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军队那么少,却为何依然吊打周边异域蛮邦?

唐朝军队那么少,却为何依然吊打周边异域蛮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29 更新时间:2024/1/18 19:47:19

唐朝则采取重武轻文的藩镇节度使制度,给大唐边疆打上了一剂“强心针”,促使唐帝国屹立于东亚之巅。据不完全统计,在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掌舵的唐王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的战争胜利,甚至还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战争奇迹,终唐两百余年,唐王朝始终处于年年有仗打、月月有军情的节奏,在唐军战力爆表的碾压下,异域蛮邦的战斗力简直就是战五渣式被大唐王朝军队摁在地上摩擦的节奏。

而根据史料统计,在唐朝289年的历史上,唐朝常备军始终没有超过百万人,与此相比,蜚声海外的“富宋”王朝豢养的兵力却高达两百万人以上。唐朝军队那么少,却为何依然战绩斐然吊打周边异域蛮邦?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得穿越回唐朝让你见识见识名震天下的大唐帝国军队。

唐朝初年,中央政府继承了隋朝的府兵制。所谓府兵制就是“出则为兵入则为民”的军事制度,凡是要打仗自备干粮和马匹,甚至武器也得自己携带,四海升平、无仗可打时,这些人又下地当起了庄稼汉,再到农闲季节,练兵排阵格拿刺杀成为常态化戎马生涯,唐王朝也正是在这种集军民于一体的“斯巴达式”魔鬼训练中,一支横扫亚欧的铁血男儿铸造起了大唐的盛世光辉。

除了卓越的军队建制,唐中央政府更是花钱狠砸军费供养,上到中央神策军的明光铠和唐横刀,下至藩镇节度使军队士兵,大唐中央始终一视同仁,“机关”有什么,“基层”也照样全套一条龙服务。为了持续保持大唐对外扩张态势,中央皇帝陛下更是将边关藩镇的财政大权几乎完全下放到了各节度使手中,以至于唐朝形成了“外强中干”完全有别于宋朝“强干弱枝”的开拓式政治布局,也正是由于大唐历代皇帝的豪迈和自信,唐王朝才能在连年征战的道路上威震天下。

抛开唐王朝中央核心层的这种锐意进取的节奏不谈,大唐民间更是游侠成风、好斗成瘾,就连我们熟知的鼎鼎大名的李白也是剑术高手,管中窥豹可见唐朝民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浓厚尚武风气底蕴。

唐王朝甚至还确立了父死子继的世袭军户制度,军人当兵戍守边疆军户全家可免除徭役赋税,这种变相提高军人世袭地位的军户制度,让唐朝臣民甚至达到了每个人都想挤破脑袋扎堆军营。

因此,无论从唐朝军队武器装备、军队建制还是崇尚武力的浓厚社会风气等方面来看,唐王朝藩镇边军经常以几万之众吊打异域蛮邦数十万大军可谓家常便饭,即便是在怛罗斯之战中,以三万唐军对仗十万阿拉伯骑兵的唐朝军队依然打得对手痛不欲生、不落下风,若不是其中的杂牌少数民族军队叛变,阿拉伯骑兵根本奈何不了人数极少的唐军,而经由此战,阿拉伯帝国也彻底认识到了唐军恐怖的战斗力,甚至眼睁睁地看着唐军大溃败却依然心有余悸不敢追击,足见唐朝军队实力雄厚,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唐朝以少打多的惯用常态。

参考资料:《唐书》、《大唐卫公李靖兵法》、《唐六典》、《太白阴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最信任的道士,比袁天罡还厉害!死后棺材被铁链紧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和袁天罡,李世民时期的袁天罡结局,袁天罡为什么打李世民

    说到预言家或者道士,不得不提的有两位,袁天罡和李淳风。这两人精通天文、历法、数算等,合力著作的《推背图》更是至今被人称赞,其中隐晦的谶语屡次应验,构建了一个世界历史发展的政治观,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经典的未来学著作。而其中的李淳风还是世界史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李淳风幼年一心向道,受其父亲影响,9岁便拜

  • 突厥后裔建立的国家遍地藏着钻石黄金还埋着史前巨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史前巨兽1亿年前,真正的突厥后裔,突厥部落分布图

    让大家说出面积仅次于中国的黄种人建立的国家,相信绝大多数的朋友都会认为是蒙古。但事实并非如此,蒙古的面积不过才157万平方公里,而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这个国家他的面积足足有310万平方公式,相当于两个蒙古了。他就是俄罗斯联邦中的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位于西伯利亚大陆腹部,是整个俄罗斯最大的联邦主体。对,

