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唐朝书法家,为何得到李白、杜甫的共同推崇?

这个唐朝书法家,为何得到李白、杜甫的共同推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943 更新时间:2024/1/30 17:55:38

此人便是李邕,生于公元678年,字泰和,是现今武汉人。李邕年少时受到父亲的影响,喜欢写作以及读书,古代人写作可是没有电脑的,他们都是要用毛笔来写,李邕非常用功练字,且又很有天赋,经年累月下,字练的十分好看,二十多岁时便有一代书法大家的风范。后来李邕踏上了仕途之路,先是从校书郎做起,最终官至北海太守,实乃一方封疆大吏。

官位做大以及名气传出去后,李邕便有些狂傲。公元725年时,唐玄宗从泰山封禅回来,路过汴州。当时李邕是陈州刺史,距离不远,得知此事后,立刻前来觐见唐玄宗,为了拍唐玄宗的马屁,中年后很少动笔的李邕还特意写了几篇文章,交给唐玄宗过目。唐玄宗看后,颇为满意,嘉奖了李邕一番。这让李邕更为膨胀,直接放言说依照自己的才华足以去当宰相。本来这话若是私底下说也没有什么,但李邕却当太多人面如此放言,自然传播了出去。

后来李邕因为私下挪用公款的事情,被上书告发,唐玄宗也只好重罚他。所幸,由于李邕书法的确写得好,所以在当时有很多粉丝,其中一个粉丝叫做孔璋。孔璋得知李邕所做之事后,也是有些哀叹其不理智,但偶像有难,总不能坐视不管。于是孔璋提笔写了一篇长奏章,进谏给了唐玄宗,评价了李邕的为人处事以及功过,语言真挚,令唐玄宗看后也是感慨不已。于是唐玄宗再次下令,不再处死李邕,只是将其贬官。

后来这篇奏章便传播了出去,传到了李白耳中。李白一直以来都是仕途失意,他在阅读完这篇奏章后,对李邕产生了同病相怜之心,并且李白一直以来都颇为欣赏李邕的作品,所以他就琢磨着有朝一日能去拜见一下李邕。

还没等李白前去,杜甫便已经先一步拜见了李邕,不过却是李邕发出的请帖。那一年是公元745年春天(另有说法为744年冬天),杜甫在齐鲁地区游玩,当时李邕乃是北海太守,他一向喜爱结交名士,便特意发了个请帖邀请杜甫相见,怕杜甫行程不方便,李邕还特意跑到齐州去。到了齐州后还拉上了一干齐州的名士外加自己的门客,去接待杜甫。其实李邕这种行为是很反常的,因为当时的杜甫才33岁,并且名声不显,远不如如今有名,而李邕却已年近古稀,还是名动天下的书法大师,一方封疆大吏,论名气论官职都要远胜于杜甫。

杜甫受到李邕如此恩待,自然感激不尽,宴会期间跟李邕谈古论今,还写了一首《陪李北海宴历下亭》,其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更是千古传颂的佳句。李邕对杜甫的推崇,多半有两个原因,其一就是李邕极会识人,他或许看出了杜甫绝非池中之物,才在其名声不显时提前结交,其二呢,也可能是为了通过杜甫去结交当时名传大唐的李白。

公元745年秋天时,李白跟杜甫与东鲁再次会面,此次是他们第三次相见。李白是要比杜甫年长一些的,杜甫颇为崇拜李白,而李白也对杜甫的才华十分欣赏,久而久之两人也结为了忘年交。二人会面之后,便商量着要去哪,期间谈到了李邕,杜甫便讲了李邕招待他的事情。李白一想,自己对李邕也颇为敬仰,此刻在东鲁离北海也不算远,不如前去拜访一下李邕。

于是李杜二人就再次踏上行程,来到了北海,求见李邕,李邕自然热情招待了他们。李白在北海待了一段时间,期间他听闻了一个故事,大致是讲北海有个女子的丈夫被人所害,女子悲恸不已,便手刃仇人,犯下了死罪,而李邕却挺身而出,解救了这位女子。李白再次被李邕的豪爽以及仗义所感动,于是就诗兴大发,写下了《东海有勇妇》,夸赞了女子的勇敢以及李邕的仗义。

跟李杜分手没几年,李邕便被李林甫陷害而死,李杜二人都悲恸不已,愤怒至极,纷纷写下诗词来怀念李邕。杜甫感慨:“坡陀青州血,羌没汶阳瘗”,李白则是:“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死后能得到这两位巨匠的哀叹,李邕的一生也算是不留遗憾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邕的书法是真的好,南唐后主李煜是公认的大文人,书法家,他对李邕的书法都赞不绝口,曾如此说道:“李邕得右将军之气而失于体格。”到了宋朝时,苏轼黄庭坚这几位大书法家也深受李邕的影响,字里行间都有李邕书法的痕迹。

参考文献:1.《旧唐书》2.《李太白集》3.《杜诗详注》4.朱天曙《中国书法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喊话南唐后主李煜:你对得起那80多位举火自尽的尼姑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南唐后主李煜个人资料,南唐后人对李煜的评价,历史上真实的南唐后主李煜

