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如何完成灭六国的传奇的?连出六位明君历史少有

秦国如何完成灭六国的传奇的?连出六位明君历史少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702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6:39

我们都知道,秦国摒弃了传统的父传子继承方式,而是用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从而产生了六个兄弟君王,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而秦穆公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登上王位,成就了秦国的春秋霸业。要说起这些事情,我们还得从春秋之初,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秦襄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一位正式的国君,他是秦庄公次子,本来国君这个位子是他的哥哥世父的。不过他们的爷爷跟西戎打仗战死,而世父又是一个孝子兼热血青年,当时就撂下一句话,不给爷爷报仇,不杀了西戎首领决不还家。虽然报仇并不能挽回什么,但是报仇的确过瘾,于是世父就把管理国家的重任让给了弟弟,自己则带兵去西戎报仇。

襄公去世后,其子文公继位。文公具体哪年出生的,史书中并未记载。不过他从公元前765年到公元前716年,做了整整五十年国君。活活把太子熬死了,不过太子死了不要紧,事情的转折就出现在这里。文公去世之后,因为太子已经不在了,所以继位的人选只能是孙子辈了,于是孙子继承了王位,为秦宪公

但是秦宪公继位之时只是一个七八岁左右的小孩子,哪里懂得什么国家大事,再加上秦国此时与西戎打得不可开交。遇上这些军政大事,小孩子肯定无法处理,于是权力逐渐集中到了几个大臣手里。史书上记载宪公的成就:夺取荡社,俘虏芮君,消灭荡氏,迁都平阳。其实呢都是弗忌、威垒和三父这三个辅政大臣干的。臣子大权在握,国君年幼无助,大多数权臣是无法做到像周公那样毫无私心的,这三个大臣尝到了权力带来的滋味后,越来越放肆,也越来越大胆。宪公在二十二岁之时,刚刚开始亲政,就莫名其妙的死了。和这三个人没有关系吗?如果是巧合,那的确是太巧了。

宪公留下来三个儿子,老大太子赢说,老二赢嘉,老三赢曼。既然说三个权臣尝到了甜头,那么后面他们也想要继续把权力捏在手中,依葫芦画瓢还是得立最小的人当国君。于是幼子赢曼成为了国君,叫做秦出子,继位时仅仅5岁。

秦出子当了6年傀儡,被大庶长三父派人谋杀。至于为什么谋杀,猜不透!但是可以看出一点,这个时候他们已经只手遮天了,国君都能够被他们随意处置,还有什么不敢做呢?赢曼死后,他的哥哥也就是太子赢说被立为国君,史称秦武公

秦武公班师回朝

秦武公命是真的好,要是一开始是拥立他当国君,可能死的就是他了,折腾过去折腾过来,最终自己又还是当上了国君。不过此时的秦武公还算机灵,前面活生生的例子就摆在他眼前,于是他借讨伐敌人为借口,带兵去了华山脚下,在此屯兵,打不过难道还躲不过吗?在这里秦武公一边练兵一边打仗,培养亲信增强实力。一晃三年过去,秦武公觉得时机差不多了,班师回朝,顺手就办了三个辅政大臣,灭其三族。

秦武公做了20年国君,他有个儿子叫白,可能是因为年幼,秦武公并未将王位传给他,而是传给了自己弟弟赢嘉,赢嘉33岁继位,是为秦德公。反正秦德公运气好,什么都没做也没经历过什么危险就做了国君。不过可惜命短了点,当了两年国君就去世。这就是第一代三兄弟都当了国君的案例,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

秦穆公

秦德公也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赢恬,二儿子嬴载,三儿子嬴任好。秦德公去世之后,长子顺理成章继承王位,为秦宣公,当了11年国君,三十出头也去世了。虽然秦宣公儿子多,但是都很小,他也担心会出现权臣只手遮天的局面,为了秦国的江山社稷万古流长,就传位给了二弟赢载,是为秦成公。没想到的是二弟更短命,在位4年就去世,去世的时候子嗣情况跟哥哥差不多,孩子都太小。怎么办?弟弟现在二十来岁,给他得了,国家交给小孩子还是不放心啊。于是三弟继承了王位。

而这个三弟就正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秦穆公!穆公在位39年,励精图治,灭了西戎十多二十个国家,开辟千里国土,终成霸业!

