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胜利,却连年北伐,其中也有他的道理!

诸葛亮明知北伐不能胜利,却连年北伐,其中也有他的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64 更新时间:2024/1/20 12:56:11

大家都知道蜀汉的国土面积十分小,而且位置偏远,资源和人口员远没有其他两个国家来的强大,因此才要不停地北伐,去跟曹魏抢夺富庶的中原地区。但是曹魏的如此强大,羸弱的蜀汉根本就不是他的对手,既然怎么都不会赢,那么北伐还有什么意义呢?

诸葛亮之所以不停地北伐,其根本的目的不是为了抢夺曹魏的资源和国土,而是为了稳定国内的局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刘备死后留下年幼的刘禅,而诸葛亮作为最重要的托孤大臣自然要帮刘禅治理好朝政,但是当时的蜀国却不像外面看起来那么和谐,内部的政治势力一直蠢蠢欲动,而且短时间内都无法化解。于是诸葛亮就想了北伐这个办法,将内忧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外患,通过不断地进攻曹魏,转移内部的注意力,也就是用外战的方式来防止内乱。

但是一直不停地北伐,又不能成功,虽然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内乱,但是对蜀汉也是一种消耗,连年的征战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一旦引起曹魏的反攻,说不定还会引火烧身,起到反效果。因此这场北伐的戏码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节奏,必须步步为营,万无一失。这从两点可以看出:一点是诸葛亮拒绝了魏延的计谋,因为他并不是真的为了打胜仗,而是为了保存国内的整体实力;第二点就是马谡失街亭后,诸葛亮处斩了马谡、张休等人,甚至给自己和赵云都降了职,他这样是为了进一步实现他依法治国的策略。

就是因为他以身试法推行了这个依法治国的策略,将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才稳定住了蜀汉内部的各方势力,最后甚至还绊倒了李严,将这个蜀汉最严重的威胁着除去了。正因为如此,贪图享乐的刘禅才能在诸葛亮死后还能维持了二十九年的政权,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诸葛亮通过北伐的方式为他清除了障碍,并为蜀汉留下了一个法治严明的治国之策。

小编觉得诸葛亮的智谋实在是高,任凭魏延一般的谋士都无法猜测到他北伐的真正目的。可见刘备真的选对了人,知道刘禅肩负不起大任于是给他留下了诸葛亮这么一个得力的帮手。诸葛亮不仅忠心于蜀汉,更是为了稳住基业而鞠躬尽瘁,居然能想到用打仗的方式来阻止内部的斗争,来团结国内的力量,稳定内部的政权,实在是高。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智谋超群,为何后人却默默无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被后人称颂,诸葛亮为啥能名垂青史,诸葛亮智谋双全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诸葛亮一生戎马,在三国里也算是叱咤风云的人物,不仅精通军事、战法,而且通晓天文地理、五行八卦,甚至有求仙问道的本领,诸葛亮重病在五丈原,就曾用七星灯续命。从火烧新野,火烧赤壁,到草船借箭、巧夺荆州,诸葛亮都展现了自己超凡脱俗军事才能。无论是舌战群儒还是巧借荆州,诸葛亮的政治和

  •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智者,谁想他遗憾的事还不止一两件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古墓诸葛亮尸骨,三国诸葛亮死刘禅痛哭,诸葛亮一生三大遗憾事

    第一:他是个孤儿。在诸葛亮还是一个襁褓婴儿时,父母便双双早亡,他不得已跟着叔父过着寄人篱下的日子,从小没有感受过父母的关爱,这也许是他最大的憾事吧。第二:别人的不理解。诸葛亮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人,不过当时没有人理他,他那时候经常以管仲乐毅相比,志在表明他也有出将入相的本事,可惜的是在别人眼里他就是

  • 诸葛诞拥兵十五万,又有东吴相助,为何造反仍然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诞有多厉害,三国诸葛诞简介,诸葛诞历史评价