  • 李世民问他,你怎么老生病?装病12年,死后为何被放入纪念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每个朝代都有的基本人设,前朝的功臣,霸权朝政数年,最后被后朝皇帝所灭。高相在剧中经常以歪着脖子的形象出现,在朝堂上参议政事也常拄着拐棍,他是国舅爷,太子见了他恭恭敬敬,还时常搀扶着他。不过他回到自己的府上,就能正常行走,脖子也不歪了。很明显,他是在演戏,演一个弱者。更有趣的是,其实皇帝对他所做的

  • 李元吉被杀后,李世民为何还强占他的妻子?这招简直太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元吉害李世民,历史李世民真杀李元吉吗,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杀死李元吉

    不过在这之中,身为李元吉的妻子杨氏,却是个例外。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世民竟将她直接纳入后宫宠幸。成为李世民的妃子后,二人颠龙倒凤,杨氏还为其生下了一子李明,而李世民更一度想将其立为皇后。这就让人有些不解了,杨氏难道真有这么美?美到可以让李世民无视朝臣的议论,无视杨氏可能存在的复仇行为?其实,这看似是

  • “崇文馆里丹霜后,无限红梨忆校书”:聊聊唐代的皇家教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某种程度上,皇家教育是当时国家政治紧密相连的,贤明君王的诞生也离不开皇家教育从小耳濡目染的熏陶。因此皇家教育本应成为统治者培养接班人的重点,但在唐代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皇家教育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颓势尽显,加速了唐王朝的瓦解,以下将以时间顺序简要总结唐代皇家教育的优劣。古代皇家教育状况帝师是指皇帝或者

  • 一共有九个大臣,参加了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他们最后结局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含泪杀掉玄武门之变功臣,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和太子妃完整版,玄武门之变前后对李世民的评价

    李世民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别人称赞于他的政治功绩,感叹于他所创造出来的太平盛世,贞观之治,也知道他知人善用。但是无论他再如何受人推崇,从政生涯中始终有个污点,那便是当年玄武门之变。因为众所周知,当时的李世民并不是太子,并无可能继承大统,他用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手法杀掉自己的血肉至亲

  • 唐朝妃嫔侍寝制度,皇帝每日辛勤耕耘,难怪不长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皇子妃嫔制度,唐代皇帝后宫妃子等级排行,唐朝皇帝后宫妃子地位

    在唐朝,皇帝每天宠幸妃嫔,今天宠幸谁,明天宠幸谁每月的侍寝制度就很好的避免了妃嫔常年得不到宠幸的情况,保证了每个妃嫔都会得到宠幸,皇帝都会雨露均占,还兼顾长幼顺序。唐朝每月侍寝安排都是按照月圆月缺来进行安排,每月一号到十五也是月亮从月牙到月圆,皇帝就会从地位最低的御妻、世妇、嫔妃一直到母仪天下的皇后

  • 西安考出隋朝高等古墓,墓主却是九岁女孩,棺上四字令人背脊发凉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安谭家村发现啥古墓,西安国际港务区古墓,西安地铁施工挖出古墓

    考虑到古墓部分已遭盗墓贼破坏,因此相关部门紧急派出考古专家,对该区域进行了保护性挖掘。然而,这不考不知道,一考却令专家团吓一跳。因为他们竟挖出了一座隋朝古墓,而这座隋朝古墓更是迄今为止所挖掘出保存最完整,等级最高的墓葬。这样的发现虽算不上跨时代的壮举,但在史界也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随着专家将夯土

  • 专家发掘武则天孙女墓,墓志铭上4字,让其细思极恐直冒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孙女墓发现尸骨,考古挖掘武则天孙女墓,武则天的墓守墓人

    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第七个女儿,韦皇后所生的第三个女儿。其所嫁驸马是武承嗣长子武延基。公元701年9月,因和丈夫武延基,兄长李重润在府内议论祖母武则天宠幸男宠之事,被得到密报的祖母愤怒逼杀,她的丈夫和兄长也未能幸免于难。中宗李显复位后,追封儿子李重润为“懿德太子”,女儿李仙蕙为“永泰公主”,让他们

  • 唐朝“千牛卫”是个多大官?为何李元芳老是四处显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封建等级制度早已在历史的潮流下远去,但人们仍旧对封建官员等级津津乐道,纷纷好奇古代的某个官阶相当于现代的什么官职。《神探狄仁杰》作为一部结合史实的电视剧,对唐朝文化进行了生动反映,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大观众的追捧。时隔多年,又因为主演的经典台词而火遍全网,看到那句“元芳,你怎么看?”谁的耳边不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