而秦德公的三个亲儿子,也都依次当了秦国国君,分别是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不过等到国家稳定之后,秦国还是走回了父传子的传统继承方式,不过值钦佩的是老秦人在秦非子封侯之初到穆公称霸这两百多年间,在西陲边疆能够站稳脚跟,这种立贤不立长的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后世子孙成就千古霸业打下了基础!而秦国两代出了六君王,也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

标签: 春秋秦穆公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揭秘:“禽兽王朝”的开国君主高洋有多荒淫残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高洋,字子进,鲜卑名叫侯尼干,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高洋的父亲高欢和兄长高澄都是东魏王朝的权臣,基本完全掌握了东魏王朝的朝政大权。高洋在他们二人的基础上成功地以禅让的形式(实则是以逼迫的方式)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王朝。长期以来,高洋都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反面教材,他种种荒淫残暴的做法造成了极其

  • 刘备晚年为什么要选择称帝 刘备此举是阴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晚年为何要称帝,是仁义还是阴谋?刘备晚年为何称帝?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相当简单,其实它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内部是存在许多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首先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其实都有称帝的愿望,都想称帝,但是这仨人都没有,或者说不敢先

  •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司马懿为何不再对蜀国动手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可谓是热血沸腾,同时很多人会对孔明之死些许有点遗憾。不过可能大家会没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逝世后,重心就到了曹魏吴蜀的政权上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诸

  • 赤壁之战中如果曹操死掉的话,对三国格局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曹操虽败却并未丢失自己的性命,为什么呢?大家可能会认为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其实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这其二吗,便是在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后,令数万铁骑只追不杀,把曹操渐渐的赶到了刘备的地盘,曹操自己也知道,这周瑜想借刘备之手杀他,然后刘备就会招来复仇大军,周瑜便可坐山观虎

  • 他是蒙古西征欧洲的统帅,至今让西方人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拔都,蒙古,历史解密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主帅名叫拔都,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第二个儿子。因才华出众,而且也和兄弟们最友爱,所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吉思汗死后,拔都奉太宗窝阔台之命,西征欧洲。公元1236年秋,拔都召集各路兵马,驻扎在伏尔加河营地,商议进军方略,并于当年冬季进兵。首先底定里海北方各部,然后进军俄罗斯,经过五年

  • 福康安和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福康安,乾隆,野史秘闻

    福康安跟乾隆,两者之中站了一个孝贤皇后,父子关系纯属戏说 !不管是二月河,还是高阳,还是金庸,又或者是于正这些毫无底线影视编写者,他们只是为了自己作品的需要,所以将福康安跟乾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描述成了父与子的关系,而不是君与臣的关系。毕竟,这样故事才会更有看点嘛!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私人杜撰,这样子

  • 杨仪颇受诸葛亮的信任与重用,为什么最后自杀身亡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仪,蜀汉,风云人物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颇受诸葛亮重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仪投奔蜀汉阵营后,一直追随着诸葛亮参加战事。诸葛亮去世后,他部署退军情况。而在诸葛亮生前决定的是蒋琬接替他,杨仪为中军师。所以杨仪并非是诸葛亮的接班人,那杨仪为什么最终会自杀身亡呢?其实杨仪确实很有才能,诸葛亮

  • 百济出兵征讨新罗,结果在哪位唐朝将领的攻击下被灭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百济,唐朝,文史百科

    百济,是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现在的韩国)建立的国家。百济出兵征讨新罗,结果在新罗和唐朝的联合攻击下被灭国了,而领军人物正是苏定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显庆四年(659年),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同年冬,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

  •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是怎么回事?李存勖如何打胜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唐灭前蜀之战,李存勖,战史风云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925年(后唐同光三年)九至十一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遣军攻灭前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唐(923—936年)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891年,

  • 康熙最有才的儿子,为何被雍正幽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最有才的儿子,为何被雍正幽禁?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九子夺嫡是贯穿康熙朝中后期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就连睿智的康熙帝也为此事绞尽脑汁,最终也没能处理好。在康熙这九位才干出众的儿子中,最有才华的非皇三子胤祉莫属了,然而,这位才华横溢的皇子却最终落得一个被幽禁致死的结局。胤祉生于康熙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