    他是词人中的帝王,也是亡国之君中的词人。他是李煜,从王子到国君,从国君到俘虏,是错位的人生让他以屈辱又悲情的方式谢幕。一、错位人生937年,李煜的祖父李昇取代吴国杨氏称帝,国号南唐。943年,父亲李璟即位。李璟有7个儿子,根据嫡长子继承制,老六李煜是没有资格承继大统的。即便他有资格,也只是第六顺位继

  • 此人本是唐朝名将,起兵反叛后其母做一件事,皇帝:接入京城供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主管京城治安,唐朝正史第一猛将是谁,唐朝叛乱最厉害的将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数以万计的名将,然而“只见名将建功业,难见名将得善终”。因为种种原因,名将们或被昏君诛杀,或被奸臣陷害,或受谗言酿成大祸,难得善终。今天子渊要跟大家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位功绩赫赫、忠君爱国的名将,最终结局却令人唏嘘。此人名为仆固怀恩,属于铁勒仆骨部人。早年,仆固怀恩曾跟随郭

  • 李治不算是傀儡皇帝,他是怎么当上帝王的,是不是依靠实力?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治并不出色,不会经营自己阵营的人,就这样,没人敢管后宫干政的相关事情。纵观武曌的一生,可谓是六亲不认,长女被她亲手捂杀;长子李弘又死得不明不白;二子李贤有才能,但挡了她称王的路,于是被废,又死得莫名其妙。所谓赌桌之上无父子,民间自古常用这句话来形容赌徒间的博杀无義,而权力对于人的吸引则更是登峰造极

  • 历时七年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给唐朝造成多大影响,影响整个世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安史之乱对唐朝的影响,安史之乱发生在唐朝北方还是南方,安史之乱后唐朝还延续144年吗

    首先看一下经济方面。安史之乱前,唐朝的经济重心主要是在北方,这个自古以来都是这样。两晋的时候开始南移,不过还是在北方。但是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就不一样了。由于战乱大多数都是在北方,所以经济中心更加快速的南移。安史之乱之后南方和北方经济已经平分天下了,而且南方还出现越来越好的景象,逐渐开始超过北方。其次是

  • 此人本是袁天罡之子,高超相术令李治敬佩,预言一跛脚男当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许多传奇相士,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代大师袁天罡的儿子袁客师。常言道“虎父无犬子”,唐代风水大师袁天罡可谓家喻户晓,他与李淳风合著的《推背图》更是流传至今。袁天罡除在推演世事上拥有高超造诣外,对于看相批命也很擅长,历史上能够在这一方面超过他的人屈

  • 历朝春节都放假多久?明清时期长达一月,唐朝时想过年还得先掏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唐朝过年放几天假,历朝历代春节时间,唐朝春节是什么时间

    各位朋友新年好!今天是大年初二,想必大家仍然处于躺床看剧的休闲状态之中,毕竟这是假期标配。相比起现代从除夕到正月初六的“春节七天假”,古人其实有着长短不一的放假时间。以唐朝为例,玄宗时期对于放假是有明文规定的,正月初一和冬至,官员们都可以放假7天,因此也有“过年七天乐”,算得上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黄

  • 唐朝死的最冤枉的名将,仅仅是因为有个女性的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24位名将排名,唐朝四大名将的资料,唐朝名将仙芝

    李君羡生于隋朝,在隋朝末期天下大乱的时候,这哥们也开始起义了。先是跟着李密,后来跟着王世充,觉得这两个人都不行,最后跟着李渊混了。当然事实证明他是对的,最后李渊成功了。李君羡投降李渊之后一直跟着李世民的,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即位的时候这哥们可以说也开始辉煌腾达了。不过人家也是有本事的,突厥差点打到

  • 鲜卑族和汉人同宗同源?原来晋朝有这样的目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鲜卑与满族同宗,鲜卑族和汉族同宗吗,鲜卑族与汉族的历史

    晋朝皇帝一、晋朝的以夷制夷鲜卑族自从兴安岭迁入漠北后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发展自己,实力已经不可小觑了。可是就鲜卑族的根本性质来说,不管他有多强大,还是没有褪去它千百年的“部落制度”,这种制度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凝聚力。鲜卑族八大部落只有在危急存亡的时刻才会一同抵抗外来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内部斗争,自我

  • 想做武则天的男宠,原来有这么多的条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招宠条件,武则天选男姬标准,历史记载武则天的四大宠男

    武则天当时皇帝之后,由于唐高宗去世了,身边没有人,所以就开始找男宠。虽然是皇帝,但是肯定不能和以前的皇帝一样三宫六院,要不然官员的唾沫都能把自己淹死。所以武则天前后偷偷的找了三个男宠,薛怀义,张宗昌兄弟两个。武则天总的来说也就这三个男宠。不过想给女皇当男宠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因为历史上有一个很著名的诗

  • 李白想当官为什么不去考科举,宁愿攀附权贵,当上门女婿被人耻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白参加科举了吗,李白为什么终生不参加科举,李白2017诡异事件

    诗仙太白刚出道的李白是个毛小伙子,自恃一腔才气,只身一人来到长安当起了“长漂”。李白拿着他的诗作到处拜访达官贵人,打响了自己的名气。为了更快踏上仕途,李白一咬牙,娶了前宰相许围师的孙女,当起了被人嘲笑的上门女婿。可惜的是,李白当了十年上门女婿,依旧没有混得一官半职,反而影响了声名。后来,许氏病逝,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