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战史风云>北京保卫战:于谦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北京保卫战:于谦粉碎了瓦剌军企图夺取北京的野心,明王朝转危为安

所属分类:战史风云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811 更新时间:2023/12/26 22:55:12

于谦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明初, 元顺帝妥欢帖木尔被逐出中原, 逃到蒙古草原, 蒙古族亦分裂为鞑靼、瓦剌和兀良哈三部。元朝残余势力仍继续打着元朝的旗号与明朝对抗, 成为有明一代北部的严重边患。

朱元璋朱棣, 不断派大军征战, 特别是明成祖朱棣, 曾先后5次“亲征”, 下决心要消灭残元势力。经过多次打击, 使蒙古的鞑靼和瓦剌两大集团受到很大挫折, 在以后的20多年中, 明朝北部边防基本平静。明王朝进入中期后,皇帝昏庸, 奸臣当道, 军队腐败, 边备松弛。而瓦剌的势力却在不断壮大。

正统二年 (1437年) , 顺宁王脱欢剿灭鞑靼部, 又统一了瓦剌部, 拥立元朝皇族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 自称丞相。正统四年 (1439年) , 脱欢死, 子也先继嗣, 称太师淮王。他乘明朝大耗国力征讨麓川之机, 屡犯塞北, 并大力经略四方, 希图重建昔日元朝的统治。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瓦剌军趁机进攻。明军仓促应战兵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英宗被俘,史称“土木之变”。瓦剌虏去英宗后, 居为奇货, 在重军进逼的同时, 利用英宗阵前要挟, 以谋取军事上的胜利, 并伴以政治讹诈和经济索取。

土木之役, 大明天子蒙尘、精骑劲旅尽丧土木,险些使明朝走上北宋的“靖康之难”,明朝似乎要重演宋室南渡的历史悲剧。

宋靖康元年 (1126年) 八月, 金军在斡离不和粘军的统率下, 分两路南下犯宋。金兵一路攻城掠池, 长驱直入至黄河, 与十余万宋兵夹河对阵, 金兵击战鼓通宵达旦, 宋兵竟不战而溃。年底, 金兵临汴京, 城中宋兵仅数万人, 一战即败, 京师城陷。金许议和, 索巨额金、银、帛。靖康二年 (1127年) 四月, 金虏徽、钦二帝、后妃、宗室及百官三千人北去, 北宋亡。宋朝在开国之初, 宋太祖为防止重现唐朝晚期藩镇割据的局面, 以文抑武, 奉行“守内虚外’的方针, 边防力量一直非常薄弱, 最终为金国所灭。然康王赵构南渡称帝后, 虽有岳飞韩世忠等大将屡败金兵, 奈何赵宋不思进取, 一味求和, 偏安江南, 因而不能收复失地, 使徽、钦二帝客死异域。最后, 更招致亡国于蒙古的下场。

十月, 瓦剌也先乘战胜之余威, 以送驾还朝为名, 挟英宗一路破关而入, 重兵直压北京。明廷接战报后, 京师立即戒严。所幸, 在于谦和主战派官员的激励下, 皇太后和景泰帝朱祁钰打消疑虑, 决心保卫北京。泰帝朱祁钰命于谦提督各营军马, 将士皆受节制。于谦亲自披挂甲胄, 站在队伍前列, 泣以忠义激谕三军, 人人感奋, 勇气百倍, 准备迎击瓦剌军。

十月十一日, 也先挟英宗直抵北京城下。他原来估计明军不堪一击, 北京旦夕可下,及见明军严阵以待, 锐意受挫。十三日, 明军同瓦剌在得胜门外展开激战。于谦事先在路边空舍内设下伏兵, 再派少量骑兵诱敌深入。数万瓦剌骑兵呼啸追来,明军神机营火炮、火铳齐发, 同时, 伏兵骤起, 前后夹击, 大败瓦剌军。也先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中炮而亡, 瓦剌兵死伤惨重。接着, 也先又在西直门和彰义门吃了败仗。5天激战, 皆被击败, 也先感到沮丧, 瓦剌军士气低下。

大败瓦剌军于北京城下同时,于谦对其施展的一系列诱降、胁和等政治阴谋, 采取毫不示弱地坚决回击的立场, 迫使也先主动向明求和,送回英宗朱祁镇。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使明廷避免了重蹈“宋室南渡”的历史覆辙。

北京保卫战也重创了蒙古军队, 迫使也先退兵。在遭此打击后, 也先再也没有实力组织大规模的侵扰明朝北疆的行动, 瓦剌由此一蹶不振。

更多文章

  • 秦国如何完成灭六国的传奇的?连出六位明君历史少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春秋,秦穆公,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秦国摒弃了传统的父传子继承方式,而是用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从而产生了六个兄弟君王,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例。而秦穆公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登上王位,成就了秦国的春秋霸业。要说起这些事情,我们还得从春秋之初,秦国被正式列为诸侯说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秦襄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第一位正

  • 揭秘:“禽兽王朝”的开国君主高洋有多荒淫残暴?