    1.诸葛诞手中的两张牌造反可是玩命的行为,那是需要“本钱”的。诸葛诞之所以敢造反,那是因为他手中有两张牌!第一张牌就是他手中握有重兵。在拒绝朝廷的命令后,诸葛诞率军突袭,杀死了扬州刺史乐綝,兼并了扬州的四五万人马。诸葛诞造反时,“敛淮南及淮北郡县屯田口十余万官兵,扬州新附胜兵者四五万人,聚谷足一年食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看似失败,实际却是收获不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是,马谡在街亭之战中的表现,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也即从结果上来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是失败的,并没有完全诸葛亮之前制定的目标。不过,实际上,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还是获得了一定的战果。进一步来说,在笔者看来,甚至可以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看似失败,实际却是收获不小!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到底获得哪

  • 诸葛亮神机妙算军功卓越,因为2个缺点,他算不上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诸葛亮真的神机妙算吗,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历史事件,诸葛亮到底有多神机妙算

    但是我们只是夸大了他的成就,从而忽视了他的失败,所以说诸葛亮要是想跻身于名相的话那还是有些困难的,接下来我们就来细说一下原因。那就是出征去打仗的时候,他是肯定会一同前去的,还有朝廷上出现了什么事情,他也是自己动手,而不指挥别人。然而这样的例子虽然也能说明他的谨慎,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他用人无方,不知道

  • 《周礼》“乡举里选”——荐举制度在宋代的沿革变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周礼六官,周礼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宋代科举乡试

    中国古代在历史上就有荐举之后,举主需承担保任责任的传统。战国时,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就形成了保举制度。 所谓保举就是举主要对所举荐之人承担连带责任。宋代荐举制度是在前代相关制度的基础之上发展演变而最终形成的。《周礼》中所记载的"乡举里选",就是一种原初的荐举形式。荐举制度在宋代的沿革1、宋代荐举制度

  • “海南真水沉,一星值一万”,悠远的香文化为何能在宋朝大放异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为什么不退守海南,古代海南有沉香吗,海南水沉

    中国香文化是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一支,成于两汉,完备于隋唐,鼎盛于赵宋,至今有数千年历史。中国的香文化包括香料、香具、以及与香有关的社会生活(香事),宋代是中国香文化的鼎盛时期,此时香文化各个方面都十分精彩,宋代之香,不仅有广度,还有深度。宋代香文化之广体现在各阶层都无比丰富的香事活动,这些香事涵盖社会

  • 宋太祖成功的杯酒释兵权,而朱元璋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太祖与朱元璋谁厉害,宋太祖和朱元璋,朱元璋对宋太祖的评价

    为什么宋太祖要杯酒释兵权,而不是直接从那些功臣手中夺回权力呢?是因为宋太祖重情义,不忍心杀掉曾经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们吗?其实不是的,追根究底还是因为宋太祖没有能力杀掉他们,如果可以,宋太祖也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弄一个杯酒释兵权来安抚那些功臣。那么宋太祖作为一个皇帝为什么没有权利杀掉臣子呢?这就要从宋朝

  • 北宋之后,为什么没有皇帝去泰山封禅?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北宋封禅,历代皇帝泰山封禅,泰山封禅玉册

    泰山封禅最早的是秦始皇做的,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开始去泰山封禅。其实封禅讲究的也就是君权神授。告诉天下,我们权利是上天授予的,我是上天的儿子,也就是天子。上天派我来管理你们的,所以你们应该听我的。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说:“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

  • 为什么好多朝代都黑宋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宋朝为什么比其他朝代不好,宋朝是唯一超过300年的朝代,为什么说宋朝最接近现代

    我们看一下宋朝的缺点积贫积弱、重文轻武。其实这两点加起来就是说这个朝代打仗不行。没有前面汉唐时期的霸气,也没有元明清三朝的版图。所以就说宋朝不行。这个主要是传统的思路影响,就是历朝历代就应该开疆拓土才算是丰功伟绩,版图就应该越大越好,才能体现我们的实力。而宋朝乍一看都不符合。其实宋朝的版图是明确的说