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关宁铁骑,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崛起,开始虎视眈眈,不断在辽东攻城略地。明朝廷在出兵抵御过程中,竟然发现,衰朽不堪的明朝军队体制下,传统明军已远非八旗兵的对手,屡战屡败。痛定思痛,一批有识之士,如孙承宗、袁崇焕等边将,开始有意识地把提升军队战斗力、建立一支能与清军抗衡争锋的军队为首要任务。著名边帅、军事家孙承宗大

  • 乾隆皇帝创造出的一项伟大发明,宫女终于不用遭罪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清朝尽管是距离近现代最近的一个朝代,但它依旧是一个封建王朝,而且由于统治者轻视工匠,抵触技术,导致清朝时中国的科技依旧十分落后。不过,中国人的经验总结能力是出众的,即使在清朝时期严重缺乏科学理论的情况下,依旧有不少发明诞生。比如身为皇帝的乾隆,就曾有一项发明,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实用。而这项发明,与解

  • 举人到底有什么特权 为什么秀才会拼命的考取举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举人,秀才,历史解密

    在古中国的职位升级上,有两个方式,一是武人二是从文,武就是参加军队通过大大小小的各种战斗得到自己的战功再通过战功的多少上面的人来决定怎么升级,虽然看似很容易都是相对应的危险也是很多的,参加军队的一般都是已经把自己的生死致之度外了,相对于武来说文更好,再说了和平年代哪里有那么多打仗的事情发生。而文就是

  • 吴三桂哪里来的胆子敢绞死永历?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永历,明朝,吴三桂,历史解密

    永历和吴三桂见面时曾经有这样一段对话:三桂进见,初甚倔傲,见王长揖。王问之谁?三桂噤不敢对。再问之,遂伏地不能起……王切责曰:“汝非汉人乎?汝非大明臣子乎?何甘为汉奸叛国负君若此?汝自问汝之良心何在?”……崇祯皇帝自缢而亡,尸体被曝光在宫廷之外,被别人砍掉了头,死后也不得安宁,南明永历皇帝是被吴三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