    野史秘闻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洋,南北朝,野史秘闻

    高洋,字子进,鲜卑名叫侯尼干,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高洋的父亲高欢和兄长高澄都是东魏王朝的权臣,基本完全掌握了东魏王朝的朝政大权。高洋在他们二人的基础上成功地以禅让的形式(实则是以逼迫的方式)取代东魏,建立了北齐王朝。长期以来,高洋都是中国历代帝王中的反面教材,他种种荒淫残暴的做法造成了极其

  • 刘备晚年为什么要选择称帝 刘备此举是阴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刘备称帝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晚年为何要称帝,是仁义还是阴谋?刘备晚年为何称帝?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相当简单,其实它也并没有那么简单,其实内部是存在许多更加深层次的原因的。首先刘备曹操孙权这三个人,其实都有称帝的愿望,都想称帝,但是这仨人都没有,或者说不敢先

  •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后,司马懿为何不再对蜀国动手了?

    文史百科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文史百科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想必都知道,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争斗可谓是热血沸腾,同时很多人会对孔明之死些许有点遗憾。不过可能大家会没注意到,在三国演义中孔明逝世后,重心就到了曹魏吴蜀的政权上了,为什么事情会变成这样了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其实这里要说的就是司马懿和诸葛亮的性格,诸

  • 赤壁之战中如果曹操死掉的话,对三国格局有哪些影响?

    战史风云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战史风云

    赤壁之战,曹操虽败却并未丢失自己的性命,为什么呢?大家可能会认为是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其实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这其二吗,便是在诸葛亮与周瑜之间,周瑜在赤壁打败曹操后,令数万铁骑只追不杀,把曹操渐渐的赶到了刘备的地盘,曹操自己也知道,这周瑜想借刘备之手杀他,然后刘备就会招来复仇大军,周瑜便可坐山观虎

  • 他是蒙古西征欧洲的统帅,至今让西方人胆寒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拔都,蒙古,历史解密

    蒙古第二次西征的主帅名叫拔都,是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第二个儿子。因才华出众,而且也和兄弟们最友爱,所以继承了父亲的王位。成吉思汗死后,拔都奉太宗窝阔台之命,西征欧洲。公元1236年秋,拔都召集各路兵马,驻扎在伏尔加河营地,商议进军方略,并于当年冬季进兵。首先底定里海北方各部,然后进军俄罗斯,经过五年

  • 福康安和乾隆到底是什么关系 他到底是不是乾隆的儿子

    野史秘闻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福康安,乾隆,野史秘闻

    福康安跟乾隆,两者之中站了一个孝贤皇后,父子关系纯属戏说 !不管是二月河,还是高阳,还是金庸,又或者是于正这些毫无底线影视编写者,他们只是为了自己作品的需要,所以将福康安跟乾隆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描述成了父与子的关系,而不是君与臣的关系。毕竟,这样故事才会更有看点嘛!当然,这并不是他们私人杜撰,这样子

  • 杨仪颇受诸葛亮的信任与重用,为什么最后自杀身亡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杨仪,蜀汉,风云人物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颇受诸葛亮重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杨仪投奔蜀汉阵营后,一直追随着诸葛亮参加战事。诸葛亮去世后,他部署退军情况。而在诸葛亮生前决定的是蒋琬接替他,杨仪为中军师。所以杨仪并非是诸葛亮的接班人,那杨仪为什么最终会自杀身亡呢?其实杨仪确实很有才能,诸葛亮

  • 百济出兵征讨新罗,结果在哪位唐朝将领的攻击下被灭国?

    文史百科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百济,唐朝,文史百科

    百济,是扶余人南下在朝鲜半岛西南部(现在的韩国)建立的国家。百济出兵征讨新罗,结果在新罗和唐朝的联合攻击下被灭国了,而领军人物正是苏定方。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百济恃仗高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显庆四年(659年),新罗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同年冬,唐朝已决意东征百济,但苏定方此时

  •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是怎么回事?李存勖如何打胜这场战役?

    战史风云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后唐灭前蜀之战,李存勖,战史风云

    后唐灭前蜀之战是925年(后唐同光三年)九至十一月,后唐庄宗李存勖遣军攻灭前蜀的战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后唐(923—936年)是五代政权之一,李存勖所建,定都洛阳,历三世四帝,国祚共十四年。它取代了后梁,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8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